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vivo > 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小米手机上市时间排序是什么??

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小米手机上市时间排序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7 23:39:20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小米手机上市时间排序是什么??

小米手机的现研发的主要产品有,小米M1、小米手机青春版、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1S青春版、小米手机2小米手机2S、小米手机2A、红米手机1、小米手机3、小米4、小米note等

小米4,米4高配,小米note标配,小米note顶配,小米4c,小米4s,小米5标准,小米5高配,小米5尊享

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

2,小米1上市时间

小米1上市时间是2011年10月。 小米1一般是指M1小米手机,手机ID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手机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小米自主研发的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于2011年10月正式发布,售价1999元,主要

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

3,小米手机哪一年上市的?

小米手机是2011年8月份发布的,10月份开始正式发售,我的小米手机是同年11月底到手的,现在已经用了快一年了,流畅度没有问题,性能还是很强悍的,但是目前看已经跟不上潮流了,最好是选小米1s或者小米2

2011年10月

现在都1S了 2也上市了 哥买的1S 快的不得了 电池用两天 赞的不得了

小米手机去年8月上市的,双核的CPU速度很流畅。。

小米太坑爹了

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

4,小米1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2011年8月16日上市的,小米科技出的第一代安卓系统的智能机。以售价低,性能好,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2011年8月29日,发售600台工程机。

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开始接受在线预定。 2011年10月20日,小米手机开始正式销售。

2011年8月16日,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M1手机售价1999元,将仅在小米网进行网上销售,凡客诚品支持小米手机的仓储与配送。

扩展资料

小米1是小米公司专为手机发烧友打造的一款智能手机。

小米手机的手机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小米自主研发的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于2011年8月正式发布,采用线上销售模式。

小米手机外形是直板全触屏,采用专为iPhone供货的台湾TPK生产的电容式触摸组,外壳颜色为黑色支持更换多款彩壳。

硬件配置上,小米1采用的是夏普4英寸触控屏,分辨率为854x480像素,搭载主频1.5GHz高通Snapdrogan System 3系列的MSM8260双核处理器,内置1GB RAM内存和4G ROM容量空间,配有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使用1900mAh电池。

米1机身尺寸为125x63x11.9毫米,整机重149克,首发价1999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米m1

中关村在线--小米m1



5,小米手机上市时间顺序

2月23日小米手机1:2011年10月发布;小米手机2:2012年8月发布;小米手机3:2013年9月发布;小米手机4:2014年7月发布;小米手机5:2016年2月发布;小米手机6:2017年4月发布;

2011年9月5日接受预定,10月份正式上市。 (注意事项:8月16日零点之前在小米旗下论坛积分达到100分的论坛用户才有预订资格) 但是这次上市只有不到一万台。 真正的量产,要到2012年了。

6,小米每年发布手机时间

一般8.16号,现在会有所提前4月就有可能发布新机了。

小米手机每年手机发布的时间一般分为两个时间,一个为春季一个为冬季。

小米发布会的时间没有具体的时间,基本上一年要开将近10次发布会。一两个月就得有一次发布会。你可以多关注一下雷军和卢伟冰的微博。

嗨! 你说的是小米手机的哪个型号啊? 如果是问新型号的m3手机,目前发布时间还未确定。 更详细的描述问题有助于网友理解你遇到的麻烦,帮助你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谢谢你支持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1:2011年10月发布; 小米手机2:2012年8月发布; 小米手机3:2013年9月发布; 小米手机4:2014年7月发布; 小米手机5:2016年2月发布; 小米手机6:2017年4月发布; 小米手机8:2018年5月发布; 小米手机9:2019年2月发布; 小米手机10:2020年2月发布。

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系统自动选择

7,小米手机是哪一年出来的??

2010年雷军成立小米科技,开始生产售价为1999元的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小米m1于2011年8月发布,售价1999元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小米M1于2011年8月发布,售价1999元

小米手机第一代小米1于2011年8月发布,售价1999元. 小米1主要针对手机发烧友,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25%。 小米手机1采用高通双核1.5G处理器,摄像头是800万像素,f/2.4大光圈设计,支持数字防抖。手机侧面设计有一个特别的按钮,也就是米健。另外,小米手机采用石墨散热膜,这是一种散热效果非常好的专业材料,有效降低了高性能手机所产生的发热问题。

8,2020小米发布手机的顺序及型号?

