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攻城157魏延怎么过,聚侠攻城掠地专区

攻城157魏延怎么过,聚侠攻城掠地专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6:07:3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但邓艾运气好,诸葛瞻没有听这个建议,而是出城野战。诸葛瞻肯出城,这仗邓艾就已经赢了一半。这时候的邓艾军已经完全处于绝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都是为生存而战,上来就是拼命的,所以士气要比留守成都的蜀汉二线部队高很多。第三,邓艾军到了成都城下,如果蜀汉君臣能够闭城固守,坚守待援,等外地援军逐步集结起来,邓艾也已经师老兵疲,无心恋战了。

然而邓艾运气好,蜀汉君臣决定开关投降。这就让邓艾立下了不世之功。既然邓艾能够成功,是否意味着魏延的子午谷计划也有可能成功呢?未必。首先,魏延攻击的是关中长安,即使他能顺利地在粮尽之前抵达长安城下,还得长安守将无能到诸葛瞻这种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没有的地步,肯出城和魏延军野战。但当时镇守关中的是曹魏的驸马夏侯楙,并不是特别的无能,不至于像诸葛瞻这样没有军事常识的出城野战。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总不可能用一万人强攻长安城吧?其次,曹魏的地盘分两部分,也就是关中和关东,关中对曹魏而言,算是半壁江山,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时候曹魏的都城在洛阳,就在关中的旁边,曹魏更不可能疏忽大意。所以,关中是长期驻扎着重兵集团的。就算长安守将无能,愿意出城和魏延军野战,魏延军是否能战而胜之,也是很成问题的。

第三,就算魏延军到长安城下之后,曹魏军队肯出城野战,而且魏延军也能像邓艾军一样,一举战胜魏军。那么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在诸葛亮率领的主力部队尚未突破天水一线的情况下,蜀汉方面是无法对魏延军进行大规模有效支援的。而魏军这边通往关中的道路就平坦多了,可以迅速抽调军队反攻关中。这种情况下,魏延能够坚守多久?本质上,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和邓艾的偷渡阴平计划一样,都是孤注一掷的赌徒计划,要么赢要么死,是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的。

这就不光需要自己这边三军用命,还需要自己的运气足够好,更需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对手要足够蠢。但邓艾面对的是蜀汉主力都已经被抽调到正面战场的前线来和钟会相持,留在成都的没有什么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没有什么熟悉军事的高级将领,而魏延则没有这个机会。实际上,姜维在知道邓艾偷渡阴平之后,并没有迅速回援成都,就是没有想到蜀汉留守成都的君臣和将领如此无能,如此愚蠢。

魏延“西出子午谷”的想法要是被采用,魏国会伐蜀提前统一三国吗?你怎么看?

魏延出子午谷的想法如果被采用,魏国未必会伐蜀统一天下,但蜀汉肯定会比历史更加难过。历史上,奇兵出子午谷打仗的,有一个例子,明末李自成的岳父高迎祥。然后他被明朝大将孙传庭抓住凌迟处死了。魏延的子午谷之计,带领精锐部队穿插子午谷,出现在长安城外,然后寄希望于长安守将夏侯楙看见他就逃跑。这本来就是很让人无语的预设。

就算夏侯楙真的逃跑了,魏延恐怕也很难凭五千人就夺取长安。毕竟长安守军不会低于万人。就算将领不如魏延,居高临下的守也是足够的。从三国志记载的信息来看,魏延的计划前提,认为魏军主力得知子午谷出兵的消息,还需要20多天才能集结到长安,那时候诸葛亮的大军已经从斜谷过来了。但事实上在真实历史中,曹魏的主力不但集结起来,而且挺进到长安以西几百里的街亭、祁山,打得诸葛亮全线退兵,然后魏军班师,这所有的一切都只用了50天。

推算起来,魏军到长安的时间应该不超过10天。魏延对魏军出兵的速度评估是完全错误的,很可能是他自己被打个措手不及。另外,有人说魏延就算失败了也只损失几千人,不比街亭损失大,这是错误的。魏延并不是要自己单枪匹马打下雍州,他是自己去突袭长安,让诸葛亮的主力从斜谷跟进配合。所以,按照他的规划,蜀汉主力最后是集结在长安、再考虑到前面说的打不下长安的风险,以及魏军主力可能比他估计的快一倍时间到达,结果是蜀军主力在长安城下进行一次比历史上更加不利的会战,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

如果当时诸葛亮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他能在中原援兵赶来之前占领潼关,关门打狗吗?

