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全民盛世是什么时候,「全民阅读」蒙曼

全民盛世是什么时候,「全民阅读」蒙曼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7 14:32:0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

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

在古代,什么时候可以称之为盛世呢?

谢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盛世进行一个定义。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所谓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这样一来就要容易很多了。大唐盛世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对内经济繁荣对外军事有作为,这个大唐盛世应该包括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间的整个时间段。再说说其他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祖孙三代,文帝景帝轻徭薄赋打基础,汉武帝厚积薄发驱逐匈奴,从此有了汉人之说。

再一个,开皇之治,这个就比较容易忽略了,我就多说一点。隋朝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结束了数百年中原的分裂,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然后这笔粮食支持了隋炀帝三征高丽,直到唐朝初年唐政府都在用它留下的粮食。

历史上著名的红薯盛世指的是什么?为什么?

历史上著名的"红薯盛世"实际上指的是因红薯(实际上还有玉米)的引种,使人口剧增的"康乾盛世"。番薯是一种高产作物,生产适应性强,抗旱,耐碱,抗逆性强,并且易于种植和存储,可作为粮食替代品。原产于美洲,后传到吕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它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地区以外皆可种植。红薯在明万历年间引进中国后,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被大力推广,对清朝耕地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长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和亚洲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进了物种的交流。

西班牙人把红薯传播到亚洲。公元1593年,明朝万历二十一年,祖籍福建长乐的中国商人陈振龙在吕宋(今天的菲律宾)经商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一种作物种植简单,对土壤和生长环境要求很低,种植后基本不需要多少人工打理,而且产量高,食用起来美味可口,可以用作粮食的替代品。。但是当时的菲律宾严禁红薯出口,一经发现会被处以死刑。

陈振龙悄悄地学习红薯的种植方法,冒着生命危险在回国时将几段红薯藤缠绕于船上的缆绳中,成功躲过检查,悄悄带回了中国,并种植成功。郭沫若写诗称赞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由于番薯的适应性强,最土的环境要求的,所以。 在原来水稻小麦不能种植的贫瘠的土地上,都可以种植番薯,这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一下子扩大了4倍多。

而且红薯的产量极高,据说当时的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广泛种植红薯,亩产量可达到3000斤。红薯的广泛种植,解决了人口的吃饭问题,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清军入关后,由于战乱,顺治时全国人口不超过5000万人。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人口恢复到了1亿,乾隆三十年(1765)人口增加到2亿。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康乾盛世",也即著名的著名的"红薯盛世"。

从历史的角度看,盛世朝代也是诗词繁盛时期,是吗?

从历史的角度看,盛世朝代也是诗词繁荣的时期,这种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作以下解读。国家强盛时期,一般都是太平时期,没有战争,百姓能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快速,人民有安全感,日子过好了,才会让子弟读书求学。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统治阶级才会有精力发展民生,重视教育,象唐代、宋代是很典型的。唐代立国以后,就重启科举取士,这就促进了社会中下层的人积极读书,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文章TAG:全民蒙曼盛世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