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9:35:23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600036该股32.28开盘,现在是30.5 000876该股13.18开盘现在是12.6 600595该股15.79开盘现在15.16

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2,招商银行股票十年走势

招商银行的十年股票走势就如同蜗牛冲刺一般,虽然是前进的,但是非常缓慢的。

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3,各位前辈:招商银行股价近三个月最低时多少钱?

招商银行股价近三个月最低价是5月30日时的19.68元,据我多年炒股经验看,招商银行今年不可能降到19.68元这个低点。

中信银行这只股票的价格之所以低,是有机构故意做空的,所以可以买进持有...

0.116元

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

4,现在招商银行股价多少?

http://www.baidu.com/baidu?lm=0&si=&rn=10&tn=baidu&ie=gb2312&ct=0&word=stock%3A600036

5,招商银行股票以现在的走势还值得持有吗

再跌之后会有反弹,但是很难有10几20的涨幅.建议卖出,等跌20%之后做一下短线.如果一定看好权重,觉得中国石油比招商银行要好.但是都是等在跌一两天之后观察.   现在权重,跌一部分后必然有反弹或者做空,所以有短线反弹的机会,同时风险也比较大.个股会分化,某个交易日,银行股会有大反弹的也有大跌的.整个板块大涨的可能比较小.   可以做短线.但是别长线等待.

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并不能依据市场走势判断,而是应该考虑公司股价的合理性和该公司的盈利能力。 从合理性来说,目前股价的市盈率还不到10倍,仍属于价值被低估的区域,可以持有; 从盈利能力分析,民生银行近四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均高于40%,这是很多公司梦寐以求的高速增长,证明也可以继续持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6,未来招商银行股票走势

600036招商银行。该股上周多日在其短线高位震荡,冲高到16.00的上方,现价15.98。预计短线后市,将会再次冲高到16.00的上方之后,就就会展开走弱回调的走势,走低到14.80。建议后市有了小幅冲高时,短线先行派发或者部分减持,在其回调到位后,再行承接。以下为一条近日市场的看点,以及操作上的建议---【大盘走强多日阳攻之后,短线高位还有小幅冲高;反弹尾段接近箱体高点,目前派发减持操作为主】十月份第一个完整的交易周,多空双方围绕3000点展开拉锯战。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10月下半月的行情“涨不高,跌不深”,市场在3000点附近震荡在所难免。当业绩增长逐渐确认后,市场震荡向上的可能性较大。  经历了上周五大盘爆发性上涨、突破多条均线压制后,本周股市延续着节后长阳的强劲势头继续反弹。不过,多头在上攻至3000点整数关口后受到空方压制,使得后半周的行情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阶段。上证综指在周三、周四、周五三天均上摸3000点,但多次无功而返,显示出市场在3000点位置的巨大分歧,这从三个交易日的K线都留有上影线就可见一斑。  从板块上看,本周的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源股表现强劲,积聚了一定的市场人气。由于长假期间,外围股市连续上扬,国际大宗商品表现出色,刺激资源股节后连续走强,有色板块、煤炭板块联袂上涨,成为节后股市走强的最有力推动者。其次,在汇金公司继续增持三大银行股的消息刺激下,银行板块开始反弹,推动大盘冲击3000点关口。此外,随着9月份楼市量价齐升,地产板块也跃跃欲试。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在国际经济总体复苏基本确立的大背景下,资源股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看好,地产股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筑底后,还将有不错的表现。  针对后市,大多数机构认为,短期行情还将以震荡为基调反复试探突破3000点,投资者可密切关注量能和有效热点的配合情况。虽然后市股指还将再次冲击3000点,但部分机构建议投资者在行情方向未十分明朗化前仍需谨慎,等市场方向确立之后再做最后定夺。在大盘目前点位接近短线反弹箱体上沿的情况下,部分机构建议,投资者在操作时可以以业绩增长为主线,对此,加大关注的力度。企业业绩的稳步提升将是未来行情方向发展的主要决定者,随着三季报披露大幕的缓缓拉开,个股的走势也在业绩影响下开始出现分化。其实,节后近日的震荡上行,是为节前跌无可跌的否极泰来的峰谷式的回升,是为一个技术性的反弹。此乃为大家所可以预见的。但是,大盘和个股有了良好的表现之后,预计本周后半段,将会遇到解套盘和获利盘的阻击,出现一些盘中的震荡,而在震荡洗盘之后,还会有走强回升的小幅升幅。大盘经过一番洗盘和震荡蓄势,还将会走出企稳反弹、走强回升的走势,后市短线反弹的高点,将会在平行划线的3060点。上证指数前期的高点3478点,将会是年内的玻璃天花板,后市难有新高,而要创出指数新高的比率将会是0%.目前大盘面临的局面,就是短线底部震荡后的重新走强回升的走势,盘中90%以上的个股,是和大盘有着联动的走势,选择股价处于低位的品种,还是较为容易。这也成为投资者调仓换股、汰弱留强、避高选低的机会,在基本回调到位的市场盘面中,选择低位个股和布局业绩成长股,或还可在底部区域,做些个回补、加仓的操作,等待后市走强回升时挽回损失。尤其今年再见新高的可能性只会是为零。 尤其是当前市场的环境较上半年已有所不同,不会再有那种单边上扬的走势,操作上仍宜谨慎,而在短线反弹高点之前,大盘的震荡将会加剧。另有,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是为资金推动型,而年内高点出现之后的市场行情,将会是业绩支持型的,这不能不说是在炒作特点上的战略性的转移。再加上盘中个股也已经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比例,先后有了年内高点,后市就将难有新高。建议在大多个股已处次高位的情况下,短线不宜介入做多。即使做多,也还要回避正在回调的、短线即将反弹到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回调到位的、短线底部蓄势充分的个股。但要短线小幅看多,期望不宜太高。

7,银行股票里为什么只有招商银行股价高

因为排头兵效益。 1、中国的实际利率太高: 股市的市值与利率成反比,实际利率越高,股价越低。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金很容易赚到钱,年收益20%并不是难事。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合法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可以超过10%,更不要说民间借贷。折合成市盈率是5-10倍。风险则远远小于股市。最近两年实际利率开始下降,民间借贷风险陡增,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为牛市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缺少长期资金入市: 5倍市盈率,7-8%的股息,对于长期资金而言的确很低。但对于短期资金而言,就缺少吸引力,靠股息收回本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即使按市盈率也要5年时间。中国和欧美不一样,金融严加控制,很多长期资金无法入市,国外资金也不能自由进入中国。随着金融改革、沪港通等措施的实施,这种局面正在改观。 3、银行业的同质性: 中国银行业由于监管非常严,加上长期资金紧张,造成每家银行的业务都差不多,买工商银行和买建设银行没多大区别。这样的结果造成全部银行股成为一只巨大的股票,一只银行股上涨,资金就会逃离,跑到另外的银行股。招商银行涨了,卖了招商银行可以买浦发银行。这么大的体量,自然也不会成为短线炒作的对象。 4、对经济周期的担忧: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并没有经历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必然伴随着金融危机。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在翘首以盼中国的经济衰退。经济衰退迟迟不肯到来,银行股价却一步步走低。其实,有两点是传统经济学所忽视的,一是人类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时代,二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思想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也就是说,经济周期可能避免不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却永远不会再来了。系统性银行和央行一样,成为不可能倒闭的银行。政权在,银行就在。甚至政权不再,银行还在。 5、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是最神秘的原因。每个人一生都会做一些荒唐的自己的理智无法解释的事情,社会也会如此。股市也如此,银行股如此低的价格,可能很多年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600036招商银行因大盘调整受主力打压股价超跌严重。 该股基本面良好.业绩增长快.目前股价仅28.12元.价值 投资被严重低估.。本轮已得到较充分的调整.底部凸显. 后市强烈看涨.请你逢低关注.中长线投资.祝好运

8,大牛股陨落记_

编者按:本文来自“棱镜”(ID:lengjing_qqfinance),作者:李超,36氪经授权转载。

2018年是个历史“大年”。

这一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周年。一个宏大却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时代烙印,带给我们众多思考和前进动力;

这一年,宏观经济和各个行业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从金融行业去杠杆到资本市场大波动,从地产调控深水区到消费领域新格局,我们各个生活侧面也在随之调整;

这一年,互联网创业公司上演了一场集体IPO盛宴。这股新生力量正在成熟,改变着中国商业的生产力方式和生产关系结构;

临近岁末,同时处于这个信息泛滥但优质信息稀缺的时代,《棱镜》希望从金融业、资本市场,以及地产、消费、文娱等重点产业领域入手,复盘他们的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希望,这一叠历史底稿的作用不仅仅是总结过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砥砺前行于未来。

是为“2018这一年”系列第一篇。

不幸的股各有各的不幸

业绩爆发增长和业务充满想象的大牛股,既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也是趋势投资者的乐土,如同过去5年从80元/股一度飙升到近800元/股的贵州茅台(600519.SH),N年N倍的牛股神话总是让人津津乐道。

然而,进入2018年以来,众多去年还风生水起的所谓大牛股,却在集体陨落。腾讯《棱镜》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仅以2013年第一个交易日和2017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为起终点,终点股价相较起点股价5年间涨幅5倍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08家,其中1/3的公司股价在2018年初至今(截至12月19日)跌幅在50%以上;而如果将时间缩短为2015年初至2017年末,三年三倍股则总共有102只,其中有23只在2018年遭遇腰斩。

幸福的股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股却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于今年突然陨落的昔日牛股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环保、医药、大消费;腰斩理由五花八门,包括资金紧张、行业瓶颈、政策转换、估值重构;而等待他们的2019年也不尽相同,有的期待重生、有的万劫不复。

三聚环保(300072.SZ)、乐视网(300104.SZ)、华大基因(300676.SZ)、老板电器(002508.SZ),这些不久前还在市场上红极一时的资本宠儿,都在这份令人唏嘘的名单当中,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环保股至暗时刻

神雾环保(300156.SZ)和三聚环保去年还是A股两只备受追捧的大牛股,如今却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问题股”。

2014年初,神雾环保股价还是3.5元/股左右,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翻至十倍,2017年初一度触及37元/股。然而,从2018年开始,其股价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如今只剩下4元/股,两次被腰斩;三聚环保则是从2013年初的2元/股左右,一路飙升到2017年巅峰时的33元/股,同样,其股价在2018年初便一跌不回头,如今只有10元/股左右。

2013年至2018年神雾环保周K线图。来源:腾讯自选股

过去几年,以上述环保“双雄”为代表的环保股们大都有着傲人的业绩。神雾环保在2013年还是巨亏1个多亿的“价值毁灭者”,但2014年大幅减亏后业绩迅速反转,在2015年和2016年,其营收同比分别增长91%和1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达到7000万元和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00%和765%。

三聚环保有着同样剧情:2014年到2015年,营收分别为30亿元和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89%;2016年营收同比增长208%飙升到175亿元,而这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则分别为4亿元、8亿元和16亿元,连续三年同比翻倍。

神雾环保和三聚环保的崛起,都与类ppp模式下订单合同的大幅增加密切相关,而在他们成为牛股的同时,“造假说”也从未停止,包括在关联交易、工程进度、应收款和现金流等方面均受到过外界质疑。

关于环保股商业模式和造假的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但现金流不佳下的资金链爆雷却着实在2018年被引发,最终让他们的牛股神话终止。

今年2月,神雾环保重组失败复牌,股价开始连续跌停,控股股东神雾集团满仓质押触及平仓线;3月,神雾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不仅包括与山西证券之间的股权质押问题,还包括了逾期未支付北京国资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租赁款2300万元,危机从资本层面蔓延到经营层面。

随后便是泥沙俱下。5月,神雾环保公告表示2017年与南京银行北京西坝河支行签订了授信额度1亿元的《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由于公司流动性趋紧,资金短缺,无法按时偿付贷款;同时,公司又被中机国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起诉,拖欠设备金额本息2亿元;在此期间,神雾环保的董秘、证券事务代表、总经理等相继辞职。

到今年8月,神雾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和仲裁案件共计53起,涉案金额7亿元,包括招投标保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各个环节。

根据企查查数据,神雾环保被法院强制执行42起,全部来自于今年下半年,涉及案件省份地区包括北京、广东、浙江、陕西、山西,11月其已被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而在12月则多次被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名单。神雾环保在11月16日、12月3日和12月10日连续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神雾集团所持股份已开始陆续被强制进行司法拍卖。

环保股业绩狂飙突进的神话正在幻灭。2018年前三季度,神雾环保营收同比下降96%,扣非净利润亏损2.5亿元,同比下降153%;三聚环保的日子好过一点,但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在前三季度也同比下降了26%和33%。他们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均包括资金短缺影响下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停工。

除神雾环保和三聚环保外,进入2018年以来,包括兴源环境(300266.SZ)、盾安环境(002011.SZ)、博天环境(603603.SH)、神雾节能(000820.SZ)等环保概念股,股价均在高位出现腰斩,他们陨落的原因,也均与资金链断裂相关。

仿制药大变局

所谓“喝酒吃药”,医药是国内最容易出现牛股的领域之一。但在2018年,行业逻辑却悄然变化,尤其是“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对于仿制药企的冲击。

12月14日,为期一周的带量采购“4+7”试点城市拟中标结果公示结束,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中有25个品种拟中选,药价平均降幅达到50%以上,其中22个为仿制药,折价最高的恩替卡韦分散片中标价0.62元,降幅超过90%。

在降价幅度超过预期和采购数量低于预期的情况下,早在12月6日开始公布拟中标结果时,仿制药企股价就已经开始“先跌为敬”。

4+7城市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及价格降幅。数据来源: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米内网、insight、平安证券研究所;截图来源:wind

例如在未中标的仿制药企中,乐普医疗(300003.SZ)连续三个跌停。过去几年,乐普医疗业绩保持稳定增长,股价由2013年最低时的4元/股左右,最高峰上涨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40元/股左右,典型的五年十倍股。但早在今年6月中标结果公布前,其股价就已经开始下跌,截至目前最新股价在21元/股左右,半年时间接近腰斩。

同样未中标的仿制药企恩华药业(002262.SZ),2008年上市后,由不足1元/股,到今年6月股价超过20元/股,拥有10年20倍傲人涨幅,但从今年年中开始下落,最新股价不足10元/股,也未能避免半年腰斩的命运。

即便中标的仿制药企,也在经受考验。例如华海药业(600521.SH)股价由2012年的不足4元/股一路上涨到今年年中接近33元/股,其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赖诺普利片、利培酮片、氯沙坦钾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6个品种拟中标本次集中采购,但降价幅度超预期下,却并未对其股价带来积极刺激,目前只徘徊在12元/股左右。

带量采购结果开始公示后,乐普医疗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带量采购对公司不会造成致命影响,主要理由为公司主要销售渠道为药店OTC,以及带量采购在降低药价的同时也会减少中间经销环节的大量营销费用;而恩华药业则在投资者互动易上表示,带量采购可能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公司会在后续加大非带量采购产品销售力度和创新产品的研发。

尽管药企普遍回应政策不会对公司造成致命影响,但市场反应却并非如此。除投资者直接在股价上“用脚投票”外,市场普遍认为,对缺乏创新能力的药企来说,带量采购引发的降价,将大幅压缩仿制药的毛利率空间和竞争格局,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未来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放大。

有行业分析师对腾讯《棱镜》表示,带量采购对创新药负面影响不大,但对仿制药来说,失去“暴利”意味着估值体系的重构,仿制药新的逻辑尚未清晰,但对仿制药企来说,投资人肯定需要暂时避而远之。

曾经“批发”出大量牛股的仿制药板块,洗牌才刚刚开始。

牛股集体退下神坛

2018年,消费板块的家居行业也在经历重整。曾经红极一时的定制衣柜大牛股索菲亚(002572.SZ),股价从2012年的2元/股左右,最高上涨到去年下半年的超过40元/股,5年时间增长20倍。今年6月,索菲亚开始垂直下落,最新股价已不足20元/股。

从2012年开始,索菲亚营收和扣非净利润保持在年40%左右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仅为20%。家居龙头股索菲亚业绩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也映射出整个行业瓶颈期的到来:欧派家居(603833.SH)和尚品宅配(300616.SZ),股价也分别从年初的150元/股和103元/股左右,下降到了最新的70元/股和60元/股左右。

市场分析认为,“后地产周期”影响下市场规模的萎缩和开发商精装修房渗透率的提升,是整体定制家居行业下滑的催命手,精装房让行业公司之前针对个人消费者“2C”的预收款转变为了针对开发商“2B”的应收款。

同样身处“后地产周期”的老板电器也在2018年遭遇挫折,其从2013年初3元/股左右,长牛至今年年初超过50元/股,而最近一年的持续下跌,已让其最新股价停留在了20元/股左右。今年前三季度,老板电器营收和扣非利润增速分别为8%和3%,2017年这两项数据均在20%,而此前则一直维持在40%以上,增速下滑明显。

在被普通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公司中,云南白药(000538.SZ)在2018年也是故事多多,其股价从2006年开始的不足1元/股,上涨到今年年中的接近120元/股,但最近半年时间股价下跌至目前的75元/股左右,除开此前“止血剂”风波外,实际上其业务也正在遭遇瓶颈。

2000年左右,云南白药依靠“气雾剂”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而在2006年开始,又通过牙膏实现快速增长,进入2010年后,云南白药又提出“大健康”概念,品类由牙膏扩充到养元青在内的洗护用品,2013年至2017年,公司大健康产品占利润比例已从30%上升到50%,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日化公司。

尽管云南白药凭借高端定位和止血概念在牙膏市场上杀出一片天地,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黑人牙膏排在第二位,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腾讯《棱镜》表示,经过十年的洗牌,家用牙膏市场目前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增量空间有限。2018年,云南白药提出回归药品的策略,同时混改进程加速,但新的增长点仍然需要等待。

这些只是今年陨落牛股的冰山一角,根据wind数据统计,仅以2013年初和2017年末股价计算,共有108只股票涨幅在500%以上,其中36只截至12月19日的收盘价较今年年初股价已经腰斩,而以2015年初和2017年末计算,股价涨幅超过300%的102只股票中,有23只在今年遭遇腰斩。

5年5倍的牛股中,信维通信(300136.SZ)、兴源环境、万丰奥威(002085.SZ)和三聚环保涨幅超过1000%,涨幅居前,而截至12月19日股价相较年初跌幅超过80%的则为乐视网和坚瑞沃能(300116.SZ),跌幅位居前二;3年3倍牛股中,华大基因涨幅959%排名第一,但截至12月19日股价相较年初跌幅达到74%。

按照上述指标上榜的牛股名单中,还包括华帝股份(002035.SZ)、三六零(601360.SH)、暴风集团(300431.SZ)等在今年给资本市场带来无数“吃瓜”故事的股票。

2019年的“牛熊”搏斗,又会有什么新的牛股诞生或者陨落的故事呢?

9,被批量摘牌背后,新三板PE日渐分化_

中科招商等7家PE成批谢幕新三板,引得市场目光再度转向往日涌向新三板的PE们。挂牌新三板的两年多时间,虽说经历监管环境的转换、股价的大起大落,多数PE的体量格局尚无明显变化,高起点PE原有的江湖地位尚不足以被撼动。不过,由于各家机构的经营模式不尽相同,PE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及内生能力已出现严重分化。长袖善舞、步入金控道路的PE经营状况江河日下,多面临严峻考验;布局“PE+上市公司”模式的PE经营总体向好,呈现拔地而起之势。这或意味着,PE“脱实向虚”的老套路已走向末路,唯有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才能茁壮成长。

2017年12月26日,中科招商(832168)正式被全国股转系统摘牌,这家曾经风头无两的私募基金黯然谢幕新三板。

中科招商向来以“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包揽头条,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2015年,中科招商在新三板实际融资共计超100亿元,成为新三板当年融资额最大的挂牌公司之一。此后数月里,中科招商又相继公告抛出高达300亿元和135亿元的融资计划,轰动市场。挂牌新三板之后,中科招商再度在A股市场逆势举牌上市公司,从而迅速被冠以“囤壳王”、“定增王”等霸气称号。在新三板最激情燃烧的日子里,中科招商上演了股价快速翻番的大戏,其股价于2016年6月登上21.88元/股的历史巅峰。

2017年12月25日,是中科招商在新三板的最后一个公开转让日,其在股权系统的股票价格被永远定格在0.61元,当日总市值仅为40.03亿元,这与其昔日巅峰时期高达1300亿元的总市值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有些惨不忍睹。

股价从暴涨到惨跌,短短两年时间,中科招商上演了挂牌新三板又黯然谢幕的过山车剧情。

事实上,中科招商是第7家被摘牌的PE机构。自2017年7月18日以来,合晟资产(833732.OC)、昌润创投(833780.OC)、拥湾资产(834606.OC)、富海银涛(834502.OC)、银纪资产(834904.OC)及达仁资管(831639.OC)等亦相继被全国股转系统摘牌。这意味着,新三板挂牌的PE机构数量从30家减少至23家。

PE机构成批谢幕新三板,使市场目光再度转向往日纷纷涌向新三板的PE们。

2014年4月,九鼎集团(430719.OC)成为PE圈内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机构。在其“示范效应”之下,众多PE纷纷奔向新三板。2015年内,实现新三板挂牌的VC/PE机构多达29家(注:去掉2014年挂牌的九鼎,2015年内是29家),另有20多家机构进入排队等候。

以九鼎集团、中科招商为首的PE机构,挂牌新三板之后掀起了募资浪潮。Wind数据显示,2015年度,60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当年募集资金总额为1223亿元,其中VC/PE募资额超过290亿元,占比超过24%。这意味着占比不足5‰的20余家PE类公司,融资规模占比近25%,不可谓不激进。

2015年12月,中国证监会暂停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5月27日,股转系统又出台了《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新三板挂牌的私募机构实施“八项规定”(下称“PE新八条”),追加了“八条挂牌门槛”,同时要求拟挂牌的私募机构必须重新申报,已挂牌的私募机构应在1年内完成自查整改,完成整改的有资格争取创新层,而未及时整改的将面临被摘牌的命运。9月5日,股转系统发布了《六类金融类挂牌企业信息披露指引》,强制要求已挂牌私募公司披露季度报告,并在其中充分披露在管存续基金、项目投资和退出情况、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等数据。2017年10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相关问题的通知》,就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条件的计算口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最新规定,同时表示将不符合整改条件的私募机构进行强制摘牌。

证券监管及股转部门的一系列规范直接导致7家PE机构从新三板摘牌。短短两年时间,新三板从PE挂牌潮又演变成PE摘牌潮,风向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那么,挂牌新三板的PE们近两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被摘牌意味着什么?