时间即将进入4月份,自从开年以来,各家的手机厂商都纷纷发布了自家的5G手机,而小米方面在国内只更新了小米10和Redmi K30 Pro两款旗舰机型,小米的品牌线向来众多,接下来要更新的机型是哪款呢? 近日,有数码博主就曝光了包含Redmi品牌在内的小米2020年新机发布时间排期表,其中还包含了国外新机发布的月份。 除了目前已经发布的POCO X2、Redmi 8A、小米10系列和已于3月发布的Redmi Note 9 Pro系列、Redmi Note 9S、Redni K30 Pro系列,接下来的每个月份都会有小米的新机发布。 4月小米将发布的新机有小米7 2020、MIX Alpha、POCO X2 Pro、Redmi Note 9和Redmi Note 9S+;5月份为小米10T/10T Pro,Redmi 9/9A;6月份为小米CC10/CC10 Pro;7月份为小米A4/A4 XL;8月份为MIX4/4S和MIX Zero;9月份为小米10S/10S+、POCO F2/F2 Pro、Redmi X10/X10 Pro。 这份排期表中,MIX Alpha的消息应该是最让人关注的,发布了这么久之后,它终于要开卖了,而小米7 2020这款新机就更让人期待了,因为它很有可能就是小米6的全面屏复刻版,而且MIX 4也会在今年8月份发布,至此,米粉的心愿基本上就全实现了。

小米1 小米1s 小米2 小米2s 小米2a 红米1 小米3 红米1s 红米note 小米4 小米note 红米2 红米2a 红米note2 小米4c 红米note3 红米3 小米5 小米4s

2020年,不算红米品牌的话,小米品牌只出了4款手机,分别是,小米10,小米10pro,小米10青春版,小米10至尊版。

9,红米k40什么时候发布?_

红米K40是2021年上市的一款智能手机,全新的红米K40将搭载一块6.7英寸的动态AMOLED曲面屏,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并且屏幕的色彩饱和度非常高。红米K40的续航也是一流的,据悉红米K40会内置一块5100毫安的大电池,支持最高65W有线快充,据说充电转换率可达40%。

红米是目前成长最快的子品牌厂商,其中中端机的发展速度最快。红米K40是2021年上市的一款智能手机,全新的红米K40将搭载一块6.7英寸的动态AMOLED曲面屏,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并且屏幕的色彩饱和度非常高。消费者比较看重的相机也做了调整,据悉红米K40将搭载6400万像素主摄+6400万像素超广角+800万像素长焦+500万像素微距,另外主摄和超广角也做了升级,都加入了定制的索尼传感器。

红米K40的续航也是一流的,据悉红米K40会内置一块5100毫安的大电池,支持最高65W有线快充,据说充电转换率可达40%。提供动能的处理器方面,这次的红米K40将搭载骁龙865处理器,采用7纳米的工艺设计,能够处理比较复杂的手机任务。散热方面也非常用心,据悉这次的红米K40会搭载最新的风冷散热系统,内置散热板,能在短时间内降温。

全新的红米K40pro采用的是一块6.68英寸的柔性AMOLED屏,支持120Hz刷新率,分辨率2640*1200。机身背部则是采用更为极致的设计,全新的陶瓷材质,并且做了光滑的处理,具备舒适的手感。性能方面则是和联发科合作,红米K40pro会采用天玑2000处理器,5纳米的工艺打造,加入了新的图像处理技术,功耗方面降低了20%。

相机方面则是曝光了前置和后置相机的全部参数,前置方面,红米K40pro采用的是3200万像素单摄,支持双OIS光学防抖,且能够录制高帧率的8K视频。后置方面,6400万像素主摄+6400万像素超广角+2000万像素变焦+1200万像素独立人像。红米K40pro的散热系统也是顶级的,全新的4D恒冷散热,内置一块较大的散热板,能够覆盖70%的热源。

10,复盘小米上市的三次现象级传播:真实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作者 李强。36氪经授权转载。

昨晚,一部《小米创业8年内部纪录片》(手机篇)刷爆朋友圈,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高达2277.1万次,无数人在转发语中写上了“雷军不要将稻草卖出黄金价的人”、“雷军的至暗时刻”这些纪录片传播中的核心议题……

如果没记错,这已经不到3个月里,小米的第3次现象级传播了。这应该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团队策划出的一套组合拳。

此前一场让大众记住了5%的新品发布会、一封意见领袖主动回应的公开信,再加上这条刷屏的纪录片,三个传播亮点构成了小米上市传播的主基调:真实,不虚伪。

其实,小米上市本身已经是科技领域的大事件,这一轮小米的上市传播,也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传播中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小米公关团队此次上市传播的表现,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复盘小米的上市传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来从这三个现象级的传播案例中,逐一分析其背后的道理。

