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波斯公主是什么意思,阿托波斯是什么意思

波斯公主是什么意思,阿托波斯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2:07:5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这位波斯公主全名为法蒂玛.哈努姆.爱斯玛特.道莱,简称为“爱斯玛特公主”,乃波斯卡扎尔王朝君主纳赛尔丁.沙和其王妃泰姬.道莱的女儿,是名正言顺的公主出身。波斯国王没有见到这个公主,头顶就已经是青青草原了。由于公主对外号称儿子是自己与太阳神所生,因此公主儿子的后人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而太阳神在当地又叫日天之神,所以也认为自己是日天之种,而公主是汉朝公主,那么汉朝公主和日天之神结合所生的后人就是“汉日天种”。

什么是阿拉伯文化?什么是波斯文化?

什么是阿拉伯文化什么是波斯文化

一提到阿拉伯文化,几乎都是跟伊斯兰教有关,宗教色彩非常浓郁。相比之下,波斯文明和波斯文化显然更久远,更世俗化,也更具多样性。虽然大多数波斯人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古波斯人的主要信仰为拜火教,即咱们说的“祆教”),但仍然跟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巨大隔阂。这方面最明显的,就是伊朗的存在,无论是当年崇尚世俗的巴列维王朝,还是现今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周边的穆斯林兄弟——阿拉伯人,一直都不太和谐,甚至能说的上“敌对”。

这里先举个例子。1971年,伊朗的巴列维王朝曾经烧钱搞了一场——“王的盛宴”,以体现自己的波斯民族主义立场。在古波斯帝国的遗址上,巴列维斥巨资打造了古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的庆典活动,阔气的用真金白银全程复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盛大阅兵庆典场景,其中还穿插着一比一还原的拜火教祭祀活动。观礼台上,西方各国政要元首都盛装来捧场。

整个活动全程,跟伊斯兰教半毛钱关系都没挨上。据后人分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烧钱的活动和全程对伊斯兰教的蔑视,激怒了部分虔诚信教的伊朗民众,为巴列维王朝的倒台埋下了伏笔。整段视频现在上网还能搜到,感兴趣的话可以欣赏一下。即便用现在眼光衡量,这场“王的盛宴”也属于不亚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大手笔。再回到话题上来,简单说就是,在中东的穆斯林圈子里,一些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其实并不属于沙特当“群主”的阿拉伯人“大群”,除了咱们要重点说的波斯后裔——伊朗,还有突厥后裔土耳其。

看传统服饰,就不是一个风格。下面是伊朗男装。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和他们部分兄弟们。土耳其传统服饰。从人种和文化起源来看,波斯文化和波斯人的历史要悠久的多。波斯人就是传说中的“雅利安人”(希特勒那个所谓的雅利安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是错误定义,波斯这个是正版),说波斯语,这种语言一直传承至今,现在的伊朗人仍然使用着波斯语;公元前6世纪,伊朗的祖先——古波斯人曾经建立过庞大而强势的波斯帝国,将中东,中亚收入囊中,十分威猛。

同时创造出了非常灿烂的古波斯文明。近现代的伊朗,无论是世俗的巴列维王朝还是当今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都以重振两千多年前的波斯帝国雄风为己任。而阿拉伯人呢,与犹太人均属闪族后裔。还真是这样,别看以色列跟阿拉伯国家整日你死我活的,实际上属于血缘上非常近的兄弟民族,这方面,圣经里面也有明确的“线索”。然而,好景不长在,随着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波斯被阿拉伯帝国逐渐蚕食,最终被强行并入了阿拉伯帝国版图。

不过,波斯人还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勉强维系着自己的王朝传承。在阿拉伯帝国以税收为主的各种政策的引导下(信伊斯兰教可以少交税,免服劳役等等),加上其他方面软硬兼施的手段,这一时期,波斯人纷纷放弃了拜火教,大多成了穆斯林。但信仰的改变,从未影响过他们的民族认知,这一千多年来,波斯人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和民族认同。

