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塔防三国志奇谋兵符是什么,《水浒传》中108将的结局

塔防三国志奇谋兵符是什么,《水浒传》中108将的结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6 12:26:32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郭嘉后来成了戏志才的影子。贾诩,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太中大夫,太尉,魏寿乡侯。郭嘉,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程昱,曹操手下谋士中的唯一武将。曾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先后为东平相、尚书、东中郎将、济阴太守、奋武将军、安国亭侯、卫尉、安乡侯。

八十岁去世,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刘晔,战略家。官职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谥曰景侯。蒋济,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先后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丹阳太守、丞相府主薄、西曹属、东中郎将、尚书、护军将军、散骑常侍、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太尉。司马懿,太子中庶子、辅政大臣、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太傅、去世后谥号宣文。

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从曹魏九大骨干谋士的职位看,就知道曹魏的实力不同凡响了。也就是说,曹操手下这些谋士,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位,曹操动不动就可以给这些谋士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另外,曹魏的武将,有夏侯惇、于禁、乐进、朱灵、曹仁 、夏侯渊、张辽 、臧霸、张燕、徐晃 、张颌、文聘、庞德、许褚、曹洪、李典等。

这些人拿出哪一个,都可以是一个合格的领兵大元帅级别。另外,还有他们身边数不清的偏将、副将。这是为什么呢?凡是了解东汉末年这段历史,或者是看过《三国志》、《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东汉政权。而刘备、孙权则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孙权好歹还有父兄孙坚、孙策留下的基业,刘备尽管是大汉“皇叔”,但也只是有名无实,他的西蜀政权,纯属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

曹魏、孙吴、刘蜀三家这么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曹魏的优势非常突出:曹操掌握着数不清的人力资源,他可以广招天下的英雄豪杰,只要你值得他曹操重视,曹操可以随意封官许愿。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清楚东吴、西蜀为什么面对曹魏,实在无可奈何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在刘备阵营被当做独一无二的宝贝,但是到了曹魏阵营,尽管“一言不发,没设一谋”,却没有损伤曹操一根毫毛。

曹操尽管对徐庶不满意,但也始终好吃好喝养着他。因为什么?谋士太多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可见,东吴也好,西蜀也罢,他们打不过曹魏,说白了,就是输在人才极度匮乏上。徐庶走了,刘备就像丢了魂;庞统死了,犹如砍了刘备一条胳膊;法正死了,就像摘了刘备的大脑;关羽死了,好比卸了刘备的心脏;张飞死了,刘备马上就不行了。

再看东吴,周瑜死了,孙权西路缺了主帅;鲁肃死了,孙刘联盟就垮了;吕蒙死了,陆逊死了,东吴再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领兵统帅了。也就是说,西蜀也好,东吴也罢,只要一个大将或者谋士死了,就会伤筋动骨。犹如一个城楼缺了一根立柱,摇摇欲坠。再看曹魏阵营,不管是死了哪一个,也丝毫影响不了曹魏这辆豪华的“大房车”继续轰隆隆向前运转。

那么,这个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其实取决于一个人的功劳:曹操的战略大谋士荀彧。三,荀彧的不世之功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的首席大谋士。历史上评价他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董卓执政,他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十几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曹操有荀彧在后方坐镇,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四处征战,可见荀彧就是曹魏阵营的定盘星,对曹操阵营有多重要。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规划制定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最出彩的一个战略,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史书上称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在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故此,荀彧成为曹操阵营最得力、最不可或缺的战略家。曹操也最信任他,每次不管谁在曹操面前出谋划策,曹操总是会征询一下荀彧的意见,这才决定是否采纳。四,结论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在三国正史中,最厉害的谋士,应该是曹操的大谋士荀彧。是荀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战略规划,使曹操独家掌控了大汉朝末年最有利的形势,这才给曹操独霸北方大部地区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坚实基础。

文章TAG:塔防108奇谋兵符三国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