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到底要参考什么核心数据,报志愿需要参考什么意思

到底要参考什么核心数据,报志愿需要参考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10:35:3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这类大学都是品牌大学,是985工程大学,部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也是学风纯正,大师云集,学生在学校不能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学到大师风范,影响学生今后的做人,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所以,对于高分段的学生必须首选大学。对于中段分数的学生来说,专业则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不同的专业,是不同的就业领域;不同的专业,是不同的就业前景;不同的专业,是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中分段或者低分段考生,专业的选择尤为重要。尽量选择特色鲜明的专业,具有垄断性的专业,譬如,电力,民航,铁道,海关等,还要选择国家有战略性政策调整的相关行业,譬如,一带一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智能化等相关领域的专业。

请时刻牢记,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大学,不是用来给别人听的,是为了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拥有精彩的人生,不是欺世盗名,掩耳盗铃。考得好,不如填的好。三分考七分填,志愿填错全输完。十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这些都是讲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性,谁不昐女成凤,谁不望子成龙。

二本志愿的参考依据是什么?线差还是位次?从哪里开始算位次?

二本志愿在填报的时候,最好是线差比较准确,进行科学对照计算,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一下位次,因为在二本线附近浮动的考生人数众多,位次数量变化比较大,一分之差同一名次内考生人数也比较多,在二本批次内参与录取的院校数量也比较多,而且部分二本院校的招生录取计划人数比较多,如果仅仅参考位次来填报二本院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志愿填报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生全面理解志愿填报规则,及时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动态变化,了解各批次录取的时间安排,理解院校选择与择业的关系,了解专业类别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理解志愿填报的志愿规律,学会根据高考成绩结合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合理确定院校的范围,才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院校选择。

志愿选择关系到考生前途发展,事关考生个人命运以及将来从事的职业。二、考生在志愿填报之前,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做好将来从事的职业方向规划,再根据高考成绩大体确定可以选择的二本院校的类别和性质,例如考生对教师职业比较感兴趣,打算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则可以在所有二本院校中选择,确定师范类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同时也可以选择报考其它类别的院校,例如医学类院校,再根据个人想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地域(本省份师范类院校和外省师范类院校)。

1.该考生高考成绩比高考二本线高出50分,接近于一本线,但未达到一本线,即该考生的线差为50分。2.选择一定地域内的6所院校,将6所院校的名单以清单的形式,分成三个梯度,根据志愿选报原则,适当拉开剃度,利用一冲、二稳、三保的方法填报。3.第一梯度要攀高但不盲目。选择一所办学实力比较好的院校,即考生可以在线差45-60分范围之内选择一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该冲的院校所填报的专业无法被保证,也可能被调剂。

4.第二梯度要称心如意,按照稳的原则,可以在二本线30-45范围内选择三所高校,作为第二梯队最有把握被录取的院校,这些院校录取的几率比较大,而且是考生填报的最理想的院校,相对比较稳妥,专业也有保障。5.第三梯度要托底但仍然可以接受,按照保的原则,可以在10-30分范围之内选择两所院校,这两所院校可以确保考生档案不会因为无法投档出现死档或者脱档,增加了投档录取的机会。

三、线差法一般应用到低分段考生的志愿填报比较适合,如果是高分段考生则不但要利用比较考生当年的线差分数和填报院校在近三年内录取的平均分与一批本科控制线的大小,还要借助位次进行评估。对于二本线的考生老说,只要考生应用好自己手中的当年由本省份教育考试院招生办编写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一书,上面罗列的数据非常详实,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书中给的平均线差有什么参考作用?填志愿最应该看什么?

平均线差是指该高校录取名单中的平均分与批次线之间的差。例如如果今年郑州大学在河南理科招生的平均分为552分,今年的一本批次线为502分,则平均线差为50分,这是衡量一个学生报考学校的重要指标,如果考生的分数大于或等于往年的平均线差,那么被录取的概率就会高很多。在报考志愿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城市,因为城市决定你四年的生活环境,在高中毕业后,你本人完全未曾进入社会,你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而大学环境则对一个人的成长、见识、眼界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一定要选个好的城市,我一直认为志愿填报的侧重顺序为城市

文章TAG:参考志愿核心数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