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7 04:24:35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这部分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利用,具有经济价值,正是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水循环是“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象。水循环是“传输带”,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中学地理教材中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描述: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首先要知道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能量来源:太阳能&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循环 内陆循环 海上循环主要环节: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径流(分地上&地下)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使它们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使各种水体互相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 3塑造地表形态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影响地表径流,小范围的蒸发 降水环节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其中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气温会变暖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多,它们对全球气候变暖所起的作用和机理仍在科学家的研究之中。但是大气污染毫无疑问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都在增加。在众多的大气污染物中,科学家们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全球气温变暖之间有很紧密的内在相关联系。据资料介绍,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其余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小部分被植物吸收。实测资料表明,从1958年到197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从310ppm上升到320ppm。 除了二氧化碳,其它一些大气污染物也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如:甲烷、一氧化二氮、卤代烃等。
人类使用汽油,才油,有些没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能够阻止地球的热量传递出去,就像用厚厚的纸包住一个热的鸡蛋,热量不能散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随之上升,淹没岛屿和大陆,据本人的听问,太平洋有个小岛国家04年已被淹了.全球气候不正常,如;夏天下学等,厄尔尼诺现象将会跟明显,大的灾难,大的风暴潮,大地震.温度上升,影响了许多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导致动执物的灭亡,最终的结果是--人类灭亡~~!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为什么气温会变暖

3,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或许这个对你有所帮助。。。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的广泛性、严重性、种类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是特定环境下自然与人文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区土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制约因子有三个方面:第一,地貌及其物质的不稳定性。本区正处在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东部,有一半以上区域为山地丘陵,地面斜坡不稳定。本区有大面积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特别是风成沙和黄土的连续、大片覆盖,使地表物质极不稳定。此外,盐碱土分布广泛。第二,外营力多变,降水不稳定。本区正处在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由亚热带向寒温带过渡的位置。这一方面外营力表现出西北部风力侵蚀、东南部水力侵蚀、北部冻融侵蚀的地域差异来,另一方面,外营力受季风强弱的影响,表现出水力侵蚀的强度和范围的多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力—风力复合侵蚀、水力—冻融复合侵蚀的叠加与变化。第三,气候演变,即变干、变暖。北方器测时期降水变化研究表明,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它是本区草原整体呈现退化趋势的主要自然原因。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土壤蒸发,而且改变局地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布,加剧区域干旱化,进而加速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从上述三方面可知,风力作用为主区域,具有风成沙和沙质土的地段是沙漠化发生的敏感区;水力作用为主区域,具有斜坡(山地丘陵)的地段是水土流失发生的敏感区,其中黄土覆盖的丘陵最为敏感;盐碱性土分布区是盐渍化发生的敏感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草地区最为敏感;三大外营力过渡的地带与地貌斜坡不稳、物质不稳相交错的地带在空间上是吻合的,也正是季风的尾闾区域,是土地退化发生最敏感的地带。晋陕内蒙古土地退化的主要人文因子也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们在农业化的进程中,改变着土地的自然覆盖,使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最为典型的是黄土高原的森林草原覆盖几乎全部被剥掉,变成农耕坡地及撂荒地覆盖,地表抗蚀性大大减弱。此外,森林减少亦十分突出。第二,不合理利用土地,例如,乱开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乱挖药材以及经营粗放等,都会破坏植被,使第一性生产力下降,或地表抗蚀性减弱,导致土地退化加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造成恶性循环。第三,人们的素质是土地退化的社会原因。晋陕内蒙古地区是中国老少边穷最典型的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牧民中有许多人认为土地资源面临的退化仅是局部问题,他们不断搬迁到草场条件较好的地方,或新开土地,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长期对策。此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牲畜归牧民个人所有,市场经济刺激了养畜积极性,牲畜头数大增,促使土地退化加速。中国人口东稠西疏的区域分界线,即胡焕庸线[13]在晋陕内蒙古地区斜穿,大体位置在农牧交错地带。此线以西为牧区,人口密度小;以东为农牧交错区和农区,人口密度较大。它实际上区分了人类作用于土地的程度和对土地退化敏感区的扰动方式。其中农牧交结地带是本区土地利用是不稳定的地带,与农区相比土地经营更为粗放,与牧区相比,农耕地开垦更多,而且撂荒地多,牲畜密度大。土地退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与人文过程,对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表明,从60年代~80年代,平均侵蚀模数为 16224t/km2·a,其中人为加速的侵蚀占45.09%,自然侵蚀占54.91%,土壤侵蚀临界值为7200t/km2·a。对鄂尔多斯草原的自然和人为扰动分析,在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自然因子对草场退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8%和14.9%,而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81.2%和85.1%。(选自赵济主编《中国地理》)
过渡樵采,过度放牧,鼠害等。由于长期受超载过牧、鼠虫危害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青藏地区土地退化和生态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和...

