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浅析唐代的宰相制度,什么是集体宰相制度

浅析唐代的宰相制度,什么是集体宰相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6:41:0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而这四个司都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分别执行中央各部门的命令,地方上分而治之的原则贯穿于宋明清三朝。比较而言,钱穆先生认为隋唐的中央政府体系,秦汉的地方行政体系是最好的,相得益彰。三省六部制度可以发挥集体政治的智慧,相互制约(中国版三权分立),唐初盛世也赖以实现。而秦汉的地方政治比较简约有效,两级架构(郡县)加上小政府。

自中唐节度使遍设地方后的历朝历代,三级架构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政令贯通不易。唐高宗时期十五道形势图比较特殊的是元朝,有点往回走。蒙古人崇尚简约,在中央废除了三省制度,以中书省(国务院)和枢密院(军委)分掌文武。同时把中书省派到地方上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行省或者省。地方管理体制演变成行省-路-州-县四级,直到明代又恢复回去三级架构(省-府-县)。

明太祖朱元璋是唐朝的粉丝,中央政府学唐朝,地方政府学宋朝。首先废除了省和行省制度(习惯上仍以省称呼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以内阁大学士行决策顾问之职(类似隋唐时代的中书省),六科给事中行复审之职(类似门下省),六部行执行之职,基本算是恢复了三省的职能。地方上以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主政一方,颇有宋代分而治之的思路。

后来又有总督、巡抚,互相掣肘。清代雍正年间多了一个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决策顾问和秘书的角色,其他变化不大。明朝的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标准化考试方面迈进了一步,主要遭人诟病的是只考明经科,而明经科的备考范围就是四书五经,这个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总体而言,比较成功的政治制度,一个是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人才,造就了古代中国持续不断的辉煌,直到今天科举制度公平、公开、公正的精神依旧在高考和以公务员考试体系为代表的选拔考试中发挥作用。

一个是权力制衡,隋唐三省流程化决策体系,在中央层级实现了决策科学化同时也相互制衡,地方上从宋代开始的四司体制有效防止了地方专权,从宋代开始就再没有出现过割据政权分裂国家。第三个是郡县制而不是封建诸侯制度,虽然在汉晋明三朝有过逆行(郡国并立,一些诸侯国发生了对抗朝廷的叛乱),但是流官制度可以有效保证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的认同和统一,大规模的动员对抗外侮和自然灾害,对比欧洲中世纪的封建诸侯,古代中国很长时间领先是有道理的。

狄仁杰的“同凤台鸾阁三品平章事”到底是个什么官?

通常情况 某人 在任某个职位的同时加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即为实际上的宰相中书省相当于凤阁 门下省相当于鸾台就相当于宰相,或者说就是宰相平章是商量处理国事的意思,位高时,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官衔;位低时,官衔也在五品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综理政务(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文章TAG:宰相浅析制度唐代浅析唐代的宰相制度什么是集体宰相制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