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什么时候不能攻城,就算西汉皇帝复生

大皇帝什么时候不能攻城,就算西汉皇帝复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1:15:22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为了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元善见暗中密谋杀权臣高澄。后来密谋之事暴露,高澄堂而皇之的跑到元善见面前质问:“陛下何故谋反”?元善见当时都气晕了,但也无可奈何。后来高澄被亲信杀死,元善见以为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可结果却是啪啪打脸,高澄虽然死了,可是高家又出了一个高洋。元善见继续当傀儡皇帝,高家继续掌权。这里可以猜想一下,如果当年汉献帝也像孝庄帝一样,一刀捅死曹操,曹氏一族必然会杀进皇宫,替曹操报仇。

因为不效忠皇帝的人,实在太多了。有曹操在,起码还能镇场子;曹操不在了,立马就天下大乱。像北魏孝庄帝和东汉献帝这样的傀儡,他们的统治基础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纵然有一些效忠皇室的人愿意维护他们,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他们都是不信任的。他们的皇权,在根基上已经崩塌,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崩塌。如果不能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天才皇帝,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就是,看谁的拳头硬,谁硬就应该让谁登基继位。

而不是看谁的祖宗十八代厉害。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帝遇见到自己有被权臣架空的可能性,为了规避风险,皇帝提前把权臣给杀了。但是准备不充分,被其它大臣投了不信任票,把自己推翻了。比如说后汉隐帝刘承祐,他爹刘知远,也就是后汉太祖临死前,给他留了五位辅命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这五个人,苏逢吉是宰相;杨邠和郭威是掌握军队的枢密使;王章是三司使,主管全国的赋税;史弘肇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负责京城警备。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老谋深算,不是刘承佑这种生瓜蛋子能比的。于是,后汉的新皇帝就俨然被权臣给架空了。为此,刘承祐很不开心。他先将掌军的枢密使郭威调到边关,支开了他。然后在某日的早朝上,直接派人把掌军的枢密使杨邠、管钱的史弘肇、掌握侍卫亲军的王章,以及郭威的一家老小,通通给都杀了。只留下宰相苏逢吉,让他安抚群臣,毕竟国家还需要有人来管理。

后来刘承佑翻身了吗?并没有。他虽然杀了两三个权臣,但是大臣对他没信心——大臣认为把自己的前途交到这种人手上,感到前途渺茫。于是,人心惶惶,郭威振臂一呼,刘承佑就被杀了。然后改朝换代,后周建立。郭威便是后周太祖。这些现实案例都说明:皇帝没有实力,杀个权臣是没有用的。因为皇帝面对的,从来不是某个权臣,而是一整个利益集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既指的是老百姓,也指的是权贵阶层。皇帝只是权贵们的代理人,不是权贵们的爹。皇帝之所以是皇帝,是因为他有分发利益的权力。当皇帝没有了利益分配权,群臣干嘛还要拥护皇帝?当皇帝握不住基本盘了,也就是握不住权贵了,基本盘(权贵)自然就会寻思怎么握住皇帝。然后,自己给自己分发利益。

这个时候的皇帝,如果完全被权贵抛弃,那就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如果还没有完全被抛弃,那就还有一线翻盘的希望。但是皇帝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先要能搞清楚,到底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再去消灭不能团结的敌人。最后再论功行赏,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要求。比如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这么成功掀翻鳌拜,掌权成功的。

很多人以为康熙擒鳌拜,只是他偷偷的设了一个局,让十几个摔跤手抓了鳌拜,然后康熙就除了鳌拜,亲政成功。然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但凡有这种印象的人,都把问题想简单了,都忽略了康熙背后的势力,忽略了康熙为了除鳌拜,在事前亲手布置的一大盘局。首先,康熙背后有孝庄太后的支持,有反鳌拜势力的支持。他并没有被完全抛弃。

他背后有一批很强大的支持者。第二,康熙在动手擒鳌拜前,秘密取得了如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政治支持。这样就又增加了自己的政治势力。第三,康熙为了保险起见,把鳌拜的亲信分散调离京城,调出军队;然后让自己的亲信掌握一部分京城的卫戍权。第四,哪怕是擒鳌拜这件事,康熙也是有备而来。他心思用尽,事前与下属多次战术演练和研究,并使用人海战术。

让鳌拜逃无可逃,只能束手就擒。这些事先部署,都是康熙能成功的关键。与康熙相同情况的,还有周武帝宇文邕。他也是事先周密准备,然后搞死了宇文护,自己掌权成功。与康熙截然相反的案例,就是光绪帝。很多人都认为光绪被慈禧欺负,是因为光绪软弱,不敢杀慈禧。只要他杀了慈禧,那么他就能掌权了。然而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天真的想法。

文章TAG:皇帝复生攻城西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