PE挂牌新三板的两年:强者虽恒强,分化已出现

作为本土最大的PE机构之一,中科招商在国内可谓叱诧风云。在最为风光的2015年,中科招商总市值一度高达1300亿元。中科招商被新三板摘牌一事被爆出之后,引发资本市场不小的震动,外界开始将目光再度转向这批2015年涌向新三板的PE们,解读其当下的生存状况。

从资产规模上看,2015年至2017年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VC/PE机构前十阵营的名单及座次并无较大变化,仅有少数几家机构顺序略有调整(表1)。天图资本(833979.OC)、明石创新(832924.OC)排名略有上升,中城投资(833880.OC)、浙商创投(834089.OC)名次略有下降。这意味着,两年时间里,PE机构的资产规模排名都大致稳定,赢在起点的大机构仍然显得体魄魁梧,体量较小的机构仍然排在后位。

不过,各家VC/PE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差距较大。比如,于前述期间,九鼎集团实现了392.97亿元到961.93亿元的跨越,但硅谷天堂(833044.OC)同期基本处在原地踏步状态,中科招商则明显下滑。总体而言,前十阵营机构体量多数处在相对平稳状态。

营业收入数据显示,九鼎集团、中科招商、硅谷天堂等机构2015年营业规模占据前十名(表2)。2016年,明石创新、达仁资管、合晟资产三家机构异军突起,同创伟业(832793.OC)、浙商创投(834089.OC)、久银控股(833998.OC)被挤出前十阵营。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前十阵营中,中城投资、合晟资产被挤出,清源投资、博信资产晋级加入。尽管各家机构排名有较大变化,但总体上看,挂牌VC/PE们的营业规模TOP10名单与资产规模排名相似,有点“强者恒强”的意思,相对体量较大机构的营业收入也当仁不让地连续处在前列。

不过,纵向对比显示,各家机构的营收规模增速差距较大。如九鼎集团仅耗时1年就实现了25.26亿元向103.09亿元的跨越;信中利用了不足2年时间,完成了8.03亿元向59.02亿元的收入规模增长,并且登上2017年第三季度营收排名之首。同期,中科招商的表现则有云泥之别,从24.42亿元快速跌至4.81亿元。

2016与2015年的净利润指标对比显示,中科招商、达仁资管被挤出行业前十名(表3)。其中,中科招商2016年净利润为1222.88万元,在30家PE中位居第21位;达仁资管同年净利润为-7862.7万元,位于30家挂牌机构的末位。与此同时,合晟资产则以2.18亿元净利润挤入行业第7位,而其前一年度净利润仅为1434.29万元。同期,明石创新的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第5位;同创伟业的排名从第10提升至第9位。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前述净利润排名大致保持不变,明石创新的排名进一步提升至行业第3位。

归纳来看,PE机构的净利润成长情况分化较大,如九鼎集团、明石创新的净利润连年攀升;信中利、硅谷天堂也连年排名靠前;部分机构的盈利能力与资产体量不相匹配,如中科招商、达仁资管。

进一步考察ROE指标的分布可见,2015年度,ROE表现较好者,多数为资产规模较小的VC/PE机构(表4)。如,合晟资产、天信投资、方富资本等当年的资产规模均在挂牌机构中居于后位。ROE排名靠前者中,仅信中利、中邮基金及久银控股3家机构相对资产规模较大。而且,2016年,前一年度ROE前十名中的5家机构被挤出这一阵营,名单发生较大变化。到2017年第三季度,该名单再度发生大幅变化。在三个财报时期内,仅有合晟资产、信中利始终稳居前十行列。这能粗略看出,规模体量小的私募机构,总体上盈利能力较强,而体量较大并且盈利能力较好的私募机构较少。

为什么体量较大的挂牌VC/PE机构,总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这或在于,过去大机构长期处在野蛮扩张状态,令其得以稳住体量规模,却是ROE指标较低、盈利能力相对落后。挂牌后的两年时间里,新三板VC/PE们的融资动作均在冻结状态,这也直接限制了多数VC/PE的资本运作。

从资产体量的变化上可以看到,自2015年以来,新三板挂牌PE虽经过市场与监管政策的转换,但大致体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PE群体的格局在挂牌后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使前十名单有所变动,但是信中利、中科招商、九鼎集团、天图资本、硅谷天堂、中邮基金6家机构始终位列其中。由此可见,两年时间尚不足以撼动老牌私募原有的江湖地位。近两年市场形势的变化也显示,PE江湖仍然有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年的整顿对VC/PE的真实冲击,并未如外界想象的大;是否挂牌新三板,对于VC/PE机构似乎也并无产生实质影响。

而根据资产规模与盈利状况的匹配情况,则大致可以看出,挂牌VC/PE内部正在发生严重分化。经营模式不尽相同的各家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及内生能力也是迥异。归结来看,大致包括几种类型。

一是,资产及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均保持相对稳定者,如九鼎集团、硅谷天堂两项指标一直在该群体中遥遥领先。二是,资产及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均快速上升,属于“后来居上”者。如,明石创新虽然资产规模较大,其净利润规模自2016年进入前十阵营之后,2017年第三季度再度进入前三甲。与前者类似,信中利的营业规模从2015年第6位,提升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第1位。三是,资产规模庞大,但是盈利能力快速滑落者。如,中科招商资产规模庞大,但营收规模快速跌落,盈利能力迅速下滑至上述行列较末位。达仁资管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也尚可,但其却一度陷入亏损。四是,快速成长却又快速滑落者。如,合晟资产的营业规模及净利润规模2016年迅速步入前十序列,很快又被挤出该阵营,成为前十座次榜单上划过的“流星”。

这种趋势反映出,部分PE机构经营持续恶化,经营呈现江河日下之势;但是有些机构正在拔地崛起,弯道超车。假以时日,几股兴衰不同的力量引发的骚动,势必会带动PE江湖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事实上,这种PE机构内生能力的差异,与各自的资源禀赋及经营模式息息相关,即在挂牌之前早已埋下了伏笔。

挂牌PE模式之变:从“脱实向虚”到回归本源

令市场感觉震撼的PE机构资本玩法,最早大概始自九鼎集团。在2014年之前,私募界尚无意问津新三板之时,九鼎集团即已启动挂牌申请手续,最终在2014年4月成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PE。

挂牌之时,九鼎集团即以610元/股的价格,向百名投资者增发了580万股,募集近36亿元资金。挂牌之后,九鼎集团的资本运作更加风生水起。

2014年7月,昆吾九鼎出资成立了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牌照,成为国内首家民营PE系公募基金。同年8月,九鼎集团通过定向增发募集22.5亿元,将总股本增至40.73亿股。2014年9月,昆吾九鼎设立北京黑马自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个人风险投资牌照。次月,九鼎集团设立首只国际基金,目标进军海外房地产及股权基金。2014年10月,九鼎集团出资约3.6亿元,获得天源证券51%的股权,取得券商牌照,此后天源证券更名为九州证券,成为首家民营PE系证券公司。2015年5月,九鼎集团以41.5亿元拍得中江地产(600053)72.37%的股权,成为首家吞下A股上市公司的新三板挂牌PE。此外,九鼎集团亦相继向保险与银行牌照发起攻势。

几番激进的资本运作,九鼎集团旗下囊括九鼎投资、昆吾九鼎、九泰基金、九州证券、香港富通保险、九信资产、晨星计划、华海期货和中捷保险经纪等9家公司。其中,昆吾九鼎下属有21家全资公司、14家控股公司、1家全资基金及2家控股基金。“九鼎绝不仅仅只是想做私募股权投资,而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全牌照的大型资产管理平台,并拥有更多的金融牌照”,九鼎方面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其大金控野心。

事实上,挂牌前的九鼎投资全部业务收入来源于昆吾九鼎的PE业务。挂牌之后,九鼎集团在资本市场如日中天,股价从1元/股飙涨至950元/股的高位,市值突破1000亿元,再到控股A股上市公司,全面布局金融集团。这一资本市场“奇迹”令世人见识了新三板彼时的魔力。

九鼎集团呼风唤雨式的资本运作,引来中科招商迅速跟进仿效。2015年3月,中科招商步入新三板大门。当年9月,中科招商董事会抛出融资议案,拟以27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300亿元的资金,震惊市场,四下哗然。大约2个月之后,中科招商再度抛出135亿的融资计划。事实上,前述两项巨额融资计划之前,中科招商已在新三板市场完成了百亿余元融资。

2015年“股灾”爆发、国家队宣布“救市”后,中科招商迅速出手,在A股市场上大举抄底。约2个月时间,中科招商耗资40多亿元,先后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被举牌上市公司涵盖房地产、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农林牧服务业、化学原料与制品、医药制造、进口原料批发及有色金属等行业。虽说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对外声称“融资300亿元是为打造上市公司产业集群”,但是中科招商耗资密集举牌的16家A股上市公司,多为市值40亿元及以下的小市值公司,“壳公司”特征明显,公司由此也被称为A股“壳王”。

前述机构的资本运作示范效应下,其他挂牌新三板的VC/PE机构热情也被点燃,快马加鞭展开运作。挂牌之后的达仁资管、思考投资(831896.OC)均已通过几轮融资,达仁资管经历4次定增,合计募资10.95亿元;思考投资3次定增募集3.1亿元。信中利、菁英时代(833899.OC)、同创伟业等PE机构相继奔跑在谋求金融保险牌照的道路上。PE机构类似的资本运作项目不胜枚举。截至2016年1月,仅九鼎投资、中科招商、硅谷天堂、同创伟业等6家PE机构,估值即达近1900亿元。PE机构频繁出手,资本运作模式各有不同,但归结起来大致包括金控模式、炒壳模式、PE+上市公司模式等类别(表5)。

九鼎集团、中科招商高调的资本运作触发了监管层的整顿。2015年12月,证监会叫停PE挂牌及融资。融资通道被堵塞之后,PE机构频繁的资本运作似乎并未停止,但在运作模式上悄然发生了变化。

追求“大金控”道路无果的PE机构,越来越多地以“PE+上市公司”模式与上市公司开展合作,或者向实业转型,曲线变通融资。事实上,众多PE挂牌新三板的冲动源自于九鼎集团、中科招商等大手笔融资便利的刺激,监管整顿使之融资梦断,客观使得PE在新三板的融资从早前的金融体内循环,越来越多地转向实体经济,“PE+上市公司”模式越来越多被采用。

在新三板出现之前,2009年10月,创业板推出之时,投资圈还在寻找Pre-IPO项目时,硅谷天堂即已与上市公司合作推出新模式——“PE+上市公司”模式。此后该模式风起云涌,在A股市场,与硅谷天堂达成合作的上市公司股价都会暴涨。2011年9月,天堂硅谷与大康牧业(002505)联合设立从事产业并购服务的有限合伙制基金——长沙天堂硅谷大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长沙天堂”),这是投资圈内最早的“PE+上市公司”型并购基金。

“PE+上市公司”模式,实质是由VC/PE等外部机构以普通合伙人(GP)的身份与上市公司共同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继而在外部寻求适合上市公司未来扩张的优质项目,予以孵化、培育,后续再将该项目注入上市公司,并完成资本的退出。该模式通过上市公司与PE双方资源禀赋的有效结合,解决并购的工具手段和金融平台问题;解决面临IPO渠道堵塞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同时,PE亦可以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便利,构建稳定的融资平台。

2015年7月,刚刚登陆新三板的明石创新,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近10亿元,创下新三板“挂牌同时定增”的规模之最。此后,通过直接投资,明石创新直接参股或控股十余个大型龙头企业、超过百个创业型科技企业,将原本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家族企业做到市场估值超过190亿元的巨型私募机构。2016年,明石创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0%。

2015年8月,明石创新以现金1.57亿元认购万达集团(山东东营一家多元化企业,并非王健林旗下的万达集团)785.3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22.5%。同日,明石创新出资1200万元收购山东海洋明石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60%。

同年12月,明石创新出资3.6亿元,收购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75%的股权。该公司是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同时具备医疗器械、军品以及大型盾构机过渡舱生产资质且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

2016年4月,明石创新出资3.85亿元参与设立万华明石氢业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领域。2016年5月,明石创新与东营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设立企业,建设制氢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1亿元。同月,明石创新以1.29亿元报价中标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100%国有产权转让项目。2016年8月,明石创新已经与山东地矿(000409)签署定增认购协议,投资1亿元。

无独有偶。2016年4月,信中利入主深圳惠程(002168),获得了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2016年6月,信中利与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信中利-有住产业升级基金”,基金总规模为12亿元。此后,2016年9月,深圳惠程出资5-5.8亿元,与信中利子公司北京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发起设立信中利惠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总规模不超过20亿元。

达仁资管也实施“金融+实业”双轮驱动战略,扩充其实业版图。2016年,达仁资管2016年还收购了港股上市公司灵宝黄金(00330.HK)24.06%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同时,达仁资管还受让龙电电气(870314)部分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在半年内实现该公司的扭亏。

总的来说,中国证监会不惜承受“破坏市场化”的舆论压力,叫停私募基金挂牌,事出有因。新三板对挂牌公司的募投监管,在披露合规、募集及投资资金的使用上没有相关限制,使得大量资本运作项目出现投机倾向。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新三板企业在挂牌定增之后即开始脱离主业,将大量募集资金投向二级市场、新三板企业、VC/PE、小额信贷乃至高利贷等高风险金融市场,与赌博无异”。本质上讲,在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积极稳妥降低杠杆率、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证监会对新三板PE机构整改,意在推动PE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两年的经营绩效对比来看,布局“PE+上市公司”模式、转型实业的PE机构总体表现较好。如,硅谷天堂、明石创新、信中利等机构,资产及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均上升较快,在挂牌新三板的PE群体中遥遥领先(表1-3)。昔日长袖善舞买壳、步入大金控之路的中科招商,经营状况江河日下。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严打A股“炒壳”行为。在2017年A股结构性行情下,大量中小创企业股价暴跌,中科招商也开始被迫大幅减持之前举牌的股票。这一对比或意味着,PE“脱实向虚”的老套路已走向末路,“脱虚向实”正成为PE成长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唯有坚守“脱虚向实”的原则,PE才能在新监管环境下生存。

摘牌背后的双重玄机

本质上说,挂牌新三板不仅为VC/PE机构提供了新的项目退出渠道,更使之获得华丽转身的舞台,故而,新三板一度成为VC/PE机构扎堆追捧的“香饽饽”。然而,随着证监会叫停PE挂牌及融资,资金端随监管升温而收紧,PE在新三板的融资功能变得促狭。与此同时,根据新三板的规定,挂牌PE必须详细披露其发行产品、收购等情况,企业的督导成本较高。挂牌新三板开始成为一些PE的负累,不少机构需要通过主动摘牌来提升其融资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股转系统的“PE新八条”,其中一条便是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此指标不合格也成了挂牌私募的致命问题,由此导致一些PE被动摘牌。

从表1-4的财务指标可见,合晟资产、达仁资管、中科招商3家均属于资产规模庞大、底子很厚、起点相对较高者,但其经营状况急速恶化。另外4家机构——拥湾资产、富海银涛、银纪资产及昌润创投,营收规模均较低,属于底子很薄弱的机构。2015至2016年,除富海银涛均在千万量级之外,其他3家机构营业收入均不足630万元;净利润规模也存在类似情况,盈利能力较低。

被摘牌PE机构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整改要求的第一项以及第五项,分别为“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以及“创业投资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如,2016年,达仁资管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的比例”未能达标;而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3家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未能达标。

截至2017年12月底,已发布自查报告的挂牌VC/PE机构有12家,其中,达仁资管、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等5家机构不符合整改要求,按照全国股转系统的监管要求,已经被强制摘牌。

事实上,由于各家PE经营模式不尽相同,此番被摘牌的机构情况各异。对于部分PE而言,摘牌新三板乃是情非得已,而部分机构却是不忧反喜。

如,不符合整改要求被摘牌的达仁资管,其自2015年实施“金融+实业”双轮驱动战略以来,实质上已转型发展实业,达仁资管旗下的灵宝黄金正积极谋划A+H上市,另外一家企业龙电电气也正启动上市辅导。按照现有的PE自查整改要求,达仁资管的经营状况尚不合规,但其资本运作成果有目共睹。从达仁资管角度看,新三板流动性较差,估值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法全部体现;此番退出新三板乃是顺势而为,自愿摘牌。退出新三板之后,达仁资管旗下公司已启动海外上市征程。

不过,无论在何地挂牌融资上市,唯有遵循“脱虚向实”的趋势、回归金融行业的本质,方可适者生存、茁壮成长。

10,14年前,他花千万元收购的小厂如今市值500亿,更改写了世界锂业...

天齐锂业掌门人蒋卫平用不到十年时间,将一家年收入3亿元的县级企业打造成为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国际锂业巨头,并重塑了世界锂行业格局。围绕蒋卫平确定的“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发展战略,天齐锂业走出了一条“上市+跨境并购”的扩张之路:利用A股上市等带来的资金支持,在上游,大手笔收购泰利森、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SQM等资源型企业;在中游,收购了银河锂业江苏,并在境内外相继启动了数个大型锂盐项目,上下游的匹配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中游的生产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逐步进入国际主流锂电池材料供应链。目前,天齐锂业正在推进港股上市,以化解收购带来的债务风险。

在天齐锂业堪称“传奇”的成长中,可资借鉴的不仅有其对发展战略的坚守,面对环境变化所体现出来的战略定力以及注重战略与战术平衡等,亦有其对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的高度重视。在产品市场方面,以掌控优质资源为核心优化生产布局,提升生产规模;在资本市场方面,以业绩为核心和驱动力,以做厚股本为主要措施的市值管理模式以及利用资本解决发展资金问题,都极为有力地帮助天齐锂业实现战略目标。

作者:符胜斌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锂金属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其行业规模比较小,在新能源行业大发展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天齐锂业的前身射洪锂业则是这个小行业中毫不起眼的一家小企业。

射洪锂业是在1992年成立的射洪县国有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便陷入长期亏损,截止到2004年,射洪锂业已累计亏损6200余万,而股东的出资只不过有2000万元,股东损失殆尽。为卸下这一“包袱”,2004年射洪县政府与蒋卫平所控制的天齐集团签署协议,在剥离射洪锂业约7000万元债务后,以1144万元价格,将射洪锂业全部股权转让给天齐集团,射洪锂业更名为天齐锂业。

似乎受更名的影响,天齐锂业自此走上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一场影响世界锂行业格局的“风暴”也在悄然形成。

1

从贸易商到实业家的华丽转身

蒋卫平和射洪锂业结缘,主要还在于其与射洪锂业形成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射洪锂业主要生产工业碳酸锂,所需的原料原本由其股东四川金川提供。但由于四川金川的锂矿品位低、规模小,国内其他锂辉石矿也存在品质不稳定、供应规模小等问题,自1998年开始,射洪锂业便开始通过蒋卫平控制的天齐五矿代理进口澳大利亚泰利森的锂辉石,蒋卫平也由此开始与射洪锂业结缘。这一缘分直到2004年完成射洪锂业股权转让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蒋卫平的回忆,之所以愿意在当时锂行业发展前景不明的情况下接手射洪锂业,主要是其在研究元素周期表后发现,“锂”在核爆炸里起控制速度的作用。当初日本研制过锂电池,是非常初级的一代。但他觉得“锂”前景广阔,人类利用这个元素的可能性非常大,由此毫不犹豫地介入射洪锂业的重组。

工科出身的蒋卫平入主天齐锂业后,立即从技改升级、改变管理和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手术”。经过数年努力,蒋卫平终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打造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从2007年到2010年上市前夕,天齐锂业基本每年实现营收3亿元,利润5000万元左右,资产规模也从2.9亿元稳步增长到4.4亿元(图1)。在天齐锂业获得重生的同时,蒋卫平个人也完成了从贸易商到实业家的华丽转身。

上市后的天齐锂业,依据保持着非常稳健的发展节奏,直至一个千载难逢机会的出现,世界锂业巨头Talison(泰利森)在寻找买家。

2

拦截收购泰利森,上游扩张获得重大突破

为更好地理解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的战略意义,有必要先简要了解一下锂的行业特点。

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高新技术和军工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高涨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的地位凸显,已被锂资源短缺的国家列为战略安全保障资源。

从产业链分析,锂辉石(锂矿)及含锂盐湖卤水是生产锂产品的最初原料(8吨锂精矿生产1吨碳酸锂),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接下来通过矿石提锂和卤水型盐湖提锂两种方式生产工业级碳酸锂,并以工业级碳酸锂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氯化锂,进而延伸到锂基脂、锂电池正极材料、金属锂产品等下游领域(图2)。天齐锂业主要生产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处于锂产业链的中游位置。

全球最大的五家锂企业是SQM、ALB(雅保)、泰利森、FMC和Orocobre,这5家企业拥有的“四湖三矿”提供了全球80%-90%锂资源。锂的上游行业集中度极高,锂资源供应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比如SQM是全球最大的锂企业,拥有世界最大、品质最优的Atacama盐湖,还拥有阿根廷Cauchari Olaroz锂项目50%的权益和Mt.Holland锂矿项目50%的权益;泰利森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锂矿拥有者及供应商,拥有目前世界上正在开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西澳大利亚Greenbushes(格林布什矿),Atacama盐湖和Greenbushes的产量占“四湖三矿”总产量的70.2%。

全球中下游的锂盐产业同样也高度集中,2017年前五家企业产量合计约占全球60%,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SQM、雅保以及天齐锂业。

从全产业链竞争力角度看,中国锂资源生产能力弱,但锂盐加工能力强。中国锂资源以盐湖型为主,但限于技术和成本各方面原因,目前依然主要从矿石中提锂,所需锂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天齐锂业生产所需的锂精矿全部采购自泰利森,也是泰利森最大的客户,天齐锂业在2011年、2012年从泰利森采购的锂精矿量约占后者产品年销量的35.69%和36.56%。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的行为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整个过程也是充满波折。

2012年8月底,泰利森与雅保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洛克伍德达成一致,后者将以每股6.5加元的价格收购泰利森全部股份,并从多伦多交易所退市,收购成本总计7.24亿加元,折合45.54亿元,泰利森的股东会将在11月底对这次交易进行表决。

如果泰利森的股东会通过了交易方案,锂产业的上游集中度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对锂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的中国和天齐锂业而言,议价能力将会被进一步削弱,自身利益无疑会受到长期影响,我国的钢铁行业就是前车之鉴。基于此,在仅有3个月等待期的情况下,天齐锂业做出了参与收购竞价的决定。

其收购过程大体分四步进行。

首先是突袭收购,争取主动。

天齐集团先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天齐集团香港,再通过天齐集团香港在澳大利亚设立WindfieldHoldings Pty Ltd(以下简称“文菲尔德”),并以后者为平台在二级市场上“低调”购入泰利森19.99%的股份,实现了在规避触发要约收购的情况下,达到在泰利森股东会上狙击洛克伍德交易方案的目的,为自己争取主动,赢得时间。

至2012年9月开始到11月初,文菲尔德以二级市场交易和场外协议转让方式累计收购了泰利森2288万股,约占泰利森股本的19.99%,其中二级市场“吸筹”的比例低于10%。天齐集团这样操作的原因是,根据泰利森上市地多伦多交易所的规则,文菲尔德在持有泰利森的股份超过10%时需要发布公告。如果文菲尔德完全依靠二级市场的操作,一步步增持泰利森股份到19.99%,无疑会“打草惊蛇”,引起洛克伍德的警觉,为其“迎战”提供了充足时间,“突袭”效果将大打折扣,并会因为二级市场的收购导致泰利森股价上涨,从而增加自己的收购成本。

