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武汉欢乐谷将举行国风次元节,次元树之战 怎么加速

武汉欢乐谷将举行国风次元节,次元树之战 怎么加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6:22:5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题主的问题是“长平之战应该怎么打,才会减少秦军损失?或者赵军的赢面在哪里?”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秦军应该怎么打,才可以减少损失;另一个是赵军怎么做才可能赢。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

冠道怎么样

冠道怎么样

谢谢邀请!冠道是本田在中国投放的首款中型SUV,相较于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等传统大七座布局的中型SUV,冠道选择了另辟蹊径,用足够运动化的外观、超强动力以及五座大后排空间的优势来抢占客户。事实证明,冠道这一步走对了,从上市之初的疯狂加价到产能爬坡后稳定在月销万辆,冠道用实际表现积极回应了最初不看好它的吃瓜群众。

为了更好地为题主分析冠道,我们不妨来看看冠道在车主中的口碑如何?对于冠道,空间、动力、操控、舒适性是车主最关注的4个方面,合计占到总口碑的76.32%。车主对空间、动力、操控、舒适性比较满意,正面评价比例分别为57.10%、54.55%、71.96%、72.38%。那冠道就真的很完美?当然不是,车无完车,人无完人。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

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

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

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

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

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

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

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

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

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之后,秦赵开始议和。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

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

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

赵国基本无解。两个原因: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

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该怎么调整呢?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

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

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

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秦国呢?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

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有什么Flash小游戏值得推荐?

冠道怎么样

flash小游戏有很多分类,就说说我玩过的印象深一点的放置类:战斗无止境,次元树之战,无尽核电,挂机传奇,螺旋星系2策略类:战蛛,战吼3,宇宙海贼王 汉化版 塔防类:宝石争霸系列RPG:剑和太阳的双马尾少女γ,最后的战役:联合之城 射击类:勇者飞行岛(被周云卖给4399了),战火英雄系列,毁灭3(虚拟对战3)。

长平之战应该怎么打,才会减少秦军损失?或者赵军的赢面在哪里?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人。这场战役,可以说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起先,秦国派出的大将是左庶长王龁 (wáng hé),对阵赵国派出的老将廉颇。秦军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老将廉颇毕竟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他审时度势,明知不敌秦军,便依仗长平城坚固的工事,集中优势兵力,固守不战。秦国尽管兵强马壮,但几经冲击,都并没有突破长平的防守。

很显然,撇开秦、赵两军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劣对比,老将廉颇审时度势,选择固守待变,还是非常正确的。秦国丞相范雎见赵国固守阵地,以守为攻,也非常头疼。作为一个杰出的战略家,范雎非常清楚,长平之战只要久拖不下,就极易发生变故。范雎便使出了一条反间计。他派间谍混入了赵国,散布了两个谣言。一个谣言是,廉颇只守长平,根本就不是秦军的对手;廉颇已经对前途充满悲观失望,故此,他再也不敢出战。

另外,廉颇也正在和秦军秘密联络,为自己留后路。意思是廉颇随时可能背叛赵国,投降秦国。范雎造的另一个谣言是,秦国根本不怕赵国的老将廉颇,真正害怕的是老将赵奢之子赵括。赵王果然上当,他为了验证这些谣言的真伪,便下令催促老将廉颇主动出战秦军。廉颇本来明知不敌秦军,便直言辩解说,秦军势大,赵军较弱,固守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赵王本来已经相信了秦国的谣言,一看廉颇仍然坚持不出战,便更加怀疑廉颇的动机,便免了廉颇的统帅之职,改让赵奢之子赵括统领军队,对阵秦军。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原来以防御为主的战役部署及军规,更换了老将廉颇使用的所有将吏,积极组织进攻。秦国丞相范雎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并要求所有人一律保守秘密,谁泄漏秘密,即刻处死。

以达到让战神白起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意图。但是,赵军统帅赵括仍然以为他对阵的是秦军左庶长王龁。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然后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括战死,45万赵军被坑杀。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

