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战神百战积木怎么拼,乐高积木战神图片

战神百战积木怎么拼,乐高积木战神图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0:49:1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中国历史上可称为战神的人有很多。抛去政治因素,林彪是新时代的战神。我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为我们带来和平、幸福、安定的中国十大战神,是毛泽东等10人。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大家如何评价后唐皇帝李存勖?

大家如何评价后唐皇帝李存勖

谢邀。李存勖唐朝末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立者,军事家。其骁勇善战,攻城拔寨,一马当先。他的军旅生涯显赫一时,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戎马倥偬大半生在乱世之中攻灭或击退了各割据势力,最终取代了覆灭唐朝的后梁,建立了后唐。一、生平简介李存勖,(885年-926年),即后唐开国皇帝,死后庙号庄宗。923~926年在位。

沙陀族。晋王李克用长子。善骑射,好俳优之戏。少时从父征讨,常以身冲锋陷阵。其父李克用,在唐朝末年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开平二年(908),李克用死,李存勖在太原即晋王位。此后与后梁连年混战,开平五年(911)大败朱温军于高邑(今河北高邑)、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地,逐步据河北。同光元年(923),即帝位,国号唐。

史称后唐。旋迁都洛阳。同年十月,唐庄宗采纳郭崇韬的计谋,一举灭梁,梁末帝自杀。同光三年(925),又击败前蜀,王衍降。同光四年(926),激起魏州兵变,李克用养子李嗣源乘机南下攻洛阳。李存勖为部下郭从谦所杀。二、军事奇才、政治白痴(一)军事奇才李存勖一代军事奇才,具有超人的天赋,胆力过人。(范文澜《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载:“李存勖是十分好战的武人,喜欢亲身冲锋陷阵,像个勇猛的先锋将”。

他常常只身冲锋陷阵,几次陷入重围,险些被敌生俘。他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其能征善战、长于谋略;开疆拓土、攻城掠地是把高手。他有几个经典战例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911年,高邑、魏州之战,李存勖把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打的丢盔弃甲望风而逃。其用兵之奇使梁太祖朱温谈虎色变。接着,攻破燕地,将刘守光活捉回太原。

920年,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其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和汉中及两川之地。经过十多年的晋梁混战,于923年灭后梁,统一北方。这时的李存勖何等威风。后唐的领土达到极盛。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北带长城,南至岭南,势力扩展至长江上游。打造出五代十国中最大的疆域,史载后唐‘’四分天下有其三‘’。

《旧五代史》评价:“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国祚中兴,虽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图受命,亦无以加也。”(二)政治白痴李存勖在到达人生巅峰时刻,却突然从军事天才变成了政治上白痴,“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新五代史•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以下简称《新五代史》)载:“庄宗自灭梁 ,志意骄怠。

宦官、伶人乱政”。他没有长远的政治志向;没有治国的战略头脑和平天下的才干;在治国理政方面就如同白痴一般。(1)李存勖灭‘’后梁‘’是为报父仇,他将灭后梁作为毕生的愿望。灭梁后,他自以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敌人已灭,之后勇气全消,不图进取,没有了平天下之豪气。《中国通史》载:“唐庄宗在军事上不过是个冒险猛攻的先锋将,灭梁以后,猛气全部消失了。

在政治上则是个腐朽势力的总代表。…他把战斗当做斗鸡寻乐,此外便一无所知,梁斗败,自己也接着灭亡。”(2)《中国通史》载:“唐庄宗是个昏暗无知的蠢人"。他纵容皇后干政,《新五代史》载:皇后刘氏在后宫中独掌大权。她又喜欢聚敛财物,还派人到各处去做生意,后宫财物堆积如山。…而庄宗由此开始迷信佛。《中国通史》载:"他亲信宦官伶官。

他幼年就喜爱演戏,称帝后仍面涂粉墨与优伶同演。”他还依靠伶官做耳目心腹,使得满朝文武大臣众叛亲离。(3)"唐庄宗又是一个骄傲自矜的蠢人。他不许有人比自己高强,有功不赏,和疑忌功臣,是他败亡的又一个原因"《中国通史》。唐庄宗是武大郎开店——不许别人比他高。他有功不赏,还疏忌杀戮功臣。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的谗言,冤杀了有大功大将郭崇韬。

另一个大将李嗣源,亦因为战功最大,遭到了李存勖的疑忌,几次险些被杀。他志气骄满,胡乱对待臣下。一次他举手对功臣说,我从这十个手指头上得天下,其意是功劳没有你们的份。他疏远贤臣,却用伶人去作洲刺史,有功军官,莫不愤怒,于是功臣解体,“众叛亲离人, 败亡必不可免”《中国通史》。(4)他最大的罪恶是残害民众,不管百姓死活。

他委孔谦管财政,重斂急征,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藩镇怨愤。孔谦用搜刮来的财物来满足皇宫及宦官伶人这一群人的贪欲,民众穷困愁怨无告,唐庄宗却赐孔谦‘’丰财赡国功臣‘’的名号。《新五代史》载:“同光三年(925年)秋天发大水,伊、洛两河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赋税锐减,全军将士许多都成为饿殍。百姓愁苦不堪,哀嚎遍野,庄宗却在同皇后沉溺于打猎游乐。