收购这些股份,天齐集团耗资约1.57亿加元(折合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文菲尔德成为泰利森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36.18%的Resources Capital Fund IV(以下简称“RCF基金”),地位举足轻重,在泰利森股东会上可以有效行使对洛克伍德收购报价方案的否决权,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洛克伍德完成收购泰利森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总的来看,天齐集团的这场“突袭”做得比较巧妙,收购比例控制在20%以内,既避免了“打草惊蛇”,又规避了要约收购义务(澳交所规定,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超过20%就应当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需收购泰利森的全部股份),更使自己在泰利森股东会上获得较大的发言权。

其次是引入中投集团,发起收购要约。

在仓促应战,并以较短时间建立阵地之后,天齐集团开始实施反击,准备与洛克伍德进行竞价。

2012年12月,天齐集团提出以每股7.5加元的价格收购泰利森剩余约80%股权(对应泰利森的估值为8.48亿加元,折合约54亿元人民币)。按此报价,天齐集团为收购泰利森80%股权还需支付约6.8亿加元(折合约43亿元人民币)。天齐集团的报价超过了洛克伍德每股6.5加元的报价,被泰利森的董事会认为是最优收购方案并获得股东会及法院的认可,狙击获得成功。

但要实施要约收购,天齐集团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收购资金从何而来。天齐集团当时的资产30.6亿元,净利润0.55亿元,而其两阶段收购需动用的资金规模在53亿元左右,这对天齐集团而言,压力颇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天齐集团找到了国家队——中投集团。

2013年2月,中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立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立德投资”)出资2.73亿加元入股文菲尔德,持有35%股权(图3)。

在引入中投集团约3亿加元资金之后,为解决剩下的约3.8亿加元收购资金,天齐集团采取了天齐集团香港进行债权融资,再向文菲尔德注资的方式予以解决。

天齐集团香港分别与Credit Suisse AG(瑞士信贷集团)、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Twenty Two DragonsLtd(ADM Capital之子公司)签署了金额分别为2亿美元、1.2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合计3.7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天齐集团全面收购泰利森的资金问题得以解决。为获得这笔借款,天齐集团掌门人蒋卫平几乎压上了全部身家,除了质押文菲尔德的股权之外,天齐集团还质押天齐锂业股份等资产,甚至一度请四川美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提供担保。

简单归纳,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全部股权的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中投集团2.73亿加元、银行贷款3.7亿美元以及天齐集团前期投入的1.57亿加元,合计金额9亿加元左右。在完成资金筹措后,天齐集团顺利完成了对泰利森的收购,泰利森从多交所退市。

从最终收购成本来看,天齐集团为获得泰利森65%股份所付出的收购代价是38.76亿元,其中收购对价34.13亿元(第一阶段19.99%股权收购对价约10亿元,第二阶段45%股权收购对价约24.13亿元)、借款利息支出2.3亿元、顾问费及融资费2.33亿元。立德投资收购泰利森35%股权所付出的收购对价约为18.77亿元。

其三,转让部分股权给洛克伍德,规避竞价。

在泰利森的收购竞争中,比较奇怪的一点是洛克伍德并没有在天齐集团提出竞价方案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报价,按其实力,应不会如此。

有一种观点认为,洛克伍德在提出6.5加元/股的报价后,曾表示这个报价方案是“最佳及最后的报价”。根据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政策中的“Truthin takeovers”原则,洛克伍德的这一宣称限制了其提高报价修改方案的能力。但是,如果对“Truth in takeovers”原则有所了解的话,洛克伍德退出竞价的根本原因应不在于此。

所谓“Truth in takeovers”原则,是指在收购竞价中,提出竞价的一方应确保其在收购中所做的各项声明是真实、可靠的。尽管如此,竞价方仍拥有修改其声明的权力,但前提是必须说清楚变化的原因和目的,并不得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

洛克伍德的声明更多是一种收购策略,意图“迫使”泰利森的股东接受其报价。在天齐集团加入战局后,洛克伍德应有充分的理由去提高自己的报价。洛克伍德退出竞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天齐集团在泰利森股东会获得了较大的发言权,能否决其收购提案。洛克伍德与其硬拼,不如寻找其他路径实现或部分实现收购目的,而天齐集团为了避免陷入与洛克伍德的竞争,抬高自己的收购成本。或许出于这些考虑,二者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合作安排。

天齐集团完成对泰利森全部股权收购后,洛克伍德与天齐集团、中投集团签署协议,洛克伍德将获得文菲尔德49%股权,天齐集团将持有51%股权,中投集团(立德投资)退出。由于文菲尔德的股本结构比较复杂,合作各方为实现这一目的,采取了非常复杂的交易方案。

文菲尔德的股本由A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及可转换票据三大类组成。天齐集团香港主要持有A类普通股和可转换票据,立德投资主要持有B类普通股(表1)。

根据文菲尔德的股本结构,为实现持股49%的目的,洛克伍德采取的具体收购路径如下。

首先,洛克伍德与天齐集团、中投集团就泰利森的估值协商达成一致。洛克伍德对泰利森的估值是10.7亿美元,折合约6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在天齐集团54亿元估值基础上溢价约13%,而此时距离天齐集团完成收购还不到1年时间。

接下来,文菲尔德将可转换票据全部转换为A类无表决权普通股股票,文菲尔德的总股本上升到8.35亿股(表2)。按照10.7亿美元估值计算,文菲尔德每股价格为1.28美元。

可转换票据转股之后,洛克伍德向文菲尔德提供7.42亿美元借款。文菲尔德将这笔借款主要用于债转股以及回购天齐集团香港和立德投资所拥有的A类普通股和B类无表决权普通股。

具体而言,文菲尔德先将0.72亿美元转为A类有表决权普通股,文菲尔德总股本增加到4亿美元。之后,文菲尔德用债转股形成的0.72亿美元资本金和剩余的6.7亿美元借款(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8%)用于回购股本:0.26亿美元回购天齐集团香港持有的部分A类有表决权普通股(约2030万股)、4.66亿美元回购天齐集团香港持有的全部A类无表决权普通股;2.5亿美元回购立德投资持有的全部B类无表决权普通股。

经过上述操作,文菲尔德的股本只剩下A、B两类有表决权的普通股,股东变成天齐集团香港、立德投资和洛克伍德三家,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31%、18%。与此同时,文菲尔德的债务增加了6.7亿美元(表3)。

在文菲尔德的股本结构得以简化后,洛克伍德接着以1.24亿美元价格收购立德投资全部B类有表决权普通股。交易完成后,文菲尔德只有两名股东,其中天齐集团香港出资2.04亿美元,持有51%股权;洛克伍德出资1.96亿美元,持有49%股权(表4)。

综上来看,洛克伍德为持有文菲尔德(泰利森)49%股权,动用的资金规模为8.66亿美元,其中股权性资金1.96亿美元,债权性资金6.7亿美元;所采取是增资、收购、借款、回购四种方式的结合。

为什么洛克伍德要采取如此复杂的方式完成收购?如果仅仅从交易方案来看,洛克伍德完全可以采取直接收购文菲尔德49%股权的方式进行操作,同时进行A类、B类的股本结构调整,比如将无表决权的股份转换为有表决权的股份即可。答案或许在于洛克伍德降低自身投资成本的需要。

洛克伍德对文菲尔德的估值高达10.7亿美元,如果直接采取收购49%股权的方式,洛克伍德需支付5.24亿美元。虽然金额较实施的方案要低很多,但这些资金全部是股本性投入,如果这些资金来自于借款,洛克伍德将需独自承担相应的资金成本。而现行方案的股本性资金仅为1.96亿美元,6.7亿美元为债权性资金,意味着债权性资金的成本转嫁到了文菲尔德,洛克伍德自身的压力大大减轻。

为确保这部分债权资金的安全,洛克伍德还与天齐集团约定,天齐集团和洛克伍德承担最终的偿还责任。二者可选择随时或在到期日时,同时按照相应股权比例,以增资方式偿还该债务。如此一来,不仅增厚了债权偿还的安全垫,而且也赋予了洛克伍德更多的选择权。如果泰利森经营成果向好,完全可以对这部分资金实施债转股。

除了上述安排之外,洛克伍德还授予天齐集团(含天齐锂业)为期3年,以14倍于过去连续12个月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价格投资洛克伍德德国公司20%-30%权益的期权。洛克伍德德国公司主要负责洛克伍德除智利和美国之外的锂业务,处于锂产业中游,但在业内的话语权以及有机锂产品档次上均强于天齐锂业。天齐锂业获得入股该公司的机会,对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帮助甚大。

另一方面,洛克伍德为了获得泰利森的投资机会,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巨大的,不仅以更高的估值入股泰利森,付出了更多的资金,而且还赋予天齐锂业投资旗下核心资产的机会。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天齐集团突袭收购对其形成的被动局面。

其四,泰利森注入天齐锂业,完成资金和交易的闭环。

立德投资参与收购泰利森所付出的成本是2.73亿澳元。这些投资在洛克伍德入股文菲尔德的时候全部退出,立德投资共获资金3.74亿美元,按当时美元与澳元1:1的汇率折算,约为3.74亿澳元。立德投资以接近40%的收益率获利退出,完成资金和交易的闭环。

相较于立德投资的“轻松”,天齐集团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为消化38.76亿元收购成本,天齐集团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是通过洛克伍德的入股实现部分退出,天齐集团累计实现退出4.92亿美元。按当时美元与人民币1:6.2的汇率折算,约为30.5亿元。这部分所得,主要被天齐集团用来偿还收购泰利森时所发生的并购贷款,天齐集团的资金压力大大减轻。

二是突袭收购成功后即向天齐锂业转让文菲尔德6.64%股权,天齐锂业向天齐集团预先支付3.34亿元。

天齐集团通过这两笔资金运作共计回收资金33.84亿元,与其38.76亿元的投资成本相差不到5亿元,而此时天齐集团还持有文菲尔德44.36%股权,解决资金闭环的问题基本已无悬念。

三是天齐集团将文菲尔德44.36%股权注入天齐锂业,最终实现资金和交易闭环,这也是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最为关键的一环。

2013年,天齐锂业实施非公开发行,拟融资33亿元,其中30.4亿元用于收购天齐集团持有的文菲尔德44.36%股权。最终,国华人寿保险等8家投资者认购了31.3亿元。蒋卫平没有参与认购,其在天齐锂业的持股比例由73.75%下降到41.9%,但仍保持较高的控股比例。

天齐集团为收购泰利森65%股权耗资38.76亿元,通过三次退出,累计获得资金64.24亿元。简单计算,天齐集团的收益率超过了60%,如果考虑到借款所产生的杠杆作用,天齐集团的收益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天齐集团实现资金和交易闭环的过程虽然复杂,但结局非常美好。

天齐集团在获得30.4亿元收购资金后,并没有将其纳入囊中,而是代文菲尔德偿还其所欠洛克伍德6.7亿美元借款的51%,约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2亿元。如此一来,天齐集团最终净得约9.2亿元,收益率也下降到25.8%。天齐集团之所以这样操作,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天齐锂业收购文菲尔德股权的估值基础是天齐集团的收购成本加合理费用,没有考虑文菲尔德净增6.7亿美元借款对其股权估值产生的影响(文菲尔德原无债务)。如果不消除这笔“平添”的负债,30.4亿元交易价格将是不合理的。

二是可以迫使洛克伍德同时将其债权进行豁免。按照双方此前的约定,双方应同时按各自股比采取相同方式解决文菲尔德6.7亿美元的债务。在天齐集团做出行动后,洛克伍德将不得不将剩余的3.3亿美元债务进行豁免。如此一来,文菲尔德的负债将得以全部消除,洛克伍德获得泰利森49%股权的投资成本则上升到5.24亿美元,按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折算,约合32.15亿元。

简单梳理一下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的逻辑:由于自身生产经营高度依赖于海外锂辉石矿,在上游集中度有可能进一步集中,洛克伍德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前提下,天齐集团毅然加入收购战局。考虑到上市公司收购需履行一系列的披露和公告程序,为达到“突袭”和提高并购效率,降低并购成本的目的,蒋卫平最终选择了先由天齐集团收购,再以成本价转让给上市公司的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蒋卫平及其控制的天齐集团体现出较强的交易管理能力。

蒋卫平先以二级市场收购和场外协议受让两种方式“突袭”获得泰利森19.99%股权,不仅有效规避了信息披露义务,而且一举奠定了与洛克伍德竞争的主动地位,迫使后者不得不放弃竞争,并使之在后续合作中以更高的价格收购泰利森49%股权。

除了并购策略运用得当之外,在这起并购中还值得关注的是蒋卫平的资金管理手段。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蒋卫平不仅敢于质押自己的全部身家,而且还及时引入中投集团这个强有力的伙伴,并以境外平台境外融资的方式快速获得并购贷款,一举完成收购。

在退出方式上,蒋卫平也别具一格。除了先期向上市公司转让部分股权,回收一定资金,减轻自身压力的基础上,还通过利用洛克伍德急于合作,急于获得泰利森优质锂矿资源的心理,使其向文菲尔德借款,并采取文菲尔德回购股权的方式及时回收资金以偿还天齐集团香港的并购贷款,极大减轻了自身的资金压力。

从最终的运作结果来看,蒋卫平不仅在短时间内录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而且还将泰利森这家世界锂业巨头的控制权牢牢控制在手中,天齐锂业顺利实现上游资源零的突破,拥有了西澳州Greenbushes锂矿,掌握了全球锂辉石矿供应量的2/3,全球锂资源(包括锂辉石、盐湖提锂产品)市场的30%。

由于采取非公开发行筹资的模式,天齐锂业在收购泰利森后,财务状况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得到优化和提高。截至2013年底,天齐锂业资产16.8亿元,资产负债率48.5%;实现营收4.15亿元,亏损1.39亿元。截至2014年底,天齐锂业资产猛增到61.29亿元,资产负债率则下降到23.39%,实现营收14.22亿元,利润3.28亿元。天齐锂业在资产规模和行业地位快速提升的同时,一举扭亏为盈。虽然蒋卫平在天齐锂业的控股权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了41.9%的比例,并且随着天齐锂业市值的提升,为其下一步运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3

布局中游:收购银河锂业江苏

为更好地将泰利森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天齐锂业开始在中游进行发力,着力点在调整、提升天齐锂业产品结构和优化、完善生产布局两方面。

2013年前,天齐锂业的主要产品是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无水氯化锂、单水氢氧化锂碳酸锂四大品种,总产量基本保持1万吨左右。这一规模虽然在我国居于前列,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显较小。比如全球最大的锂产品生产企业SQM,碳酸锂及其衍生产品约3万吨;洛克伍德的Chemetall,碳酸锂及其衍生产品约2.5万吨以及FMC年产碳酸锂及其衍生产品约2万吨等。

为追赶先进,天齐锂业在上市后启动了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和年产5000吨氢氧化锂两大项目的建设,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天齐锂业碳酸锂及衍生产品的产量达到2万吨,一举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在完成对泰利森的收购后,依托其资源优势,天齐锂业进一步在西澳奎纳纳投资建设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和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产品结构和档次得到提升和优化。

但天齐锂业的“野心”不限于此,天齐锂业在寻求锂盐产品总体规模增长的同时,还希望在全球高端碳酸锂产品——电池级碳酸锂领域成为全球最大。为此,在2015年,天齐锂业又发起了一次跨境并购,此次的交易对手是另一家世界级锂业公司——Galaxy Resources Limited(以下简称“银河锂业”),合作的标的是银河资源在张家港设立的银河锂业(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锂业江苏”,图4)。

银河锂业江苏的主要产品是电池级碳酸锂,拥有中国首条全自动化碳酸锂生产线,产能为1.7万吨/年,于2012年10月开始正式生产。投产后,银河锂业江苏的生产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产能利用率最高时仅为32.94%,企业也因此陷入亏损的泥潭,收购前近3年亏损约7.12亿元,而银河锂业的股本投入只有8.15亿元,几乎损失殆尽(表5)。

银河锂业江苏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使用的原材料来自于银河锂业控制的凯特林矿山所提供的锂辉石矿石,但由于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比较高等原因,导致其生产不具备经济性。因此,从2014年开始,银河锂业江苏开始自救,其中的一条主要措施是改变经营模式,产品由自产自销变更为受托加工。

2014年3月,天齐锂业开始委托银河锂业江苏为其代为加工符合标准的碳酸锂产品(原料来自于泰利森的锂精矿),双方的合作由此开始,天齐锂业也迅速成为银河锂业江苏的最大客户,占其销售收入的46.57%。

在完成泰利森的收购后,天齐锂业开始谋划收购银河锂业。天齐锂业选择银河锂业江苏的主要原因在于,银河锂业江苏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且技术工艺先进;银河锂业江苏地处张家港,地理位置优越,泰利森的锂精矿可以直接从港口通过传送带运输到厂,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锂精矿的路途损耗,收购银河锂业江苏可以进一步优化其生产布局。

出于这一战略考量,2015年初,天齐锂业以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天齐锂业”)为主体,通过在香港设立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香港”),出资4.48亿元现金收购银河锂业国际(银河锂业江苏的控股股东)100%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天齐锂业国际。这起收购虽然没有像收购泰利森时惊心动魄,但其中的诸多细节也彰显出天齐锂业对交易的把控能力。

首先是交易主体的选择。

银河锂业江苏地处国内,按照通常的考虑,由成都天齐锂业直接收购银河锂业国际所持银河锂业江苏100%股权即可,这样还会避免境外投资项目审批、外汇资金进出等诸多境外投资审批管理事项,但天齐锂业选择的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方式(图5)。并且,为实现转让银河锂业国际全部股权的目的,银河锂业国际还将其持有的其他资产事先进行了剥离。

天齐锂业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交易,笔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银河锂业希望在境外快速完成交易,这样就可以避免境内交易给其带来的外汇汇出以及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工商变更登记等一系列工作。成都天齐锂业完成收购后,逐步将银河锂业江苏的股权转移到境内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是调整交易价格。

天齐锂业起初与银河锂业商定的收购价格是1.22亿美元,但后来削减到0.72亿美元,减少了0.5亿美元,缩水约40%。收购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银河锂业江苏原来是用凯特琳矿山的锂辉石进行生产,天齐锂业收购后,将会改用品位更高而粒度更细的泰利森化工级锂精矿作为原料,由此将导致其不能达到1.7万吨/年的设计产能,企业资产价值应当缩水。

二是银河锂业国际在2013年曾以碳酸锂生产工艺专有技术向银河锂业江苏增资0.25亿万美元,但该专有技术在中国境内申请发明专利时,两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由此将导致银河锂业国际的这笔出资不实。

其三是天齐锂业对资金的运用有板有眼。

尽管天齐锂业付出了巨大努力来降低收购成本,但4.48亿元的收购价格仍高于银河锂业国际100%股权1.87亿元的估值,溢价率接近140%,并且这笔资金对天齐锂业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截至2014年底,天齐锂业自身的货币资金只有0.25亿元,合并口径只有4.36亿元,均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除收购资金存在缺口之外,收购完成后天齐锂业还需对银河锂业江苏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整合。截至2014年底,银河锂业江苏的资产8.96亿元,负债8.7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5%。要摆脱困境,关键的一环是向其注入资本金。为此,天齐锂业拟在2年内通过成都天齐锂业向其注入7.5亿元资本金。如果银河锂业江苏将此笔资金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其资产负债率将会下降到7.5%,企业的基本面大为好转。这两笔资金需求合计11.86亿元。

此时,摆在天齐锂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寻求贷款;二是股权融资。但天齐锂业采取的解决方案似乎比较独特。

对于4.36亿元并购资金,天齐锂业似乎采取了接受天齐集团6亿元资金支持的方式。2014年年中,天齐集团向天齐锂业提供了一笔6亿元的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按照天齐集团获取金融机构贷款的实际融资成本执行。这笔资金的主要用途可能是收购银河锂业江苏。

对于收购完成后所需的7.5亿元整合资金,天齐锂业采取的方式可能是对文菲尔德进行减资。2015年年中,在完成对银河锂业国际的收购后,天齐锂业对文菲尔德减资2亿美元。按其持有51%股权计算,文菲尔德可获得资金1.02亿美元。这笔资金加上使用天齐集团借款完成收购后剩余的约1.6亿元,总额与天齐锂业拟向成都天齐锂业增资的金额大致相当。

天齐锂业做出减资决定的勇气来自于泰利森强劲的盈利能力。泰利森在2014年实现净利润4.2亿元,较2013年的1.32亿元大幅增长。文菲尔德支付减资款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如此可以简单理解为文菲尔德替银河锂业江苏承接了大部分银行债务。在完成这些工作后,银河锂业江苏2015年实现净利润0.58亿元。

天助自助者,天齐锂业在收购泰利森后,锂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碳酸锂及锂精矿价格持续上扬(图6),天齐锂业抓住了这次机会,并给自己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开了运作的空间。收购银河锂业国际后,天齐锂业在境内形成了张家港和射洪两个生产基地,在西奥也形成了大型生产基地,锂化工品产能大幅提升,并且与泰利森的锂精矿产能和扩产能力实现了更好的匹配。

4

行业龙头地位初成

天齐锂业在完成对泰利森和银河锂业江苏两家公司的收购,以及通过境内并购和项目投资之后,基本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锂行业龙头企业地位初步形成。

天齐锂业拥有泰利森51%的股权、扎布耶盐湖锂盐20%股权和措拉锂辉石矿全部股权,锂资源拥有量折合碳酸锂当量达到470万吨,踞世界前列。锂精矿的产量从无到有,并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64.65万吨,并有望2019年产能扩大至134万吨/年;锂盐的产量则由2013年的1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3.26万吨,5年时间增长3倍有余,并且随着数个大项目的投产,天齐锂业2018-2020年锂盐销量折合碳酸锂当量将分别达到3.65万吨、5.34万吨、8.45万吨,也位居世界前列。

从财务指标上看,2013年天齐锂业的资产16.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5亿元,2017年分别达到178.4亿元、54.7亿元,增长均超过10倍,尤其是利润,由2013年亏损1.39亿增长到2017年34.52亿元,颇具世界级锂业巨头的风采。

在扩张的过程中,天齐锂业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升高,反而由2013年的48.48%下降到2017年的40.39%,由于汇兑损益等原因,2017年天齐锂业的财务费用为0.55亿元,较以往年度的增幅并不明显(表6)。并且因为天齐锂业拥有最优质的矿产资源,成本优势给天齐锂业带来了远超同行业的回报,其毛利率,ROE、净利率等指标都很靓丽(图7)。

天齐锂业的扩张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把握战略机会的意识和能力、战略布局的眼光和措施以及善于借助外力之外,还与其充分发挥和利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的手段离不开。

5

市值管理助推并购扩张

2010年天齐锂业完成上市后,股本仅有0.98亿股,按照30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市值约30亿元;截至目前,天齐锂业的股本增长到11.42亿股,按照2018年8月初46元/股的均价计算,市值增长到526亿元,业绩和市值均出现高速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齐锂业的市值管理做的比较成功,其运用的主要方式是增厚股本。

自上市以来,天齐锂业就开始了一系列做厚股本的工作。天齐锂业做厚股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资本公积转增、非公开发行以及配股,尤其是在2016年实施的按每10股转增28股的资本公积转增方案,一举将其总股本从2.61亿股提高到9.94亿股(表7)。

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等于其股本乘以股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点也可以理解为管理上市公司的股本和股价,由此延伸出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比如对股价的“管理”等。

