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体现宋人尚清的生活态度,料得清贫馋太守是什么意思

体现宋人尚清的生活态度,料得清贫馋太守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25:4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竹子没有那么长的,但竹影可以有啊。文同不禁失笑:“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所画之竹就赠给你吧,寄去了一幅《筼筜谷偃竹》,并在信中写道:“此竹(虽然只有)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苏轼看信后,仍不罢休,又作了一首诗:“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洋州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样遍地都是,斧头逮住竹笋就砍,想来是太守清贫又馋,把渭水边上的竹子都吃进肚子里了。

文同在洋州(陕西西乡县)时喜好种植花木,修建园亭,还写了《守居园池杂题》三十首,他爱山爱竹也爱吃竹笋。收到信时,文同正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读到这首诗,竟失笑喷饭满案。此事还有后续,苏轼得了这一竿竹画还觉不够,修书一封说:近日在相识人处总看到兄画的墨竹,但我只得到这一幅。我给你作记写赞,任你驱使,任劳任怨,你怎么也得给我几张吧。

我现在就派人去你家拿,你最好不要拖延太久。不然,我就到处乱画,然后题上字说是你画的,或者拿着你以前的约定去告状,索赔二百五十匹绢。“呵呵!”这一句“呵呵”,犹如现代人微信聊天时发的表情包,也只有熟络亲近之人,才好添加发送,苏轼调皮戏谑的样子跃然纸上。在苏轼现存的一千多封尺牍里,有四十多篇出现过“呵呵”二字,钟情“呵呵”表达的苏轼,在儒雅的风范里跃动着张扬个性。

言辞谆谆,语重心长熙宁三年(1070)八月中秋节,文同在京城试院“督秋试”,被封闭在试院不能与亲友团聚,此时,心中最思念牵挂的人中也有苏轼,他写了《中秋夜试院寄子平》《秋日晚晴呈同院》两首寄赠苏子。前者中感叹中秋团圆佳节,自己却被孤身锁在这院落中,眼前都是繁杂公务,如枷如锁,白白虚放了这良辰美景,同时不忘借问苏轼一句,“谁陪把樽酒,露下与酬唱。

”第二首以景抒情:“秋风淅淅吹碧虚,白云鳞鳞如卧鱼。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古代神话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蟾宫代指月宫,古诗中也把蟾蜍代指月亮。你我笼罩在同一片月光下,想想就欣慰一些。总之是,忙碌时想起你,孤独时想起你,欣赏明月时也想起你。 《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局部), 宋刻宋拓,现藏天津博物馆自视年长稍多阅历,文同在政治上比苏轼要成熟不少,其人品的忠信,得到不少人的敬重夸赞。

司马光称赞其“襟韵游处之状,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王安石更是将自己先祖与文翁(文同先祖)等量齐观。能够同时获得党争双方的高度评价,文同依靠的不是世故圆滑,左右逢源,而是始终如一的中立姿态,“不趋时好,不避权仇”未尝有所向背。文同画竹,常言“竹如我,我如竹”。苏轼生性快人快语,性直不折,他曾对弟弟苏辙说,自己一遇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饭菜里进了苍蝇一样不吐不快。

文章TAG:尚清生活态度清贫宋人太守体现宋人尚清的生活态度料得清贫馋太守是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