”他贪图享乐,沉湎酒色,腐朽堕落的民贼面目暴露无遗。(5)庄宗惨死兵变。《新五代史》载:郭从谦反叛,庄宗身中飞箭,伤的很厉害。躺在绛霄殿廊下,口渴想喝水,皇后只让宦官拿一点奶酪去,自己也不去探望。(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载: 郭从谦原来也是演戏的伶人,曾认郭崇韬大将为叔叔,郭崇韬遇害以后,郭从谦对庄宗怀恨在心。

现在李嗣源起兵讨伐皇帝,郭从谦觉得是个机会,便发动亲军造反,进攻皇宫。庄宗始料不及,没有能力抵抗,被一箭射中 ,结束了生命,做了不到四年的皇帝。结束语: 以英武著称之李存勖,虽有强军猛将不足以制之,而独受制于皇后刘氏之温柔乡中和伶人、宦官佞臣之手。以至于之前知人善任,冲锋陷阵,披甲枕戈之晋王,不啻判若两人。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战神是谁?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战神是谁

中国历史上可称为战神的人有很多。我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为我们带来和平、幸福、安定的中国十大战神,还是毛泽东等10人。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中国最为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者,在领导20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居功至伟,中国最为伟大的军事家。

毛泽东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与朱德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朱毛红军”是工农红军的源头和骨干力量之一。抗战时期,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他发表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为抗战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抗战结束后,既努力争取和平,又做好应对内战的准备;他组织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敌主力154万人,取得决定性胜利。

随后,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朱德,四川省仪陇县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是我党、我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军内有崇高威望。他和毛泽东创建的红四方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这支军队历经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但始终没有溃散,并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为革命走出困境,取得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朱德被称为“红军之父”。朱毛红军的创始之功、建军之力、战功之巨、将帅之伟都是在红军建军史上和战争史上罕见的。他长期担任我军总司令,被称为“朱老总”。毛泽东称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是开国元帅第一人。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任中央军委书记,与贺龙等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创建第一支党领导的军队。

党的六大以后,实际主持党中央工作,机智勇敢地保卫党的中央机关,保护党的大批领导骨干。1931年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指挥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为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抗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初期,同毛泽东等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

曾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部署指挥三大战役,指导北平、湖南、绥远等地的和平解放工作。革命战争时期,他一直是我党军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创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立下不朽功勋。刘少奇,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参加过长征,曾任红八军团、红五军团中央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领导华北敌后抗战,领导皖东军民开辟根据地。1940年任新四军和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政委,新四军政委等职,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领导华中敌后抗战,挫败日伪军的“扫荡”。1943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战争时期,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参与制定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邓小平,四川省广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28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任红七军政委和前委书记,1933年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师长刘伯承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政委。抗战胜利后,同刘伯承奉命指挥晋冀鲁豫部队反击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

1947年6月,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军区主力12万大军强渡黄河,实施战略反攻。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政委,11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参与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淮海地区同敌军决战。淮海战役后,任第二野战军政委,参与指挥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刘伯承率部解放西南诸省区等。毛泽东称他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三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人民军队,领导革命武装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当之无愧。毛泽东主动不授大元帅,他们三人也不授元帅军衔。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1928年参与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长征中,率部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渡过湘江。

他率部二渡赤水,回师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灭反扑之敌,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首次大胜利。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指挥直罗镇战役,击溃敌人的尾追。此役是红军在陕北的首次大捷。毛泽东赠诗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邓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副总司令,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战绩辉煌。

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扭转西北战场战局,解放大西北。新中国刚成立,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经过三年苦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元帅第二,名至实归。林彪,湖北黄冈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活捉张辉瓒;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取得黄陂伏击战和草台岗伏击战胜利;他指挥的平型关之战,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指挥过义县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沈阳攻坚战等经典战役,与聂荣臻等进行平津战役,指挥过宜沙、湘赣、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役,解放湘、鄂、粤、赣、桂5省。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很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遗憾的是后来私欲膨胀,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后被开除党籍,被确认为林彪集团案主犯。他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个从正面走向反面的人物。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兵仙”韩信为什么看不起战神“白起”?

