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和氏璧在哪里,中华之瑰宝和氏璧

和氏璧在哪里,中华之瑰宝和氏璧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22:47:5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和氏璧现在在哪?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和氏璧陪葬在秦始皇陵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

传国玉玺和氏璧最后出现在哪里?

传国玉玺和氏璧最后出现在哪里

和氏璧可谓是中华第一名玉。现存的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战国时代的《韩非子》,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楚国的一个叫卞和樵夫在荆山上打柴时意外获得一块美玉,于是将此宝献给楚厉王。但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本身就是一种石头,在未经打磨前和普通的石头看不出有任何差别,只有懂玉的专业人士才能发现其价值。

楚厉王让王宫里的玉石匠鉴别,玉石匠粗略地看了一下便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武王登基后卞和再次捧着玉石去献给武王。武王又命令玉石匠鉴别,这回玉石匠心想:我堂堂御用工匠难道还没你一个山野村夫眼光好?都跟你说是石头了还不依不饶的,于是有一次说道:“就是一块石头啊!”武王又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文王登基后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下哭泣了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去双脚的也不止你一人,为何哭得如此厉害?”他说:"我不是苦我这双腿,而是哭宝玉被认为是石头,贞洁之士被认为口出狂言!"文王听到他这番言论就命人打磨卞和献上的石头,里面果然是玉,派玉匠剖璞,琢成一块价值连城的希世珍宝,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

战国时代和氏璧由楚如入赵,引起秦昭襄王的觊觎,于是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当然蔺相如虽能完璧归赵,但终究改变不了秦国一统天下的事实,秦灭赵后和氏璧落入秦始皇嬴政手中。春秋战国时代玉和剑成为两样被士人赋予生命化人格化的物品:武士佩剑,文士佩玉,这两种物品几乎成为士人的象征。秦始皇统一天下自认为自己文武双全文治武功皆超越历代前人,所以他认为只有天下共传的第一名玉——和氏璧才配得上自己的身份气度,于是把天下最珍贵的和氏壁雕刻成受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定国安邦。

从此和氏璧就多了一个身份——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刘邦灭秦得天下后秦王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

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

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西晋统一三国后传国玉玺归于晋武帝司马炎。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传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

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胡嵩宁被靳准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

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代表着皇权的正统性。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传国玺南下扬州,在江都被缢弑,玺属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败,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由于传国玉玺被带至突厥,唐高祖李渊视之为毕生的遗憾,常有名不正言不顺之感。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后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

可是从此不知所踪,成为中国历史一大悬案。此后历朝历代为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都声称自己找到了传国玺,真真假假令人难以分辨。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

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虽不知此“传国玺”的真伪,但之前宋朝一直沿用后周玉玺,如今号称找到了历代相传的传国玉玺可谓是振奋人心之事。然而好景不长——三十年后金国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金人其实也不知自己从北宋获得的传国玉玺是真是假,但对外金国一直坚称自己手中的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以此标榜金国为正统,嘲笑南宋皇帝是白板天子。

蒙古灭金后这枚不知真伪的传国玉玺归于蒙古,但蒙古建立的元朝相比金朝汉化程度要低。自认为马上取天下弯弓射大雕的蒙古大汗似乎对传国玉玺并不怎么关心,即使在他们仿效汉制建立元朝成为元朝皇帝后依然如此,以致于传国玉玺在他们蒙古贵族内部几经转手后再度下落不明。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辨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至此传国玉玺的下落越发神秘——本来北宋的传国玉玺就不辨真伪,如今蒙古人这么一闹腾,他们手中所谓的传国玉玺别说是真是假,是不是北宋那枚都不好说,搞不好真正的传国玉玺、北宋玉玺、元代玉玺根本就是三枚各自不同的玉玺都有可能。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为了证明自己开创明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他才不管逃回漠北的蒙古人手中的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反正他是要定了。于是朱元璋派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因此明朝留下了永恒的遗憾——唯一没得到传国玉玺的中原大一统王朝(当然宋朝自个号称得到过,其实存疑)。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明弘治十三年鄠县(今户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到一枚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以传国玉玺的名义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后金太宗皇太极战胜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夺取了林丹汗号称掌握的那枚“传国玉玺”,皇太极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天聪年号为崇德。关于皇太极获得这枚“传国玉玺”的经过根据史籍记载如下: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

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赝品。

甭管赝品不赝品吧,其实传国玉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腾,即使清宫之中那枚所谓的传国玉玺是赝品,可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

和氏璧是怎么来的?后来又去了哪里?