在股本和股价中,股价是市场行为的结果,对其“管理”的难度很大,大多数情况下是短期行为或者说是短期结果,而股本则不相同,股本更侧重的是从公司长远角度出发,在做大公司股本的同时,为上市公司发展募集资金。

天齐锂业通过非公开发行、配股等行为做大了公司股本,并同时实现了获得并购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的目的。而这些资金的运用结果,支撑了业绩的增长,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公司的市值也得以快速增长。天齐锂业业绩的增长反过来又为其做厚股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并对推高股价、做大市值帮助很大,业绩和做厚股本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出于对市值管理关键点的理解,天齐锂业的关键项目都是依靠二级市场融资而来。从上市到现在,天齐锂业共投资了15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在这些项目中,直接依靠二级市场融资解决资金问题的项目有7个,投资总额约60亿元,约占总投资的50%(表8、表9),极大减轻了天齐锂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尤其是依靠二级市场融资收购的泰利森,能够依靠自身资金实力完成投资额达到33.7亿元的锂精矿扩产和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两大项目的建设,既证明了天齐锂业收购的成功,又证明了其市值管理方式的恰当和有效。

天齐锂业较为成功市值管理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为天齐锂业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行为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垫。

蒋卫平及其配偶张静与天齐集团在解决天齐锂业发展资金缺口方面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过桥贷款,对顺利完成投资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拦截并购泰利森时,就由天齐集团首先出面介入,在短时间内完成收购,然后以加快的速度注入上市公司,由此提高了并购的效率。天齐集团收购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来自于质押所持天齐锂业的股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没有这些质押行为,想必蒋卫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2012年收购泰利森开始,截止到目前,蒋卫平及其关联人共同进行了34次股权质押行为(表10),仔细分析这些行为,可以清晰的发现蒋卫平质押行为两大特点。

其一,质押的频率逐渐升高。2012年蒋卫平只做了两笔质押,其后逐年增加,到2016年每年都会发生6-7笔质押行为。这意味着随着天齐锂业的扩张,蒋卫平及其关联人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其二,质押规模并不是很大。截至2018年7月,截至2018年7月10日,天齐集团持有天齐锂业股份总数约为4.1亿股。但在办理最近一笔质押手续后,天齐锂业累计质押的股份数为0.57亿股,约占其持股总数的13.9%,质押比率非常低。蒋卫平配偶张静同样也只质押非常少的股份。根据公开信息,张静在办理最近一笔质押手续后,累计质押的股份数只占其所持天齐锂业股份数的9.48%。

蒋卫平及其关联方的股份质押比率比较低,一方面反映出蒋卫平较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和稳妥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天齐锂业股价向好的帮助。相较当前资本市场屡屡爆出的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爆仓的“悲剧”和所面临的压力,蒋卫平显得非常从容。

蒋卫平及其关联方质押上市公司股份所获得的资金除了被用于帮助上市公司事先完成收购、向上市公司提供6亿元股东借款之外,还用于认购上市公司增发的股份。

天齐锂业上市后进行了两次增发,第一次是2014年以2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1.12亿股用于收购文菲尔德;第二次是在2017年以11.06元/股的价格,按每10股配售1.5股进行配股。出于对价格的敏感,蒋卫平只参加第二次的配股,天齐集团和张静分别认购了5342万股、769万股,实现了低成本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目的。

总的来看,天齐锂业上市以来,市值增长约20倍,其中既有业绩大幅上涨的原因,也得益于其较为娴熟的市值管理手段。天齐锂业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不断做厚股本,在良好业绩的支撑下,市值不断上涨。不断上涨的业绩,不仅支持了其股价表现,而且也给实际控制人的融资行为带来诸多便利,可以使实际控制人只质押少量股份就能解决发展资金缺口以及低成本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由此形成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天齐锂业的市值管理方式还有进一步丰富、完善之处。股本的管理包括股本的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指规模,质主要是指结构,比如境内外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等。天齐锂业在量的管理上较为成功,但在结构的管理似乎着力不够,到目前为止,天齐锂业只发行了境内普通股,对发行其他性质的股份鲜有涉足。不过,这一局面似乎即将获得改变。

6

收购SQM,撼动行业格局

2018年初,天齐锂业宣布进军香港资本市场,拟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之所以选择在香港上市,笔者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全球对新能源行业,尤其对于锂业整体持乐观态度,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交易所要高。二是为收购SQM(智利化工矿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SQM是全球最大的碘和硝酸钾生产企业,领先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商,是“四湖三矿”的拥有者之一,占有2017年全球锂化工产品市场份额的20%,仅次于美国雅保的34%。截至2017年底,SQM资产42.96亿美元,负债20.49亿美元,资产负债率47.7%;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美元,利润5.95亿美元。同期天齐锂业资产178.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4.7亿元,利润34.52亿元。二者除了利润大致相当之外,在资产和营业收入规模上均存在很大的差距。

天齐锂业对SQM实施收购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天齐锂业若能完成对SQM的收购,二者的市场份额之和将达到37%,超过美国雅保,位居全球第一。

其次是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雅保、SQM、FMC等世界级锂业公司采取的是盐湖卤水提锂的技术,碳酸锂本质上是生产钾肥等产品的副产品,生产成本长期保持在2000美元左右,甚至更低。而国内的碳酸锂生产商大都采用固态锂辉石提取碳酸锂技术,按照每8吨锂精矿提炼1吨碳酸锂,每吨锂精矿成本680美元计算,再加上各种原辅材料、人工、动力等费用支出,国内锂业公司生产碳酸锂的成本约为8500美元/吨。

如果收购成功,就意味着天齐锂业拥有了低成本的碳酸锂生产能力,由此就会增强其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在行业处于低谷的时候,别的企业亏损,但天齐锂业可以少赚;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天齐锂业则可以大赚。拥有低成本优势,对任何一家在资源型周期性行业的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要完成收购,天齐锂业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SQM的股本结构,这将决定其采取何种策略进行操作。

SQM的股本结构比较复杂。SQM总股本为2.63亿股,其中A类股1.43亿股,在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圣地亚哥电子证券交易所和智利瓦尔帕莱索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B类股1.2亿股,在上述三个交易所和纽交所以存托股份ADSs的形式上市。

SQM的公司章程规定,每股A类股股份与每股B类股股份享有平等的分红权,除董事选举事项外,在股东大会上也享有平等的表决权,并且任一股东(包含其关联方)直接或间接合计在SQM的持股数量不得超过SQM已发行的有表决权的总股份数的32%;行使A类股表决权或B类股表决权的比例分别不得超过SQM已发行的拥有表决权的A类股或B类股的37.5%。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股东,至多持有SQM总股本的32%,并且A类、B类股东在SQM相应股东会上拥有的表决权比例不能超过37.5%。

A类、B类股东在董事选举的的主要区别在于:SQM公司的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A类股有权选举7名董事,B类股有权选举1名董事,并由A类股股东选出的董事决定董事长人选;B类股选举的董事可不经董事长批准召集临时董事会会议等。也就是说,SQM的A类股股东可以推荐更多的董事并决定董事长,但B类股股东推荐的董事在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显然,对意图进行产业并购的投资者而言,获得SQM的A类股是其目标,这样才能在SQM获得相应的话语权。

截止到天齐锂业收购前,SQM的主要股东有3家,分别是持股32%的Nutrien集团、持股29.97%的Pampa集团以及持股2.12%的Kowa集团(表11)。根据SQM的公司章程,虽然Nutrien集团和Pampa集团持有的A类股股比分别是44.85%、50.32%,但二者在股东会上行使A类股表决权的比例均为37.5%。

天齐锂业对SQM的收购,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

SQM的原实际控制人是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的女婿胡里奥·庞塞,其通过当时的私有化政策获得了SQM的控制权,并通过SQM掌控了Atacama盐湖。1993年,SQM从智利经济部下属机构CORFO手中获得Atacama盐湖8.2万公顷,1993-2030共计37年的的开采权(智利矿权归CORFO管辖)。由于锂是核聚变过程中的重要燃料,被智利视为核战略矿种,所以智利核能委员会规定,SQM在租约期间从Atacama盐湖提炼碳酸锂的总配额不得超过95.87万吨。Atacama盐湖,以冠绝全球的资源储量和禀赋,成了SQM和庞塞家族一棵巨大的摇钱树。

2005年,智利以及南美历史上首位民选女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上台,2013年她又再度当选,一场关于争夺Atacama盐湖资源的拉锯战,在SQM公司跟智利政府之间正式打响。CORFO、智利证券监督部门、智利国家税务局等政府部门轮番对SQM进行调查,开具“罚单”,最为“要命”的是智利政府坚持提前终止SQM在Atacama盐湖的租约,并将Atacama盐湖的部分开采权以更高的价格租赁给美国雅保集团、必和必拓以及惠而斯矿业。

在智利政府的步步紧逼之下,2015年的12月,Pampa集团宣布出售其所持SQM的股份。天齐锂业也积极介入这笔交易,并与杉杉集团首先开展了竞争。

2016年6月,杉杉股份董事长庄巍亲自带队前往圣地亚哥拜访CORFO,对收购帕潘所持SQM股权一事试探智利政府的态度。智利矿业部长奥罗拉·威廉姆斯对外表示,不会排斥外商投资SQM公司。8月19日,杉杉股份因“可能涉及重大对外投资”开始停牌。但在短短几天后,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筹划重大事项,终止对SQM的投资。

但几乎就在同时,智利当地媒体爆料,天齐锂业已提交报价参与竞购SQM的股权。与杉杉股份不同,天齐锂业采取了实质性动作。9月27日,天齐锂业以2.0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航石资本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石资本”)持有的SQM公司551.68万B类股,约占其B类股总数的4.58%,占SQM总股本的2.1%。

天齐锂业当时的收购价格是38美元/股,较SQM上一交易日25.12美元的收盘价溢价超过了50%。天齐锂业之所以付出如此之高的溢价,是因为其与航石资本签署了一份远期购买协议,天齐锂业将有权在6个月内购买航石资本剩余1863.32万股B类股,这样就相当于锁定住了SQM9.18%的股份。

牛刀小试之后,天齐开始跟Pampa集团接触,试图收购其持有SQM的股份。一旦收购成功,天齐锂业将拥有超过SQM 32%的股份。

但事与愿违,Pampa集团出售其所持SQM的股份根本不是真心,而是为应对智利政府压力而作出的缓兵之计。在看到天齐锂业志在必得的姿态后,Pampa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称由于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报价,决定终止出售所持SQM的股份。天齐锂业收购SQM的梦想戛然而止。但此后不久,一个更加确定的机会又出现在“痴心不改”的天齐锂业面前。

SQM的最大股东Nutrien集团是2017年6月由Potash Corporation of Saskatchewan Inc.(以下简称“PCS”)和 Agrium Inc.(以下简称“Agrium”)两家公司合并设立。为实现合并的目的,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机构要求Nutrien集团自2017年11月2日起18个月内剥离其持有的 SQM公司32%股权,由此为天齐锂业收购SQM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天齐锂业通过在智利设立的天齐锂业智利以6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Nutrien集团持有的SQM0.63亿股A类股(Nutrien集团持有的剩余股份已通过减持方式退出),约占SQM公司A类股的44.06%,占SQM总股本的23.77%。收购完成后,天齐锂业将持有SQM的25.86%股份,并在A类股股东会拥有37.5%的表决权,与Pampa集团一致,可确保其提名的3名董事候选人当选(SQM董事会共计8名董事,其中Pampa集团目前有3个董事席位),实现对SQM的共同控制。

天齐锂业每股65美元的价格,2018年5月2日SQM约55美元的收盘价溢价约18.2%。按此价格计算,天齐锂业收购SQM公司0.63亿股A类股将耗资约4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0亿元。相较于自身的规模和盈利情况,这笔资金对天齐锂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为解决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天齐锂业主要采取并购贷款方式解决,从中信银行融资35亿美元,自有资金只有7.26亿美元(图8)。

由于融资金额巨大,在完成收购后,天齐锂业的资产虽然可以由2017年底的178.4亿元增长到416.08亿元,但负债也由72.05亿元增加到326.24亿元,财务费用由0.55亿元增加到19.0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40.39%上升到78.41%。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均趋于恶化,尤其是偿债能力指标变化更为明显(表12)。或许,收购SQM对天齐锂业而言,不啻于一场“豪赌”。

为尽快化解债务风险,天齐锂业拟在2019-2020年实现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计划,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100-200亿元,由此将自身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到20.7%—44.5%。按照当前526亿元市值计算,相当于天齐锂业股本要扩大20%-40%,如果蒋卫平及其关联方不参与H股的IPO,其所持股比也将由现在41.02%稀释到30%—35%。在完成香港联交所上市前的过渡期,笔者分析天齐锂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由以下两方面。

一是依靠SQM的分红。SQM章程规定,每年将不少于30%的净利润用于向股东现金分红。2016-2017年,SQM的净利润分别为2.82亿美元、4.28亿美元。在SQM于2017年度股东会上,决定将2016年度净利润的100%作为股息进行派发;在2018年度股东会上,决定将2017年度净利润的100%作为股息进行派发,二者合计7.1亿美元。按照天齐锂业持有SQM的25.86%股份计算,天齐锂业可获得分红约1.83亿美元,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35亿美元贷款的财务费用。

从长远来看,天齐锂业依靠SQM的分红来承担部分财务费用也具备一定可行性。SQM2017年碳酸锂产量4.8万吨,氢氧化锂产量0.6万吨;2018年则分别提高到7万吨、1.35万吨,产量增幅较大;2019年碳酸锂产量将达到10万吨。由于产量的提高,预计2021-2022年,SQM的净利润将达到11.46亿美元、17.21亿美元,基本保持每年30%的增速,天齐锂业持有25.86%股份,每年机会分得不菲的红利,这在相当程度上会缓解其财务费用压力。

二是必要时依靠蒋卫平及其关联方的资金支持。蒋卫平及其关联方仍有大量的天齐锂业股份可用于质押融资,这部分资金可用于缓解天齐锂业的债务压力。

但要彻底解决天齐锂业的债务压力,上市融资是相对可行和有效的方式。受SQM章程约束,天齐锂业收购SQM全部股份的难度很大,这也就导致其不能采用杠杆收购的模式,将全部或部分并购贷款转由SQM承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收购SQM导致其每股收益下滑,天齐锂业在香港上市融资要获得一个较好的估值,这对天齐锂业及其承销商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

天齐锂业收购SQM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于此。2018年3月9日,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政府执政的最后一天,智利国家发展机构执行副总裁爱德华多?比兰向该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提交一份请愿书,敦促其阻止天齐锂业的收购行动,理由是交易会让这两家公司左右全球锂市场。对此,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表示,反对这笔股权出售交易可能会“对两国经济和商业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天齐锂业这次卷土重来,是否能如愿以偿,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7

战略的逻辑与战术的配合

一家县级小厂利用短短10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家业绩优良的世界级矿业公司,并且还在努力重塑全球行业格局,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应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天齐锂业的发展战略是“夯实上游,资源为王;做强中游,稳定生产;渗透下游,谨慎行事”。在笔者看来,天齐锂业发展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对战略的坚持和战术的执行得当。

在“夯实上游,资源为王”方面,天齐锂业大手笔收购了泰利森、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SQM等资源型企业;在“做强中游,稳定生产”方面,收购了银河锂业江苏,并在境外内相继启动了数个大型锂盐项目,上下游的匹配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中游的生产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逐步进入国际主流锂电池材料供应链。在“渗透下游,谨慎行事”方面,天齐锂业动作甚少,投资额还不到3亿元,投资规模与其在上游和中游的投资相差甚远。

从天齐锂业的这些举动,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

其一,注重战略与战术的平衡,注重保持战略定力。

一个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制定和明确后,除非发生重大不可抗力的影响和变化,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后续的战术动作要根据战略构想进行设计,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换而言之,战略目标一旦确定,轻易不要变化。对于新情况和新想法,只能在战术层面进行优化,并且不能对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干扰和影响,保持战略定力,从而实现战略与战术的平衡,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影响甚远。战略与战术配合的是否得当,正反两面的例子都非常多。

其二,充分利用好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

天齐锂业的发展战略是清晰的,重点也是突出的,其逻辑在于以掌控优质资源为基础,向产业链下游适度延伸。而要实现这个目的,要充分利用好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也就是以业绩提升为核心开展市值管理,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由此解决发展资金需求问题。

其三,实施过程中要有很强的风控意识。

任何收购都蕴含了诸多风险,有些风险是可以识别的,有些风险却是难以认知,这就需要对风险的控制制定相应的措施。比如在收购泰利森时,天齐锂业采取的拦截式收购、以天齐集团先期收购再注入上市公司等,都是对冲并购风险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确定性,而这一切的来源,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并购交易管理能力。

过往文章:

华超系缘何败走康达尔?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

收入5000万亏损109亿,或流血上市!蔚来面临什么未来?

分红注水上市三部曲,博通集成IPO财务疑云

美国300万救一例,中国成本20万,现实版药神的终极之路是本土药企研发!

11,【深度】200万元出资撬动3家上市公司200亿市值——有限合伙式杠杆...

汇垠澳丰在运作三家上市公司汇源通信、融钰集团、万家乐的过程中,有限合伙、信托计划、资管计划、股权联合等杠杆工具用到穷尽,突击入股、估值疑云、关联收购等财技手法轮番上阵,一切都显得娴熟而老到。

但对三家上市公司之运作细节逐一拆解之后不难发现,汇垠澳丰更像是影子壳公司般的存在。明面上,汇垠澳丰通过以GP身份所管理的三只有限合伙基金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但实际上,三个有限合伙基金的上层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在不同上市公司中各自皆扮演了更加浓墨重彩的角色。

作者:姬婧瑛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近来,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跑路、阜兴系旗下意隆财富人去楼空的消息引起热议,阜兴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涉及多家银行、信托、资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债务风险随之被引爆。除此之外,6月1日至7月12日的短短42天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计有108家P2P平台出现清盘或控制人跑路现象,且爆雷之声仍不绝于耳。

如果说早前的宝万之争、赵薇收购万家文化等资本市场事件,让杠杆收购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那么近来这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则让资本市场不得不面对、解决杠杆玩法背后潜伏的危机。

杠杆游戏中,杠杆资金来源不限于资管账户及借贷资金,还有一类“合伙企业”。相比之下,后者的玩法更加多样,甚至包含数种杠杆资金的相互叠加、层层嵌套。

据Wind统计,截至2017年6月A股有47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有限合伙企业,截至2018年6月,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有限合伙企业的数字上升至64家,一年之内未降反升。有限合伙或多或少均嵌套着其他杠杆资金。如果说明星赵薇等是玩杠杆的“业余选手”,那么这些有限合伙基金背后的操盘方,可谓是专业级选手。

在这些如火如荼的杠杆游戏中,某些操盘方以少量自有资金撬动规模巨大的杠杆资金,用以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继而主导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借机将旗下关联资产以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从而获得重组红利。将这个游戏玩得“炉火纯青”者,莫过于广州汇垠澳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垠澳丰”),其在2015年底至2016年7月的半年多时间内,以201万元的出资撬动三个资管计划共计47亿元的杠杆资金,进而以其中43亿元撬动三家上市公司——汇源通信(000586)、融钰集团(002622)、万家乐(000533)——近200亿元的市值,杠杆运用可谓精彩。

汇垠澳丰的杠杆棋局,可以概括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担任GP的汇垠澳丰,与三个资管计划形式的LP,分别组成三个有限合伙企业;第二步,三个有限合伙企业各自以协议转让方式获得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第三步,汇垠澳丰主导各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资产证券化。

汇垠澳丰前两步均进展顺利,第三步的实施中却出现诸多疑点。随着收购标的背后复杂的关联关系现形,汇垠澳丰、三个资管计划的杠杆资金出资人,与P2P平台草根投资的复杂关系亦浮出水面。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汇垠澳丰旗下三个有限合伙企业先后公告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权,受让其股权的即是草根投资的幕后实控人。由此来看,汇垠澳丰在整个杠杆棋局中的角色更像是趟路的马前卒。随着真正的控制人逐步走向前台控制上市公司,汇垠澳丰能否全身而退值得关注。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布局多么复杂、隐秘,来源复杂的杠杆资金最终需要通过上市公司的股票溢价来获得收益。汇垠澳丰主导的汇源通信重大资产置换屡屡折戟而延期,融钰集团转型金融的收购动作多次半路终止,万家乐的重大资产重组仍在筹划中……伴随资产重组进展遇阻的是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严重下跌。新财富统计,2016年6月30日到2018年6月29日的两年间,汇源通信的股价由22元/股下挫至10.75元/股,折去51.14%;融钰集团的股价由12.3元/股下挫至4.84元/股,折去60.65%;万家乐的股价由10.38元/股下挫至3.69元/股,折去64.45%。重组利好消息屡屡变身利空噩耗,股价严重下挫,不仅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营,且各方质押股权也面临平仓风险。例如,2018年5月7日,融钰集团的控股股东汇垠日丰被爆突破平仓线,面临被平仓风险,上市公司可能易主。

在监管层对重组上市监管趋严以及坚定去杠杆的形势下,三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难度不可小觑,汇垠澳丰这盘杠杆棋局最终能否完美收场仍要划一个问号。

1

汇垠澳丰谜团——初出茅庐却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

拆解有限合伙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套路,实际上就是要讲明白杠杆资金从哪儿来、谁在用杠杆资金,其中最关键的线索是“人”和“钱”。本案例涉及三家上市公司的核心枢纽是汇垠澳丰,其成立于2014年6月6日,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上海慧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慧宇投资”)占股30%、广州元亨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元亨能源”)占股30%、广州汇垠天粤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垠天粤”)占股40%。

2016年8月,汇垠澳丰增资至1303.8万元,广州合辉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合辉创”)出资1218万元(303.8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计入资本公积)获得汇垠澳丰23.3%的股权。增资后,慧宇投资持有的股权比例稀释为23.01%,其将这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杭州宏拓贸易有限公司(简称“杭州宏拓”)。此时,汇垠澳丰股权结构变更为:汇垠天粤持股30.68%、广州合辉创持股23.3%、元亨能源持股23.01%、杭州宏拓持股23.01%(图1)。四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汇垠澳丰称其没有实际控制人。

再来看汇垠澳丰董事会结构(表1):第一届董事会中,董事长罗劲由汇垠天粤委派,董事季京祥由慧宇投资委派,王建清由元亨能源委派;第二届董事会中,董事长陈伟曾任华西证券投行业务三部总经理,是汇垠澳丰职业经理人,李向民由汇垠天粤委派;第三届董事会中,董事长闵飞由股东汇垠天粤委派(其是汇垠天粤最终股东方广州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董事张敬来曾先后任职宏源证券、华西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业务董事,是汇垠澳丰职业经理人;现任董事长郭智勇曾先后任职宏源期货、广州期货、广州证券(任总经理、副总裁),是汇垠澳丰职业经理人。概括而言,汇垠澳丰的董事会由元亨能源代表、汇垠天粤代表和投行背景的职业经理人构成。元亨系、汇垠系也出现在汇垠澳丰的关联方草根投资(一家P2P平台)的股东列表中,这一点对理解汇垠澳丰复杂的利益格局尤为重要(此处先按下不表,后文详述)。