怎么做上市前的预热传播?——小米“5%”背后的选择

(1)时间选择非常精妙

5月3日,小米正式提交了IPO申请。

而小米围绕上市的第一轮传播其实是在4月25日的小米发布会上开始的。

这次发布会雷军宣布了小米董事会前几天批准的一项决议:“从现在起,小米正式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如超过,我们将把超过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7天后,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招股书,这个时机拿捏的相当精妙。试想如果小米上市之后,雷军今天对外公布这项决议,又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

有人假设雷军在上市后公布这个政策,届时如果小米的利润数据不好看,股价下跌了,雷军这么一说,大家只会说小米业务没干好,雷军找了一个蹩脚的借口,不值得信赖。

假设上市后小米的财报数据非常不错,雷军这么一说,估计会吓跑不少投资者,那时候各种舆论一拥而上,百口莫辩,谁还有心思听你解释?!

上市后无论什么时间说都会被骂得很惨,雷军和他的公关团队肯定都提前算到了。

(2)地点的选择有玄机

这场发布会选择在武汉大学,这里是雷军初心开始的地方,梦想开始的地方。雷军早早在微博里发出“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30年前樱花浪漫,雷军在发布会上眼眶湿润,当着台下众多授业恩师、老同学的面,动情说到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雷军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改变自己一生的书:《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批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在硅谷掀起了一场计算机技术革命。包括苹果、微软等公司的创业者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失败的痛苦,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奋斗的精神等。

看这本书之后,雷军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绕着武汉大学的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我的心里燃起了一团火,从此有了为之奋斗的信念:做一家伟大的企业,影响足够多的人。”雷军说。

第一次来武汉大学开新品发布会,从事后媒体刷频文章标题来看,“雷军”、“5%”、“武汉大学”、“初心”成了核心词,这是小米公关团队围绕上市的第一次议题设置。

(3) 主动回应质疑

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雷军在发布会上主动提出了三个质疑:1、这样会不会影响未来公司的价值?2、小米接近成本定价,会不会扰乱商业秩序、击垮对手?3、这么低的利润率,怎么能保证小米的持续竞争力?

很显然,雷军和他的公关团队,已经很精准地预判到了可能会引起的质疑,主动将舆论引到了自己的话语体系。

雷军坦诚,小米承诺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真实原因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硬件收入早已不是小米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小米的利润主要来源是互联网服务业务。

事后看来,雷军埋下的彩蛋,其实是在上市前向资本市场喊话,小米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谁都明白,硬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在估值方法完全不同。

创始人IPO公开信要怎么写?——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奋斗?

5月2日,招股书的开篇即小米董事长雷军的一封公开信,题为《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奋斗》,小米公司将进入一个较长的上市缄默期。由于小米的商业模式复杂性、业务多样性,普通投资者和公众了解小米公司主要是因为手机产品,这封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快,这封情怀满溢的公开信迅速刷屏。当日,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发表了一篇题为《复星是谁,复星为什么而奋斗?》的“回信体”文章,文末还转发了雷军的公开信,回应雷军。

随后出现了《徐小平回复雷军:真格是谁?真格为谁而奋斗?》《王峰回复雷军:蓝港是谁,蓝港为什么而奋斗》《孙陶然回复雷军:拉卡拉是谁,拉卡拉为什么而奋斗》等“奋斗体”文章,瞬间形成回信“矩阵”,当天雷军的“奋斗体”甚至成为百度、微信热词。

在一篇篇回复信中,徐小平、郭广昌等人纷纷表达了对小米将IPO的祝贺以及对小米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追忆了跟雷军交往的旧事。回复雷军的人,他们和雷军亦师亦友,是兄弟也是战友,这些企业家和雷军兄弟情、朋友情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也为小米免费做了一轮创始人传播。

这封公开信内容其实有非常好的示范价值。

首先,内容扎实,逻辑非常缜密。先是承接第一轮传播的议题,重申了小米坚持5%的理由、小米的工程师文化和解释了小米的商业模式。

其次,文章中有大量的金句,例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奋斗”、“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卓越的公司赢得人心”,这不仅能配合雷军的人设成为媒体标题,更重要的是成为了社交媒体读者转发的社交货币。

第三,众多企业大佬纷纷回应形成了雷军的“奋斗体”,为这一封信的传播效果加了很多分,这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对小米价值观、商业模式的认可是非常好的品牌背书,巧妙设置话题引发公众人物讨论,不仅不需要花费一分钱来做媒体投放费用,而且让这些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和公司也受益。

