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唐朝的范阳城是哪里,安史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唐朝的范阳城是哪里,安史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1:53:15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但此后高句丽的余部又死灰复燃,在70年又重建了丸都城,并再次袭击辽东地区。而此时正值西晋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中原王朝自顾不暇,所以汉时建立的4郡在公元313年之后基本全部落入了高句丽手中。而在此后,高句丽与进入中原的其它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仍然冲突不断。公元342年,前燕曾再次攻克丸都城,并将其夷为平地,但一年之后,高句丽又重建了丸都。

而在与中原王朝反复争夺辽东的同时,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也开始了进一步扩张,并与半岛南部的百济等政权也爆发了激烈冲突。公元371年,高句丽国君故国原王在与百济的战争中阵亡。高句丽的鼎盛与灭亡而在此前后,与中原王朝长期有密切接触的高句丽也开始了其汉化进程。在故国原王战死后,他的儿子小兽林王高丘夫继位,开始仿照中原王朝颁布律令,并设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太学,还开始立佛教为国教。

(高句丽的汉文石碑,说明当时其汉化也很明显)而此时正值中原的十六国时期,高句丽借中原当时不存在强大王朝的机会进一步增强的自己的实力。从公元374年其好太王继位时起,高句丽又掀起了新一波扩张浪潮。他们与鲜卑人建立的后燕多次爆发战争,同时降服了扶余国和靺鞨等部落。而在朝鲜半岛上,他们又多次击败百济,将新罗变成自己的保护国,还瓦解了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伽倻。

因为高句丽此时在朝鲜半岛上的领土大幅增加,所以其核心区域在这时起才开始逐渐南移。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可以说此时,也就是在高句丽自立400多年之后,高句丽的核心才转移到了朝鲜半岛之上。但此时高句丽仍然持续深度参与进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变化之中,他们在南北朝时期曾长期向南朝称臣,对北朝对抗,控制了扶余和契丹等部族,并多次与北魏发生战争。

公元491年,在高句丽持续打击下跌落到了谷底的扶余人被另外一个部落联盟勿吉国灭亡,其余部完全归附高句丽,高句丽的国势也达到了极盛。(鼎盛时期的高句丽疆域,大多数领地仍然位于辽东地区)而也是在这一时期,高句丽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主动要求中原王朝将自己称为“高丽”,不再使用“高句丽”这个名称。同时其君主也开始被称为“高丽王”。

所以在此之后,汉文史籍中就不再使用“高句丽”这个名称,而是改成了“高丽”。这个名称的改变可能和高句丽汉化程度不断加深有关,因为“高丽”明显比“高句丽”更像汉名。但高句丽的盛极而衰也在此时悄然而至。在公元531年,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之后其王室分裂,境内出现了藩镇割据的情况。此后契丹人开始失控,不断袭扰其北境。

而在朝鲜半岛南部,新罗和百济也开始联合反攻。而此时隋朝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高句丽却仍然延续了与北朝对抗的做法,又开始联合突厥,不断侵扰隋朝边境。公元598年,高句丽对隋朝的营州发动突袭,引发了第一次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唐朝联合新罗攻灭高句丽之战,此时其多数领地仍在辽东)所以说到这里大家恐怕也都知道了,高句丽虽然后期将都城迁到了朝鲜半岛,但却仍然是一个立足辽东地区,而且一直试图将中原王朝排挤出辽东地区的政权。

它跟后来固守朝鲜半岛,对半岛以外没有非分之想的朝鲜半岛政权有着本质区别。而且它在与中原王朝争夺辽东时,始终采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方式,使中原王朝非常厌恶。所以隋唐两朝才将高句丽视作与突厥类似的心腹大患,不但修建了大运河以改善对其用兵时的后勤保障,而且隋唐迭代都没有改变中原王朝的既定国策,连续70年对其用兵,最终在唐高宗时期联合新罗成功将其灭亡。

在高句丽灭亡之后,高句丽这个族群后来就渐渐融合于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各个族群之中。所以说高句丽是一个跟朝鲜半岛和朝鲜民族密切相关的族群问题不大,但这个政权在本质上其实还是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割据政权,它的性质与后来的辽、金和清更加类似。而在高句丽灭亡之后,新罗逐渐在半岛成为了主导力量,在新罗后期的内乱中,两个新罗武将曾先后借用高句丽的汉名“高丽”,建立了两个高丽王朝。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还是洛阳

导读:渤海国,公元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我国东北建立的政权。渤海国从公元698年建立到公元926年被耶律阿保机灭亡,共传15王,享国229年。渤海国名的由来唐朝六大都护府中安东都护府是用来管理大唐东北部少数民族区域。下设营州上都督府、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其中渤海都督府就是用于管理粟末靺鞨的军政机构。

这也是后来大祚荣受封渤海郡王和渤海国名的由来。渤海版图作为唐朝的藩封国,长期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周边国家、部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交往,从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故被当时的人们誉之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巅峰的疆域,南以浿江(今大同江)和泥河(今龙兴江)与新罗为界,北抵今三江平原一带,与北黑水靺鞨相接,东临日本海,西至今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接壤契丹。

渤海国的灭亡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契丹灭渤海国后,封皇太子耶律倍于渤海故地,因渤海在契丹东方,故名为东丹国。历史莫名的喜感-民族关系的延伸安东都护府下设的几个都督府要特别注意室韦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注意渤海都督府比较好理解:渤海国由靺鞨人建立,被契丹人灭亡。但是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帝国200余年后,又被靺鞨人的后代女真建立的大金帝国所灭(靺鞨到辽代称女真)。

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喜感?相当于女真和祖先先后建立了三个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的政权,并且一个比一个厉害。顺序是这样的渤海国---金国----后金国(大清)。再看另外一个室韦都督府: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崛起时间稍微晚于女真建立的金国。但是一旦狂暴崛起,就一路远古世纪的霸王龙东征西讨,很快吞下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游记》中的“东土大唐”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在《西游记》中,唐僧总爱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唐僧为何要说自己是从“东土大唐”来呢?直接说我从唐朝来的不就行了吗?这是一个概念问题。盛唐时期,我国经济和文化上都属世界一流,对外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唐朝历史上就出现过,“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交流事件。“玄奘西行”发生在贞观年间,此时是唐朝在世界上声望最高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商,阿拉伯商队频繁出现,长安城里的洋面孔时有所见。玄奘因自幼研究佛学,发现当时翻译到唐朝的“小乘佛教”经书比较混乱,有误,于是,便萌发了到天竺学习深造想法,玄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后,得到李世民的支持。于是,玄奘便西行前往印度,回来时带回来了“大乘佛教”的经书。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故事,写成了神怪小说《西游记》。唐僧在《西游记》中总是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唐僧称自己故乡为“东土大唐”,是一个地理概念。从地理上看,印度和中国的西藏交界,但唐代的西藏称为“吐蕃”,是另一个国度。而且吐蕃山势高耸,常年积雪,若从吐蕃出镜,势必难以抵达天竺。而接近印度和缅甸的云南却是南诏国范围,南中地区为烟瘴之地,气候炎热,丛林密布,不易前往。

文章TAG:唐朝安史阳城命运改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