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建安24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刘备不救人

建安24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刘备不救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4:16:32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而且,这三场大战的惨烈程度,都是极为罕见的。汉末三国时期,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作战,双方都提大军,但都是相持一段,各自退兵(如几次濡须大战)。而这三场大战,交战双方都不玩虚的!“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不惜“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也要拿下汉中!关羽则在接到孙权可能袭击后方的消息时(徐晃射孙权信到关羽军中),仍铁心围攻襄樊!吕蒙更是处心积虑,不但要必拿南郡,还要必擒关羽!各方一上来就下死手,志在必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杀得天昏地暗!在这顿天昏地暗中,夏侯渊、庞德、关羽,悉数陨落!天灾、人祸、瘟疫吕蒙、孙皎、蒋钦,壮年时“突然死亡”,则很可能与瘟疫有关。

因为,当时的荆州,“是岁大疫”。《三国志.孙权传》)汉末以来,瘟疫一直十分猖獗。自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开始,瘟疫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曹植在《会疫疾》中表示: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建安七子”中,除孔融被杀、阮瑀早逝外,其余“五子”,全部在建安二十二年去世!曹丕在与吴质的信中提到“当年大疫,亲故多离其灾”。

“建安七子”、“曹丕亲故”,生活相对优越、卫生条件良好,尚且如此,何况人员高度聚集、卫生条件差的军队、迁徙人口呢?偏偏这些年,除了军队作战外,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非常普遍。曹操迁徙淮南人口,结果淮南人大多数渡江去找孙权。曹操攻关中、汉中时,又多徙南阳等地人往关中。汉中之战失败,曹操又迁汉中及武都氐人北去。

战乱、迁徙,使瘟疫流行区域扩散,危害极大。各类矛盾的“摊牌时刻”同时,各类积压矛盾迎来“摊牌时刻”,使许多名人也被卷入、牵连。1、曹操与大汉王朝的摊牌时刻。曹操称魏公、魏王后,其代汉已接近“摊牌时刻”。因此,各类拥汉反曹人士,发起了最后一击。许都之变、魏讽袭邺等事件持续发生。魏讽之变后,坐死者数千人,甚至连钟繇也受到牵连,险些遇难。

2、曹丕与曹植的最后摊牌。曹操年事已高,在他的继承人之争中,曹丕已经取得优势。然而,没有接位,一切仍不安稳。杨修就因与曹植日夜同饮,被安上“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决了。杨修之死,许多人都说是其恃才狂放。事实上,曹操、曹丕父子皆有容人之量,单纯的恃才狂放不至死!透支与认命219年及其后几年的英雄的集体凋零,本质上是“透支”的结果。

曹操称魏王后,桓阶劝曹操代汉。夏侯惇表示:应该先平蜀,蜀平则吴平。天下一统,再代汉。(裴注《三国志》引《世语》、《曹瞒传》)直到最后时刻,曹操、夏侯惇依然以尽快平蜀定吴为己任。然而,曹操的“透支”,使自己陷入险境。连续用兵,已经透支了实力。因此,在汉中方向,“非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当刘备发起汉中之战时,曹操治军大半年才能入汉中,夏侯渊支撑不住,战死。

而他对道路难行的汉中用兵,使荆州、豫州等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宛城侯音叛乱、孙狼起义,无不由此拉开。“水淹七军”后,各地“群盗烽起”,几乎动摇了曹操的统治。曹操先远赴汉中作战,后又抵达摩陂指挥,来回奔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而,老骥年龄毕竟摆在那里,高强度的工作终于使他跨掉。刘备也为“透支”付出了代价。

汉中之战,“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虽然“透支”,但好歹赢下了汉中。然而,当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后,刘备因已“透支”,长时间无法给予配合、援助,关羽只得“尽调江陵、公安兵”,“透支”牺牲后方安全求取襄樊,结果轰然倒塌!到夷陵惨败后,刘备终于倒下了。曹操征战一生,刘备屡败屡战,然而,再是“老骥伏枥”,再是“坚韧不拔”,年龄摆在那里,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领导的“透支心态”,也影响了身边的兄弟。曹操去世后,当初劝阻曹操称帝的夏侯惇“追恨前言,发病卒”。关羽遇害后,本就有鞭打下属习惯的张飞心急如焚,变本加厉,结果被下属所害。一系列“透支”后,无论是英雄本人,还是国家,都已经不能再承受下去了。因此,此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长期相持”的阶段。像219年那样连续的你死我活的决死一搏少了,代之以“安全第一”。

诸葛亮数次北伐,无不谨慎持重。孙权数次北伐,无不“知难而退”。除了诸葛亮收复已经被曹操半放弃的武都、阴平外,40多年间,再没有发生219年时“刘备夺汉中,吕蒙夺荆州”这样大范围的领土变更。急切一统天下的雄心,被迫妥协于现实。219年,是一个分水岭。自赤壁之战后,尽管三方彼此有争战,但各自主要发展方向都是“中间地带”。

文章TAG:救人建安刘备发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