公元13世纪,阿拉伯帝国被突厥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灭亡,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地盘又都归了突厥后裔土耳其人。不过,波斯人的反抗比阿拉伯人要顽强和团结得多,竟然能在表面“臣服”于奥斯曼苏丹的情形下,坚持维系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力,这就是波斯的萨法维王朝时代。萨法维时期是公认的波斯文化艺术史上的辉煌时代。最著名的当属“波斯细密画”。

这个位于欧洲、中亚和印度之间波斯王国,吸收了东西方的各种精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跟非常讲究清规戒律和朴素生活(在石油资源被发现之前,阿拉伯人一直以艰苦生活著称),拿一本沙漠中走出的经书解释一切,规范一切,公开场合不让女人露脸,大声说笑的阿拉伯文化不同,通过萨法维时期的波斯细密画,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那个时代洋溢着欢庆、繁闹、纵情、奢侈的波斯人的日常生活气氛。

当年,虽说萨法维王朝把伊斯兰什叶派教认做了国教,但正统的伊斯兰教观念并未影响他们的世俗情节和文化艺术发展。尤其是中上层人士的生活,毫无顾忌地享受着世俗一切欢乐一一狩猎、盛宴、爱情、养花和欣赏音乐艺术.....(描绘男女约会的细密画可以大大方方的挂在厅堂,这在同期的阿拉伯文化圈中,简直属于无法想象的事儿)在萨法维王朝时代,早就皈依了伊斯兰教的波斯统治者,对善于经商的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也没有歧视或者迫害,甚至请他们担任国王的商业代理人。

五彩缤纷的世俗生活,包容的宗教和文化氛围,让波斯文化和波斯人总被周边的阿拉伯人看成另类甚至“异端”。不过,即便是看不惯,但整个奥斯曼帝国和一战后的英法联手“委任统治”,波斯和阿拉伯世界但还算整体相安无事。波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被激化,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苏伊士运河战争)的事儿了。当年,中东开始流行泛阿拉伯主义,一个要统一阿拉伯各国成为一个国家的理想出现了。

于是,每次都牵头率领阿拉伯军团对峙以色列的埃及总统纳赛尔被推选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沙特和叙利亚并列为二当家的。(下图,左为叙利亚总统库瓦特里,中间为沙特国王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右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在1956年,就统一阿拉伯世界,发难波斯人的伊朗巴列维王朝,友好的达成了协议。)此时,认为团结起来势不可挡的阿拉伯各国,竟然联合提议伊朗,要改“波斯湾”为“阿拉伯湾”。

类似的各种种咄咄逼人行径,引起了民族感极强的波斯人对阿拉伯世界的极大反感。不过,此时的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与沙特、以色列并列成为美国中东地区的铁杆盟友和主要军火出口对象。在美国非常用心的斡旋和调停下,加上北方的苏联威胁,伊朗和沙特并没发生什么明面上的激烈冲突(注意,伊朗可是跟当年的苏联接壤的,北方为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

此情此景下,巴列维国王只能尽量在国内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来跟阿拉伯国家“划清界限”。伊朗巴列维国王多年致力于宣扬波斯民族的身份认同,大跃进式的对边远地区和“顽固分子”搞世俗化改革,甚至还强制一些穆斯林教士“还俗”,大力打击国内宗教势力。咱们开头讲的那个“王的盛宴”,体现的也是巴列维国王的这番用心。然而,转眼到了1979年,伊朗换了天地,什叶派的神权国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这么看,大家都专心信神,唱一部经书,矛盾应该缓解了吧。相反的是,在民族认知、文化和教派归属还有政治、经济方面矛盾的不断激化下,此时的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比巴列维时代还要恶化,不是断交(比如沙特),就是兵戎相间(比如长达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互相杀红了眼,搞得两败俱伤。总之,中东的三大文化——波斯、突厥和阿拉伯,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长胡子的“美丽波斯公主”?真的是这样的吗?