和氏璧是怎么来的后来又去了哪里

关于“和氏璧”的传言至千年而不朽,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它,而秦朝灭亡后和氏璧又不知所踪。和氏璧为何会成为各国争夺之物?它又去了哪里?今天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和氏璧的前世据相关历史记载,和氏璧最早出现的春秋战国。先传楚人卞河在青山见到有凤凰落在青石之上,在古时候有一种说法“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所以卞河认定这块青石必定不是普通的石头,于是就把这块青石献给了楚厉王。

楚厉王当然也不能听他一面之词,便找来玉匠鉴定,玉匠鉴定完称只是普通石头,楚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河的左脚。楚武王继位后卞河又去献宝,再次因欺君之罪被砍了右脚。到楚文王继位后,卞河已经无力献宝了,于是抱着青石天天哭,眼泪哭干了就哭血,楚文王听说后便命人将卞河找来 让人把青石凿开,果然里面有宝玉。后来石头经匠人打磨就成了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一直被楚人当做国宝珍藏,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十五座城相交换,后来便是完璧归赵的典故了。和氏璧的今生和氏璧之所以价值连城,是它有一种奇异的象征功能。“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在古代经常被巫师用作法的法宝 可以让将士们“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所以玉在古代是有一种象征的,而和氏璧本身就被雕琢的非常精美,体积也是前所未有之大,有人便认为只要得到和氏璧便可以“无往而不利 可平定天下”。

这也是秦国为了要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它的原因。秦国假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的计谋并没有得逞,但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和氏璧又回到了秦王的手里。秦始皇命李斯将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上面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就是顺应天意,王朝长远发达,这就是传国玉玺的来由。从这八个字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是准备拿它来做传家宝的,历代传送。

然而秦国灭亡后玉玺就不知去向了,关于它的去向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1. 随秦始皇埋入了皇陵。我认为这个推测可能性小,因为秦始皇是用要玉玺来传世的,如果随自己葬入皇陵那如何传世呢?2. 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掠走,当年秦朝被灭是项羽率军攻入咸阳,烧毁秦国宫殿、掠夺秦国宝物甚至挖掘秦国皇陵。玉玺是非常重要的项羽一定不会放过。

然而随着楚汉之争,项羽兵败,玉玺又不知去向了。如果是被人趁乱掠走那么玉玺毕竟不是普通之物,一定会被传下来。所以我认为很大可能是在项羽死后被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或是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关于和氏璧玉玺的记载还有一件比较离奇之事,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南巡乘龙舟行至洞庭,忽然风浪骤起,龙舟将倾,这时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刹那之间湖面风平浪静。

和氏璧怎么遗失的?还有可能找到吗?

和氏璧怎么遗失的还有可能找到吗

说起和氏璧的故事曲折离奇,几经反转被秦始皇得到,制成传国玉玺,命李斯用篆书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可惜的是此“传国玉玺”经汉、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而死后,下落不明,至今没有真正出现。和氏璧来历确实有些神奇。据传春秋末期,楚国人汴和在荆山得到一块宝玉。

汴和满怀赤诚地想献给楚厉王,这个楚厉王不识货而且无德,端详半天,认为是蒙骗的假货,砍掉汴和的左脚作为惩罚。后来这个厉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武王继位,汴和又拄着拐杖去献宝。楚武王找来玉工们鉴别,哪知这些玉工都是滥竽充数的玉匠不识货,他们都认为是顽石而非宝玉,这个武王也是昏聩无德之人,又叫武士砍掉汴和右脚。后来武王死了,文王继位。

汴和死心眼不改初衷,就在文王经过的路边哭,一哭就是三昼夜,而且哭的很惨,甚至血泪都哭出来了。这个文王就动了恻隐之心,就派大臣去察看。就问他:“你为何长哭不止,是不是受到两次惩罚感到冤枉?”汴和就说:“我痛失双腿没什么,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被说成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臣民被说成骗子。”于是又献上璞玉。文王心软受了汴和感动,就命人凿开璞玉验看,果然里面是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的硕大美玉。