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4,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的原因

多层次结构的群落中,各层次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各层中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也是不同的。如以一个郁闭森林群落来说,最高的那一层既是接触外界大气候变化的“作用面”,又因其遮蔽阳光强烈照射,而保持林内温度和湿度不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一层在创造群落内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中起着主要作用,它是群落的主要层。这一层的树种多数是阳性喜光的种类。上层以下各层次中的植物由上而下,耐阴性递增。在群落底层光照最弱的地方,则生长着阴性植物,它们不能适应强光照射和温度、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主要层所创造的环境而生存。由这些植物所构成的层次在创造群落环境中起着次要作用,是群落的次要层。该层中植物的种类常因主要层的结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区别主要层和次要层,完全是按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最高的一层通常是主要层。但在特殊情况下,群落中较低的层次也可能是主要层。如热带稀树干草原植被,其分布地气候特别干热,树木星散分布,树冠互不接触,干旱季节全部落叶,在形成植物环境方面作用较小,而密集深厚的草层却强烈影响着土壤的发育,同时也影响着树木的更新。显然,草本层在群落内占着主要的地位层次。植物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随着水、热条件愈加丰富,层间植物发育愈加繁茂。粗大木质的藤木植物是热带雨林特征之一。附生植物更是多种多样。层间植物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生长发育,而不是普遍于所有群落之中,但它们也是群落结构的一部分。地下(根系)的成层现象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地上部分是相应的。一般在森林群落中,草本植物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最浅层,灌木及小树根系分布较深,乔木的根系则深入到地下更深处。地下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着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实现。美国大烟雾山不同高度上七种昆虫分布曲线 [1]在群落的每一层次中,往往栖息着一些不同程度上可作为各层特征的动物。在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如怀悌克(Whittaker,1952)在美国大烟雾山不同高度的山坡上作了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图4-5),有7种昆虫分布在不同垂直高度上,每一物种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之内。一般说来,群落的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类也越多。陆地群落中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往往是植被层次发育程度的函数。森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大多数鸟类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层次,但每一种鸟却有一个自己所喜好的层次。如表4-3所示,林鸽和茶腹?喜欢在林冠层,青山雀、长尾山雀等喜欢在乔木层,沼泽山雀等喜欢在灌木层,而燞鹩等则多在草被层或地面活动。水生群落中,生态要求不同的各种生物也在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占据各自的位置,而呈现出分层现象。它们的分层,主要取决于透光状况、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一些鱼类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与食物的关系一般可分为漂浮生物(neuston)、浮游生物(Plankton)、游泳生物(nekton)、底栖生物(benthos)、附底动物(epifauna)和底内动物(infauna)等。图4-6是一些鱼类在里海中垂直分布的情况。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就是在同一水体中混合放养栖息不同水层中的鱼类,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群落生态学
自然现象
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群落中的植物各有其生长型,而其生态幅度和适应性又各有不同,它们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同化器官和吸收器官处于地上的不同高度和地下的不同深度,或水面下的不同深度。它们的这种空间上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结构或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深刻的生态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重要的形态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又可称为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structure)。多层次结构的群落中,各层次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各层中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也是不同的。如以一个郁闭森林群落来说,最高的那一层既是接触外界大气候变化的“作用面”,又因其遮蔽阳光强烈照射,而保持林内温度和湿度不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一层在创造群落内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中起着主要作用,它是群落的主要层。这一层的树种多数是阳性喜光的种类。上层以下各层次中的植物由上而下,耐阴性递增。在群落底层光照最弱的地方,则生长着阴性植物,它们不能适应强光照射和温度、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主要层所创造的环境而生存。由这些植物所构成的层次在创造群落环境中起着次要作用,是群落的次要层。该层中植物的种类常因主要层的结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区别主要层和次要层,完全是按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最高的一层通常是主要层。但在特殊情况下,群落中较低的层次也可能是主要层。如热带稀树干草原植被,其分布地气候特别干热,树木星散分布,树冠互不接触,干旱季节全部落叶,在形成植物环境方面作用较小,而密集深厚的草层却强烈影响着土壤的发育,同时也影响着树木的更新。显然,草本层在群落内占着主要的地位层次。植物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随着水、热条件愈加丰富,层间植物发育愈加繁茂。粗大木质的藤木植物是热带雨林特征之一。附生植物更是多种多样。层间植物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生长发育,而不是普遍于所有群落之中,但它们也是群落结构的一部分。