截至2018年7月,汇垠澳丰投资设立了80家企业,其中76家有限合伙企业、2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资本管理公司和1家科技公司。汇垠澳丰成立的76家有限合伙形式的私募基金中,有18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这18家私募基金公司也是汇垠澳丰进行资本运作的主体(表2)。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中3只有限合伙基金——蕙富骐骥、蕙富博衍、汇垠日丰,正是这3个有限合伙企业分别控股了汇源通信、万家乐、融钰集团3家上市公司。这3家有限合伙企业的GP均是汇垠澳丰,LP均是借道平安大华基金旗下的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平安汇通”)设立的3个资管计划——平安汇通-广州汇垠澳丰6号、2号、7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图2)。

先来看一下这三个有限合伙企业的详情。

蕙富骐骥,成立于2015年4月7日,注册资本6.01亿元,其中, GP汇垠澳丰出资100万元、LP平安汇通-广州汇垠澳丰6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简称“6号资管计划”)出资6亿元。2015年11月,蕙富骐骥以6亿元的对价受让上市公司汇源通信20.68%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蕙富博衍,成立于2015年4月7日,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GP汇垠澳丰出资1万元,LP汇垠天粤出资9.9999亿元。2016年3月,蕙富博衍以15.5亿元的对价受让上市公司万家乐17.37%股权,成为万家乐第一大股东。2016年4月27日,蕙富博衍的注册资本变更为16.01亿元,其LP也变更为平安汇通-汇垠澳丰汇富2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简称“2号资管计划”),其出资16亿元,GP汇垠澳丰出资100万元。

汇垠日丰,成立于2015年7月29日,注册资本25亿元,GP汇垠澳丰出资1万元,LP平安汇通-汇垠澳丰7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简称“7号资管计划”)出资24.9999亿元。2016年7月,汇垠日丰以21.5亿元的对价受让永大集团(简称后变更为“融钰集团”)23.81%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除了上述三家控股上市公司的有限合伙企业外,汇垠澳丰担任GP的广州汇垠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港股上市公司荣丰联合控股(03683.HK)和新华汇富金融(00188.HK)9.85%、5.25%的股权;广州汇垠鼎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广州汇垠华合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法因数控(002270,已更名“华明装备”)4.5%、1.64%的股权;广州蕙富昕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普邦股份(002663)4.79%的股权;汇垠澳丰股东汇垠天粤的母公司——广州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爱建集团(600643)6.47%的股权。

此外,汇垠澳丰亦作为投资顾问参与上市公司的股权定增、股权转让项目。2014年7月,汇垠澳丰作为“平安大华-广州汇垠澳丰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顾问,参与了双星新材(002585)的定增,该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双星新材9.84%的股份。 2014年10月,汇垠澳丰作为“交银施罗德资产-交通银行-交银施罗德资管进取3号资产管理计划”及“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浦发银行-平安汇通浦发广州汇垠澳丰3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顾问,参与了精工钢构(600496)的定增,两大资产管理计划分别持有精工钢构2.91%及2.18%的股份。 2015年5月,汇垠澳丰作为“长信基金-浦发银行-粤信2号资管计划”的投资顾问,参与了该资管计划受让华闻传媒(000793)5%股份之事宜。 2016年1月,汇垠澳丰作为“平安大华基金-浦发银行-平安大华浦发广州汇垠澳丰8号特定客户资管计划”的投资顾问,参与了大洋电机(002249)的定增,该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大洋电机1.05%的股权。

通过资管计划组建有限合伙企业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成立不足三年的汇垠澳丰发展可称顺风顺水。上市公司的股权、控股权并非随意可捞取的池中鱼,汇垠澳丰是如何选定收购标的的呢?

2

选定“运营困难户”,通过协议转让获控股权

蕙富骐骥、蕙富博衍、汇垠日丰三家有限合伙企业选定的标的公司,均为主业业绩不振、原控股股东运营不顺或重组遇阻的上市公司,且均以协议转让的方式从公司原控股股东手中受让股权。

接手重组习惯性流产的汇源通信

首先来看蕙富骐骥控股的汇源通信。该公司是全国十大光缆生产企业,但早在蕙富骐骥入股前,就已经是一家患上重组习惯性流产的公司。其前任第一大股东明君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君集团”),在2009-2015的6年间先后主导汇源通信发起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均以失败告终。在承诺期无法完成资产置换的明君集团,将其持有的汇源通信全部4000万股股份(占比20.68%)转让给蕙富骐骥,对价为6亿元现金,2015年12月该笔股权完成交割。

2014年度,汇源通信总资产为5.38亿元,净利润为892万元。汇源通信本次交易停牌前的收盘价为18.91元/股,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为16.37元/股,蕙富骐骥受让股权价格15元/股相对16.37元/股折价8.37%,相差不大。

低价控股转型期的融钰集团

其次,看汇垠日丰收购的融钰集团(原永大集团)。永大集团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永磁高低压电器开关产品,随着近年来主营业务盈利走低,该公司开始谋求转型。2015年永大集团收购抚顺银行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者当年为永大集团带来7325万元投资收益,贡献了全部利润的76.86%,也使得永大集团该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1.24%。初尝金融甜头的永大集团,2016年起快速在金融业排兵布阵以拓宽利润来源:设立子公司永大创新,进军直投领域;竞拍寿险标的公司,进军寿险行业;欲收购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科融通”,后终止收购),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

2015年12月24日,永大集团控股股东吕永祥将其持有的1亿股股份(占比23.81%)协议转让给汇垠日丰,转让价格21.5元/股,总对价21.5亿元。2016年7月5日,永大集团实施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汇垠日丰持股相应变更为2亿股,转让价格相应变更为10.75元/股。2016年7月18日,该笔股权完成交割,汇垠日丰成为永大集团控股股东。

相较于永大集团股票停牌前的收盘价25.28元/股,以及前20 个交易日的均价34.94元/股,汇垠日丰受让股权价格21.5元/股(转增后10.75元/股),看起来像捡了个大便宜。

高价入主多元化发展不顺的万家乐

最后,来看蕙富博衍收购的万家乐。2016年3月25日,万家乐因控股股东西藏汇顺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汇顺投资”)筹划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称汇顺投资与交易对方蕙富博衍商谈重组方案。2016年3月29日,汇顺投资以12.92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万家乐1.2亿股股份(占比17.37%)协议转让给蕙富博衍,总对价15.5亿元。万家乐停牌前的收盘价为9.5元/股,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为8.44元/股,蕙富博衍受让股权价格相对8.44元/股的价格溢价53%。

汇顺投资退出,缘起万家乐多元化业务发展不理想,后者曾将经营触角伸到房地产、光伏、保险等各个与主营业务毫不相关的行业,但跨界投资均铩羽而归。收缩战线、专注做好厨卫电器、输配电设备两大主业的万家乐,又遭遇盈利能力低于预期的尴尬。万家乐1994年上市首年营收15.14亿元,至2015年营收仅达41.3亿元,21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还不及5%,而同行华帝股份2004年上市至今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5.43%。万家乐品牌式微,加上大的厨电企业品牌蚕食市场的马太效应,万家乐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7.81%,而同行业的老板电器、华帝股份同期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92%、38.91%。万家乐经营惨淡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汇垠澳丰管理的3家有限合伙基金,以43亿元的对价控股了三家“经营不顺”的上市公司。如前所述,3个有限合伙基金背后,实际是3个资管计划,那么,资管计划背后各自的具体出资人又是谁呢?

3

复合杠杆多层叠加,有限合伙嵌套资管计划、信托、私募资金

从图2的股权结构中可见,三个有限合伙企业总计47亿元的出资额中,除了汇垠澳丰出资201万元外,其余资金均来自平安汇通-汇垠澳丰的专项资管计划,这些资管计划中嵌套着私募、信托等杠杆资金。

6号资管计划嵌套私募基金

蕙富骐骥的LP平安汇通-汇垠澳丰6号资管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分级基金(图3)。简单说就是将资管计划的募资份额分为预期风险不同的子份额,预期风险低且收益较低的子份额称为A类(也称优先级)份额,相应的预期风险高且收益较高的份额称为B类(也称劣后级)份额。实质上是劣后级份额持有人向优先级份额持有人融资,优先级份额持有人获取由劣后级份额持有人支付的约6%-8%的融资利息,所以,分级基金的劣后级份额持有人承担着募资成本。

蕙富骐骥成立时约定了明确的收益分配方式:汇垠澳丰作为基金管理人,按照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的1%收取年度管理费;基金的投资收益由合伙人根据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再追述一下蕙富骐骥的上层LP——6号资管计划,其中,优先资金经由平安汇通募集,最终由农银国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认购4亿元优先份额,劣后级资金2.035亿元由珠海横琴泓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珠海泓沛”)出资。优先级出资人享有8%的固定年化利率,资管计划扣除优先级出资人本金、利息以及资管计划相关费用后的收益,归劣后级出资人所有。6号资管计划的募资规模为6亿元,优先与劣后的资金比例为2:1,珠海泓沛享有6号资管计划的实际控制权,也承担优先份额的利息成本。

而出资2.035亿元的劣后出资方珠海泓沛,也是一家有限合伙基金,其GP为北京鸿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鸿晓投资”)。来自天眼查的工商资料显示,珠海泓沛成立于2015年3月27日,LP包括8个自然人和4个法人(图3)。而其法人LP继续往上追溯出资人的话,最多可达6层股权结构,可谓叠床架屋般纷繁复杂。从基金的合伙人结构来看,珠海泓沛主要出资人指向林志强、郭倩、韩笑(其同时也是GP北京鸿晓投资的实控人),三人应该分别实缴出资2.2亿元(占比44.62%)、8000万元(16.22%)、5000万元(占比10.14%)。

GP北京鸿晓投资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韩笑持有100%的股权。2017年10月,韩笑因专注教育产业投资,无更多精力和团队推动上市公司汇源通信实现资产重组事项,遂决定将北京鸿晓投资70%的股权以7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李红星,该笔股权于2017年10月完成过户。李红星以700万元的对价实现了对珠海泓沛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泓沛的第一大LP林志强,现任三安光电(600703)副董事长,而三安光电的关联方三安集团曾于2016年7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泉州市晟辉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晟辉投资”)举牌汇源通信,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现为第三大股东)。投资珠海泓沛,林志强的目的应是借道蕙富骐骥入股增持汇源通信。

7号资管计划嵌套信托计划

6号资管计划嵌套私募资金,而融钰集团控股股东汇垠日丰的LP,即7号资管计划,则嵌套着一个信托计划——粤财信托-永大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的受托人是粤财信托,信托期限为期5年(图4)。

该信托计划类似于前述的资管计划,同样是一款结构化信托产品,广州同加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同加投资”)、樟树市创隆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创隆投资”)作为劣后委托人,共同出资33.75%,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出资66.25%作为优先委托人。优先委托人投资风险小、享受固定利率收益,劣后委托人向优先委托人支付利息并承担信托计划的盈亏。按照7号资管计划的规模24.9999亿元来推测,其上层出资的信托计划的规模也应为此金额,那么按照各方的出资比例,同加投资及创隆投资应各出资4.2187亿元,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应出资16.5624亿元。

汇垠澳丰担任了该信托计划的投资顾问,并受信托计划全体委托人指定、授权行使信托财产投资运用存续期间的管理权限。该信托计划的资金用于认购了7号资管计划。同时,汇垠澳丰也是7号资管计划的投资顾问,平安大华根据汇垠澳丰的投资建议进行资管计划项下财产的交易。 因此,汇垠澳丰对汇垠日丰的合伙人大会具有实际控制权。

如前文所述,该信托计划有两家劣后出资方——同加投资、创隆投资。而创隆投资又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LP为自然人尹宏伟一人,出资份额为99.998%,GP为自然人夏鑫禹,出资份额为0.002%。另外,尹宏伟、夏鑫禹又分别是同加投资的控股股东、监事。同加投资成立于2005年8月,2015年12月开始“频繁”变更工商资料,一年时间内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3.75亿元,股东两度变更,先由彭友珍变更为张海滨,再变更为尹宏伟;公司名称由广州同加贸易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州同加投资有限公司;监事由陈佳丽变更为夏鑫禹。短时间内同加投资诸多变更事项表明,该公司可能是尹宏伟等人为借信托通道成立PE而买进的壳公司。

上述变更间隔不足一个月,宿迁丰融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宿迁丰融”)入股同加投资,占比49%。宿迁丰融再往上追溯,顶层股东是解直锟控制的中植集团。

从图4的完整架构来看,7号资管计划的核心人员应该是尹宏伟。他首先个人出资设立了有限合伙基金创融投资;然后又拉来中植系企业合资设立同加投资,其自身在同加投资居于控股地位;之后再通过同加投资与创融投资作为劣后出资方,与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共同设立24.9999亿元的信托计划;最后将整个信托计划的资金用于设立7号资管计划。

根据各层级的出资比例逐一推算,可计算出尹宏伟在7号资管计划中的出资为6.3702亿元,占25亿元规模7号资管计划的25.48%。换句话说,尹宏伟在7号资管计划中的实际杠杆倍数为4倍。

2号资管计划嵌套P2P资金?

最后来说万家乐控股股东蕙富博衍所嵌套的2号资管计划。2016年4月28日,蕙富博衍LP由汇垠天粤变更为2号资管计划(图5)。2号资管计划资金规模为16亿元,其中劣后级资金6亿元由孙剑铖出资,优先级资金10亿元由平安汇通募集,委托人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简单说,劣后方孙剑铖是融资方,优先方是平安汇通的基金投资人,初始杠杆率为3:5。孙剑铖是谁?

万家乐相关公告披露,孙剑铖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任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13年 6月至2014年6月任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14年 7 月至今任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2014年的一份判决书【(2014)杭江民初字第1019号】显示,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为金忠栲,该人也是P2P平台草根投资的创始人,孙剑铖作为该所一名律师能拿出6亿元现金来向资管计划出资,着实令人难以相信。

该等资金是否来自P2P平台草根投资?2017年3月初,有媒体报道称草根投资曾涉嫌“自融”,之后,该平台对所有的过往募资项目皆“下架”处理,令外界无法再追溯平台的历史项目募资情况。

总结一下,蕙富骐骥、汇垠日丰、蕙富博衍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主要来自于LP资管计划,而资管计划嵌套着信托、私募等不同来源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投资权名义上属于GP汇垠澳丰。控股上市公司后,汇垠澳丰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主导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置换,置出原主营业务,置入其他资产。

4

重组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收购套路现形

用杠杆资金控股上市公司后,汇垠澳丰迅速主导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这可谓相当复杂:操盘方物色合适的置换资产—拟定重组议案—通过董事会审议—通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证监会批准,任何一步的纰漏都会导致重组流产。而重组流产,直接会导致上市公司股价下行,控股股东持有的股权市值缩水,杠杆资金的融资方承压。汇源通信重大资产置换折戟股东大会后,其资管计划出资人珠海泓沛随即提请召开合伙人会议,提议更换GP汇垠澳丰,应即与杠杆资金融资方承压有关。

操盘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技术活,实际上,有金刚钻的专业人士做瓷器活也并不容易的。具体来看汇垠澳丰主导三家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套路。

股权争夺不断,重大资产重组漫漫无期

汇垠澳丰在汇源通信股权置换上的布局最早。2015年9月28日,汇源通信公告,明君集团将股权转让给汇垠澳丰,同时公告汇垠澳丰承诺将优质资产引入汇源通信。

汇垠澳丰控制汇源通信后,委派其董事长罗劲进入该公司董事会并被选举担任董事长,又委派了其风控部负责人沈桂贤任该公司监事会主席。2015年12月28日,汇源通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该重组方案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概括一下,该方案将以2.8亿元的价格置出上市公司现有资产负债,置入评估价值32.75亿元的标的资产,置出资产与置入资产的差额29.95亿元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同时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20.5亿元资金。

拟置入资产为深圳市通宝莱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通宝莱”)、广东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迅通科技”)两个公司100%股权。深圳通宝莱向客户提供安防产品、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同时也是国内专业弱电系统集成商之一;迅通科技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提供商。重组方案称,两家标的公司所处行业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且标的公司近年来业务发展快速,盈利水平快速提升,未来前景可期,所以资产评估增值率相对较高。

深圳通宝莱的股东包括广州蕙富君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蕙富君奥”),迅通科技的股东包括广州汇垠成长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汇垠成长”),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的特定对象中包括广州蕙富卓坤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蕙富卓坤”),这三家有限合伙基金的GP均为汇垠澳丰。该方案实施后,不考虑蕙富卓坤认购配套资金的影响,蕙富骐骥持股被稀释至14.06%,仍是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7.9%、6.22%,汇源通信控股股东仍是蕙富骐骥。

值得注意的是,蕙富君奥、汇垠成长均系突击入股标的资产。2015年12月23日,蕙富君奥以6728万元的对价认购深圳通宝莱404.2105万元注册资本(占比5%),入股单价16.67元/单位注册资本。

如果说汇垠澳丰入股深圳通宝莱比较仓促,其入股迅通科技则早一年。2014年10月23日,汇垠成长分别以增资扩股、受让股权两种方式获得迅通科技2614.95万股股份,支付对价1.45亿元。2015年4月24日,广州汇垠泰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汇垠泰鑫”)以8431.92万元认购迅通科技1432.55万元注册资本(占比11.71%)。2015年12月10日,汇垠泰鑫将其持有的迅通科技股权溢价51.36%转让给胡浩澈、钟伟。汇垠泰鑫作为蕙富骐骥关联方,其持有的迅通科技股权上市后锁定期长达36个月,考虑该笔股权投资退出期过长,汇垠泰鑫选择转让股权退出。汇垠泰鑫投资迅通科技8个月,8431.92万元的本金一进一出净赚4430.65万元,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按照重组方案设计,汇垠澳丰有两手安排,一边是旗下PE基金汇垠成长、蕙富君奥突击投资标的公司股权、蕙富卓坤参与认购配套资金,这些投资未来都将兑换成汇源通信的股权;另一边是优化深圳通宝莱、迅通科技置入汇源通信的资质,包括标的公司超高估值,以及与超高估值配套的超高的业绩承诺。

重组方案披露,深圳通宝莱100%股权作价17.25亿元,迅通科技100%股权作价15.5亿元。

为高估值护航的是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深圳通宝莱利润补偿方承诺公司2016、2017、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6亿元、1.49亿元、1.94亿元;迅通科技利润补偿方承诺公司2016、2017、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7亿元、1.36亿元、1.72亿元。而2014年两家标的公司的净利润分别是0.35亿元、0.71亿元(表3),较承诺净利润相去甚远,该业绩承诺是否虚高呢?

另外,该项资产重组如果顺利完成,汇源通信将因收购深圳通宝莱形成15.52亿元的商誉,因收购迅通科技形成11.89亿元的商誉。因此,商誉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将高达67%。未来如果发生大额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资产、利润的影响将不言而喻。

在汇源通信2016年6月2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上述包含诸多疑点的重组方案被否决,历时9个月的资产重组戛然终止。2016年11月22日,蕙富骐骥修改承诺,将置换上市公司汇源通信的承诺期由12个月(2016年12月24日到期)延长至18个月。接下来的戏码,就是前文所述蕙富骐骥LP——6号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珠海泓沛提请更换GP汇垠澳丰。此事的爆出,令汇源通信的实际控制人更加扑朔迷离,话事人究竟是有限合伙的GP还是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呢?

半年后的2017年1月16日,汇源通信因“珠海泓沛发难事件”停牌,2017年2月20日,汇源通信公告,因控股股东蕙富骐骥再次筹划重大重组事项而继续停牌。在承诺公布重大资产重组信息的2017年3月20日,汇源通信公告终止该项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控股股东蕙富骐骥与交易对方就交易报价和初步交易方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停牌期间,蕙富骐骥及其管理人汇垠澳丰与单一LP的财产委托人珠海泓沛及其管理人北京鸿晓协商后,汇垠澳丰与北京鸿晓分别于2017年11月17日、11月19日共同签署了《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协议》和一份《补充协议》,约定汇垠澳丰将所持有的全部蕙富骐骥的合伙份额转让给北京鸿晓,北京鸿晓在受让上述合伙份额后,承诺作为蕙富骐骥执行事务合伙人推动蕙富骐骥所控股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协议》与《补充协议》的约定,《协议》生效需要以“经过蕙富骐骥合伙人大会决议通过”、“经过珠海泓沛全体合伙人决议通过”且“北京鸿晓出具关于‘承接汇垠澳丰原有重组承诺并在2018年6月24日前完成相关资产重组’的承诺函”为前提条件。如《协议》生效且履行,则蕙富骐骥GP将变更为北京鸿晓,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红星,蕙富骐骥将彻底退出汇源通信。

然而,蕙富骐骥的退出计划进展并不顺利。2018 年 2 月 3 日,蕙富骐骥、汇垠澳丰复函汇源通信,称:“2018 年 2 月 2 日, 汇垠澳丰收到珠海泓沛部分有限合伙人(合计持有珠海泓沛1/3以上实缴出资份额)的《告知函》,函中提及,珠海泓沛已于近期召开合伙人会议,全体合伙人未能就惠富骐骥财产份额转让事项进行有效协商和形成表决意见,坚决不同意北京鸿晓受让汇垠澳丰持有的惠富骐骥财产份额并担任惠富骐骥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运作资产重组不利,蕙富骐骥退出遇阻,北京鸿晓上位不易,此时汇源通信控制权争夺战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2018年2月4日晚间,汇源通信收到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乐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铮网络”)的《告知函》,称:“乐铮网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公司股东发出部分收购要约,拟要约收购股份占公司全部股本比例不少于15%,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2月5日,汇源通信停牌。

开始,乐铮网络作为收购主体,与其一致行动人安徽鸿旭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安徽鸿旭”)拟通过要约形式,以不高于21.5元/股的价格收购汇源通信15.51%的股份(3000万股),收购完成后,安徽鸿旭与乐铮网络将合计持有汇源通信股22.14%的股权,要约收购期限为不超过60个自然日。后来,本次要约收购主体由乐铮网络变更为安徽鸿旭,乐铮网络变为安徽鸿旭的一致行动人。要约收购推进2个月后,即 2018年4月12日,剧情突然离奇反转。安徽泓旭声明自1月26日首次接触乐铮网络负责人剻乐以来,“其未向我公司说明其愿作为我公司要约收购一致行动人的主要目的和意图,我公司自2018年3月8日期无法直接联系到剻乐本人”,综合考虑,为防止变相成为要约收购法人套利工具,安徽鸿旭决定暂时搁置与乐铮网络的合作关系,并考虑终止本次要约收购。截至2018年6月22日,该收购事项尚无进展。

闹剧停摆,截至目前,汇源通信控股股东仍是蕙富骐骥。且蕙富骐骥称,筹划汇源通信资产重组的承诺无法在2018年6月24日前按期履行完毕,拟再次申请承诺延期12个月。

从2015年9月接手汇源通信控制权至今,时间过去了两年10个月,汇源通信仍未完成重大资产置换,蕙富骐骥派驻汇源通信的罗劲于2018年6月辞任公司董事长,公司董高监大面积换血,动荡之下,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已连续三年净亏,股价也腰斩式下跌。雪上加霜的是,汇源通信股权暗战仍在持续,其经营通过资产重组走上正轨仍遥遥无期。

溢价收购控制人关联资产,是否涉嫌利益输送?