“兵仙”韩信为什么看不起战神“白起”

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情节,是韩信与萧何在交谈,韩信谈到了白起,说了这么一句话:白起那叫打仗吗?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话是电视上人为添加的韩信对白起的评价,但在历史上,韩信没说过这话,电视剧上加了这么一句台词,感觉是韩信很看不起白起的样子,那么问题来了,韩信真的有本事看不起白起吗?白起是战国晚期秦昭襄王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他是靠着军功爵位制,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升为秦国的左庶长、大良造,受封武安君,武安君这个封号是封给一个国家中武功战绩最突出的将领,能够安邦定国的那种级别,战国时期受封武安君的除了白起之外,还有李牧和项燕。

韩信那么拿白起和韩信比一比,从战绩、对手、军事风格、军事谋略等各方面来比一比,看谁的军事能力更强?一、比战绩白起为秦国征战超过37年,参与的大小战役无数,最有名的战役有三场,分别是: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伊阙之战,白起率领10余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歼灭了韩国和魏国的24万联军,注意是全歼灭。

鄢郢之战,白起率领10余万秦军杀进了楚国的别都鄢城,之后趁胜继续南下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由于楚军是本土作战,其兵力至少在30万人以上,还是被孤军深入的秦军打败。长平之战,白起率领约60万秦国军民,一半是河内郡的普通民众,包围了赵国45万赵军,并且全歼了这支赵军,这是秦国自立国以来,几百年对外战争中获取的最大胜利,没有之一,全歼45万人的战绩,在中国整个冷兵器时代,只此一例。

白起在白起整个一生所有的战役中,歼敌人数在一百万左右,是冷兵器时期杀敌人数最多的军事将领,没有之一,斩杀和俘虏的敌将士卒不计其数。韩信为刘邦征战三年时间,主要就是楚汉战争,韩信参与指挥作战的主要战役有三场,分别是:破魏之战、灭赵之战、破齐之战。韩信破魏之战,双方兵力不详,魏王豹算是一支诸侯,也有数万兵力,被韩信以计谋打破以,被活捉,灭赵之战,韩信以四五万军队,大破赵国20万军队,斩杀赵将陈馀,俘虏了赵国大将李牧的后人李左车。

韩信的破齐之战,是趁着郦食其说服齐王后,齐国毫无准备,韩信突然攻打齐国,一举打败齐王田广,项羽派出龙且率领20万楚军救援齐国,也被韩信打败,主将龙且被杀,其军队全军覆没,一部被杀,一部分逃走。韩信以谋略破敌韩信在三年的时间中,打败了50万敌军,歼敌数量不详,战场上斩杀2员敌将,俘虏3将。如果韩信和白起单独比战绩的话,那肯定是白起多,因为时间长,此外还应该考虑一个战损比,就拿长平之战来说,秦国投入了60余万军队,伤亡20万左右,战损比30%左右,但是韩信打仗的战损比无法知悉,应该是不到30%,以韩信的风格来看,应该不超过10%。

但是秦国是实行军功爵位制的,军功爵位制中要求秦军的损失要小于敌方才能有军功,白起能从普通士兵升到最高军职,凭借的就是自己一方损方不超过敌人才能领功,这是白起的能力,综合起来,韩信与白起的战绩是半斤八两,不分仲伯的。二、比对手白起的对手是各个诸侯国的将领,这些诸侯国都存在了几百年以上,伊阙之战的对手是暴鸢、公孙喜,这两位将军都是名将,都参与过垂沙之战击败过楚国,但是被白起打得全军覆没,手下军队被全歼。

白起擅长歼灭敌人长平之战白起的对手是赵括,赵括也是名将赵奢之后,如果没有点本事,赵国也不会把举国之兵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将领,赵括的失败还是因为白起更高明。韩信的对手是魏王豹子、代相夏说、赵国将军陈馀、龙且、齐王田广等人,这些人除了龙且还算名将,有点战绩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没啥能力,而且龙且的能力是体现在勇猛上,而不是在谋略上。

白起和韩信比对手的话,还是白起的对手更强,因为白起的对手是各个诸侯国内的精英将领,而韩信的对手是秦末崛起的反秦诸侯,在秦末随便什么人举起旗帜就能成为一方势力,鱼龙混杂,韩信的对手大多数是原六国的王族后裔,这些人能力远远比不上白起对手的能力。三、比军事风格白起的军事风格是打歼灭战,韩信的军事风格是打谋略战。

白起与秦昭襄王毛主席曾经评价白起的战争才能,是这样说的: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毛主席说打歼灭战,几千年以来,没人比得上白起,毛主席本人就是打歼灭战的高手,歼灭战是战争中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这也秦国后来统一的原因。韩信打的都是谋略战,谋略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敌人无法识破你的谋略,你可以为所欲为,取得战争胜利,一旦你的谋略被敌人识破,那谋略就失去了作用,韩信所遇到的敌人中,只有一个李左耳识破了韩信的谋略,但李左耳偏偏不被重用,其他对手全部不能识破谋略,所以就被韩信打败了。

韩信与萧何韩信的这种情况也只有楚汉战争时期存在,到了三国时期,谋士众多,很多谋略就无法实施了,因为别人能识别,比如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的谋略水平差不多,你无法用谋略骗倒司马懿,所以就形成对峙,但韩信时代是一面倒,不得不说有局势的原因在其中。歼灭战是最难打的战役,需要运用谋略、战术、组织等各种手段,设法让敌人无法逃脱,打歼灭战面临敌人的反抗也是最激烈的,所以白起的战损大,但是战果也大啊,韩信的谋略战就是能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战果,但是敌人不是被歼灭的,而是被击溃的,这样会有大量的敌人逃走的,韩信就需要再次对敌人用兵,直到消灭或者俘虏敌人。