第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封信,小米的价值观与媒体和公众形成了非常好的共鸣。据说,在小米香港上市的晚宴上,给每位到场嘉宾送了两件T恤,上面就印着源自这封公开信的一句话“厚道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这句话,其实是这封公开信引发的最大共鸣点。而这个点,其实源于小米的价值观。黎万强在上市晚宴上对这句话有过一段解释:“厚道”是小米的价值观;小米的价值观是历史形成的,八年磨砺,方得真言;小米价值是一切行动的原则,是基本法的基本法。

很多企业的价值观,在面向公众传播时其实无法形成共鸣,但是赋予读者“厚道的人”这个身份,品牌就被彻底的人格化了。

企业纪录片怎么拍才打动人心?——至暗时刻的《一团火》

上市不到两周股价大涨,小米正处于最春风得意的时刻,被赞美声包围的雷军和小米,本应该是继续痛饮庆功酒的时刻,却选择在第一时间揭开伤疤,将小米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展示在公众的面前,以至于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很多媒体人不约而同都用了“雷军的至暗时刻”。

这是第三轮的议题设置,又是一张出人意料的牌。

当纪录片一开始简单记述完小米上市的辉煌时刻,直接把雷军拉回到八年之前,第一次新机发布会上的画面时,很多人忽然意识到,雷军让智能手机的价格接近腰斩,大大缩短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事件,同时,他也在短短八年时间让小米成为了一家市值662亿美元的巨头。

这部《小米创业8年内部纪录片》据说是由两届金马奖纪录片导演周浩监制,在片中引用了大量小米内部影像资料,甚至一些非常原始的、晃动的镜头,其中不少是首次对外公布,记录这家公司的初始状态。

比如片中第一次放出小米最早的原型机,回顾了雷军的多次内部分享。

而之所以能够形成现象级的传播案例,并不是这些史料,而在于“揭伤疤”的议题设置。

雷军的“至暗时刻”,则是指小米在2015年发生的那场著名的销量大滑坡。纪录片通过台湾中天新闻和东森新闻这一第三方视角引出这一时刻。

“有机构发布大陆手机第三季手机出货量,小米跌落冠军宝座”!

“几年前小米不是最厉害吗?怎么现在衰退呢?因为小米是从网路销售起家的,却没有实体通路!”

雷军说,“手机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今天很牛逼,明天很傻逼,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真的一夜之间就完蛋!”

2015年双十一小米艰难拿下了第一,时任小米网销售副总裁朱磊在开过香槟后说:“过去的双十一,我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无非是想甩别人几倍的问题,但今年真的是拼到最后一刻……”然后她停顿了很久,全场陷入一片沉默。朱磊下意识地望向右边,画面之外,站着雷军。

很多人看到这里,其实已经形成了代入感:即便如雷军一般强悍的创业者,仍然面临着强烈的自我怀疑与天人交战。“作为一个坚定信仰这件事儿的人,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再强的人,也有可能被别人的这种东西裹挟到就失去自己的这个判断”。

在纠结中,纪录片披露了雷军那段“不要能把稻草卖成黄金价的人”的内部讲话:

“我跟他说,你跟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不需要骗用户的人。什么叫真材实料?什么叫和用户做朋友?如果你有一天知道,你的朋友是把稻草用黄金价卖给你的时候,他是你的朋友吗?”

在坚持价值观的同时,在手机部誓师大会上,PPT前的雷军站在黑暗里争取支持,鼓动军心:

“我其实是跟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我没有任何批评和指责各位的意思。”

“手机这一仗是我们小米绝对不能输的一仗,我真心压力巨大。如果大家希望赢的话,大家真的可以试一试支持我。”

接下来,亲临一线,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MIX的发布,最终让雷军创造了一项纪录:从来没有一家手机公司能在销量下滑后逆转,除了小米。

在最高光时刻,回顾“至暗时刻”,无疑是对现在小米员工继续冲锋陷阵的激励,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众传播手法,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小结

如果我们尝试从其中梳理出一个核心的传播点,其实就是小米的企业价值观——厚道。

而三次传播中,一次在使用了数据,一次利用通俗的文本,调动了意见领袖对传播内容的响应,最后一次是利用高光时刻的反差形成爆点。

复盘小米上市的传播,我们其实能够抽象出议程设置这个传播学理论在公众认知层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现象级的传播,实际上都是通过议题的设置,最终织就自媒体、传统媒体以及意见领袖之间的传播网络,也是这个经典的传播理论在商业传播中的最新演进的案例。