地下(根系)的成层现象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地上部分是相应的。一般在森林群落中,草本植物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最浅层,灌木及小树根系分布较深,乔木的根系则深入到地下更深处。地下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着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实现。美国大烟雾山不同高度上七种昆虫分布曲线 [1]在群落的每一层次中,往往栖息着一些不同程度上可作为各层特征的动物。在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如怀悌克(Whittaker,1952)在美国大烟雾山不同高度的山坡上作了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图4-5),有7种昆虫分布在不同垂直高度上,每一物种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之内。一般说来,群落的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类也越多。陆地群落中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往往是植被层次发育程度的函数。森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大多数鸟类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层次,但每一种鸟却有一个自己所喜好的层次。如表4-3所示,林鸽和茶腹?喜欢在林冠层,青山雀、长尾山雀等喜欢在乔木层,沼泽山雀等喜欢在灌木层,而燞鹩等则多在草被层或地面活动。水生群落中,生态要求不同的各种生物也在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占据各自的位置,而呈现出分层现象。它们的分层,主要取决于透光状况、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一些鱼类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与食物的关系一般可分为漂浮生物(neuston)、浮游生物(Plankton)、游泳生物(nekton)、底栖生物(benthos)、附底动物(epifauna)和底内动物(infauna)等。图4-6是一些鱼类在里海中垂直分布的情况。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就是在同一水体中混合放养栖息不同水层中的鱼类,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

5,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那么,气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原来气候的变化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们分别是天文因素、地文因素和人文因素。 1.天文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辐射可能在10~109年范围内变化。可见光辐射变化范围一般在0.05%~1.0%,最大不超过2.5%。太阳辐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紫外线到X射线以及无线电波辐射部分,当太阳活动激烈时,这部分辐射发生强烈扰动。如果太阳辐射变化1%,气温将变化0.65~2.00℃。 (2)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与气候振动有密切关系。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其规律为11年、22年和88~90年。但目前人们想根据太阳变化规律来探索气候变化的原因,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3)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球轨道要素(地球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斜度、岁差)的变化使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接受的太阳辐射发生变化,通常用以解释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 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地质时期中,下垫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地极移动(纬度变化)、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 据地质学家考察结果发现,在整个地质时期中,气候史上最大的冰川活动时期都发生在地质史上最重要的造山运动之后。如第四纪大冰期发生在从第三纪开始的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之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发生在晚古生代的海西造山运动之后。 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北冰洋极地高压的扩大和加强,势必导致偏北风加强。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其重要程度排序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城市化、海温变化、森林破坏、气溶胶、荒漠化、太阳活动、O3、火山爆发及人为加热。由此可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以被当作近代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 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 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那么,气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原来气候的变化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们分别是天文因素、地文因素和人文因素。1.天文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辐射可能在10~109年范围内变化。可见光辐射变化范围一般在0.05%~1.0%,最大不超过2.5%。太阳辐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紫外线到X射线以及无线电波辐射部分,当太阳活动激烈时,这部分辐射发生强烈扰动。如果太阳辐射变化1%,气温将变化0.65~2.00℃。(2)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与气候振动有密切关系。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其规律为11年、22年和88~90年。但目前人们想根据太阳变化规律来探索气候变化的原因,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3)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球轨道要素(地球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斜度、岁差)的变化使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接受的太阳辐射发生变化,通常用以解释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地质时期中,下垫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地极移动(纬度变化)、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据地质学家考察结果发现,在整个地质时期中,气候史上最大的冰川活动时期都发生在地质史上最重要的造山运动之后。