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10:4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夷人不过是距中国辽远的藩属,其不同于朝鲜、缅甸、暹罗者,仅入贡的时期不一定而已,然其距离辽远,亦情有可原。当时中国人对欧洲人的印象,更是恶劣万分。当时的人描写番人“白肌、猫眼、高鼻”,“须眉皆赤”,“足长尺二寸”,这些已足令人惊奇,何况加上浑身“气味奇臭”!至于“夷人”风俗习尚,他们认为英国国王可传位于其女,女有子,俟女死后立之,实已数易其姓,而国人犹以其为王之后,足见夷俗之陋。

法国国王是“男形而女性者”,法国人且食小儿。俄国女主幸男子,期年或数月即杀之,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道上下”!“犬羊之性”的“番人性嗜乳酪,胶结肠腹,唯大黄茶叶,荡涤称神”。如果数月不食,“有瞽目肠塞之患”。所以每遇有贵客的大宴会,“皆以大黄待客”,贫苦的人“亦必有一半两大黄囊胸前,舌舐而鼻嗅之”。

“大黄”茶叶只有中国出产,所以卑陋不文的夷人必须依赖中国。这些记载,不仅在民间流传着,皇帝、大臣亦深信无疑,即使在鸦片战争结束后,被人目为最通达“夷情”的魏源与夏燮也不反对这类荒诞不经的报道。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与鸦片战争17、18世纪时,欧洲的科学也正方兴未艾,如果从那时起便不断地与西方科学文明相接触,中国近代的科学虽不一定与欧洲并驾齐驱,但也不至如后来的事事不如人家。

如果从那时起中西便有正常的接触,也许近百年来中外交涉上的许多误会也不至于发生。不幸的是这个自然而合理的文化津梁,被传教士的内讧、教皇的浅识与中国情势的改变而被中断。中西文化交流中断后的发展,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遭受无穷灾难的根源。中西文化交流中断后,中国同西方在文化上互相接触了解的机会虽然丧失,但中外的关系并未断绝。

因为欧洲自17世纪起,海外开拓的事业与帝国主义的思想正如日中天,哪能放过中国这一片大好河山与市场,所以此后中外的贸易关系仍然维持,而且日盛一日。两种历史文化传统迥然有别的国家,既不能有历史文化上的正常接触,而两方又必须有商务往来时,问题便发生了。在鸦片战争以前,中西不仅是两个文化迥异的世界,而且是两个互相不了解、在观念上彼此对立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互相隔绝,毫无接触,自然平静无事;如果不能避免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一定是畸形的。如果双方的情况不改变,畸形的关系也未始不可继续维持下去,畸形也就等于正常。然而欧洲在变,18、19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正在发生剧变,情势已不容许它再与中国继续保持往常的关系,它需要改变。这便是19世纪中叶以后,导致中国悲剧上演的鸦片战争前夕之中英两国的心态。

文章TAG:中西文化冲突根源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