四、比军事谋略白起在伊阙之战中采用的谋略是: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先以少量兵力牵制实力较强的韩军,再以优势兵力吃掉实力较弱的魏军,最后再歼灭韩军,一举吃掉24万联军。白起白起在鄢郢之战中渡过汉水后,捣毁了战船、桥梁,他才是第一个实行破釜沉舟激励将士士气的将领,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极力欺骗赵军,伪装自己军队的意图,同时引诱赵军出战,用少量军队把赵军主力分割包围,最终全歼对方。

韩信在破魏之战中的谋略是:声东击西、表面上装作攻打魏军,然后从魏军没有防守的其他地方渡河,突袭魏军,俘虏魏王豹。在灭赵之战的谋略是:以主力在水边列阵拖住赵军主力,然后安排2000骑兵埋伏在山上,等着赵军主力离开营寨,再以2000骑兵攻入赵军营寨,最后再两面夹击赵军,从而击溃赵军。韩信在灭齐之战的谋略是:趁郦食其说服齐国投靠刘邦之际,突袭齐国,齐国完全没防备,在攻打龙且时,韩信先在潍水上游堵水,等双方开战时,韩信佯装败退,龙且追击,然后韩信再下令让人放开潍水上游,结果龙且大军全被水淹没,龙且当场被杀。

韩信可以看到韩信与白起在军事谋略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尤其是韩信的背水一战,非常惊险,而且不可复制,一方面因为对方太差,另一方面这一招太险,如果被人识破,全军覆没的就是韩信本人了,兵行险招是有特殊的环境和局势的,在谋略方面,白起与韩信也是差不多的,不分高低。综合起来看,韩信与白起的军事能力应该是差不多的,电视剧中韩信看不起白起的事,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是不存在,因为韩信本来也没有白起强,只是两人的风格不同罢了,谈不上说谁更厉害,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低的话,我认为白起比韩信略强一些,因为白起创造的战绩更大,敌人更强,歼灭的敌人数量更多。

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

“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仗怎么打”?这句熟悉的台词是大决战电影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当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发起辽沈战役之时,1948年10月2日黄昏,林彪在野司开进的列车经停郑家屯车站时 ,惊闻蒋军不仅组织了从沈阳出来的廖耀湘“西进兵团”,又自华北、山东抽调精锐海运葫芦岛,使侯镜如“东进兵团”突然增兵四个师,敌情的严重变化让林彪已经定好的战役决心又犹豫起来。

那么战场实际情况如何呢?东野的当面之敌有三坨,范汉杰的锦州守军为15万人,廖耀湘西进兵团11万人,侯镜如东进兵团最初仅集中了九个师7万人,拢一起大约是33万左右的兵力。而东北野战军拥有十三个野战纵队(含一个炮纵,不计铁纵)和17个独立师的总兵力,根据最新数字表明其实已达75万人,因为东野各纵的编制比较充实,基本在40000到50000人左右,独立师一般为5000到6000余人。

此时东野除在长春地区留下钟伟第12纵和十二个独立师继续担负围城任务外,其它十二个纵队和五个独立师已经全部开到辽沈战场,总兵力有60多万人。以60多万大军应对30万敌人,就算突然冒出来四个师的援兵,也根本不算很严重的敌情变化,但是林彪仍然顾虑重重,天黑时刘亚楼参谋长请示列车是否继续南下,被林彪叫停,考虑到深夜10时,东野司令部给西柏坡发出了“仍考虑回打长春”的电文。

电报原文很长不方便全誊,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林彪的意思不是直接请求放弃攻锦战役,而是摆出了敌情变化情况,列举了攻击锦州可能面临的困难,再说明了长春比较好打的理由,然后请军委定夺,但是字里行间,确实表明了林彪倾向于回打长春的战略考量。因此电报发出后,野司所乘的列车仍然继续向南行使,但是罗政委考虑再三,觉得有必要表明态度了,遂拉着刘亚楼夜访林彪。

林彪的担心在于,一旦锦州久攻不克,而葫芦岛至锦州之间又不过几十公里无险可守,如果挡不住敌人东进兵团的话,东北野战军将全盘陷于被动,其中挺要命的是,各纵队仅携带了单程汽油,果真形势恶劣的话,上千门大炮可就拉不回去了。而一般不干涉军事指挥的罗荣桓则指出,大军业已南下,部属完全展开,此时更改战役决心势必引起混乱和影响士气,况且敌人四个师的增量,对东野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前一封电报略显草率。

林彪终于知道不妥,但是电文已经发出,于是林罗刘在列车快到彰武的10月3日上午9时,给西柏坡发出了第二封急电,重申了攻打锦州的战役决心,算是一种补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第二封电报直到晚上8点20分西柏坡机要部门才收到,而在这整整一天一夜中,主席已然雷霆大怒,连续亲拟两封电文,对林彪的临阵动摇进行了批评,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