2017年4月20日,融钰集团(原永大集团)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拟重组标的为保险公司。与万家乐的转型路径相似,汇垠日丰(有限合伙)控股永大集团后,GP汇垠澳丰开始主导永大集团转型金融服务业。2014年永大集团受让股权成为抚顺银行第一大股东,2015年即收到可观的投资收益。尝到金融投资甜头的永大集团开始向金融控股平台转型,其先后设立了融钰华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融钰信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并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融钰集团。融钰集团先后将热镀铝产品、电控产品产销业务剥离给子公司,并开始收购科技公司股权、互联网小贷公司等股权。

我们重点来看融钰集团收购上海辰商软件有限公司(简称“辰商软件”)股权的交易。

2017年1月4日,融钰集团以4600万元现金的对价受让辰商软件46%的股权,并以1100万元现金认购辰商软件55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合计以5700万元的现金获得辰商软件51.3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辰商软件成立于2014年6月17日,由李帖(40%)、熊鹏(30%)、郭安娜(15%)、张鑫(15%)四人共认缴出资500万元。2015年9月23日,辰商软件股东郭安娜退出,新进股东左家华进入,股权结构变更为左家华(51%)、李帖(26.95%)、熊鹏(14.7%)、张鑫(7.35%)。2016年11月14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熊鹏变更为左家华。2016年12月7日,公司股东再度变更为樟树市思图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仍为左家华。

公告披露,辰商软件是一家以全渠道数字化零售管理解决方案及产品研发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五大主要产品包括电商前端营业系统平台、用户大数据管理平台、全渠道协同零售管理平台、融合收款型智能POS、互联网金融管理平台。

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辰商软件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是2015年度数据的4.18倍、14.37倍,利润率更是从5.77%飙涨至32.96%,2016年业绩可谓火箭般增长(表4)。另外,辰商软件净利润均高于营业利润,说明辰商软件主业之外的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较大,提升了公司净利润。评估公司对辰商软件的评估值为1.05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9982.15万元,增值率1960.98%。

当然,与高溢价标配的业绩承诺同时出现。辰商软件股东承诺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总额不低于4500万元。业绩补偿期内,如果辰商软件各会计年度实际净利润未达到承诺净利润的90%,则承诺方对融钰集团进行补偿,业绩补偿金额等于承诺净利润总额与实际净利润总额的差额。假设承诺期三年辰商软件净利润总额为零,辰商软件业绩承诺人须向融钰集团补偿至少4500万元。4500万元低于融钰集团购买其51.35%股权支付的5700万元对价,这笔买卖,对辰商软件的股东而言似乎是稳赚不赔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汇垠日丰控股融钰集团后,公司董事人选更迭。2016年8月21日,创隆投资实控人尹宏伟当选融钰集团董事长。我们再回忆一下前文,尹宏伟正是间接控股融钰集团的7号资管计划的主要劣后出资人(可回顾图4)。而辰商软件实控人左家华与尹宏伟交集不少:二人均是茂普网络、海综网络的股东,且同在天津海购通网络任职(表5)。

2017年5月16日,辰商软件股权完成过户,融钰集团以5700万元的对价获得其51.35%的股权。融钰集团新任董事长一上任,融钰集团便以高价收购其关联人左家华控股的公司,如此关联收购,是否涉嫌利益输送呢?

除了收购辰商软件股权外,2017年4月20日,融钰集团再次停牌筹划重大资产购买事项,拟以9.75亿元现金收购李宇等19名股东持有的广州骏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骏伯网络”)100%股权。截至2017年4月30日,骏伯网络账面价值8555.71万元,本次收购预估值9.8亿元,预估增值率高达1045.43%。与如此高的增值率对应的是高额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方承诺骏伯网络2017年、2018年、2019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9750万元、1.27亿元。该收购预案发布后,融钰集团立即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 包括骏伯网络评估值、业绩承诺、股权代持等15个关键问题。在深交所的严肃追问下,2017年9月22日,融钰集团终止收购骏伯网络股权事项。

2018年2月23日,融钰集团再次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合肥馨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博网通嬴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策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的安徽黄埔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黄埔股份”)66%股权。2018年6月1日,融钰集团宣告终止该收购计划。

近一年时间内,融钰集团先后发起的多项收购互联网或金融行业公司股权事项均告终止,其股价随之断崖式下跌。在此期间,融钰集团第一大股东汇垠日丰亦萌生退意。

2017年12月29日,汇垠日丰公告将其所持融钰集团15%、5.81%的股权,以16元/股的价格分别转让给上海诚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诚易”)、长兴兴锋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更名安吉兴锋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安吉兴锋”),该事项计划在2018年7月18日前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后,尹宏伟控制的上海诚易将成为融钰集团第一大股东,尹宏伟将成为融钰集团实控人。

汇垠日丰尚未退出,其所持融钰集团股权又横生变数。截至2018年7月4日,融钰集团股票收盘价为4.75元/股,汇垠日丰持股股价已突破平仓线面临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不仅上述股权转让事项面临不确定性,融钰集团第一大股东也会强制变更。融钰集团控股权仍悬在云雾之中,而外延式扩张之路也更加扑朔难料。

剥离主营厨电业务,高溢价买进关联公司

汇垠澳丰运作万家乐资产重组的方式,与运作汇源通信、融钰集团资产重组的方式截然不同,其采取了分步走计划。截至目前,万家乐剥离了主营业务厨卫电器,收购了一家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60%股权,实质也是逐步置换上市公司资产。

第一步是置出上市公司万家乐主营业务厨卫电器。公司双主业格局由厨卫电器+输配电设备业务,变成输配电+金融服务业务。

2016年4月蕙富博衍入主万家乐,半年后万家乐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2016年11月11日,万家乐公布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将子公司燃气具公司100%股权(4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以7.45亿元的对价转让给万家乐原控股股东西藏汇顺投资和原实际控制人张逸诚。

2015年,燃气具公司贡献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占比均超过60%,出售燃气具公司使得万家乐年度每股净收益由0.18元下降至0.07元(表6)。

为何剥离业务占比高的燃气具业务?万家乐称燃气具业务发展面临困局,未来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剥离燃气具公司符合万家乐未来战略。2016年12月29日,燃气具公司100%股权交割完成。

第二步,收购一家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60%股权。2017年1月23日,万家乐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4.53亿元收购浙江翰晟携创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翰晟携创”)60%的股权。该收购事项经万家乐第九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017年3月17日,浙江翰晟60%的股权过户完成,此时,万家乐持有翰晟携创60%股权,陈环持有剩余40%的股权。

2018年1月30日,万家乐再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陈环所持翰晟携创40%的股权,该关联收购完成后,万家乐将持有翰晟携创100%股权。

那么,受到万家乐董事会青睐的翰晟携创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翰晟携创主营石化、金属等大宗商品贸易和围绕大宗商品贸易项下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翰晟携创账面总资产2.69亿元,净资产不足1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6.04亿元,评估增值率617.32%。并且,翰晟携创2015年度、2016年前11个月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仅为2.28%、1.73%(表7)。

当然,与6.04亿元的高评估值一并出现的,还有翰晟携创股东的业绩承诺。陈环、林国平承诺,公司2016年-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100万元、4600万元、6000万元、7900万元。

2017年4月6日,万家乐公告翰晟携创2016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156.92万元,高于承诺业绩。翰晟携创2016年前11个月实现扣非净利润2600万元,意味着其12月单月实现扣非净利润556.92万元,是前11个月平均业绩的两倍多,最后一个月业绩可谓突飞猛进。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翰晟携创的股东背景。

商资料显示,翰晟携创成立于2015年2月11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草根控股有限公司(P2P平台草根投资的关联公司)独家出资。2015年5月12日,该公司股东变更为陈环和林国平两个自然人,二人分别持股90%、10%,陈环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陈环又是谁?根据新财富查证,陈环是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与2号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孙剑铖是律所同事。而翰晟携创的原控股股东草根控股,又是该所法定代表人金忠栲控制下的企业。孙剑铖通过2号资管计划参与收购万家乐控股权,控股万家乐之后,万家乐再以高溢价收购关联人陈环控制下的企业。如此收购,是否涉嫌利益输送呢?

2017年12月,1987年出生的陈环上任万家乐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蕙富博衍提名陈环任董事长,且陈环顺利上位后,蕙富博衍也如蕙富骐骥、汇垠日丰一样筹划退出。2018年4月4日,万家乐控股股东蕙富博衍收到弘信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弘信控股”)发来的《关于收购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意向函》,弘信控股拟协议收购蕙富博衍所持有的万家乐全部股权。陈环、宗蓓蕾分别持有弘信控股70%、30%的股权,陈环为实控人。该笔股权转让完成后,弘信控股将成为万家乐第一大股东,陈环将成为公司实控人。陈环与蕙富博衍,一进一退,配合可谓默契。

5

律师事务所背后的P2P利益图谱

上述三家上市公司所涉关联收购中,还有一层隐秘的关系。2015年12月22-23日,弘信控股、宇轩投资、蕙富君奥突击入股汇源通信的收购标的深圳通宝莱,三者分别以8073.6万元、2018.4万元、6728万元的对价获得深圳通宝莱5.7%、1.425%、5%的股权。认购股权最多的宏信控股,股东是陈环和宗蓓蕾,二人分别持股70%、30%,陈环为实际控制人,此人也是万家乐的收购标的翰晟携创的实际控制人。

换句话说,陈环与三家上市公司中的两家(汇源通信、万家乐)发生了关联,而金忠栲、孙剑铖与万家乐也发生了关联。此三人的共同交集是,他们曾同在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任职,其中金忠栲曾出任该所法定代表人。

以金忠栲为核心,又衍生出一个庞大的P2P利益图谱,且与汇垠澳丰发生深度关联。

金忠栲控制下的P2P平台草根投资

2013年起,曾为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熟谙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金忠栲等人开始涉水资本市场,从证券法律顾问转型为资本市场参与者。

2013年10月5日,其第一家核心公司浙江草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草根网络”)宣告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宗蓓蕾、陈园各出资占比45%、55%。草根网络是P2P网贷平台草根投资的运营公司(后文“草根投资”与“草根网络”系指同一实体)。2014年3月3日,P2P网贷平台草根投资上线,其产品包括供应链金融产品(贸易通、融易通等)、传统理财产品(房盈通、汽车宝等)、资本市场类理财产品(新股宝、稳赢宝等)、普惠金融产品(未上线的微农贷、信用贷等)。其中一款产品“聚宝盆”为二级市场投资的配资类产品,2015年9月证监会清理配资后该款产品已终止。

据草根投资官网介绍,2015年1月29日,草根投资获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千万美元A轮融资;2016年6月6日,草根投资获得汇垠沃丰私募股权基金10亿元的B轮融资,因汇垠沃丰之GP汇垠澳丰的股东有广州国资背景,该P2P平台由此对外宣称系“国资背景”;2017年2月21日,草根投资获得华闻传媒领投的1亿元C轮融资;2018年6月,草根投资获得上市公司洲际油气领投的23亿元D轮融资。

从草根投资的股权变更及增资历程来看,金忠栲正式现身于2015年2月11日,其母亲张宝花以受让的方式获得草根投资72%的股权;至2016年6月1日,草根投资几乎全部的股权(99.9%)都集中至金忠栲名下(表8)。由此可以推测,张宝花此前的持股应系替金忠栲代持,至于公司刚创办时的持股人是否替金忠栲代持,则不得而知。

(点击图片可放大)

草根投资“安全保障”介绍中称“项目均由独立第三方律所进行法律审查”、“项目均由独立专业第三方律所全程监控形成”,这个“第三方律所”正是金忠栲、陈环、孙剑铖等人所在的“浙江拓远律师事务所”,显然并非独立第三方。

2017年2月20日,上市公司华闻传媒发布公告,通过旗下子公司山南华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闻创投”)以现金方式对草根投资增资1亿元,投资成本为48.11元/注册资本,半年之间,草根投资的估值从5.94亿元上升至97.22亿元,翻了15倍。

2017年5月,草根投资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草根投资注册资本增至2.02亿元,股东变更为金忠栲和4个法人股东:广州汇垠沃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拉萨美格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顺盈投资有限公司、山南华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金忠栲持股74.41%,汇垠澳丰旗下PE汇垠沃丰持股占比21.28%,是草根投资第二大股东(图6)。

(点击图片可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草根投资早在2014年已开始搭建VIE架构。2014年12月24日,草根(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草根香港”)在香港注册成立,2015年4月13日,草根香港全资子公司、VIE架构内地主体公司——草根金融信息服务(杭州)有限公司(简称“草根金服”)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金忠栲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草根金服旗下包括草根投资、中投融、量财富、易观长河基金、德鑫典当等互联网金融子品牌(图7)。从草根金融股权图(图6)中可以看到,汇垠澳丰的股东杭州宏拓也是易观长河基金的股东,中阜投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投融)是阜兴系投资的企业,汇垠澳丰、阜兴系与P2P草根投资在股权层面的深度关联可见一斑,陈环能够在汇垠澳丰操盘的上市公司重组盛宴中独分两杯羹并非偶然。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围绕着P2P平台与汇垠澳丰的利益交织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草根投资各位投资人之间颇为复杂的关系。

一、工商资料显示,草根投资A 轮融资仅是曾经任职顺为资本执行董事的马文静女士个人投资400万元,并非获得顺为投资数千万美元融资;马文静后将其个人持股转让给金忠栲,转而通过其持股50%的拉萨顺盈投资入股草根投资,顺盈投资入股价格(6.6元/单位注册资本)仅为同时入股的美格投资入股价格(23.75元/单位注册资本)的27.8%,差异显著。

二、草根投资B轮融资的出资方汇垠沃丰,是汇垠澳丰旗下PE基金。汇垠沃丰合伙人之间关系颇为复杂:广州聚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聚元投资”)与汇垠澳丰的股东之一元亨能源同出一系,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保军同时也是元亨燃气(00332.HK)的执行董事和元亨能源的股东;常州凯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凯佳投资”)股东之一常进文,同时也是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的父亲朱冠成;自然人张逸仑为超级牛散,万家乐董事之一的张逸诚与其名字只差一个字,而万家乐前控股股东是张逸诚的父亲张明园,张逸仑与张明园分别是上海三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监事、董事长。总结一下,元亨系、阜兴系、汇垠系、张明园父子通过汇垠沃丰间接入股了P2P草根投资。

如此关联下,金忠栲的律所同事孙剑铖出资6亿元成为2号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2号资管计划的资金又注入蕙富博衍,用于受让万家乐原控股股东张明园所持的股权,进而控股万家乐;万家乐再发起收购金忠栲曾控制的公司翰晟携创,这一套连贯的收购动作,像是按着剧本演出一般顺利。

三、草根投资C轮融资的出资方华闻创投为华闻传媒旗下创投公司。而汇垠澳丰通过指定方持有华闻传媒1.03亿股股份(占比5.08%),汇垠澳丰常务副总经理李向民并出任了华闻传媒董事;华闻传媒间接上层股东朱金玲为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的堂妹。

四、华闻传媒、汇垠澳丰将继续投资草根投资。2017年2月20日,华闻传媒公告披露,汇垠澳丰旗下PE基金汇垠天粤拟以14.77亿元的对价受让西藏朗格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西藏朗格投资”)持有的拉萨美格投资829.9606万元出资额,成为拉萨美格的有限合伙人,从而间接持有草根投资股权。同时,华闻传媒控股股东国广环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广资管”)也拟受让西藏朗格持有的拉萨美格出资额,成为拉萨美格有限合伙人,间接持有草根投资股权。

投资是一门“拉帮结伙”的技术活,金忠栲与阜兴系、万家乐张明园父子、元亨系、华闻传媒系之间眼花缭乱的关系,在P2P草根投资的股权结构中一览无遗(图7)。在这张庞大的关系网中,除了草根投资、量财富外,中投融、意隆财富也是类P2P的理财平台。追溯这两家平台股权,最终出资方即为上海阜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阜兴集团”),其实控人为朱一栋,华闻传媒董事、国广环球资管董事长朱金玲是其堂妹。

值得注意的是,“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曾因涉嫌操纵其父朱冠成实控的大连电瓷股价而被业界关注。近期,朱一栋再次成为热点新闻人物则是因其突然失联。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阜兴集团实控人朱一栋已失联,阜兴系旗下理财平台意隆财富已人去楼空,员工被告知不用上班。据《财新》报道, “‘阜兴系’资本危局就此彻底崩塌,牵连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以及“阜兴系”旗下三家正规备案的私募基金公司发行的上百只私募产品,资金黑洞粗略估算超过300亿元。”《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指出,意隆财富设立的部分基金涉嫌用于给阜兴集团旗下企业和关联企业“输血”。新财富查询发现,上海意隆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备案登记21只基金产品,其中18只产品成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意隆财富募资规模几何,多少用于输血阜兴系及朱一栋个人业务,是否涉嫌“自融”?一系列疑团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和披露。

概而言之,新财富查询汇垠澳丰杠杆棋局中,涉及纷繁复杂的关系网,而铺设其中的资本派系就像一根根线头,抓住这些线头,就能牵拽出隐藏在汇垠澳丰收购棋局下的利益网。

6

谁的盛宴?

对汇垠澳丰所介入的三家上市公司之运作逐一拆解之后不难发现,汇垠澳丰更像是影子壳公司般的存在。明面上,汇垠澳丰是通过以GP身份所管理的三只有限合伙基金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但实际上,三个有限合伙基金上层资管计划的劣后出资人,各自在不同上市公司皆扮演了更加浓墨重彩的角色。

比如,6号资管计划劣后出资人珠海泓沛,在汇源通信资产重组折戟之后向汇垠澳丰的发难;比如,融钰集团溢价收购的标的资产,实际乃与7号资管计划劣后出资人尹宏伟有莫大关联;再比如,万家乐溢价收购标的资产的前后两任实控人金忠栲、陈环,与2号资管计划劣后出资人孙剑铖,三人同属一家律师事务所。

这些劣后出资人通过多种杠杆工具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而自身则依托层层架设的嵌套关系隐藏在幕后,而在前台身为GP的汇垠澳丰,由于四大股东持股相当,于是也变成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因而其管理的三只有限合伙基金所各自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就堂而皇之地被认定为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这样的控制结构,极大地拓展了隐身在幕后之资管计划劣后出资人的挪腾运作空间,包括规避借壳,包括实控人的暗中转手,包括重组中的利益输送,均变得轻而易举。

此模式如若被广泛复制,资本市场或将兴起一波新型的以小博大巧取豪夺盛宴。幸好在监管层问询函的持续追问之下,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嵌套杠杆详情得以被逐级披露。在并购重组监管趋严的形势下,汇垠澳丰主持的重组大戏会如何收场?各路资本的布局将以何种方式套现?且拭目以待。■

过往文章:

近年来信托行业首家曲线上市公司!江苏国资改革排头兵打造“能源+金融”双主业

夫妻、婆媳对簿公堂,女总裁离婚引发股权纠纷,两度折戟IPO的地素时尚凭什么能上市?

四地上市、总资产近2000亿元!中国第二大煤企如何成为A股同类公司中唯一的成长股?

结构性去杠杆应在宽松流动性下靶向治疗

12,从千亿到万亿——汽车金融黄金10年记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金融大全”(ID:qichejinrongdaquan),作者 匡匡。36氪经授权转载。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就用来做题记吧。

“世上本不存在黄金时代的,毕竟每代人都觉得自己不易。只是匆匆过去之后,才发现当初轻易可以拥有的东西,如今再也难以抓住,于是,就不由自主地给那些过去的日子‘镀一层金’,把它称之为黄金时代。”

2008年汽车金融的规模是大概是1500亿的样子,而2017年汽车金融的规模则达到1.2万亿左右,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我对黄金时代的定义是年增长率超过20%,过去的10年,汽车金融算得上当之无愧的黄金10年。

今年2018年,逢8的年份一向有大事发生,远有1898年戊戌变法,1978年改革开放,近有2008年汶川地震,金融危机。今年也是复杂,中美贸 易战,金融去杠杆。上半年汽车行业很寡淡,同比增长3.9%,7月份乘用车更是同比下滑5.3%,SUV同比下跌了8%。汽车金融行业不温不火,没有了往年的热闹与喧嚣,没有了冒头的公司,各家紧握着既有的资金,多少汽车金融人生出业务难做、机会丧尽、格局已定、好日子不再的感觉来。

危机关头,人就会往回看,回首汽车金融的历史,发现汽车金融行业其实还很年轻,远谈不上机会丧尽、格局已定。所以斗胆写下此文,以汽车金融行业的公司为主角,编年列述他们的成立、发展,以汽车金融人为辅线,跳跃记述人的成长变迁,从中寻找出个人、团队、行业的发展的规律来。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2008-2018年,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一起浏览下黄金10年的前十年,1998年-2008年。

1998至2008年——曾见它起高楼

1998年,国家出台了《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试点办法)》允许四大行开展汽车贷款业务,开启了汽车金融行业,因此可以说1998年是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元年。虽然有种说法是1993年就有公司开始车贷的尝试,但那时一方面不正规,一方面量太少。

2002~2003年是我国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两年,年增长率超过30%。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同时,中国人对于家用汽车的巨大需求带来汽车消费信贷的井喷式发展。2003 年,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839.2 亿元,占到汽车工业销售产值的22.4%,渗透率接近20%,各大银行相继推出并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追求总体规模,忽视个体风险野蛮发展。

从2004年2月份开始,全国各大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开始转向萎缩。

2004年8月,国家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开始对行业进行规范,车贷+履约险的模式即刻瓦解,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进入了冬天。由于车价不断降低,车贷险退出,征信体系未建立加上宏观经济等一系列原因,开始出现了大量坏账,坏账率一度超过10%。

冬天的来到,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来年的新生。2004年,一个新的公司类别来到了中国,AFC——Auto Finance Company汽车金融公司,这样一个完全的舶来品来到了中国。依据的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004年8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行业习惯称之为GMAC)成立,GMAC是汽车金融行业的曾经的创新之源和黄埔军校,可以说孕育了“通用系”,2017年放款量突破100万台。

为什么说是曾经呢,因为近几年,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GMAC不少人出来创业或者跳槽加入其它初创公司,本部的创新力大大下降了。

2004年9月,大众汽车金融成立,大众金融北边有一汽金融的竞争,南边有上汽财务的竞争,由于外企的性质,相对于合资和内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有点封闭,增长的态势赶不上一汽金融和上汽财务,2017年放款量61.4万台。

2005年1月,丰田金融成立,丰田金融是被业界高度认可的一家公司,由于丰田金融只做自有品牌,一汽丰田北边面临一汽金融的竞争,广汽丰田南边面临广汽汇理的竞争,2014年之后业务发现就进入了相对的平稳期,一直处在20-30万单区间,人才不少外流,2017年27万台。

2005年6月,福特金融成立,福特金融只做福特自有品牌,和长安金融(原兵装财务公司)是竞争对手,2017年22.8万台。

2005年9月,奔驰金融成立,2017年合同量23万单,汽车贷款金额为566亿元,所以超级赚钱,据我不完全的统计,奔驰金融可能是业内人均薪酬待遇最高的公司。

2006年6月,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成立,2017年业务量18万台,自有品牌已经到了很高的渗透率和市场份额。东标金融2016年走出了SP的业务模式,开始做二手车金融业务,并逐步开展多品牌的新车金融业务。

2006年7月,沃尔沃金融(做沃尔沃商用车,量小)成立。

2007年10月,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成立,接触过很多从日产金融出来的朋友,先锋太盟的韩勇,陈浪(靠谱金服原创始合伙人,现真格智能CEO,提供库融监管设备)胡俊楠(东正金融)、刘存(吉致金融)、胡丰收(禾下金融),人都特别好,这很可能和总经理殷耀亮有关,但日产金融待遇不好,人才流失率高。2017年日产金融业务量为42万台。

2007年12月,菲亚特金融成立,由于菲亚特金融服务的品牌销量不大,所以菲亚特金融的业务量不大存在感不是很强,但也出了不少人才,比如吉致金融的总经理李霞曾担任过菲亚特金融的CFO,小分队成员朱旻也曾在菲亚特金融工作过。他们可以做玛莎拉蒂的金融哦。

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之初,业务也是处于摸索之中,各家都做好了亏损几年的准备。GMAC是其中唯一一家第2年就实现盈利的公司。这10年汽车行业却发展得很快,1998年的汽车销量是160万台,到了2007年达到了879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8%,那个时候算得上是汽车行业的黄金时代。

1998年-2008年这十年,银行做车贷做伤了,积极性不高;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还很弱小在慢慢的积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为了等待一次新的爆发。

1998-2008年,汽车金融行业起过高楼,但又塌了。

历史洪流中的2008

还记得2008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

“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 闸门洞开,浪涛汹涌,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里?”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自我感觉站在世界中央的中国迎来一场大雪,200万人因为那场雪滞留广州站,多少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极冷的反面是极热,突然爆出了个艳照门,留下了一句“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和好多个命运轨迹被改写的年轻人。

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地震,近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但十三亿中国人紧紧团结在一起。那一刻真的有一种一个新的中国诞生的错觉,恍惚觉得“中国公民社会,从此开启”。

2008年8月8日,大家收拾心情迎接奥运会,开幕式场面恢弘盛大,那一刻的北京犹如神殿。

8月还没过完,很快整个世界的风向变了,先是美国两房的崩溃,然后是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出现问题,接着是贝尔斯登的破产,在网上报纸上看到这些陌生的词,感觉出大事了。一晃十年,现在焦灼的中美贸 易战,似乎又标志了一个世界格局的转折节点。

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一下子把我们打回了现实,原来一切都没有变。今年疫苗事件,让我们知道10年过去了,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变,甚至变得更加严重了,我有时怀疑“世界还会好吗?”。

2008年11月,国家开始拯救经济,出台了4万亿计划。

汽车金融行业都有哪些大事呢?

