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徐什么进曹营一言不烦,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什么进曹营一言不烦,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3:50:3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瓦解荆州水军的战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干掉蔡张二人。蔡张二人初降时,曹操见其辞色甚是谄佞,心中看不起,但还是给了二人高官厚禄,加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此时荀攸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认为蔡张二人是谄佞之徒,不该重用。曹操的回答就令人玩味了。 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好一个“权用此二人”、好一个“事成之后,别有理会”!至于曹操会如何“理会”,读都诸君可自行脑补。为了干掉这蔡张这两个祸害,作者非常无耻地安排了蒋干作为推手。说实在的,蒋干其实挺冤的。正史对于蒋干的记载并不多,只有寥寥数语: 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文字虽不多,但不难看出,蒋子翼是个厉害角色,并不如演义中写的那般不堪,那般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何况人家还没有参加这场战役,这锅一背就是上千年,真个是比窦娥还冤。蒋干的出现,纯粹是为了给周瑜垫场捧哏,让周瑜这个“戏精”有机会上演精彩的《群英会》。于是盗书成功,曹操中计,杀了蔡张二人。等到二人的首级被献到帐下,曹操已省悟,知道自己中计,众将也来问原因,但曹丞相是好面子的,只好以“二人怠慢军法”为由含糊应对,众将皆“嗟呀不已”。

嗟呀的人群中,自然有那些谋士。 第二轮较量:火船如何靠近曹军曹军连兵百万(当然是演义中的说法),按照古代打仗的惯例,大营的外围自然是有层层防御的,所以黄盖的火船是不可能轻易靠近曹寨的,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诈降,骗过曹军外围的防护部队。于是才有了黄盖的苦肉计,才有了阚泽献诈降书。阚泽与曹操一番唇枪舌剑,暂时说服了曹操,放他回去。

不久他又给曹操送来一封书信,约定黄盖投降的粮船上插青牙旗。曹操得书,心中正疑惑不定时,蒋干又跳出来,要去东吴试探。结果是被周瑜损了一顿,关了起来。蒋干尽费周章跑回来,还带来一个人,庞统。可以说,对于黄盖的投降,曹氏集团的谋士们是有所警觉的,不过还没等问出来,蒋干又跳出来了,自然也就没有机会问了。 第三轮较量:如何烧尽曹军战船庞统献连环计,解决了曹操最烦心的事:从北方带来的军队水土不服,多生疾病,陆战强悍,水战却不行。

但也埋下了一个隐患,将曹军战船拴在一块儿,万一敌人用火攻,就会被一网打尽。第四轮的较量:风向问题曹操手下的谋士们也看清楚了连环计的利弊,程昱就提出了疑问。 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其实曹操早已注意到这一点,而且考虑得很周到。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

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谋士们所担心的,曹操早已考虑在前了:没有适合火攻的风向,火攻计就不能施展。 于是,诸将识趣地集体拍了一记大大的马屁,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关于风向的问题,曹操是先于周瑜考虑到的。

(周瑜)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令周瑜口吐鲜血的,就是风向问题,战术早已拟定,人手也安排妥当,但是直到大战前夕,周都督才意识到这个关键的问题,所以说,他的水平是远在曹操之下的。

但是,上述所有的描写,都是铺垫,就是为了给诸葛亮一个表演的机会,让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于是,在万众期待中,诸葛亮来了个“借东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显示诸葛亮的厉害,很成功。由此可见,在整个赤壁大战的过程中,曹操的谋士并没有如题主所说的“一言不发”,在战争进程的关键节点,他们都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

文章TAG:曹营一言不发徐什么进曹营一言不烦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