如第四纪大冰期发生在从第三纪开始的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之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发生在晚古生代的海西造山运动之后。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北冰洋极地高压的扩大和加强,势必导致偏北风加强。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其重要程度排序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城市化、海温变化、森林破坏、气溶胶、荒漠化、太阳活动、O3、火山爆发及人为加热。由此可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以被当作近代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6,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也是原因之一。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坏了臭氧层。美国地球与宇宙研究局局长登·贝克认为,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发现,地球每隔27天就有两天半要受到宇宙高能粒子簇射,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其能量为200~1500万电子伏特。这些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作用下沿着磁力线向南北两极射去,当南半球冬季到来时,南极大陆处于黑夜,大气中间层的氮、氢化合物在带电粒子的影响下浓度开始升高。当南极大陆出现太阳的早春季节到来时,氮、氢化合物由于气温升高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使臭氧层迅速遭到破坏,因而在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由于大气层总环流的稳定性和地球磁场的不同结构,北极磁场比南极磁场较强和均匀,因此这种化学过程只对南极大陆产生影响。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有学者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扩展资料: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气候增暖。但是,臭氧与其它温 室气体不同,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光化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并不是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臭氧除了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外,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由实验及实际观测推论会造成以下的影响。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其主要浓集在平流层中20-25km的高空,即大气的臭氧层。臭氧层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界以及调节地球的气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平流层内运行的飞行器日益增多,人类活动产生的一些痕量气体如NO。和氯氟烃等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以致于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脱氧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臭氧层空洞
抖音,火山之类的垃圾东西和不要脸只认钱的人太多了造谣产生出来的。八几年的时候是有个别极端一些的科学家提出担心,而事实上那也只是夸大的说法,就像现在又在炒作九八年外星人一样道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转换现金。
对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有种种解释,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1)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坏了臭氧层。美国地球与宇宙研究局局长登·贝克认为,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发现,地球每隔27天就有两天半要受到宇宙高能粒子簇射,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其能量为200~1500万电子伏特。这些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作用下沿着磁力线向南北两极射去,当南半球冬季到来时,南极大陆处于黑夜,大气中间层的氮、氢化合物在带电粒子的影响下浓度开始升高。当南极大陆出现太阳的早春季节到来时,氮、氢化合物由于气温升高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使臭氧层迅速遭到破坏,因而在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由于大气层总环流的稳定性和地球磁场的不同结构,北极磁场比南极磁场较强和均匀,因此这种化学过程只对南极大陆产生影响。(2)化学反应引起臭氧耗损造成臭氧空洞。怀俄明大学的霍夫曼认为,臭氧层出现空洞是由于工业产生的氟氯化物(氟利昂)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氟利昂能破坏离地面25km高大气层里的臭氧,使透过大气层的太阳紫外线增强,导致皮肤癌的患者增加,并有可能影响气候,这种解释最近得到验证。与此同时,还发现臭氧耗损区气体成份并不均匀,有时臭氧耗损达75%以上的气层与臭氧耗损不到25%的气层相邻,而且臭氧耗损的速率很高,仅25天臭氧就耗去了一半。还认为,分层现象与化学反应一致,在化学原因造成臭氧耗损后,可能是空气运动导致分层的。(3)大量废气的排放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专家指出,近年来由于在同温层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导弹日益增多,将大量废气排放到高空,臭氧遭到耗损,若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严重地破坏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这一现象的出现,无疑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球上的人类安全和万物的生长。臭氧层一旦遭受破坏出现空洞,就会使植物和动物的生态链发生变化失去平衡。可能造成农作物歉收、气候异常,皮癌发病率上升以及某些物种灭绝等现象出现。另外,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地方,是地球的宝库,是科研价值非常高的地方。这里的空气非常新鲜、清洁,可以清楚地看到400km以外的山峰。