因为在辽沈战役总方针的确定过程中,林彪跟西柏坡电报往来长达两个月之久,主要还是对东野主力超越长春、沈阳大举南下北宁线作战有顾虑,因为这是两个敌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都甩在身后去打锦州,在军事上有些冒险。主席先是循循善诱,到后来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此直到1948年8月13日,林罗刘才电告西柏坡决心南下,现在好容易上道了,敌情稍有变化就再次想打退堂鼓,主席怎能不生气?直到午夜看见林罗刘的第二封电报,主席才转怒为喜,复电开头简单直接:“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并且全部同意了东野的兵力调配,即以5纵、6纵(欠一个师)和10纵监视和阻击沈阳之敌(黑山阻击战主要是10纵),以4纵、11纵加两个独立师监视和阻击华北之敌(塔山阻击战的参战部队),用于攻击锦州的是2纵、3纵、7纵、8纵、9纵、炮纵和6纵17师,以1纵为总预备队。

所以啊,辽沈战役表面看起来打的秋风扫落叶一般,其实东野的战役决心确立的非常困难,而战役的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反而证明了主席的高瞻远嘱。事后经过了解,主席对罗政委在战役总方针确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963年10月罗帅英年早逝,主席题诗“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是大问题”便是此意,这首诗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很显然,是在给林彪留面子。

而在此之前两个月,中原大地上打响了豫东战役,粟裕指挥的华野西兵团仅有六个纵队(不计入特纵),当时华野各纵平均兵力为25000人(比如攻击开封的3纵、8纵合计50000人),而临时指挥的中野11纵不过13000余人,也就是说,粟裕直接投入豫东战场的兵力绝不超过165000人,而当面之敌却是越打越多,前后总计多达25万余人,其中还包括邱清泉、胡琏和黄百韬三个王牌。

不用西柏坡催促,豫东战役本就是粟裕建议暂不过江后、主动提出来的作战方案,并且是在手中兵力少于敌人的情况下发起的进攻战役,其作战的主动性和藐视敌人的气概,跟东野的犹犹豫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豫东战役第三阶段有些被动,也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所致,到最后攻击黄百韬时,粟裕连野司警卫团都派上去了,林彪可有这样的情况?同样,在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仅仅休整了一个多月,兵力也才恢复到42万余人,粟裕即建议西柏坡,华野中野联手发起淮海战役,直接跟徐州刘峙集团的60多万大军进行战略决战(黄维还没来),期间更是用一封“齐辰电”把原定的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

什么叫战神?不是非得百战百胜,而是在实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敢于纵横驰骋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气魄,当年打整编74师,又何尝不是险中求胜?因此在解放战争我军的两大重量级指挥员当中,就作战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说,仍然是粟裕将军更合适于“战神”的美誉,相比之下,林彪用兵过于谨慎,经常要在西柏坡的直接过问下树立战役决心。

我们从不否认四野司令员的军事才华,但是四平攻坚失利的阴影,确实让林彪缺乏“打前所未有之大歼灭战”的信心,越是细读战史,越能发现林彪和粟裕在作战指挥上的区别,一个四平八稳,一个敢于冒险。这两位指挥员和所辖部队,也是对解放战争进程和提前胜利影响最大的,而林彪对粟裕的评价则是“尽打神仙仗”。其实早在苏中七战七捷时,主席就曾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通电全军:“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历史上,对西楚霸王项羽怎么评价,大英雄,战神吗?

项羽算不上大英雄,因为根据最近出土的秦简可知,大一统的秦国并没有史书上写的暴政,诸侯群起推翻秦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但项羽确实是个战神,他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但项羽算不上足智多谋,他取胜靠的是勇冠三军。在项羽那个时代,决定战争胜败的往往是人的因素,因为当时的科技条件有限,交战的双方难以在装备上拉开差距,这就给了万夫不当的项羽所向无敌的机会,因此项羽起兵后几乎一路开挂,他的勇猛让他的军队战无不胜,这种敢打敢拼的战术在巨鹿之战发挥到极致。

公元前207年,面对秦将王离的15万大军,项羽仅用5万人就取得了会战的胜利(此时项羽身后的诸侯联军和巨鹿城的赵国守军也发挥了巨大优势),眼看败局已定的章邯也选择率20万大军投降。身经百战的楚军就这样走向了历史巅峰,在项羽带领下大的汉军节节败退,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一战,项羽用3万人就击溃了54万诸侯联军,教会了所有人什么叫“夫战勇气也”。

但项羽依靠勇猛作战的特点也是有致命伤的,在与刘邦长期的消耗战中,士气高昂的楚军逐渐被打磨的失去了斗志,仅在彭城之战的2年后就陷入严重的绝境,甚至是雪崩式的战斗力下降。刘邦的措施就是声东击西,自己在荥阳一线拖住项羽主力,收买英布和彭越搅乱楚军后方,再让军事天才韩信北上收复各个诸侯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在垓下之战中采取有效措施摧毁楚军的士气,实现了形式的逆转,促成了项羽的兵败如山倒。