谢谢问题邀请,以下是我的回答答案很简单,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魏延出子午谷夺取潼关,并不能实现挡住魏军关门打狗的效果。具体原因可以看张图。这是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卷,魏国雍州的行政区划图。我在图上标出了四个点:左下即子午谷中间是长安右边中间是潼关而右下角是武关,这个点也是我认为子午谷奇谋不能成功的原因。

子午谷奇谋有粗略版和详细版两个版本。粗略版载于《魏延传》,只有一句话: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详细版出于裴松之注引的《魏略》: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其实粗略版没有提过魏延想怎么走去潼关,不过一般讨论子午谷奇谋时会根据详细版反推认为其是想走子午谷。

毕竟裴松之引用《魏略》这段记载就是为了解释本传“异道会于潼关”,所以通常默认所谓“异道”就是走子午谷。姑且不考虑可能存在的争议,只看两版子午谷奇谋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发现,粗略版重点在潼关,详细版重点在长安,但两版都没有考虑过武关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武关不重要吗?《史记·高祖本纪》:沛公……略南阳郡,……围宛城三匝。

……乃以宛守为殷侯,……引兵西,无不下者。……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遂破之。……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到,秦末,刘邦从南阳(宛)过武关进入关中灭亡秦国。

可见武关和当时的函谷关一样,是关中锁钥,只有同时控制函谷关和武关,才能阻止来自东方的敌人进入关中。而在汉代,函谷关防守效果已经被潼关取代,但武关的重要性依然存在。比如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曹操就说: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武帝纪》三辅指: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是关中地区三个核心行政区划,这里曹操是用三辅指代关中。

意思就是希望袁术率领军队从南阳经过武关攻入关中。由此可见曹操对武关的重视。再如,王莽时期,起义军也两度由武关进攻长安:更始(绿林军领袖)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后汉书·刘玄传》更始二年冬,崇、安(赤眉军领袖)自武关,宣等从陆浑关,两道俱入。三年正月,俱至弘农,与更始诸将连战克胜,众遂大集。

《后汉书·刘盆子传》此外,《吕布传》记载: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华歆传》注引《华峤谱叙》:歆少以高行显名。避西京之乱,与同志郑泰等六七人,间步出武关。《后汉书·刘虞传》:献帝既思东归,见畴等大悦。时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后汉书·郑太传》: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

事泄,颙等被执,公业(郑太字)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谷。(李贤注:三郡,河东、冯翊、京兆也。)由此可知,东汉至三国时期,武关是进出长安的重要关口。武关如此重要,而子午谷奇谋中却只字不提,无论魏延是要取潼关还是打长安,武关方向丝毫不作考虑是非常危险的。

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诏帝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晋书·宣帝纪》(太和)五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三国志·明帝纪》由史书记载可知,诸葛亮一伐前一年司马懿屯兵于宛,直到诸葛亮四伐时,司马懿才调任关中。可以想见,魏延即使能夺取潼关,也没有足够兵力再去争夺武关。

司马懿的荆州军团将成为进入关中的魏延军团致命的威胁。值得指出的是,一伐时有个利好消息,司马懿需要先对付上庸的孟达。根据《明帝纪》:(太和元年)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之。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当然,这个窗口期会非常短。此外诸葛亮其他四次北伐,魏国荆州方面都没有用兵记录。

文章TAG:攻城掠地157聚侠魏延专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