11,解剖小米估值过程:真实的瓶颈与虚幻的王冠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秋源俊二”(ID:QYJEQYJE),作者秋源俊二,36氪经授权发布。

大概今年年初,小米曝出“2000”亿美金的上市的新闻;不久后迅速改口,声称已选定承销商,估值为1000亿美金;而最近,新闻报道又改口了,这次调整为800-1000亿美金。

毫无疑问,如此种种,行调整估值之名,实打造上市之势,公关套路的成分居多。

问题到了我这里,我想知道的是: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如何科学的给予一个大概的估值?结合最近一年的学习和思考,我尽可能通俗地还原我对小米的估值认识。

在进行今天的估值前,我们先思考这三个类似估值的问题:

1)如何分别给一斤蔬菜、鱼肉、鸡肉、猪肉和牛肉定价(估值)?

2)假如你要买一套商品房,你如何确定你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套商品房?

3)假如学校对面开了一家餐厅,你作为投资人,愿意对这家餐厅给予多大的估值,并合伙入股呢?估值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一、

针对第一个问题,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日常中,人们早就知道了食品的大致价值区间。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蔬菜<鱼肉<猪肉<牛肉。由于心中有一个价值的秤,我们很少有被骗的时候,买东西也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各种食品,你去菜市场或者超市看看,价格每天都会变化。因此短期的需求供给,会影响价格。

在第一个问题中,大家可以明白,大部分东西,都有一个内在价值,也就是你心中对这些食品,都自然而然地有一杆衡量其价值的秤。

准确来说,你不会以猪肉价格,买进一斤白菜;也不会以牛肉价格,买进一斤猪肉。

如果你发现鱼肉的价格,低于白菜,你会买上一些。价值的秤,自然会触发你接下来的行为:买入或者不买入。

但我们观察到,食品价格每天都会波动,这又源自短期的需求供给、人的情绪波动等等。

假如你是遛狗人,那么狗就是价格,你就是价值。当狗(价格)跑到你前面,绳子(市场法则)自然会拴住狗,让它与你同行。同样,狗在你后面时,也是类似的。大部分时候,狗(价格)并不是和你(价值)同步的。

通过第一个例子,我想表达的就是小米的内在价值,并不一个确定数,就如同薛定谔的猫,真是存在,你能感受到,而且是波动的。

此外我想强调一点是,大众对蔬菜肉类,由于生活经常接触,在脑子里,有一杆自然而然的“价值秤”,所以我们能够对各种食品,有一个大致的估值(定价)。但小米由于是这种初级模型的复杂化,平时大家也很少思考企业价值是多少,所以我们评估企业价值的这杆秤,是非常模糊的。

但是我们一定能够确定,小米再怎么估值,也不可能高过阿里腾讯,同样也不会低过魅族锤子。这就如同一般鱼肉的价格不会高过牛肉的价格,也不会低过白菜的价格。

二、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人在买房子的时候,不会去计算这房子的绝对价值(从购地成本、土地税金、建筑材料、人工成本、营销费用等来核算),而是更多地去参考同地区的房价,当然也会考虑是否学区、交通便利程度、附近商场购物便利性、户型、朝向、物业、开发商等等因素。这就引发了我们第二个问题:如何进行相对估值法。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估价,都是看同一地区、类似地段、相同批次房子的价格,尤其是最近成交价格。其中的参考因素包括是否学区、户型、朝向、物业等。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你对大的宏观环境、市场景气程度等等的分析,这些也是变量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通过相似对比的方式,给予一套房的估价。现在回归到小米的例子里面,我们显然也会类似对比地估值,比如以苹果公司、格力、美的和联想等公司,进行类似对比。

因此,假如你用互联网估值方式给小米估值,就好像给北京通州地区房价估价的时候,却对比了北京二环的房价,这是极其不恰当的。即便这套房在通州市政府门口、离地铁也就在三百米外,但以这个方式估价,误差极大。把小米作为电器制造业或者商品零售行业估值,才是较为恰当的。即便不合适,也不过是北京东二环和西二环的比较而已。

这个环,就是一个标杆秤计量单位,错不得。

三、

第三个问题,如何给一家餐厅估值?这是一个绝对估值的问题了,你需要知道这家餐馆最近一年、每个季度的收入情况、成本费用情况,然后大概知道每个季度挣多少钱。

由于我是学财会出身,以前对于这类问题,总是按照理想化模型估值。比如这样的:

这就是一般财务人员或者券商投行人士的收入预估图吧。反正一般收入预测,是没有向下的。但如果翻一翻最近几年的企业的实际收入情况或者利润情况,自己都会笑,理想和实际的差距太大,非常滑稽。

想想过去的我,也是这么干的,比如它今年增长40%,明年也是40%,后年也是大概如此。

当然,现在我不这么想了。现在我的估值思路,以学校门口的餐厅为例,基本流程是这样的:

1)学校处在几线城市,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如何,每个月在餐饮消费支出多少?