所以科学家往往以南极为标准,来衡量世界各地被污染的程度。然而,随着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南极大陆就有被污染的可能,那时地球上唯一的较大的一块处女地,也将从地球上消失,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首先应知道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烃,臭氧空洞指的是臭氧层稀薄. 地球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是:南极上空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呈反气旋运动,这样在南极上空有一个深厚的涡旋,气流沿着南极高原作顺时针旋转,把南极大陆封闭起来。从赤道来的富含臭氧的气流进不了南极上空。而在旋涡中上升的空气,因为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的速度要比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速度快得多。加上南极高原本来就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形成极低的低温环境。臭氧层所在的20公里高度上气温常常在-80℃以下(比北极要低得多)。南极大气涡旋中的空气上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冰晶云,云中的冰晶不断吸收氯氟烃气体,浓度越来越高,氯氟烃与臭氧在此外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洞。
南极臭氧层空洞只在南极的春季(9-11月)出现,持续一个月左右。 目前,主要解释是从光学角度进行的。这种观点认为,使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主要是氟氯烃(cfcs)。在人类聚居的北半球,由于大量生产和使用cfcs,并使之进入大气层中,大气环流携带着北半球散发的cfcs,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受到山地的阻挡,停止环流,就地旋转,形成“极地风暴旋涡”。这股旋涡不断上升,上升到20千米高空的臭氧层内以后,把南极与中低纬地带空气对流隔绝开来,使南极变得极冷,并开始出现滞留在空中的冷气团“冰云”。“冰云”中的冰晶微粒把气流中的cfcs吸收在其表面,并不断积聚其中。当南极的春季来临时,阳光照向“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出吸附的cfcs。由于cfcs是一种含氯的有机化合物,当它受到短波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一种自由基,这种自由基与臭氧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自由基,反应过程中消耗掉一部分臭氧。一个氯原子可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因此,南极的臭氧洞出现在春季。 另一种解释是从动力角度进行的。这种观点认为,在南极极夜期间,因中低纬向南极的热量输送效率很低,控制南极上空的极地“旋涡”内部,形成了异常低温环境,光照少,氧分子合成臭氧的光化学作用就会减弱。当极夜结束,春季来临(9月始),太阳重新越出地平线时,由于集中于平流层中下层的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这一范围的大气被加热,于是该层出现了上升运动。这一上升运动引起的抽吸作用,将对流层臭氧含量低的气体带入了平流层,替代了原来平流层臭氧含量高的气体。这种“抽吸作用”直到11月份才逐渐减弱,此时南极上空臭氧浓度逐渐上升。可见,由于南极春季的这种“抽吸作用”,导致了南极春季臭氧空洞的形成。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也是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当时英国的科学家通过观测首先发现,在地球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开始逐渐减少,尤其在每年的9-10月(这时相当于南半球的春季)减少更为明显。臭氧减少的区域位于南极上空,呈椭圆形,1985年已和美国整个国土面积相似。这一切就好像天空塌陷了一块似的,科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南极臭氧洞。南极臭氧洞的发现使人们深感不安,它表明包围在地球外的臭氧层已经处于危机之中。于是科学家在南极设立了研究中心,进一步研究臭氧层的破坏情况。1989年,科学家又赴北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已遭到严重破坏,但程度比南极要轻一些。扩展资料:危害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其主要浓集在平流层中20-25km的高空,即大气的臭氧层。臭氧层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界以及调节地球的气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在平流层内运行的飞行器日益增多,人类活动产生的一些痕量气体如NO。和氯氟烃等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以致于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如今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臭氧层空洞

7,大气压强与温度湿度关系为什么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通常所用的气压单位有帕(Pa)、毫米水银柱高(mm·Hg)、毫巴(m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00帕=1毫巴≈3/4毫米水银柱高。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气压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气压计。温度为0℃时760毫米垂直水银柱高的压力,标准大气压最先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测出。扩展资料1、地势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体的密度n;二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在地球表面随地势的升高,地球对大气层气体分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空气分子的密度减小;同时大气的温度也降低。所以在地球表面,随地势高度的增加,大气压的数值是逐渐减小的。如果把大气层的空气看成理想气体,我们可以推得近似反映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的公式如下:μ=p0gh/RT (μ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P0为地球表面处的大气压值,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为普适气体恒量,T为大气热力学温度,h为气柱高度)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大气温度变化这一次要因素的影响时,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h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减小,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在2km以内,大气压值可近似认为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2km以外,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渐缓。