什么是阿拉伯文化什么是波斯文化

曾几何时,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位最美波斯公主的传说,围绕着她的标题也十分夺人眼球,“二十世纪波斯人眼中最美的公主”、“13人为其自杀”、“145位白马王子臣服于她石榴裙下”。可是这位公主的长相却很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即使是在古、近代来说,也很难将其归入“美女”行列,甚至连好看都挨不上边。从照片可以看出,这位所谓的“波斯最美公主”身材十分彪悍,嘴唇上还长着浓密的小胡须,要不说的话,还以为是某个有异装癖的男性呢,但不管是留胡须还是身材,这些都是与当时社会的风气有关。

在自媒体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众人的眼光也从一开始的猎奇心理,转而结合诸多史料,去挖掘这位“最美公主”背后更多为人称赞的事迹,并不止局限在她那奇特的外表。这位波斯公主全名为法蒂玛.哈努姆.爱斯玛特.道莱,简称为“爱斯玛特公主”,乃波斯卡扎尔王朝君主纳赛尔丁.沙和其王妃泰姬.道莱的女儿,是名正言顺的公主出身。

据据哈佛大学教授的考究证实,在很多十九世纪的照片里,女性都是留着胡须的,可见在当时的波斯卡扎尔王朝确实流行着女性蓄胡须的风气,爱斯玛特公主最多也就是追了一波潮流而已,但这潮流仅在十九世纪后期才流行了一阵,到二十世纪就过时了。爱斯玛特公主出生于1855年,去世于1905年,也就是才踏入二十世纪不久人就没了,又如何引领二十世纪的潮流,让众多男性倾倒呢,况且她在十岁时就尊父命进行了婚嫁,此后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爱斯玛特公主的魅力都不足以让人为之疯狂,正常人也不会想到去撬王室的墙角。

至于“13人为其自杀”、“145人倾倒于她”的说法,就更加捕风捉影了,不错,爱斯玛特公主在当时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追随者,但这并不是因为她那奇特的外表,而是因为她过人的政治魅力,以及对女性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让她受众人追捧。由于出身高贵,爱斯玛特公主自幼就接受了国家最高等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温顺柔和,换句话说就是贵族名媛,且知性贤淑,是符合任何时代女性形象的一个典范。

且不同于其他王室贵妇的安于现状,爱斯玛特公主在成年之后就开始参与政事,协助其父亲处理国家的外交、文化和接待各国女宾的事务,在当时封建思想浓厚的波斯,女性的地位并不高,可爱斯玛特公主却决意逆潮流而行。除了帮助父亲纳赛尔丁之外,爱斯玛特公主还致力于提高女性的地位,她所建立的维护妇女权益的自由妇女协会,对女性来说无疑是翻身解放的曙光,而且公主还自学摄影技术,为众多敢于抗争命运的女性拍摄照片,她自己也热衷于拍照,现在流传下来的几张公主照片,就是由公主的丈夫拍摄的。

爱斯玛特公主是真正的心灵美强于外表美,她的心灵强于外表千倍、万倍,在男性环绕的男权社会中,公主以女性之身却能在政治领域闯出一片天,成为社会尊崇的人物,这也证明了爱斯玛特公主对提高女性地位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她在镜头前展现的那份自信,才是她最美的地方。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波斯公主木乃伊事件居然是惊天骗局,那这些人为何做出如此行为?

什么是阿拉伯文化什么是波斯文化

西方中亚历史造假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他们的神话传说,奇谈异闻,路边调侃,都可以成为历史。亚当夏娃,诺亚方舟和《圣经》中的故事等就是例子。近代,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中,故用他们的虚妄历史否定中国悠久的历史,达到打压、抹黑中国,这是他们的目的所在。波斯公主木乃伊造假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大家等着瞧吧!。

唐僧曾记载汉朝公主在和亲途中意外怀孕并生子建国,是哪个国家?