这是在了解行业发展阶段、行业发展水平和前景。比如2000年左右的国内电脑行业及PC互联网行业 VS 2010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行业;十年前的电脑行业 VS 现在的智能手机行业。

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行业前景。在行业爆发期,会吸引着很多淘金者。例如熟悉的智能手机行业,先不列举早起的参与者和国际厂商,当时单单国内就有华强北、小米、魅族、联想、华为、中兴、TCL、海尔、OPPO、vivo、锤子、一加、酷派、乐视、360等等;而现阶段呢,国内就剩华为、小米和OPPO、vivo这三家了。智能手机产业红利期,已经没了,因此分析会有所不同。

需求程度、竞争程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及利润的变化情况。(在北京五道口金融学院门口的餐厅,与三线城市的学校门口餐厅,收入、费用等区别很大)

2)学校门口的这条街,大致有多少家餐厅?

这是在分析竞争行业竞争格局。

就像上面分析那样,当行业遍地都是参与者时,井喷爆发期,有人挣钱,有人跑马圈地,有点想顺势捞一把,有的想建立一个事业。竞争的强度,直接影响收益。

比如学校门口就两家餐厅和学校门口二十家餐厅,生意好做程度,截然不同。

3)这家餐厅具体目标客户是谁?或者说它定位是什么档次的餐厅?

这是在分析这家公司的定位情况,分析经营是否符合消费特点。

比如在学校门口,开商务高级餐厅,明显是不符合大趋势的。这类似于国内新零售,非要去搞amanon go那种新零售无人商店,技术不成熟、社会文化也没达到相关高度。学校门口,开学生定位的,可能更合适。

更明显的案例是在2005年左右,盛大的陈天桥要做“盛大盒子”,也就是今天的机顶盒类似的东西。

小米就早起就是是智能手机,定位是一二线城市屌丝白领用户。但在从一二线过度到三四线时候,还是沿用原来那套,当然打不过OV。一二线物流配送、信息传递比三四五线城市,高效发达多了。因此在17 年,小米在线下必须进行渠道变革,把低成本战略贯彻到三四线。

钱德勒在其战略与组织结构理论中,强调了战略往往领先组织,组织变革滞后的理论。由于小米的战略和组织中的分销渠道,失去匹配,所以小米在2015——2016年,发展遇到的瓶颈,部分解释了这一情况。

4)这条街上,同样定位的餐厅有几家,各家经营情况如何?

这是明确细分定位和战略选择。

小米早期定位是一二线城市的屌丝发烧友,执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选择的渠道是线上渠道。现在小米仍然选择低成本战略。

华为早期选择也是低成本战略,选择的渠道是运营商捆绑销售渠道,这也是从通信运营商起家的核心竞争优势的自然延伸。现阶段则是走高端、研发路线,兼顾中低档,开发出新品牌荣耀。由于华为拥有二十年通信行业技术积累,所以从低成本路线,走上研发差异化路线,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有一定研发技术积累的经验。

小米如果走上研发差异化路线,就如同无米之炊的巧妇,没有技术沉淀,甚至说文化都没有,因此难啊。它选了多元化和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也即小米生态链产品和新零售。

也就是说,后期小米通过手机行业低成本制造战略,同时进行品类扩张,先活下去,后期可能有了现金牛后,再进行研发差异化。就如同华为,始终有通信行业霸主地位的现金流支撑,帮助手机行业进行大规模研发。

因此,小米的手机行业,后期更大可能是低成本制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渠道变革。也就是小米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制造不出高端高价产品),更有可能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低成本、渠道变革)。

以PC为例,我更认为小米是新时代的戴尔,发力在营销渠道等方面,对应的并不是产品质的提升,而是成本的降低,流通渠道的减少;说白了,小米的胜利,更可能是生产关系的胜利。