身边的战将两次大败,折损了大部分的楚军精锐。公元前203年10月,项羽带着精悍的楚军围剿在后方作乱的彭越,做梦也没想到答应他坚守成皋15日的曹咎坚持了6天就忍不住出城决战,结果还全军覆没兵败被杀,成皋是个重要的粮仓,曹咎战败让坚守荥阳的钟离昧岌岌可危,由于缺粮前线出现了崩溃的征兆;紧接着在11月,派去协助齐王抵挡韩信的龙且也全军覆没了,连带损失的还有10万楚军精锐,项羽怎么也不能接受这种现实,曹咎也就罢了!龙且可是当时的名将,刚刚在剿灭英布淮南国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派他去对付领着入伍2个月新兵的韩信怎么就全军覆没了呢?韩信在井径之战中搞定赵国后,手里的精锐都被刘邦调去支援荥阳战场,他手里只有一些刚刚招募起来的新兵,而齐楚联军当时拥有20万正规军,在这种情况下韩信进攻齐国就是找死,谁都不会想到他能击败名将龙且。

这种突然的失败让项羽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愿意放弃荥阳战场,但却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抵挡占据齐国的韩信,自己的大后方彭城面临来自北方的巨大军事压力。项羽最后的机会是外交,可他手下有没有这样的人才。公元前202年刘邦采纳谋士的建议,撕毁鸿沟之盟,趁着汉军士气高涨、粮草充足而楚军兵困马乏、缺衣少食的有利时机,与项羽展开决战。

可让刘邦也感到诧异的是追上楚军后还是战败了,固陵之战楚军饿着肚子打败了追上来的汉军。而且,英布、彭越、韩信并没有遵照刘邦的命令前来会战。这说明有机会依靠外交让这三人按兵不动、保持中立,但项羽没有游说人才,也没有能满足这三人胃口的资本。谋士张良、陈平看出玄机,上述三人在没有得到刘邦的封地许诺前是不会参战的,刘邦就大方的将齐国封给韩信、淮南封给英布、梁国封给彭越,换来四路大军围剿项羽。

项羽行动太慢,觉察到危机到来时还困在鸿沟附近。项羽急忙达成鸿沟之盟后,很着急的要返回彭城,只要回到大本营他就有希望卷土重来,因为饥饿的楚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无法配合项羽以勇力作战的常规战术,更不要说四面楚歌、思乡厌战的情绪也在蔓延了。再加上彭越地盘处在荥阳前线和彭城后方之间,项羽不想恋战因此选择绕道南下返回彭城,这就给了刘邦缠着他决战的机会,也让无兵可守的彭城岌岌可危,不久就被韩信攻下,项羽的10万大军成了无家可归的丧家犬。

最后决战也是相遇翻盘的最后机会。只有像2年前的彭城之战那样,一口气击败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的联军,项羽才能扭转败局卷土重来。但刘邦是个很会总结的人,他意识到2年前的彭城之战失败,不仅仅是自己大意轻敌导致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军队无法媲美楚军的勇猛,正面交手哪怕是5比1也没有必胜把握。因此,汉军抓住楚军兵疲粮少、后方尽失、人心不稳的有利条件,在垓下围困楚军打一场持久歼灭战,因为手握天下的刘邦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和兵源,而项羽是绝对耗不起的。

韩信谋划了依靠绝对优势兵力组成的“五军阵”,也就是《史记》上说的十面埋伏,任凭骁勇善战的楚军四面冲杀,也逃不出天罗地网,被迫陷入持久战,并逐渐耗尽最后一点斗志。四面楚歌在依靠勇气作战的古代,胜过千军万马。四面楚歌这个故事一直被怀疑真实性,因为在当时刘邦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早在固陵之战前楚军就已经士气涣散了。

而当韩信削平彭城的大军汇集到垓下之时,楚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士兵们再也没有心情跟随勇猛的项羽奋勇杀敌了。人性中有一则铁律,“一个男人,往往不会因自身的安危而改变立场,但总是会因为家人的安危而身不由己”,这就是垓下之战10万楚军没能重现彭城之战奇迹的真正原因,士兵们不想打仗了,项羽一人之勇真就成了摆设。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百战百胜的将军,主要战役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解放军将军中,胜率最高且战果最辉煌的是林彪。林彪从南昌起义开始红军生涯以后,从广东打到黑龙江,又从黑龙江打到海南岛。东面打到东南沿海,西面杀到四川、甘肃,赫赫战功,无人能及。21岁的林彪任第10师第28团1营长以后,几乎没打过什么败仗,哪怕是红军已经陷入颓势的大环境下。林彪一生的大败仗如下:第一,五次围剿时的失败。

五次围剿,红军对付不了国军碉堡战术。虽林彪获得温坊战斗等一些胜仗,但武力改变大局,自己也打了很多消耗战,窝囊仗。但这一时期,林彪尚且没有大败仗。第二,湘江会战。林彪在湘江打了一个大败仗,但也是没有办法。当时林彪接到命令务必在湘江死守,掩护主力部队过江。林彪11月25日赶到湘江后,发现桂军故意让出正面,放红军通过。

