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状元论文网怎么样,不唯文凭和论文

状元论文网怎么样,不唯文凭和论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4:11:2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科举制度的最初实施,是在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了进士科,他们用考试的办法来选取进士,主要考的是时事政治理论知识,相当于现在写一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观点论文,从中选择优秀的文章,以此来选拔人才。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选拔进士,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在明清时期,对科举考试逐步进行了规范和制度化,也被世人称作八股取士。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

再高一级的就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是由皇上亲自主持,皇上会提前对取得贡士的人的试卷进行审阅。这个时候,皇帝就有了一定的优劣选择倾向,并拟定了廷士准备提出及要求回答的问题。在廷士现场,皇帝会一个或所有人一起,提问题,让大家逐一回答或竞答,并从中选择回答最好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现场钦点表扬。

被皇帝钦点第一名的就是状元,第二名就是榜眼,第三名就是探花。其中,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一甲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如果谁能够考中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也可以名扬天下,更有甚者会被皇帝当场赐婚,荣耀之至可想而知。

一般情况下,状元会授翰林院编修获得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行政级别,或者学历。古代一般是廷士三年一科,每次廷士选拔为进士的约为18人,只有一个状元,而每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从考秀才到贡士,最少也有2万人之多,三年累计不下于10万之众。状元,相当于万里挑一的人才,一般殿试前三甲都得到翰林院任职,授七品编修,但不会直接安排去当县官(县官的官阶是七品),然后干几年才会外放。

这里面的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政策研究院,就是知识分子的聚集里,属于国家的人才储备。这部分人,在翰林院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划、社会结构等,学习、积累和沉淀一定的治理国家知识经验,才会得到重用。如果对应行政级别的话,过去的状元要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也就是相当于县长的级别,但不会直接任命当县长,除非廷士的时候,皇帝当场问话,回答非常优秀)。

文章TAG:论文网不唯文凭状元论文状元论文网怎么样不唯文凭和论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