生产关系更为高效,领先同时代竞争对手,分销成本低,分销渠道广泛多元,互联网也拥有巨额流量,这是传统厂商无法比拟的。

就好比战场,当传统还是游兵散勇、乌合之众时,小米已经组成了军事化组织,有章法。小米胜算自然高。但小米武器(研发产品等)并不领先。这个热兵器对火兵器是有区别的。当华为、OV等学会了网上渠道组织和先进的生产关系(部队编制),小米自然就在竞争中没有优势。而苹果,由于是先进的武器(产品更好)与优秀的组织(分销渠道),优势始终是巨大的,因而威胁不到苹果。

OV则是从开始,就采取集中差异化路线,一方面产品定位差异化,女性、音乐、拍照等等;另一方面,渠道也是差异化的,采取三四五线城市为主。此外,在营销方面,也是最早大规模投放广告的厂商,这也和早些年,段永平做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复读机的营销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从军事角度讲,OV在军事谋略方面,是胜小米等一筹的。虽然说在部队组织(线上营销渠道)上开始是落后的,但是学习很快,人员编制,部队组建,这东西好学。因此OV 也顺利活下来了。

反观,早期和小米低成本战略类似的公司:乐视、酷派、锤子、魅族、360等,死的死、残的残、伤的伤。其中锤子和360最近还传出合并传闻,这一点也不意外。它们渠道(军事组织)也不是第一,策略也是一般(乐视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武器更是一般,如若合并真是一点都不意外。

低成本战略下,目前就小米活了下来。

5)这家餐厅,有什么独特的竞争优势?或者说当别的餐厅老板模仿它的时候,餐厅有什么护城河,来防止别人入侵?

这是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目前的小米,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十年前的联想——手机的核心部件,基本是外购的,自己贴个牌,组装生产。此外也生产类似诸多电子产品。

客观来说,要求小米短期内研发出什么顶尖水平的芯片、内存、摄像头、屏幕、处理器、特殊材料,确实不太现实,这与华为存在一定区别。

因此小米要想发展好,最近五年在积累研发、技术方面的同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地方,应该就是通过低成本战略,广泛展开渠道战略,变革生产关系,继续占领市场。

一方面是线上和线下两条并行走,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保证线下的利益,使得线下也有利可图。同时产品也是触手可得。

便得性是小米新零售的核心目标,类似可口可乐一样,不管在魔都便利店还是祖国的边疆乡村,花三块就可以买到。小米通过新零售开店的策略,让手机、生态链产品随处可买,改变早期只注重一二线城市的毛病。随着小米在四五线城市的开店或经销商渠道的铺开,小米的低成本战略,在广大乡村及地级市,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另一方面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也搭配销售,提升销售收入,改变产品单一结构,收入单一的问题。

当各种渠道铺开后,销售继续提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压低供应商采购价格。这种正向循环反馈,一直会继续下去,贯彻低成本战略。

小米生态链,也是遵循小米低成本原则,比如小米手环、小米插线板、小米电池、小米净化器、小米平衡车、小米拉杆箱等等,很多智能硬件产品,都是如出一辙的策略,收割一个未经互联网改造的行业,然后把中间商全部砍掉。

这也是我认为小米最为强大的地方:改造传统智能硬件、收割模式,流量扶持某家厂商。

如果说戴尔在电脑行业,创造了直销(去掉中间商)模式,那么小米则是大规模生销(生产直接销售)模式,或者说,是戴尔直销模式的进一步深化,这种模式,在商超领域就是Costco模式,在日用品领域就是无印良品的形式。只不过小米是在智能硬件方向,而且配合着低成本战略。

当下小米在线上已经成功证明了自己,现在主攻方向,是线下三四五线城市以及更为边远的地区。

因此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来说,就是领先对手的生销模式和低成本战略。配合着尽可能无处不在的分销网络,虽然这个网络,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小米在印度的崛起,则更进一步的应证了线上这个的可扩张性。

线下的可行性,则是接下来两年最大的挑战。

6)这家餐厅的员工、厨子、大堂经理等人员的水平,尤其是管理层和厨子的水平如何?

这是分析判断管理层如何,也即是判断骑师水平。

在2016年,小米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个案。低成本战略,尤其是供应链和渠道扩张的难题同样考验着类似的乐视、酷派、锤子和360,前两者基本倒下了,现在后两者目前可能正在考虑合并。

以雷军为代表的管理层,算得上国内第一个抓住风口的手机生产商,也成为第一个扭转颓势的手机厂商。由于管理层的评级,非常个人化、主观化,我相信国内手机厂商各家管理层如何,大家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我就不过多地引诱误导大家了。

但是在具体业绩方面,大家还是可以看看管理层的所作所为。这个没什么主观不主观的。

在2011年-2015年的顺风局,或许是行业风吹起了小米这头猪,先发优势甚至说运气成分居多,因此证明不了什么。但在2015年-2017年的逆风局,这个更多靠企业管理层如何审时度势,具体精细化能力如何。

因此相对而言,作为手机行业的管理层,小米团队算得上国内前三吧。

7)这家餐厅,随着时间的流失、学生的变迁,会不会有什么经营上的变化?或者说过几年后,哪些地方,需要一直注意留心?