林彪急忙汇报,要求红军主力全力高速行军,务必尽快通过湘江。然而,李德博古指挥不利,红军直到12月2日,用了长达7天才通过湘江。尤其是最后2天,林彪被迫死守阵地,同数量优势的敌人死拼阵地上,伤亡惨重。此战后,虽然林彪的红一军团是各部伤亡最少的,仍然很多部队损失一半左右兵力。军团政委聂荣臻负伤,四团政委杨成武和五团团长钟学高负伤,五团政委易荡平等千余人牺牲,两个师共损失近四千人。

林彪指挥历史上,从没有这么大的牺牲。据后人回忆,平生极少流泪的林彪当时望着满山遍野的灰色尸体泪如泉涌。第三,血战四平。时间跳到解放战争初期,杜聿明率领十多万国军,包括精锐的美式装备驻印军北上杀入东北。当时林彪名义上有20多万部队,但很多都是临时参军的乌合之众,包括:伪满官兵、伪警察、地痞、土匪,还有从没有摸过枪的年轻农民。

这些军队虽然接受了大量满洲国军的先进武器,但兵员素质太差,给他们核武器也赢不了。林彪赶到关外的十多万八路军和新四军,此刻立足未稳,没有得到先进武器,甚至连吃饭和穿衣问题还没有解决。相反,杜聿明手中的美式驻印军是国军精锐,曾经在缅北滇西歼灭过10万精锐日军。当时毛泽东的意见是务必死守死拼,尽量保住南满,独霸东北。

但林彪认为,目前东北解放军兵力虽多都是虚的,战斗力不如国军。如果强行在四平决战,只能被杜聿明借机重创甚至歼灭,到时候不要说南满,怕是连北满都保不住。所以,林彪力排众议,果断放弃四平撤退到松花江以北。四平战役解放军伤亡1万多人,随后又逃散1万多人,但主力尚存,元气没有大损失。这边杜聿明又被伟大的马歇尔拖住了手脚,无法越过松花江进攻。

由此,林彪很快恢复了实力,清除了内部的投机分子,消化了苏联转交的大量武器和兵工厂,很快建立了战斗力强悍的东北野战军。从第二次四平战役以后,林彪也就在第三次四平战役吃了点小亏而已,其余都是百战百胜,再没有输过一场关键战役,占领东北全境。抛去政治因素,林彪是新时代的战神。林彪为什么会这么牛?人家有真材实料的。

看看他的总结:1936年12月,林彪曾讲过一次怎样当好师长。可以说这是他对自己红军时期作战指挥的一个小结,共有九条:第一条,要勤快。他说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更不能当指挥员,凡是自己能亲手干的事,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他说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会带来失败。第二条,要摸清上级意图。林彪说,这个摸清上级意图,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他的意思是你只有真正摸清上级的意图,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说叫你摸清上级的意图,你就只按照上级的意图办。他说你只有真正摸清上级的意图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才能有大用,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第三条,要调查研究,对敌情、地形、部队要做到心中有数,他讲要天天琢磨不能间断。

第四条,他说要有一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必须熟记地图,要经常地读地图,最好的办法是把地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形全貌到某一个地段、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最后用红、蓝铅笔把主要山脉、河流、城镇、村庄全部标下来,边标边画,边画边记。他说把战场的情景、地形的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

第五条,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够想透,就是每一次战役战斗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方面来找答案。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第六条,要及时下决心。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林彪讲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一旦有70%左右的把握就是很不错的机会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

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第七条,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一致,行动才能协调合拍;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第八条,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为何无一善终?

唐朝战神不少,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是李光弼、仆固怀恩、郭子仪几人,仆固怀恩自然是那个一反的,李光弼是病逝的,郭子仪却享有高寿、千古荣光。以下都按着时间顺序介绍。一、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不到两个月就攻下洛阳,唐玄宗临阵斩杀大将封常淸、高仙芝临阵斩将,用兵大忌,人家唐玄宗偏偏就这么做了。原因是封常淸在洛阳大败,丢了东都,与高仙芝会合后又一路后退,丧城失地。

正好负责监军的宦官向玄宗打小报告,甚至说高、封二人贪污军饷之类的,于是二人被斩杀,丢在草席子上示众。其实这二人对平定安史之乱没立下什么功劳,但却最让人惋惜,让人觉得世道苍凉。安禄山刚起兵时,兵锋甚锐,从北边一路南下,迅速渡过黄河。唐玄宗身边根本无可用之将,也无可用之兵。正好到朝廷述职的封常淸(本是安西副都护,在如今新疆)自清带兵平叛,临时招合二十万市井之徒,以对抗安禄山的十五万狼兵,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封常淸本是高仙芝的副手,两人一人平小勃律、一人平大勃律(都在今克什米尔),都算是一时名将,却因为一战失败被唐玄宗下令处死。说起来,两人起家都属不易,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黄沙百战而位列封疆,一腔热血主动请求带兵平叛,却得了草席晒尸的下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在安西节度使(今新疆库车)夫蒙灵察帐下效力,因为立下平小勃律的大功,反倒被夫蒙灵察嫉妒,骂他是“吃屎的高丽奴”。