汴和受到文王的善待,并且给美玉起名“和氏璧”。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过。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就把和氏璧赐给昭阳。可是这块和氏璧却神秘失踪,引起朝廷内外震惊,但终寻无果。几十年过去,和氏璧却在赵国出现,至于怎么会出现赵国已成谜局。因为这块玉出名,秦国就假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蔺相如大智大勇,识破秦国奸计,舌战秦王,最终“完璧归赵”。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就把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就是国印。做了46天皇帝的秦二世胡亥在万分无奈之下,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汉武帝刘邦,汉朝代代相传。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传国玉玺在西汉传承200年,到王莽篡位时,向两岁的皇帝刘婴索要传国玉玺。他的姑母皇后不甘心国印落入外人之手,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坏一角。

王莽登基后把坏的一角用黄金修补上。东汉光武皇帝刘秀打败王莽,夺回传国玉玺。后来在改朝换代中,玉玺从曹操手中转交汉献帝,然后又交给曹丕,到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朝所灭,玉玺到了隋炀帝手中。贞观四年,携带玉玺外逃的隋炀帝孙子杨正道终于把玉玺交给了唐朝。后来就像本文开篇说的那样,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五代后唐。

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后,玉玺下落不明。后来的皇帝虽然大都声称发现传国玉玺证明自己受命于天,都是编造出来的骗人谎言。1912年11月,冯玉祥发动兵变,把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命令警察总监张璧和鹿钟麟等人寻找传国玉玺,没有结果。传国玉玺无论从文物角度还是皇权角度都是无价之宝,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愿早一天回归国家,完璧归华。

完璧归赵故事里的那块和氏璧现在在哪?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各位都耳熟能详,故事讲述了蔺相如把和氏璧完整带回赵国的过程,后来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把别人的物品完好归还。好了,故事就先说到这里,接下来给各位说说这个和氏璧。 这件东西据文献记载是一种环状的佩玉,对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有说天外来石,坠于荆山幻化而成,也有说是昆山之玉,天然形成。总之各有各的说法。

接下来我来详细说一下和氏璧被蔺相如带回赵国之后的下落。 陪葬说 这种说法我个人比较认同,有人推测这块玉在后来被秦王嬴政得到,由于爱不释手,最后作为陪葬物一同埋藏在地下。如果的确如此的话,将来在发掘秦皇陵的时候兴许能够重见天日。 遗失说 也有另一种说法,和氏璧后来被项羽抢走。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这块玉石也就陪同西楚霸王永远消失了。

传国玉玺说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是最不靠谱的。由于和氏璧质地细腻后来被皇帝看上,制成玉玺使用。假设真的这样,这块“和氏玉玺”应该流传下来才对,至少后世应该有记载,但是比较可惜,之后的几千年并没有文献支持这种说法。 其实不管哪种说法都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和氏璧早已失传千年。留下来的只有关于它的传说。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可是据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环形,而且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

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

但是其他的部分,虽然质地没有达到极品和绝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够比肩的。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不过因为春秋战国离现在太久,关于和氏璧的秘密到现在还是个迷,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不为人所知。

和氏璧究竟哪里去了?会不会在秦始皇墓中?

卞和献玉的故事出自战国著名思想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和氏》,这则故事发生在春秋早期。传说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上得到了一块好的玉料,于是和氏带着玉料给楚厉王看,说这里有一块绝佳的美玉,于是楚厉王找来了玉工辨别,玉工就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楚厉王认为这个人在骗自己,然后就下令把和氏的左脚砍了,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带着这块玉料去见楚武王,武王也找来了玉工,玉工仍然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和氏的右脚也被砍掉了。

武王死后文王又继位了,和氏这个时候抱着这块石头在楚山脚下大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哭干,流出血水,这件事情被文王知道了,就派人来问,于是和氏道出原由说:“我痛心的不是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宝玉被当成石头,忠心被人认为是欺君,明明没罪还要受到惩罚。”文王比较直接,拿到玉料之后直接就下令剖开,没想到里面居然真的是一块稀世美玉。

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从前的玉工当场昏倒,楚文王心灵被深深震憾,激动之余命人将这块美玉雕琢成玉璧,并以卞和的名字来命名,将其称作“和氏璧”,旨在纪念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卞和。这个“卞和泣玉”的典故非常符合中国文化中坚韧、忠贞的传统价值观念,因此得以世代传诵、流芳千古,并且成为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历史典故。后来这个玉璧辗转流落到了赵国,后又发生了蔺相如出使秦国“完壁归赵”的故事。