这是分析企业是否长期威胁或者潜在风险。

回到小米身上,我比较担心四个问题:

一是小米的线下渠道和现实渠道,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

当下我们看到的是小米在试开零售店,但接下来,很可能会有加盟店的加入,尤其是四五线城市,渠道的扩张,必须分一杯羹给经销商,但是如此又破坏了原来统一的线上价格策略,而且和小米的根本战略——低成本战略是砍掉中间商,是相违背的。包括对自营和非自营的支持力度等等,这一块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慢活。

这一块的成败,直接决定未来小米的营收增速情况,尤其是四五线城市渠道的铺开、线上线下是否融合。如果融合没问题,小米下一个两年,业绩是有保障的。

二是如何在一个存量市场中,尽可能抢走市场份额,比如在大陆市场,夺走苹果、华为、OV的市场份额。

如果按照产业发展来看,目前手机行业,与十年前的PC行业类似,基本已经是存量市场、已经圈地完毕了。在一个存量市场中,竞争是你死我亡的竞争,小米的低成本战略,或许能够抢走一部分华为的低端市场,也抢走OV厂妹市场,但是这个难度有多大?如果真的抢走,凭什么呢?卖一台小米挣的钱,远少于OV,那经销商为什么要卖呢?

这始终是个难题,经营问题,场上的棒球手,应该挥舞球杆比我好。

三是小米是否能够找到足够多的智能硬件品种扩张。

小米切入的如手环、电池、体重器、笔记本、耳机、净化器等等,这种可以让小米式扩张的品种还有多少,对应市场空间有多大。是否足以改变小米过于依赖单一品种的结构此外这个问题也涉及小米新零售战略,SKU究竟多少合适,太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可以。

四是如何完成类似早期联想“贸工技”和华为“技工贸”的难题。

说白了,小米如果只是单单改变营销渠道,实行低成本战略,我很怀疑,小米将成为下一个联想。

电子产品,并非同质化、标准化产品,因此注定会被下一轮新产品取代。产品的变迁快速迭代,就注定了产品一定需要有“技”的支撑。小米早期说自己在技术上多么多么“黑科技”,那简直是胡扯。一个初创低成本战略生产商,是不可能研发差异化的,差异化一定是匹配高毛利的。只有苹果这种,才做到了低成本和差异的平衡以及相互正反馈。

这对小米而言,其磨练无疑是从“猿猴”到“人”进化的过程。这也是小米成为受人尊敬企业的必由之路。否则不过是智能手机时代联想的翻版而已。

8)具体看看这家餐厅,每个季度的财报,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情况。检验一下,过去这家餐厅的财务数据,是否与历史相符合,并大概给予一个估值。

这大概才是财会人员的工作了吧,分析报表,检查企业前些年发展状态,分析企业可能的改进空间,对行业进行比率比较,最后进行经营预测,估算企业价值。

现在我看到的数据,大概是手机业务是800——900亿元,小米其他业务收入,在200亿左右,利润方面在15亿美金左右。

由于缺乏更详尽数据,具体估值,我也拿不准,因此我大概只能采取相对估值,以苹果的市盈率比较,大概在18倍左右,基础估值为270亿美金;但考虑到小米有点新时代的戴尔直销模式意味,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颠覆传统电器硬件可能,我给与市盈率翻倍,也即是36倍,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增长潜力和持续性,也就是说,截止2017年底,我给的估值为540亿美金,不超过600亿美金。但是三个季度后,如果小米一切顺利,维持40%以上增速,等到上市的时候,我愿意给出800——900亿美金的估值。

小米想戴上那顶“ATM”虚幻的王冠,瓶颈是如此的真实,过程相当不确定。欲戴王冠,雷军的路还得慢慢走。

由于小米缺乏公开的数据,所以上面的分析,定性成分居多,分析多为行业前景、市场格局、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分析,也没有严谨的市场统计调查。

写这个,是自我学习估值、理解估值的过程,后续小米招股说明书出来了,或许我会第一时间写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

文章TAG:小米手机什么时候上市小米手机上市时间排序是什么??小米小米手小米手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