汉朝一位公主在和亲波斯国的途中与人私通意外怀孕,由于给波斯国王戴了绿帽子,因此和亲使团不敢再前往波斯,又不敢回到汉朝,因此索性一群人就地生活下来,公主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大家就奉他为国王,该国的王室后裔还自称“汉日天种”,这个国家现今已经归属中国统治,但是一部分王室后裔后来翻越天山成立了新的国家,至今仍为中国邻国。

关于“汉日天种”的说法是唐僧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途中亲耳所闻,玄奘法师在取经回来之后把自己一路所见所闻编著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历史地理文献,下面就说一说玄奘法师所说的这位汉朝和亲公主中途意外怀孕到底是谁的孩子,而她的后代又建立了至今哪个国家。汉朝的与邻国和亲习俗始于汉高祖刘邦时期,刘邦当时受到匈奴犯边的困扰,他为了和平解决与匈奴的边境问题,于是采纳了建信侯娄敬的建议,以宗室之女嫁给匈奴首领进行联姻的政策。

此后和亲的政策成了汉朝维系与西域邻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手段。可是汉朝和亲的公主未必是真正的公主,皇帝有没有女儿不好说,即便皇帝女儿再多,作为父亲他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远嫁异国他乡,所以在西汉时期和亲的公主大多是宗室远亲之女亦或者是长相貌美的宫女被皇帝收为义女,加上公主的封号就可以用来和亲了。因此汉朝的和亲不在于公主的真正身份血统,而在于名号,只要公主是汉朝册封,代表汉朝远嫁番邦这就可以了。

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这样,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在机缘巧合之下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嫁给了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维系了汉朝与南匈奴之间的外交关系。而玄奘法师所记载的这位被汉朝派到波斯国去和亲的公主也如王昭君身份相似,只是宫女出身,被和亲到波斯国。按照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丝绸之路打开之后,不少西域诸国来到长安朝拜汉朝,在当时西亚强盛的波斯帝国听闻汉朝强大,于是也派遣使者来长安朝拜。

波斯国王在使团临出发前告诉使者,如果汉朝真的像西域诸国传说的那样强盛则请他代替自己向汉朝求亲。使者抵达长安后,果然被当时汉朝强盛的军事实力所震慑,而且汉朝也确实如西域诸国所言那样文明程度比较高,国力强盛,于是使者就代替波斯国王向汉朝皇帝求婚。汉朝的皇帝和大臣们一看连距离这么远的波斯国都主动求亲联姻,觉得波斯国很有诚意,也是为了宣扬大汉国威,于是很爽快的就同意了波斯国王的求亲。

不过同意了人家的求亲,那就得嫁个公主过去啊,但是波斯国那么远,异域番邦,真把女儿嫁过去皇帝也不舍得,因此皇帝决定选一名美貌的宫女收为义女加公主封号嫁给波斯国王。经过快一个月的筛选宫女和婚事筹备,最终选定了一位美艳的宫女成为和亲公主,一切准备好之后,汉朝又派出了送亲护卫队一路护送这位和亲公主出嫁波斯。就这样送亲的侍女加上护卫以及波斯使团的人浩浩荡荡就离开长安往波斯出发。

在送婚团队走到了一个名为朅盘陀的地区,在当时这个区域已经脱离了汉朝控制属于西域交通要塞,此地往北可以通往印度地区,是前往波斯帝国的必经之路。朅盘陀的这个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形容道路蜿蜒曲折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险恶的地方。送婚团队也是在这个地方遭遇了一伙山贼,送婚团队的汉朝和波斯两方护卫虽然不少,但是人数上不如这伙山贼人多,因此送婚团队只能依靠武器精良和以曲折的山路抵御山贼,武器精良加之地理优势,山贼一时之间拿送婚团队没有办法,但是山贼人多势众,他们就想在山下围山困住送婚团队,等到他们补给不够时再将送婚团队歼灭。

结果这一时间就形成了僵局,送婚团队冲不破山贼的包围,而山贼认定他们是块大肥肉,想把他们围困起来再歼灭。无可奈何之下,波斯使团的首领和汉朝送婚使团的首领一商议只能先暂时在山上安营扎寨,准备借助山势地形打防守反击。于是送婚团队分为波斯和汉朝各自安营扎寨,他们为了保护好公主,只得把她送到了山顶上的当地人信奉的太阳神庙中,并派了护卫保护公主。

