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晋朝书法为什么最好,魏晋书法为什么最好

晋朝书法为什么最好,魏晋书法为什么最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5 12:34:4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魏晋笔法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认为后人无法超越?

魏晋是苦难的时代,也是书法界产生巨人式人物的时代。行书能在晋代能达到成熟,与王羲之的贡献分不开,也与一大批不知名的群体性的书家分不开。典型的行书体式是居于楷书,草书之间。如果规矩点儿,则偏近于楷书,称为行楷,反之如果写得很流利,笔势连绵,或者通篇较多的夹带草书,就称为行楷。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就属于行楷,而王献之的《中秋帖》则属于行草。

魏晋行书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本文以王体行书为代表说一下魏晋笔法的特点。王体行书结体善于变化,笔画有曲有直,相同的偏旁有宽有窄,有大有小,相同的字百姿千态,各尽变化。王体行书结体能各尽其态。汉字笔画有多有寡,结体有长短,宽窄的不同,天然不齐,王羲之进行夸张处理,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短的更短。

但这些字在大章法中都又显得十分和谐,贴切。王体行书结体能错落有致。行书不管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都显得长短不一,宽窄各异,大小不匀,形成强烈的对比。有的字左宽右窄,有的字左窄右宽,有的字上短下宽,有的字上宽下短……自然而又有意的打破了汉字结构的均衡,达到参差错咯,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王体行书结体以欹侧取势,有左欹,右侧,上欹下侧和左欹右侧。

王体行书通常借用楷书和草书的结构法,进行楷,行,草三种书体的杂交,或以增强动势,或以加强静感。其笔法特点有:一变方为圆。如在笔画的转折处,楷书是用折法,以成方,而王体行书是用篆笔,即转以成圆,并掺折意,使转折处圆健而有弹性。二,变长为短。即为了结体的需要,常常将横,竖,撇,捺等长笔画变为最基础且又是最短的笔画-点。

三,变直为曲,将横画,竖画变斜变曲,这样就加强了用笔的变化,增强了起伏感和灵动感。四,变顺为逆,即改变了一般运笔的顺序。王体行书中大部分字的行笔顺序也是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规矩,但也有个别字为了行笔的连贯,改变了约定俗成的行笔先后顺序。五,变断为连,也就是说将分离的笔画相互的连接起来。连接有明连和暗连两种。

明连是用有形的牵丝或游丝连接起来,暗连是靠有倾向的笔势使笔画之间相互形成呼应。六,变同为异,即同一种笔画使用了多种不同的笔画,或者采用了不同的构形,这样就丰富了用笔的表现力。余以为后世之所以难超越,就主要在这些千变万化的“变”字上,结体变,用笔亦变,难遁其形其神……以上为个人一点愚见,如有不当,欢迎指导,谢谢?。

文章TAG:书法晋朝魏晋晋朝书法为什么最好魏晋书法为什么最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