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于2008年1月24日公布。原《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03年第4号)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监发〔2003〕23号)予以废止。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没有了原来实施细则中的

“汽车金融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率,比照同业往来利率执行;发放汽车贷款的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10-30%。”

这一条没有了,从而给汽车金融公司的自主定价提供了条件,为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008年1月,通用金融发行了第一单汽车抵押贷款ABS,当时没人想到,整个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二单ABS一直要等到2012年才重新启动。

2008年,GMAC大约做了10万台车的业务量,放款122亿,在当时已经算最厉害了,其他各家AFC、财务公司大多还是2-3万台年放款台数。这一年通用金融开始尝试外品牌,启动了一个叫做SP的业务模式。

最近几年有好几个人说自己是SP模式的发明者,但说来说去,应该把这个功劳归功在通用金融董事、副总经理张晓俊身上,毕竟他是最终拍板的人。

2008年,诞生汽车金融行业第一批SP,当时参与其中的人不会有特别的感觉,但事后来看,SP已经成为汽车金融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云南汇通行,老板是司维公、核心高管是苟珑和肖娟。2017年的业务量近4万台,汽车金融已经成为他们整个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这十年各个地方都涌现了一批大大小小的SP,可能总数超过3000家。比较大的有深圳的东彦信、广西的蜂鸟科技、北京的致汇金服。他们的身份分为几类,一是经销商、二是经销商的销售或者金融保险经理自己创业、三是当地小担保公司、四是金融公司出去创业的区域经理客户经理、五是行业外加入的创业者。

那一年,乔布斯发布了苹果3G,风起于青萍之末,每多少人预感到未来有一天会世界会被智能手机彻底改变。

2009年——汽车行业的超级大年

回忆起2009年,相比2008年可能是比较平静的一年,脑海中没有特别的事,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

2009年1月14日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在汽车行业公布了《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个措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2009年当年汽车销量爆了,总量同比增长46%,乘用车同比增长52.9%。

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大产销国,从此再也没让冠军宝座旁落过。

2009年4月,奇瑞金融成立,截止到2009年底,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一共10家。

奇瑞金融2012年拓展到多品牌业务,是GMAC之后第二家做多品牌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2014年7月,原来奇瑞金融的总经理刘宪志到了同在安徽的瑞福德金融,开始布局多品牌业务,突破了江淮汽车自己的销量限制。

刘宪志离开奇瑞金融后是由陈劲伟接棒,2016年陈劲伟接受中信产业基金的投资成立了沣邦租赁,沣邦租赁与滴滴合资成立一号用车,成为网约车金融领域的重要玩家。现在奇瑞金融的总经理是钱正清,2015年7月奇瑞金融曾计划香港上市,后来夭折,2017年5月提请A股上市,后来也没有声音了,估计奇瑞汽车内部过于复杂的原因。

2009年,由于汽车销量的激增,银行都没能做好准备,这些厂商系的汽车金融机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GMAC放款量同比增长50%,达到183亿。除了10家汽车金融公司外,当时还有一汽财务、上汽财务、东风财务都在开展业务。

上汽财务2009年开始做发力零售汽车金融业务,实现放款1.5万笔,是2008年的7倍,从下图可以看出2009年是上汽财务的起飞年。

2014年11月,上汽财务推出好车e贷网站,是主机厂系汽车金融类公司主动拥抱互联网的典型。现如今好车e贷虽然没能成为获客的主要渠道,但逐渐成为CRM的极好工具,客户可以在里面查询还款计划表,变更银行卡等。上汽财务非常乐意用科技的手段去提升效率,自创了RFID合格证监管,高拍仪视频面签等技术,成为继GMAC之后的又一行业创新的源头。2016年控股了安吉融资租赁,现在成为主机厂系融资租赁公司的领先者,2017年放款9万台。

2017年上汽财务汽车金融零售放款84.7万台,总资产超2700亿。

上汽财务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总经理沈根伟,自2002年起担任上海财务总经理至今,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又被返聘。

沈根伟,出生于1958年,毕业于上海财大,其主要从业经历:

2002.08-至今,上汽财务公司总经理

2014年 SAIC- GMAC董事长

2016年 安吉融资租赁法人

沈根伟还做过一段时间SAIC-GMAC的法人,上汽财务是GMAC的大股东,如果说沈根伟是汽车金融第一人,估计所有人都会赞同。

2009年,第一家专门针对汽车的融资租赁公司——先锋国际融资租赁公司成立,总经理是一位女士王雁翎。先锋国际租赁的前身新世纪租赁公司,说到汽车融资租赁,它具有更久远的历史。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从事汽车融资租赁的企业利用政府对汽车使用级别的限制,以 " 融资租赁 " 的形式高价卖车,规避政策制约。随后,政府正式出台措施,明文禁止企业从事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受汽车出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部分租赁公司又开始尝试用融资租赁的方式销售汽车。但到 1997 年,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不得以融资租赁方式变相销售购买小汽车的通知》,使汽车融资租赁业务被叫停。

到 2005 年,出台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中提到了 " 融资租赁包括汽车 "。但汽车融资租赁业的正式合法化在 2008 年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在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范围里新增了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 售后回租业务除外 ) 。

先锋国际融资租赁虽然成立的最早,但它却没能做强做大。这和它的业务定位有关,它以企业用户、直租业务为主。当然也活得很滋润,屯了不少北京牌照。2015年被宝马收购,现在以宝马品牌内部业务为主。

那一年,偷菜游戏流行一时;那一年8月,微博诞生;那一年淘宝举办了首届双十一,当时销售额5000万,估计大家都没印象吧,那时处在移动互联网的前夜。

那年12月,武广高铁正式通车。

2010年——汽车金融行业黄金时代的确定

2009年的汽车销量的暴涨让所有汽车行业的人都惊呆了,到了2010年,主机厂纷纷加快了汽车金融的布局。

2010年2月,创富融资租赁成立,以公司业务、高端车为主。2013年9月被复星收购,2015年王俊杰出任总裁,2017年放款规模40亿左右。创富这家公司还衍生出同辉融资租赁,汪涌、余翊人等是创始团队。

2010年5月,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成立,这是广州唯一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公司,广汽汇理2017年的业务量能做到30万台。属于同一集团的广汽租赁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但一直业务量不大,2016年启动变革,2017年业务量达到1.6万台。

2010年6月,易汇资本成立,以公司业务为主,业务量不大。

2010年8月,灿谷成立,灿谷这家公司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蛰伏,他们的定位是个汽车金融服务商,也就是SP,一开始做的是GMAC的产品、后来做过安吉融资租赁的产品、皖新的产品,真正起量是到了2016年开始做晋城银行。

张晓俊就是灿谷的董事长,这是他的履历,

张晓俊,出生于1970年,其主要从业经历:

1992.08-1998.1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担任金融监管员

1998.12-2002.05,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历任计划财务部副经理、经理、总经理助理

2002.05-2004.03,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

2004.03-2004.08,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兼任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筹建负责人

2004年至2013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副总经理。

2010-2018,灿谷董事长,2018年7月26日,灿谷上市

张晓俊2014年7月曾担任过晋城银行董事。

2010年《理财周报》启动了中国汽车金融“金引擎”促进计划,第一届“金引擎”中国汽车金融年会举办。王丹妮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她是最早关注汽车金融行业并且一直坚持研究的媒体人。

2015年《理财周报》被关停,但是汽车金融研究没有中断,随后并入《21世纪报》。2013年11月,《理财周报》发起“中国汽车(金融)50人论坛”。

2010年11月,宝马金融成立。宝马金融成为汽车金融行业资产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截止到2018年3月资产总额增长至890亿,也是利润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2017年净利润达到20.78亿。人数才500人左右,人均净利过400万。

2010年11月易车上市,这是第2家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第一家是太平洋网络2007年在香港上市(太平洋网络包括电脑、汽车、家居、亲子、游戏、时尚6大板块)。易车的上市,说明在新车领域,互联网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

易车的创始人李斌,以易车为根据地,通过公司的投资、个人的投资,参与了优信、车轮、pp租车等出行领域的公司,还是摩拜单车的发起人和董事长,现在All IN 蔚来汽车,蔚来汽车下周就要上市了,因此有“出行教父”之称。

李斌,出生于1974年,安徽,毕业于北京大学

1996年——当时还没完成学业的李斌创办南极科技,主营业务是代注册域名和境外主机租用。李国庆找到了这位学弟,希望他一起创业。

1997年——李斌以总经理的身份参与“科文书业”也就是当当网的前身的创办,李国庆任董事长。

2000年——创立易车

2010年——易车上市

2014年——创立蔚来汽车

下图是李斌的汽车互联网投资版图,所以他对汽车领域的影响还会持续,对汽车金融的影响也会持续。蔚来的销售模式和金融模式肯定会给行业带来新的东西。

2010年11月,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一单金融债是由GMAC开启,GMAC引领过很多次的行业第一。

2010年,中升集团香港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经销商集团,截止到现在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接近20家。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千团大战正酣后来活下来的只有美团,当时3Q大战闹得很厉害,那一年小米成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式拉开序幕。

2011年——融资租赁的元年

2011年3月,广汇租赁成立,2011年8月,广汇租赁开始尝试广汇汽车以外的业务,2012年开始,正式介入二手车的融资业务,2013年2月,广汇租赁更名为汇通信诚,2013年二手车金融的量达到1.5万台,算是汽车金融领域,第一家重视二手车金融业务的公司。

2013年12月“汇元一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发行,是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第一单资产证券化。

汇通信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团队,当时韩勇是总经理,姜东、何昌进两位是营销副总,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广汇系,与通用系齐名。后来韩勇创立了先锋太盟,姜东负责了易鑫融资租赁,何昌进则继续带领汇通信诚迈上了20万的台阶。2018年何昌进也离开汇通信诚去了汽车街。广汇系不仅仅表现在汽车金融的人才方面,更表现在SP渠道方面,SP模式虽然是GMAC创始,但真正发扬光大的算是汇通信诚,这一批跟着广汇的SP,后来派生出先锋太盟和易鑫的骨干渠道。说到先锋太盟,必然离不开韩勇,来看看他的履历啊。

韩勇,出生于1979年,云南人,其主要从业经历:先锋太盟CEO,

1997年-2001年——上海财经大学

2001年-2005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2005年-2009年——GMAC

2009年-2011年——日产金融

2011年-2014年——汇通信诚租赁总经理

2015年1月-至今——创立先锋太盟,担任总经理

2011年7月,微贷网成立于杭州,这时的微贷网从事以汽车抵押贷款为主的P2P业务,当时不算起眼,但时间证明他们发现了一片蓝海。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批系统显示,截止2018年2月28日,微贷网成交额达1708亿元,交易总笔数超440万,投资总人数达85万。传统的汽车金融一般包括购车消费贷和经销商的库存融资,车抵贷业务一直被忽略。而这个被忽略的市场,仅仅6年后市场规模就突破了2000亿。

2011年10月,青岛中瑞成立,创始人是GMAC的几位大区经理孙立东、吴泳、张博、陆鹏。他们发现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之外汽车金融行业之内存在第三方公司机会,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但等到他们爆发要到2015年。

GPS原来与汽车金融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主要用于政府相关的公交车、出租车、租车公司的车,后来被用于车贷领域贷后风控,但由于AFC和银行一般是不安装的,所以直到汽车融资租赁和车抵贷业务的大爆发才推动了GPS需求的暴涨。现阶段深圳的赛格导航(1999年成立)、青岛中瑞、北京的车晓科技(2016年成立)是GPS领域重要的玩家。

2011年8月优信成立,创始人戴琨曾经在易车负责二手车业务淘车,拿到了易车董事长李斌的天使投资创办的优信。优信先是把业务聚焦于二手车拍卖,优信金融于2015年3月正式推出了全新购车方案“付一半”才让优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优信招股书显示,公司2C业务其中金融收入占比80%,交易收入占比20%。2017年优信单车均价为9.1万元,单车交易收入为811元;单车金融收入为3327元。优信的上市很多程度上依托金融带来的利润。

曾经一度,提到优信就会同时提到车易拍,车易拍也成立于2011年,也获得过好多轮的融资,2016年车易拍被315曝光,从此折戟,2016年12月被北汽并购,2018年4月被大搜车并购。

这一年,微信上线。没人想到现代大家如此的依赖微信。甚至有人说“没有什么移动互联网,有的是微信互联网”。

2012年——你好,汽车金融

2012年1月,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一汽汽车金融隶属于一汽金融集团,脱胎于原来的一汽财务公司车贷业务部门。一汽金融总部地处长春,有一汽财务、一汽汽车金融、鑫安保险、一汽租赁(2016年成立),张影是一汽金融的总负责人,赵凯曾长期担任一汽汽车金融总经理,张桂香负责人事,这是我工作的公司里头最简单的一家。

一汽金融行事很低调,高层很少参加行业论坛,但业务量一点都不含糊,2012年突破10万单,2013年14万单,2014年15万单,2015年25万单,2016年35万单,2017年50万单+,成立于2016年的一汽租赁今年7月突破1万单,又是一匹行业黑马。所以,从一汽金融来看,总部位于二线城市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样团队非常稳定,能够安下心来工作。

2012年4月,狮桥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狮桥融资租赁早年的业务有点分散,商用车、设备、乘用车都有所涉及,到了2018年1月,董事长万钧给员工发了一封信《致汽车金融事业部全体同事》,宣布狮桥租赁于2018年1月15日正式退出乘用车领域,将全部资源投入到具比较优势的商用车领域。现在狮桥的logo是——为商用车而生。

2012年6月,小桔科技成立,这家叫滴滴的公司后来改变了整个出行行业。

2012年6月,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成立,吸引了不少丰田金融、大众金融等北京的汽车金融公司同行加入,总经理由韩方代表出任,陈金亮担任副总经理,2012年实现3千台,2013年实现5万台,2014年实现16.7万台,2015年实现26.1万台,2016年实现38.1万台,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增长曲线,2017年韩系车销量下滑,北现金融的放款台数受到很大的影响,只实现34.5万台的业务量。

2018年6月陈金亮离开北现金融加入了马上消费金融,筹建了汽车金融项目“马上车”。

2012年8月,重庆汽车金融成立,2015年3月,兵装集团控股重庆汽车金融,2017年6月改名为长安汽车金融。2017年长安金融实现了43.4万台的业务量。

2012年,民生银行联合德勤出版《2012中国汽车金融报告》,这算是国内最早最系统的一个关于汽车金融的研究报告了。之后德勤还出过2次,一次是《2014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一次是《2015中国汽车金融白皮书》(这些报告,汽车金融大全APP里都可以下载),之后德勤研究汽车金融的人离职了,汽车金融的研究就停了下来。

2012年平安银行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深发展早在2002年就开展汽车金融业务,是所有的银行中唯一没有中断过汽车金融业务的银行,为平安银行汽融业务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收购后成立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中心,短短6年多时间汽车金融放款余额即由2011年的127亿发展到2018年中的1400亿。

2013年平安银行推出车抵贷、二手车金融,2013年二手车金融超2万台。平安银行汽融中心具有银行的资金优势,同时具有汽车金融公司完备的组织架构,3000人以上的直营团队,创造了让他们自己也很吃惊的成绩。平安汽融中心的核心团队是总裁傅忠强、副总裁徐增武、渠道管理部总经理沈奕等构成,也是汽车金融行业内的人才基地。

2012年,贴息成为行业标配,各个主机厂都推出自己的金融贴息方案,部分主机厂甚至全系贴息,像一汽大众,贴息成为了4S店提高金融渗透率的杀手锏,也的确给消费者带来福利,又能让参与贴息的厂商金融公司做更多业务,还能让主机厂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某家主机厂率先贴息,可以实现经销商、消费者、AFC、主机厂四方共赢,但其他竞品也都纷纷跟进,所以如同一个囚徒困境一样,最后几乎所有主机厂都得选择贴息。近10年,如果要评选一个对新车渗透率提升刺激最大的因素,我想就是贴息了。

这一年微信逐渐取代微博,这一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这一年6月,我去一汽金融实习,接触到汽车金融行业,一入汽融深似海,从此萧郎是故人。

2013年——公众账号的诞生

2013年1月瑞福德汽车金融公司成立,瑞福德这个名字挺奇怪的,他是江淮汽车和桑坦德银行合资成立的。他们做多品牌,2017年瑞福德金融放款台数是22万台。

2013年1月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成立,平安租赁于2015年正式布局汽车金融,其乘用车金融业务,对公业务、零售业务及经营性租赁业务陆续开展,2016年初步成型,2017年便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6年12月前后,汽车金融业务月放款量已接近2万台水平,2017年年放款台数12万台。

2013年5月平安集团上线了平安好车,豪掷14亿砸广告。但平安好车并没能熬过二手车的爆发。可见即便是成熟企业做的很多事情,也不能保证成功。

2013年7月,原GMAC高层领导李佳创立优品车,业务涵盖车抵贷、消费贷。

2013年8月,我正式入职一汽金融长春总部,闲来无事注册了个公众账号——“kk汽车金融行业研究”,8月31日发出第一篇图文消息,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一个公众账号诞生了。没想到,这一做就是5年了。

2013年11月,第1车贷成立。第1车贷董事长李海燕、CEO郭超,两人都是从长久汽车出来,长久汽车还出了不少创业者,像乐车邦的林金文。第1车贷算是第一家打出互联网汽车金融旗号的公司。

2013年12月,汽车之家上市,市值就比易车高。至此,汽车垂直网站有三家上市公司了,太平洋网络(2007年香港上市)、易车(2010年美国上市),再算上爱卡汽车,组成汽车垂直网站的4大金刚。

现在这四家网站从流量来看,距离拉得很大。

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2015年7月离开汽车之家创立车和家,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赛道,2016年6月平安收购澳洲电讯所持有的汽车之家股份,成为汽车之家的第一大股东。后汽车之家CEO秦致被平安替换,2018年4月出任“老司机”董事长。

汽车垂直媒体看似牢不可破的格局,没想到被今日头条在2017年8月推出的懂车帝打破,懂车帝日活近500万,与汽车之家800万的日活可以正面PK了,可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2013年6月,余额宝推出,滴滴打车成为大家出行的新方式。2013年10月,微信用户超过6亿,大家都迁移到了微信,微博遭遇空前的危机。

2014年——互联网汽车金融起步,创业浪潮的到来

2014年2月,人人车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主打C2C模式的二手车交易平台,2016年9月5日,人人车宣布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2017年9月25日,人人车获得滴滴2亿美金的战略投资,目前交易已经完成。2018年4月26日,人人车获得3亿美元新一轮投资。人人车遭遇瓜子后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场的恶战,但总算挺住了,现在和滴滴结成战略盟友,算是半只脚上岸了。

2014年3月易车成立汽车金融事业部,这是第一家关注汽车金融的互联网公司。易车汽车金融事业部的总经理是易车的CFO张序安,一开始的定位是做一个汽车金融平台,利用易车流量的优势,解决消费者网上看车过程中的贷款购车的需求。2014年7月,欧阳扬担任汽车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汽车金融平台。他看到了我写的《汽车金融是汽车电商的突破口》一文发现了我,邀请我由长春来到北京,我在2014年8月加入易车,做互联网产品经理。

2014年6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按季度进行行业交流,但仅限于汽车金融公司。

2014年3月精真估、车300成立,早在一年前广州的穗圣科技(车e估)创立,公平价成立于2012年,这四家二手车评估公司为二手车金融的第三方评估打下基础,所以现如今做二手车金融的公司不用再像2012年汇通信诚(当时叫广汇租赁),2013年平安银行那样对于车辆价值的评估苦恼,行业越来越接受这种由第三方公司来做二手车评估的模式。这也是这些对标美国KBB的二手车评估公司没有想到的,这些公司都没能从C端身上直接收费,但都走通了服务B端实现收入的路。

所以说啊,创业最后走通的路不一定是自己最初设想的路。

2014年6月4日我国颁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为二手车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

2014年5月,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成立,这家公司一开始是在天津,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长城汽车金融的办公室受到了影响,所以就搬到了保定,比天津更加不好招人了。但经过业务模式反复尝试调整,长城汽车本身的百万销量摆在这,长城金融实现了2015年2万台,2016年5.5万台,2017年18万台的飞速跨越。2018年更是不仅仅满足于自有品牌的业务模式,开始借用SP来开展多品牌的业务了。

2014年5月,佰仟融资租赁成立,总经理许深宁,汽车金融行业少有的女性领导人之一,佰仟租赁2017年放款7万台。

2014年7月阿里推出车秒贷,当时对于平静的汽车金融行业不亚于一个惊雷,大家都有点担忧,传统汽车金融业务会不会像余额宝渠道银行理财一样呢。但事实正面,互联网不是万能的。