送婚团队的物资倒是非常丰富,因此山贼反而先耗不下去了,缺乏补给的山贼只得退了出去,山贼撤退了,本是一件高兴的事,送婚使团的汉朝首领和波斯首领就商议准备启程,结果公主身边的一名宫女带来了一条消息,差点没让两方使团首领都昏迷过去。宫女带来的消息就是公主怀孕了,如果公主是嫁给波斯国王以后再怀孕,那大家都会跟着高兴,但是现在波斯国王连公主长啥样都没见过,她却先怀孕了,这不明摆着送了波斯国王一顶绿王冠,这对两方使团的首领来说可是灭顶之灾啊。

两方使团首领都在追问这孩子到底是谁的,侍女却非常机智地回答:“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太阳)中乘马会此。”侍女这意思就是太阳神每天与公主幽会交合,也就是说公主肚子里的孩子是太阳神的孩子。这让两方使团首领更懵了,太阳神大家都知道,但这只是神话传说,怎么可能与公主生下孩子,不过公主既然已经怀孕了,那再考虑她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应该想的是如何把这件事向波斯国王交代。

难道真告诉波斯国王你未婚妻怀上了太阳神的孩子,这是神赐予你们的孩子,你应该觉得非常荣幸,想一想波斯国王会不会把他们都大卸八块,所以带着大肚子的公主送给波斯国王去结婚很明显这不现实。但是如果不去波斯,再返回汉朝,和汉朝皇帝那头也没法交代,因此两方使团的人一商量那就哪都别去了,既不去波斯也不回汉朝,就在这山上先驻扎下来,等公主生了孩子再说。

于是这一批汉人和波斯人就在朅盘陀上定居下来,公主在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既然不管是波斯人还是汉人都不能回自己的国家交差了,那索性就在这生活下来,所以两方使团的人就都奉公主生的男孩为首领。此后这一批人也不分汉人和波斯人一起混居在了朅盘陀,由公主和她的儿子统治他们。随着这些汉人和波斯人的混居繁衍,人口也日益增多,大概在王莽篡汉时期,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名为朅盘陀的国家,国王就是公主儿子的后人,朅盘陀国也是后来的西域诸国之一。

由于公主对外号称儿子是自己与太阳神所生,因此公主儿子的后人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而太阳神在当地又叫日天之神,所以也认为自己是日天之种,而公主是汉朝公主,那么汉朝公主和日天之神结合所生的后人就是“汉日天种”。当然,公主与太阳神结合生下孩子,那纯粹是胡扯糊弄人的借口,其实公主所生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她和某个男护卫私通所生,因为根据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朅盘陀国王室与汉人外貌十分相似,“然其王族, 貌同华夏,首饰方冠,身衣胡服。

”这意思就是说朅盘陀国王室外貌长相与汉人相同,而且还戴汉人的方巾,只是身上穿的是西域服装。所以从这些就能推断出来,当初公主所生的孩子肯定是某个护卫监守自盗跟她私通有了孩子,后来侍女机智的用太阳神当借口糊弄人而已。朅盘陀国全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其历代国王更是对佛教崇信不已,因此得知玄奘法师是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取经,对他礼遇有加,并盛情挽留他在朅盘陀国传扬佛法,玄奘法师也因此在朅盘陀国逗留了半年多,很透彻的了解了该国的历史民俗,才会记载下了汉日天种的传说。

朅盘陀国的统治区域大概在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附近一带,当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面大概70公里的卡拉其峡谷至今还留存有公主生完孩子之后修建的城堡遗址,当地人称其地名为“公主堡”。朅盘陀国在唐玄宗时期被迫臣服于吐蕃国,唐玄宗派名将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国时,高仙芝在攻灭小勃律国之后,顺手把朅盘陀国也一块吞并了,此后朅盘陀国被并入到大唐的安西都护府统治区域内。

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逐渐衰退,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吐蕃国攻灭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因此朅盘陀国随着大唐安西都护府全面被吐蕃占领之后被并入了吐蕃国境内。在此之后朅盘陀国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一直到清朝乾隆时期,乾隆派兵先后攻灭平定了了准噶尔汗国和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立了伊犁将军对新疆进行统治,彻底将新疆纳入了版图,而乾隆平定准噶尔汗国后,朅盘陀国故地也随着新疆被并入到中原王朝统治的版图中,朅盘陀国也是时隔将近1000来年重新又被中原王朝统治。