所以过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绍: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毫米汞柱。2、纬度变化地球表面大气层里的成份,变化比较大的就是水汽。人们把含水汽比较多的空气叫“湿空气”,把含水汽较少的空气叫“干空气”。有些人直觉地认为湿空气比干空气重,这是不正确的。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6,而水气的分子量只有18.106,所以含有较多水汽的湿空气的密度要比干空气小。即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干空气的压强比湿空气的压强大。 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两极,随地理纬度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极地半径的减小,地球对大气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空气密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两极地区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汽较少,可近似看成干空气,所以由赤道向两极,随地理纬度增加,大气压总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因气候等因素影响,局部某处的大气压值变化可能不遵循这一规律)。3、日变化对于同一地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地面的大气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日变化。一天中,地球表面的大气压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于9~10时。最低值出现于15~16时。导致大气压日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大气的运动;二是大气温度的变化;三是大气湿度的变化。 日出以后,地面开始积累热量,同时地面将部分热量输送给大气,大气也不断地积累热量,其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当温度升高后,大气逐渐向高空做上升辐散运动,在下午15~16时,大气上升辐散运动的速度达最大值,同时大气的湿度也达较大值,由于此二因素的影响,导致一天中此时的大气压最低。16时以后,大气温度逐渐降低,其湿度减小,向上的辐散运动减弱,大气压值开始升高;进入夜晚;大气变冷开始向地面辐合下降,在上午9~10时,大气辐合下降压缩到最大程度,空气密度最大,此时的大气压是一天中的最高值。4、年变化同一地区,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间其大气压的值也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年变化。大气压的年变化,具体又分为三种类型,即大陆型、海洋型和高山型。其中海洋型大气压的年变化刚好与大陆型的相反。通常所说的“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指的就是大陆型大气压的年变化规律。下面对此略做分析(另外两种情况不做讨论)。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一个开放没有具体疆界的空间之内,这就使它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有着很多区别。夏天,大陆中的气温比海洋上高,大气的湿度也比较大(相对冬天而言),这样大陆上的空气不断向海洋上扩散,导致其压强减小。到了冬天,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低,大陆上的空气湿度也较夏天小,这样海洋上的空气就向大陆上扩散,使大陆上的气压升高。这就是大陆上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的原因(大气温度也是影响大气压的一个因素,但在这里决定大气压变化的因素不是气温,而是大气的流动及大气的密度)。5、气候变化大气压随气候变化的情况比较多,但最为典型的就是晴天与阴天大气压的变化。有句谚语叫“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反映的就是大气压的这一变化规律。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中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阴天时,云层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向外扩散,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标准大气压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气压强
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 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 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 62%左右. 应当说,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的一个开放空间,而不存在约束其运动范围的具体疆界,这就使它跟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不同.对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来说,只要容器中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大气的情况则不然.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使某区域中的大气湿度增大时,则该区域中的“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围地区扩散.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籽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区的干空气密度.这样,对该区域的一个单位底面积的气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干空气地区同样的气柱这也就告诉我们,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就阴天与晴天而言,实际上也就是阴天的空气湿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阴天的大气压也就比晴天小. 我们知道,气体分子的“碰撞”是产生气体压强的根本原因.因而对大气压随空气湿度而变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由此作出解释,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仅考虑其大小) 由此可见,平均质量大的气体分子,其平均动量也大(有的文献①中所言:“干空气的平均速度也大于湿空气”,是不正确的).而对相同状况下的于空气与湿空气来说,由于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密度及分子的平均质量都比湿空气要大,且干空气分子的平均动量也比湿空气大,因而湿度小的干空气压强也就比湿度大的湿空气大. 当我们给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加热的时候,则其压强当然也会增大.