2014年,一个新的力量开始浮出水面,之前,在新车领域主机厂金融公司主要做自己品牌的业务,和当地银行有点竞争,和兄弟公司有点竞争,比如说一汽金融和大众金融、上汽财务和大众金融、广汽汇理和菲亚特汽车金融,但基本上是兄弟阋于墙。浙江系的担保公司打破了这个平衡,代表公司是中安金控。中安金控2014年定下“跨出浙江,拓展全国市场”的目标,在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江西、湖南、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山西建立车贷业务分公司,进行全国业务布局。

其实更早走出浙江,做省外业务的担保公司是安信担保,2010年浙江安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得集团公司营业执照,公司更名为浙江安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集团),并开始进军浙江省外市场。但安信风控出问题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16年4月初,中安金控被工总行确立为汽车消费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合作伙伴。2016年中安金控放款15万台,金额122亿。2017年中安金控放款近200亿。

中安金控算是浙江担保系中比较稳健的公司了,吸纳了不少行业牛人,2015年初,潘跃源离开安信加入中安金控,就任中安金控副总裁,2015年5月初成立车果网,潘跃源担任车果网董事长,原平安银行渠道管理部夏文佳担任车果网CEO。车果网2016年1月升级为车国网,但2015年、2016年的发展并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向。

中安金控也走出了不少行业人才,潘跃源2018年创立的麦田汽车,现在已经在贵州开展业务,刘昊现担任大搜车主管金融的副总裁,夏文佳回到上海,在一家基金做并购。

谭建国,出生于1970年,浙江温州人,其主要创业经历:

2002年——创立谭记担保

2011年——经历2011年下半年温州爆发的局部民间借贷风波

20014年——创立中安金控

2015年年——创立车国网(原名车果网)

浙江担保系走出来做全国业务的还有很多,比如包功的云车金融、备胎金服、盛运担保、浙江汇银汽车金融、稻普、泰联信、长合等等。还有原来在浙江后来到成都做的成都腾铭惠商,2018年上半年累计放款量突破100亿,成都还有众汇金控业务量也到100亿规模,这种在各个地方的担保公司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河北保定的正大亚飞,区域性担保公司往往和SP是重叠的。2017年备胎做业务非常激进,但2018年上半年就消停了很多。

2014年8月,建元资本成立。建元资本创始人是原民生银行汽车金融业务负责人王炜,王炜之前参与过一汽大众金融管理部的筹建,懂汽车行业,也很懂汽车金融行业,算是汽车金融行业从职业经理人走向创业的先行者之一。

建元资本2014年10月在上海发起了安亭汽车金融论坛,影响不小。后来2015年、2016年、2017年都有举办。

2014年10月“kk汽车金融小分队”成立,这是一群汽车金融研究者的小组织,大家对行业充满了热情,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开始是个QQ群加入的朋友有20多位。11月陆鹏(先后从业于GMAC,后来自己创业做了鼎励咨询,现创立好车到家)来北京一起组了个饭局,地点定在在大望路的金地中心,就组建了微信群。

2014年通过写文章加入小分队人有这些:陆鹏、大众金融的蔡薇薇(现在中信证券)、丰田金融的李延(现在也在创业,公司叫五彩拼途)、海通恒信的李海东、陈庆华(也在创业)、上汽财务的陈昊、厦门盈众的戴晓君、平安银行夏文佳、一汽大众方超(现在平安科技)、一汽金融任龙、创富融资租赁朱旻(现在上实融资租赁)。当时还定的小分队价值观:专业&温暖深深影响了我们。

2015年——互联网汽车金融

2015年1月9日,易车、京东、以及腾讯,共同宣布三方达成协议,易车将获得京东及腾讯以现金和独家资源的形式共计约13亿美元的投资;同时易车旗下专注汽车金融互联网平台的子公司易鑫资本,将获得京东与腾讯共计2.5亿美元的现金投资。

这个时候大家关注的重点放在腾讯和京东对易车的战略投资上,以为易车+京东=汽车电商,当时邵京宁是易车的总裁,易车商城的总经理是涂永梅,她还包销过奥德赛的一批车,但效果并不好。易车还有个汽车电商的项目惠买车,负责人是袁晖,项目对标美国的TureCar。即便是带上了京东商城的流量,汽车电商也没能搞起来。

现在我们回头看,几乎所有的汽车电商的项目都死掉或者转型了。汽车电商为啥搞不成,以后我们另起一篇文章细说。反而是大家关注点没那么大的易鑫成功了,成为现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易鑫的前身是易车网的汽车金融事业部,汽车金融平台产生了大量的车贷线索,但需要金融机构来进行落地消化,当时采取的方式是寻找大的金融机构合作,比如GMAC、日产金融、平安银行,将线索卖给他们。

当时易车汽车金融事业部商务组负责人是李威、熊爱梨,线索卖的非常困难,在招商银行上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才赚了100万的收入。后来招行领导对张序安坦言“Andy,我们自己的APP日活在200万,其实我不缺用户,我还希望把我的用户给你。你要是能帮我将这些用户转变为产品交易用户,我甚至愿意把我的用户免费给你,同时你成交一单交易我还给你钱。”

这给了张序安很大的刺激,也是很大的启发,让他下定决心做交易。

早在2014年8月,易鑫即注册了上海易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当时张序安把市场上所有和汽车金融搭点边的公司高管都捋了一遍,发现在大公司里待的人根本不愿意加入到创业公司来,剩下可以考虑的就是民间的三五家公司的10来个高管。就这10来个人,张序安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全部都聊了一遍,说动了一个人加入——易鑫集团现任COO姜东。

姜东2015年5月正式加入易鑫,借用汇通信诚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渠道体系,2015年9月易鑫放款第一单,2015年实现1.8万台的放款量。2016年实现20万台的放款量,2017年实现38万台的放款量。2017年11月,易鑫实现香港的上市。整个过程既惊心动魄又一气呵成,这个过程中,易鑫创始人张序安对于公司管理、资本运作也是让人叹服的。

张序安,毕业于纽约大学金融专业,英文名字Andy。

2000年-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2006年-2009年——易车财务副总裁

2009年——易车CFO

2014年——易鑫创始人兼CEO

2018年1月——易车CEO

2015年2月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小康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于共同发起潽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孟晖担任总经理,曾晓伟2016年年中加入潽金担任副总经理,2017年潽金接入了工商银行,成为总部位于重庆的一家重要的汽车金融参与方。

2015年2月,比亚迪汽车金融成立,与西安银行合资,总部设在西安,唯一一家西北的汽车金融公司,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曾经谋划过与法兴银行共建汽车金融公司,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夭折了,“kk汽车金融小分队”的张博和方超还曾参与其中,后来张博去了兵装财务公司,方超去了一汽大众金融管理部。

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赫勇先生由西安银行派出、副总经理王俊保先生由比亚迪汽车派出,两家公司组成的筹建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逐渐上了轨道,2015年完成业务1.6万台,2016年实现业务6万台,2017年实现放款7万台。现在依然聚焦自由品牌的业务,暂时还没往外拓展品牌。

2015年2月,华泰汽车金融成立,华泰汽车金融这绝对是汽车金融行业最坎坷的公司,截止到现在换了10任总经理和总裁,2017年曾经一度业务量也是单月突破1000台,也是要上正轨了,但2018年后来人员调整业务急刹车,现在已经处于停放款状态。

2015年3月,东正金融成立,东正金融是唯一一家由经销商集团发起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听说用了东风集团的指标。2015年、2016年的业务也是进展不是很顺利,在SP业务模式上栽了跟斗。2018年东正金融业务逐渐恢复了正常,估计今年会有不错的业绩。

2015年3月长安新生成立,长安新生由原来的中信银行的消费金融部副总经理霍宇南发起筹建,有长安信托的资金背景,用助贷的模式在开展业务,2017年放款量达到8万台,2018年估计能突破100亿。长安新生团队很专业,具有行业黑马的潜质。

2015年3月,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成立,2015年4月,他们还别具匠心的举办了一次祈福仪式。华晨东亚的业务不能做宝马业务,局限于华晨自己的品牌,也谈了一些外部品牌的总对总的合作,到2017年12月份,业务量突破30000台。

2015年6月,花生好车成立,2015年11月,获得国际峰瑞资本3000万天使投资;2016年11月,获得京东金融A轮战略投资 。花生好车的法定代表人和CEO是陈鹏云。马晓军为花生好车的实际控制人,他还是互联网金融捷越联合的总裁。

2015年8月,吉致汽车金融成立,总经理是李霞,曾就职于沃尔沃汽车金融公司副总裁兼CFO,前菲亚特汽车金融CFO 。吉致金融依托于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吉利汽车业务发展飞速,2016年实现放款3.8万台,2017年就跨越到18万台的量级,吉利汽车100万+的汽车销量摆在这,估计吉致汽车金融超越50万台也是不久的明天了。

2015年9月,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上线,创始人是原赶集CEO杨浩涌,瓜子二手车宣布获得2.045亿美元A轮融资,瓜子二手车获得了B轮超4亿美元融资,2017年10月推出毛豆新车品牌,瓜子并入车好多集团,获得8.18亿美元C轮融资。杨浩涌具有超强的融资能力和营销能力,是汽车零售领域的重要玩家。

杨浩涌 ,1974年8月出生,安徽合肥人

1996年获得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士学位,

1999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获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2004年创办赶集网,2015年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

2015年创办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后并入车好多集团

2015年9月,太平洋汽车网汽车金融平台上线,成为第三个涉足汽车金融业务的垂直网站(第一个是易车、第二个是汽车之家),负责人是我,我是在2015年6月接受了太平洋汽车网副总裁申立的邀请,加入了太平洋网络。

2015年12月,山东豪沃汽车金融成立,总部在山东济南,主要做商用车,2016年放款台数过万单,2017年放款金额超60亿。

2015年12月,盛世大联融资租赁成立,这家公司业务起起伏伏,但一直坚强的存在着。

2015年,“kk汽车金融小分队”的成员变得越来越多,人数扩充到了50人左右。

民生银行的高世芳(现在河北幸福金融),一汽金融郑立(现在易汇资本),日产金融胡俊楠(2015年被我拉入易鑫,现在东正金融)、日产金融刘存(后来去过一阵建元资本,现在吉致金融)、詹詹(后来和我一起在太平洋汽车网,2017年5月生病去世,享年26岁),台新租赁的吴淑媛、Sunny,福田金融谭国屏(现在湖南湘江租赁)、王习赵、广汽汇理的黄秀宁(现在广汇租赁)、宜信的兰海玉(现在在福田金融)、兵装财务的张博(现在长安新生)、易鑫的许恒(现在长安新生)、中信银行李雄伟(现在长安新生)、比亚迪汽车金融的段明远、北现金融的张学潘、华晨东亚金融的王静、汽车流通协会的王文娟、中国汽车报的韩忠楠、通用金融的王丹、比亚迪汽车金融的晏艳珍、李小白,先锋太盟的李梦韵(现在在晋城银行),车果网的张耀(现在又回到了奇瑞金融)、做SP创业的张凡、汇通信诚的许诺(现在先锋太盟)、华泰金融的吴丹丹(现在奇瑞金融)、东风财务的高恒、北汽金融的刘瑞、百得利的王岩(现在北汽鹏龙)。

那一年小分队搞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520表白、百科全书、王静带领的一个小团队开启了《催收心经》的连载,年底的行业年会筹集了超过30000元的奖金,还由12月的第二个周五上证指数开奖。

2016年——渗透率的全行业调查

2016年,万象更新,支付宝在春节期间推出集五福活动,从如日中天的微信中抢回一点存在感。

2016年年初,依托公众账号,进行了第一次汽车金融行业渗透率大调查,汽车的总销量是非常准确的,我们用很笨的办法把各家的放款台数加总,从而得出2015年汽车金融行业的新车金融渗透率达到35%的统计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2017年、2018年也都保持了这个传统,调研出2016年新车渗透率38%,2017年新车金融渗透率43.6%的结论。这些统计逐步扭转了行业对渗透率只有20%左右的错误认知。

2016年3月国家放开了汽车金融的附加费贷款的二手车首付比例的限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促进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更好地满足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五)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在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或融资租赁)的同时,根据消费者意愿提供附属于所购车辆的附加产品(如导航设备、外观贴膜、充电桩等物理附属设备以及车辆延长质保、车辆保险等无形附加产品和服务)的融资。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购车附加产品融资业务时,执行与汽车贷款一致的管理制度。

(八)支持绿色消费。加快修订《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经银监会批准经营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办理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可分别在15%和30%最低要求基础上,根据自愿、审慎和风险可控原则自主决定。大力开展能效贷款和排污权、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

2016年4月6日,美利金融获得京东金融战略投资,大力拓展二手车消费金融。美利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圈还是很有来头的的,创始人刘雁南曾经2013年创办了有利网,后分家出来2015年9月创立美利金融,子公司美利车金融是GMAC的班底,负责人是李明昊,专注于二手车金融,发展挺快,现在在二手车金融领域可能能够进入前三名。

美利车金融2016年达到10万单,2017年达到17.5万单。李明昊在2017年自己出来创立联众金融,和老东家是直接的竞争对手,2018年6月甚至一度传出被警方带走的传闻,估计是与老东家有些没处理好的纠葛。

2016年4月14日,裕隆汽车金融在杭州开业,这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台资汽车金融公司,裕隆汽车金融由于自有品牌不是太强,因此做的是全品牌的业务,2017年业务量2万台左右,2018年估计能新上一个台阶。

2016年4月15日中国平安以16亿美元代价从澳大利亚电信收购汽车之家47.7%股权;交易完成后,澳大利亚电信将保留6.5%的权益。 交易价格为29.55美元每股。截止到2018年9月4日,汽车之家股价涨到80.16美元每股,这笔交易给平安银行带来了超额的收益。

汽车之家早在2014年8月就曾经派一个项目组负责汽车金融业务的尝试,负责人叫做张秀霞,但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开放大的入口,所以一直没能特别大规模的做起来。汽车之家被平安收购后,现在给了个金融的一级入口,听说绑定了平安租赁的产品,通过SP在进行线索的转化。

2016年上半年宁波通商银行开始通过SP渠道加大做业务的步伐,从二手车金融、车抵贷切入,放款量一度突破10亿,但到了2017年下半年开始收紧。

2016年5月,悦达融资租赁开始做汽车金融业务,汽车金融总经理是原平安银行的赵晓松,开始招募SP,2016年达到2万台的业务量,2017年达到7万台的业务规模,现在网约车产品是他们的一个重要业务点。

2016年7月,流通协会在重庆召开了二手车大会,二手车大会2015年在西安召开,2016年在重庆召开,2017年在武汉召开,2018年在大连召开,汽车金融成为二手车大会的焦点议题。

2016年7月14日,靠谱金服成立。2016年7月14日,公司:北京靠谱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8月完成行业内10位大佬的300万种子轮融资。9月公司正式开业,2016年12月召开了第一届SP北京峰会。

2016年8月1日,滴滴收购Uber,滴滴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之后,形象开始反转了。

2016年8月,曾估值10亿的车风网宣布停止运营,汽车电商的路宣布破产,早在2013年汽车之家尝试汽车电商,后来易车、天猫跟进,创业公司小马购车2014年8月成立、买好车2014年12月成立、一猫汽车2014年11月成立,这些汽车电商起家的公司,要么倒闭了,要么转型了。

2016年11月,弹个车横空出世,主打“1成首付弹个车”,弹个车将车与金融完全打包,实现了“汽车金融是汽车电商的突破口”,整个2017年电梯里、电视上都充满了弹个车的广告。

人们开始研究弹个车背后的母公司大搜车,大搜车成立于2012年12月,创始人姚军红,早期定位为中国版的CarMax,还在北京开了一家线下实体店,后来发现这个模式太重复制性差,就由北京迁到杭州开始了漫长的探索,探索出二手车商的工具车牛和大风车,但都没能实现大规模盈利,直到2016年11月做出弹个车,才实现了新零售的跳跃。大搜车先后获得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等的投资。

2017年大搜车实现直租卖车6万台。

姚军红,出生于1973年12月,浙江东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学计算机专业学士。

在民航、通信、传媒等多行业创业及参与创业。

2007年——神州租车

2012年12月——创立大搜车

2014年5月——推出车牛APP

2016年11月——推车弹个车

2016年,备胎金服在市场场非常活跃,老板是杜小明,这家公司也是浙江的一家担保公司,2009年成立艾卡汽车,一开始做安信还是中安的SP,2016年业务量过20万单,2017年上半年业务也不少。到了2017年7月,工商银行开始整顿,对备胎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16年,龙江银行也做的很猛,龙江银行实际是大庆市日昇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操盘,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但2017年和2018年,声量小了很多。

2016年大家开始忙起来,“kk汽车金融小分队”活跃度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加入进来不少朋友,有山东润华集团的刘健(现在靠谱金服)华晨东亚的开琳(现在中远海运),二三四五的钱荣华,国机汇益融资租赁的江山、比亚迪金融的朱敏(现在比亚迪融资租赁)、中安金控的齐磊、湖南天玺的黄艳、易鑫的郭美江、华泰金融的董日杰(现在山西大昌经销商集团),先锋太盟的周民、新疆快易宝的熊伟,小分队伙伴们一个个都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2017年——共享连接的力量

2017年年初,公众账号统计了2016年的全行业的渗透率,新车金融渗透率达到38%。

2017年1月,东风汽车发起成立创格融资租赁,注册资金3亿人民币。截止到现在上汽、一汽、东风、广汽、北汽都成立的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广汽租赁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厂商系的融资租赁逐渐成为汽车金融公司的补充,能够消化掉4S店渠道体系更多的客户。甚至也可以像汽车金融公司一样享受贴息。

2017年2月,深圳易车出行成立,易车出行的母公司是后河集团,老板是周伟标,易车出行的总经理是梁斌,2017年实现了6000台的以租代购,年底时获得了康美药业的1.7亿的投资,2018年后河集团开展了由车抵贷业务向以租代购业务的主动转型。在以租代购领域,其实一直存在一批更早的玩家,2005年的成立于深圳的赢时通,2007年成立于福州的喜相逢,2014年成立于南京的三汇,这些玩家从租车公司演化而来,也为汽车金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直租这块。

2017年中远海运汽车金融部成立,曾晓伟负责了筹建,现在有原来汇通信诚的刘须宝负责。

2017年6月,靠谱金服走出资金方和渠道方的专项对接大会——汽车金融万里行,从首站的保定到最后一站的银川,参加人数近1500人,也算是汽车金融行业的一件大事。

2017年7月商务部发布了最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此办法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废除2005年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2017年7月妙优车平台成立,9月获中盛沃德亿元级A轮股权,2017年11月签约古天乐,2018年再电梯里总是看到古天乐的广告,比瓜子、优信、人人车、大搜车、来用车都要多,这亿元级怎么这么经烧呢?传说妙优车资金部分来自P2P平台百金贷,而百金贷自8月3日起开始整顿,但似乎对妙优车没有丝毫影响,广告照样很凶猛。

2017年9月23日,汽车金融大全APP在杭州万里行上正式上线,汽车金融大全可以说是脱胎于汽车金融大全公众账号(原kk汽车金融行业研究),定位于做汽车金融的连接器,使命是让汽车金融更快。

如同上图一样,汽车金融这个产品链条里头有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提供金融产品、承担风险的资金方(严格来说应该是产品方),也有3000+SP,25000+4S店,8万+汽贸店,10万+二手车行,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三方公司,比如GPS公司、二手车评估公司、数据服务公司。

初略算了下汽车金融行业大概得有15万从业者。汽车金融行业这些公司之间必然有大量的合作需求,从业者自身会有大量的需求。靠谱金服通过万里行、汽车金融学院、北京汽车金融峰会,给汽车金融人带来多样的连接。

靠谱金服期待通过汽车金融大全APP给汽车金融人实现一个移动互联网的社区,实现汽车金融行业的资讯、学习、社交、合作的需求。

截止到2018年9月6日,下载人数突破42000人,入驻公司近8000家,日活接近3000,算上汽车金融大全公众账号51000+的读者,靠谱金服实现了90000汽车金融人的连接。

这是一个实名的汽车金融人的移动互联网社区,可以实现产品的对接、可以实现贷后的对接、可以实现招聘求职、可以实现各种信息的查询,现在还可以在上面获取贷款的线索。

靠谱金服创始人匡匡(本名匡志成)出生于1986年8月,湖南衡阳人。吉林大学材料本科,经济学研究生。

2010年 北汽集团乘用车事业部 助理焊接工程师

2012.6-2014.8 一汽金融 销售管理专员

2013.8 创立公众账号汽车金融大全(原kk汽车金融行业研究)

2014.8-2015.6 易车网“汽车金融事业部&北京易鑫科技”产品经理

2015.5-2016.6 太平洋汽车网汽车金融平台总监

2016.7 创立靠谱金服

2017年10月,趣店上市后推出了大白汽车,趣店2014年3月成立,创始人罗敏。当时趣店还叫趣分期,专注于校园贷,后来惊险的转型到现金贷,短短3年半时间做到上市。大白汽车原计划2018年达到10万台,上半年只完成了1.5万台。

2017年11月,易鑫上市,估值一度高达600多亿港币,现在跌到200亿以下了。但从2018年易鑫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做了21万台,业务量增速依然很快。

2017年11月8日,央行发布通知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 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2018年,由靠谱金服举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北京峰会”,为期2天,520+汽车金融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共享连接的力量”。

2018年上半年——缺钱

2018年1月1日起,《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

公众账号统计了全行业的渗透率,新车达到43.6%。行业格局已经发生变化,AFC(含财务公司)由2016年61%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了58%。

2018年1月16日,奇瑞金融率先发出了暂停放款的通知,后来华泰金融,众多的担保公司都陷入了停放款的困境。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直接的影响是很多贷后清收公司的人被抓进去了,部分贷前放水依靠贷后清收的公司陷入了困境。

2018年8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金融行业的贷后清收。

北京中大联合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大用车)宣布完成2.6亿元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此次的投资人是启烜企业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个人投资人胡明女士。这个中大与香港上市的中大集团没有关系。

2018年3月19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5月23日,正式挂牌,2018年6月28日,接入首批15家公司,其中有两家我们汽车金融行业的公司,一汽金融和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

2018年3月21日,银保监会成立,2018年5月14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各个地方金融办组织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登记,估计下半年还会出台新的监管政策。

2018年4月3日,省心宝汽车正式宣布完成了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太盟投资集团领投。本轮融资完成后,太盟投资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先锋太盟融资租赁的CEO韩勇出任省心宝汽车董事长。

省心宝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刘毅从重庆出发做出了这个汽贸店车源互倒的工具,和车行168(成立于2012年)挺像,这类的公司还有牛牛汽车(成立于2015年)、易捷好车(成立于2014年)、车镇(成立于2015年)。

买好车早年做C端到了2016年出转型到针对B端的卖好车,开始往供应链金融走,这些公司都开始通过汽车金融来实现收入盈利。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家称之为资管新规,这个对于金融行业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很多钱出不去了。

2018年6月29日,优信上市,截止到现

文章TAG:招商银行股票行情查看今日股票行情招商招商银行银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