至此,秦国的统一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题主的问题是“长平之战应该怎么打,才会减少秦军损失?或者赵军的赢面在哪里?”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秦军应该怎么打,才可以减少损失;另一个是赵军怎么做才可能赢。我个人认为:一,秦军的问题秦军攻打赵国的战略意图是对的。

因为当时在六国中,赵国军队是最强大的。一举击溃赵国,可以拔除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同时震慑其他五国。但是,秦军是越过韩国领土去攻打赵国,属于劳师远征。存在着粮草、辎重供应不畅的问题。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这是秦军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假如我是秦王,或者秦国丞相范雎,应该在长平之战前造谣,做两件事。

(一)先用反间计把赵国的老将廉颇除掉,让赵王早日启用赵括。(二)让左庶长王龁和赵括打几仗,然后尽早让白起统帅军队,对阵赵括,拖住赵军。与此同时,让左庶长王龁从长平之战中撤出来,领一支精兵,绕过战场,乘虚直取赵国首都邯郸。假如是这样,秦军会大大减少伤亡,并且很可能提前灭掉赵国,而不是等到四十年以后灭赵。

二,赵军的问题赵国的军队,在当时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有老将廉颇坐镇,赵军赢得战争的胜算也不是绝对没有。秦军再怎么强悍,毕竟属于劳师远征,赵军属于以逸待劳,这是赵军的优势。另外,秦国和赵国这场长平之战,其实本来不应该在那时候爆发,这完全是赵王目光短浅、咎由自取的结果。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桓惠王害怕了,派人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不执行韩桓惠王的命令。他为了利用赵国的军事力量抗秦,便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王经不起诱惑,听了弟弟平原君赵胜的话,接受了上党郡,把秦军的锋芒引到了自己的国土上。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

可惜,曾经在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击败秦军进攻赵国的赵国大将赵奢这时刚刚去世。赵奢在去世前,对妻子忧虑地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意思说,咱们这个儿子赵括,把打仗当成很容易的事。假如将来赵王不用赵括则已,如果用赵括,赵国就危险了。在赵王任命赵括顶替老将廉颇,担任赵国统帅时,赵奢的妻子把赵奢临终遗言告诉了赵王。

所谓“知子莫若父”。但是赵王根本没有理会赵奢的话,结果,赵军主力在赵括率领下,很快就覆灭了。假如赵王做到下面两点,赵军即使败,也不会全军覆没。(一)上下同心,重用廉颇正如平原君赵胜所说:“老将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这从长平之战前期廉颇的成功防守完全可以证实。(二)不听谣言,不信谣言常言说:谣言止于智者。

在长平之战胶着的时候,赵国内部出现关系到战场上的谣言,这显然就是秦国的阴谋,但赵王显然不是智者,果然就信了。假如赵王不信谣言,不管白起再怎么厉害,坚固的长平也不一定被攻破。(三)长平之战只要拖久了,就会出现使秦军很难预料的后果,赵军很可能转败为胜第一个原因是,秦军无法支撑太久,因为他们毕竟是“客场”作战,困难也不少。

秦国断断续续的战争,此时已经打了三年,人力、物力、财力已经消耗太大。据史书记载,秦军士兵里已经出现了十五岁的孩子。可以想见,大多数成年人都已经上了战场。第二个原因是,只要长平之战拖得太久,其他五国很有可能参战。最后,秦赵两国究竟谁胜谁败,很难预料。比如秦军攻到赵国首都邯郸时,就遭到了援助赵国的魏国军队的伏击,邯郸之危解除。

史称“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就是说,秦军在当时,其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如果秦军继续打下去,很可能再次形成六国的合纵连横。到那时候,被歼灭的恐怕就不是赵军,而是秦军了。这也是秦国丞相范雎之所以假装接受苏代贿赂的原因。范雎审时度势,及时告诉秦王,这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再继续打下去,秦国就危险了。赶紧接受韩、赵两国割让的土地,停止战争,休养生息。

文章TAG:武汉欢乐谷将举行国风次元节次元树之战怎么加速武汉武汉欢乐谷欢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