而对大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某一区域的大气温度因某种因素而升高时,必将引起空气体积的膨胀,空气分子势必要向周围地区扩散.温度高,气体分子固然会运动得快些,这将成为促进压强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便向周围扩散,则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数就要减少,从而形成一个促使压强减小的因素.而实际的情况乃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这两种因素中哪个起主要作用,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大陆及海洋上气压随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说,夏季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高,由于大陆上的空气向海洋上扩散,而使大陆上的气压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上低,由于海洋上空气要向大陆上扩散,又使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见,在温度变化和分子扩散两个因素中,扩散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扩散,是指空气的横向流动.因为由空气的纵向流动并不能改变竖直气柱的重量(有的文献②把因温度而产生的气压变化说成是空气沉浮的结果,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变大气的压强(对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由于地球上的大气总量是基本上恒定的.当一个地区的气温增加时,往往伴随着另一个地区温度的降低,这就为高温处的空气向低温处扩散带来了可能.而扩散的结果常常是高温处的气压比低温处低.当我们生活的北半球是接受太阳热量最多的盛夏时,南半球却是接受太阳热量最少的严冬.这时,由于北半球的空气要向南半球扩散而使北半球的气压较南半球要低.而由于大气总量基本不变,则此时北半球的气压就低于标准大气压,南半球的气压当然也就会高于标准大气压.同样,空气的反方向扩散又会使北半球冬季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因而,在北半球,冬季的大气压就会比夏季要高.当然,大气压的变化是很复杂的,但对中学课本上的说法作上述解释还是可以的
对气体温度和气压关系,PV=NRT是唯一的科学根据,其他都理解问题(大气压和气压)大气压体积没有限制,无法由大气压直接推断温度的变化,但是却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由温度推出气压变化。大气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为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单位体积的空气产生的压强就小。反之,温度低的时候空气密度大,大气压就大。
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 应当说,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的一个开放空间,而不存在约束其运动范围的具体疆界,这就使它跟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不同.对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来说,只要容器中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大气的情况则不然.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使某区域中的大气湿度增大时,则该区域中的“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围地区扩散.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籽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区的干空气密度.这样,对该区域的一个单位底面积的气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干空气地区同样的气柱这也就告诉我们,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就阴天与晴天而言,实际上也就是阴天的空气湿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阴天的大气压也就比晴天小. 我们知道,气体分子的“碰撞”是产生气体压强的根本原因.因而对大气压随空气湿度而变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由此作出解释,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仅考虑其大小) 由此可见,平均质量大的气体分子,其平均动量也大(有的文献①中所言:“干空气的平均速度也大于湿空气”,是不正确的).而对相同状况下的于空气与湿空气来说,由于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密度及分子的平均质量都比湿空气要大,且干空气分子的平均动量也比湿空气大,因而湿度小的干空气压强也就比湿度大的湿空气大. 当我们给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加热的时候,则其压强当然也会增大.而对大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某一区域的大气温度因某种因素而升高时,必将引起空气体积的膨胀,空气分子势必要向周围地区扩散.温度高,气体分子固然会运动得快些,这将成为促进压强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便向周围扩散,则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数就要减少,从而形成一个促使压强减小的因素.而实际的情况乃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这两种因素中哪个起主要作用,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大陆及海洋上气压随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说,夏季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高,由于大陆上的空气向海洋上扩散,而使大陆上的气压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上低,由于海洋上空气要向大陆上扩散,又使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见,在温度变化和分子扩散两个因素中,扩散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扩散,是指空气的横向流动.因为由空气的纵向流动并不能改变竖直气柱的重量(有的文献②把因温度而产生的气压变化说成是空气沉浮的结果,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变大气的压强(对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简单点说就是大气压其实与大气的密度有关,大气的密度越大气压越大,反之亦然. 而大气的密度又与温度有关,因为我们知道,温度越高,大气的密度就越低,反之亦然. 而大气的密度低了,大气压自然就会降低,而正是这种原因,大气总是在不停地流动,这是因为地球大气上的气温不平衡所致的.
文章TAG: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气候气候变化变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