朅盘陀国的主体民族其实都是汉人和波斯人混血后裔,王室都是汉人后裔,但是随着历史变迁,他们也不断地与周边各民族融合,后来早已被融合进了波斯人种之中,因此到现在外表与汉人有很大不同。而朅盘陀国的主体民族就是现今的塔吉克族,汉日天种也是塔吉克族人的祖先之一,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塔吉克族一部分留在了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另有一部分人翻越天山迁徙到了中亚地区,建立了现在的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汉朝公主远嫁波斯却在途中怀孕,生子后就地建国,故地已归属中国,这是哪个国家?有哪些历史?

汉朝自从汉高祖开了一个先例将公主远嫁和亲之后,周边的一些国家看到也纷纷效仿,请求皇帝赐公主来边疆和亲加强联系。这样一来自己成了汉朝的女婿,还可以得到汉朝的茶叶,丝绸之类的东西,这不是一箭双雕吗?边疆的风沙总是让公主娇嫩的脸庞变得粗糙,公主自然是不想背井离乡去这么远的地方。皇帝就找一些不受宠的公主或者是面目比较清秀的宫女去和亲,这样两全其美。

历史上和亲路上也是非常的“热闹”的。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昭君也是代表汉朝嫁到了匈奴,促进汉朝匈奴两方的和睦相处,受到大家的尊敬。当然这是比较完美的结局,虽然汉皇帝失去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但是也换来了和平。但是每一个和亲都是这样的结局吗?当然不是,和亲路上的奇葩事还不少呢。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和亲的公主在半路竟然怀孕了,这可怎么办呢?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西亚的波斯国国王也想和汉朝和亲,派遣了使者来到汉朝求亲了。皇帝看到这个国王的诚意还不错,就选了一个宫女给了她一个公主的称号,给她准备了一些嫁妆,还有侍女,侍卫,然后把她送去和亲了。汉朝和波斯国之间的距离可不近。波斯使者带上公主,以及侍候她的东西就启程了。

在当时没什么先进的交通工具,全部都是在靠马来充当交通工具,时间自然非常长。在这中间,有一个侍卫就经常和公主眉来眼去。刚开始两个人并没有太多的出格的举动。毕竟一个人担任着国家的重任,还有一个只是侍卫。两个人最多也就是偷偷看看对方就够了。但是在半路一群人到了羯盘陀的地方,翻译过来就是山路的意思,这个地方治安不好,时常有土匪出没。

这一群人就遇到了战乱。没办法,总不能让汉朝尊贵的公主受到伤害吧,于是波斯使臣就把公主放在了一个山崖上面,平时只能一些侍女侍卫在这上面服侍公主。最开始和公主眉来眼去的那个侍卫就经常来送食物,两个人就偷偷在一起了。三个月之后,这个地方战乱终于结束了,使臣去接公主的时候却发现公主怀孕了。万万没有想到躲过了山匪,却没有躲过自己家里的人。

波斯国王还没有见到这个公主,头顶就已经是青青草原了。这一下怎么办呢,公主的侍女就站出来了,我们的公主不是和别人私通了,每天都是太阳神来到这里之后宠幸她的,所以这个孩子是太阳神的。这样的胡扯波斯使者自然是不相信的。太阳神来这里怎么不把战乱给平了?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怎么办呢?回到汉朝,这件事情汉朝自然是不会管的,人在你们那里,发生什么事情也不是我们管的。

回到波斯。国王看到这样的公主,使臣们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两边都不能去,大家只能顺着那个侍女所说的,你说太阳神赐的那我们就要顺承神明的意思。就在这个地方把神的孩子生下来,在这个地方安国吧。于是一群人就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数月之后,果然诞下了一个漂亮的男孩。于是按照之前所说的神的孩子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国王。

文章TAG:波斯公主是什么意思阿托波斯是什么意思波斯波斯公主公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