后来秦统一六国之后,和氏璧被秦王拥有,有传闻说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之后就命人把这块玉璧雕成玉玺,上面刻有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块玉玺之后一直传承到后唐时期,一直到儿皇帝石敬瑭灭掉后唐之后,后唐的末代皇帝李从珂人玉俱焚,和氏璧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但是问题就产生了,从我们现在考古出士的春秋战国玉璧形制来看,用玉璧改制玉玺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史书《尔雅·释器》对玉璧形制进行了解释:“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玉璧就是一种圆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玉器。而且玉璧的形状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从现代考古发掘出来的秦代玉质玺印来看,秦代玺印多为方形,印钮多作覆斗形,纽下钻横孔,以便于绶带穿系,并且在秦朝之前,印章统称为“玺”。

秦皇统一天下后,“玺”这个词成了天子专用,普通人的只能称为“印”,开始了玺印有别。一个代表了皇帝权威的“玺”,用一块薄薄的玉壁来制作,还小过老百姓的印章,这个可能完全没有。所以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完全是谣传。和氏璧现在在哪?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和氏璧陪葬在秦始皇陵中。另一种是项羽掠夺宝物的时候,被项羽拿走了,随着项羽的战败,流落在民间成为了迷。

战国时期中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历史真的有这个典故吗?

和氏璧应该是真的,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就不一定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之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楚人和氏在楚山中找到了一块玉璞,就赶紧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找玉匠鉴定一下,玉匠说是石头。于是,楚厉王觉得和氏欺骗自己,就把他的左脚砍了。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拿着玉献给武王。结果武王找玉匠一看,又说是石头。

于是,和氏的左脚也被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和氏就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后,让人问问和氏怎么回事。于是,和氏把自己委屈说了出来,楚文王就让玉匠把玉璞雕琢了出来,称为“和氏之璧”。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呢?和氏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是凭什么断定手中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值得自己断掉双脚?春秋时期的玉是专属于君王贵族的,一般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这样的话,连宫廷玉匠都看不出来是一块“玉”,和氏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他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匠。如果是贵族的话,楚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砍掉和氏的双脚?又不是什么逾越礼法的事情,不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如果不是贵族,那就只能是经验丰富的玉匠了。问题又来了,当时发现和雕琢玉器并不容易,一个经验丰富的玉匠必然有知名度。

就算楚王不知道他,宫廷里的玉匠也会知道,为什么没人相信他?他为什么毫不争辩?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氏活了多久?除了《韩非子》之外,历史没有任何史料中存在“楚厉王”。如果按照故事中的顺序,和氏一连见了楚国的三任君主: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武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

楚文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7年,在位13年。如果真的有楚厉王的话,那就只能是楚武王的楚国君主熊眴(当时并未称王),在位17年。和氏能够连续给三代君王献玉,这中间至少相差了五十多年。而和氏有如此经验发现美玉,当时献玉时的年龄至少应该20岁左右了吧。这样算的话,他最后把玉送到楚文王手上,应该已经70多岁了……一个双脚被砍断的人,是怎么活到这个年龄的。

失去基本劳动能力是必然的,当时的时代普通农民家庭能养活的起这样一位倔强的老人?有可能,但非常困难。第三,和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普通百姓不能使用玉,更别说加工的能力了。所以百姓如果发现璞玉,应该是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由玉匠进行鉴定和加工。如果人人发现一块石头就去找楚王,那楚王的日子就不要过了,天天看石头吧。

所以,正常程序的话,和氏应该把这块玉璞送到负责这项事务的官员手中,或者交到玉匠手中。为什么他非要去找楚王?正常来说,玉在和氏手中没有价值,他不仅卖不掉,还会给自己招来危险。把玉献给负责的官员,应该能拿到一定的报酬——这也应该是最正常的动机了。不过,和氏似乎不是为了财富,他有更高的追求。为了求官?不太可能,因为春秋时期的官员一般都是世袭爵位,如果不是贵族,基本没有机会的。

文章TAG:和氏璧在哪里中华之瑰宝和氏璧和氏璧在哪在哪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