封常淸也出身微贱,靠着主动给高仙芝当家奴,随着高仙芝的发达一步一步升上来,靠的也是军功。高仙芝临死前,看着封常淸的尸首叹道:“你随着我一步步走上来,我任个新职,你就接替我的旧职。封二(排行老二),如今却与你同死。”然后愤怒地说:“打了败仗,死没啥说的。可说我贪污军饷,将士们都在这里,谁能同意?”这里,不是一个将被斩,而是两将被斩,还曝尸街头。

二、接替高、封二人的,是曾经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玄宗强令出战,战败后被迫投降安禄山哥舒翰实际是突厥人,因为是突厥贵族,年轻时是纨绔公子,后来当了大将,打得吐蕃人都怕他。所谓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思牧马,不敢过临洮”。唐玄宗后期,要论边将权任之重,一个是安禄山,身兼北方三镇节度使,一个是哥舒翰,身兼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都是唐朝重兵之地。

哥舒翰运气不好,在安禄山起兵前突然中风,因此他是带病被唐玄宗强行起用的。他依旧坚持高仙芝、封常清的战略观点,认为唐军只能扼守潼关,而不宜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只要在关前拖住安禄山的主力,坐等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从朔方、河东荡平安禄山的河北基地,那唐军可不战而胜。然而,在杨国忠的撺掇下,守了数月的哥舒翰还是被玄宗强令出战,结果全军覆没。

哥舒翰被其手下将领火拔归仁挟持着投降了安禄山,后被安禄山杀掉(二人的矛盾是早就有的了)。这是投降的一人。三、说说那最终荡平叛乱,而又自己反倒叛乱的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是铁勒人,又称为敕勒、高车,其实和回鹘颇为近。他一家人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前后死了几十口,最后的史朝义,就是他的儿子带兵追击的,可以说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收官之人。

不但如此,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回鹘可汗当了可敦,仆固凭着这层关系,还为唐朝挽回了回鹘入侵的一大危机。然而,他最终因为朝廷的猜忌以及宦官的诬陷,被迫造反,给唐朝带来了巨大威胁。若非他突然病死,胜负也还难说。虽然仆固怀恩有平乱之功,但因为他的姑息,故意养寇自重,也为唐朝留下了著名的河北三镇,成为唐朝中后期长期的分裂势力。

四、平乱的最大两个功臣,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郭子仪的平乱事迹其实不用多说,在河北、在河阳,与叛军进行最艰苦斗争的是李光弼,战功最为卓著。而香积寺、灵宝等大战,主要是郭子仪、陌刀大将李嗣业以及回鹘骑兵的功劳。李光弼死前有点郁闷,主要是其手下的大将不听他的话了,而且因为唐朝的猜忌,他也的确有些不臣之心,但病死也是善终的,他的年纪在那个年代不算短寿的。

需要说明的是,李光弼是契丹人,当时,契丹的很多首领都被唐朝赐姓李。郭子仪更是荣宠一生,这和他善于退避、战胜不骄有很大关系。郭老令公,在唐朝那时的军界是什么地位?浑瑊等后来成为唐朝中兴大将人,在他家里都得像奴仆一样给他端盆子,就是这样的。但朝廷若让郭子仪交出军队来,那郭子仪肯定二话不说,单骑回家去了。由此可见郭子仪为何能功高震主,却寿过八旬。

如果排名中国古代十大战神,白起,吕布,项羽分别可以排到第几?

中国古代十大战神,如果排名的话,我以为:第一名:管仲管仲发明了一套非常先进、实用的军事思想,即“寓兵于民”,兵民结合,并积极地予以推广和实践,即发展了生产,又强大了军事;而且还还亲自率军作战,驱逐戎狄,折服楚晋,百战百胜,率领诸侯维护周王朝的天下,使齐国成为第一个春秋霸主。管仲即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管仲有《管子》著作一部,内容包括军事和政治,是军事家和政治家必读之书。第二名:吴起吴起在鲁国当将领,率军打败齐国的侵略;在魏国当将领,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把秦国势力驱逐出西河,占领秦国大片土地;治理西河十几年,西河富足,使秦国不敢东向,魏国强盛,称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吴起提7万之兵,天下莫之能挡,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平手,无一败绩,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起受谗害离开魏国后,魏国迅速衰落。

吴起到楚国,进行改革,使楚国迅速强盛,并亲自带兵南攻百越,北败魏国,救援赵国,战绩辉煌。吴起有《吴起兵法》著作一部,是军事家必读之书。第三名:孙武子孙武子被吴王重用后,改革吴国军制,富国强兵,大败楚国,使吴国成为春秋第四位霸主。孙武子有《孙子兵法》著作一部,是军事家必读之书。第四位:孙膑孙膑与魏国将军庞涓是同窗,才能高于庞涓,受到庞涓忌恨,因孙膑有残疾,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率军围魏救赵,两只大败魏军,奠定了齐国霸业,使齐国重新崛起。

文章TAG:战神百战积木怎么拼乐高积木战神图片战神百战积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