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太原文庙区有什么规划,省城文庙片区改造开始

太原文庙区有什么规划,省城文庙片区改造开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5 21:45:0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

双塔寺(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双塔寺,本名“永祚寺”,因为寺内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惯称呼为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双塔寺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

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寺内的两座古塔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双塔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双塔巍峨俊秀,耸立如笔,是我国双塔之最,更被誉为太原的标志。双塔寺内的牡丹花很有名气,寺中尚有明代中叶种植的牡丹花盛开于世,历经三百五、六十个春秋而不衰,被世人称作“明代牡丹”。

近来来,双塔寺又在“明代牡丹”的基础上,引进和培植了近千株牡丹,就品种而言大约有30余种,从颜色来看,红、粉、黄、白、紫、绿、墨,可谓九色齐全。崇善寺(寺内有千手观音原型)崇善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离五一广场不远。该寺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 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代以前,该寺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很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一场大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成为现在崇善寺的主要建筑。

大悲殿是太原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木构建筑,它的历史比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还要早二三十年。殿内豁敞明亮,从内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取了宫廷中惯用的金碧彩绘,处处给人以富丽、典雅的感觉。大悲殿内正面是一尊8.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金箔覆身,金光熠熠。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实际上左右只有20手臂,每个手中心各有一眼,40只手、40只眼分别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就构成了千手千眼。

按照佛经的解释,千手千眼是观音的“六种变相”之一,象征能洞察人间一切祸福。据说,当年张继刚创作《千手观音》的灵感就来源于这座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与她等身的塑像,右为普贤菩萨立像,左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纯阳宫纯阳宫位于太原五一广场西北隅,红墙环绕,楼台错落,是闻名太原的道观。

纯阳宫“纯阳”二字,为洞宾之号,“宫”为祀奉神仙的宫殿。纯阳宫,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又名吕祖庙。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重修,清代乾隆年间有整修与扩建。纯阳宫是一座集庙宇、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院内亭台楼阁样样皆有。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其造型、色彩均独具特色,惹人注目。吕祖殿是纯阳宫的主殿,位于院落中央,面阔三间,方方正正,是宫内最壮观的建筑。

殿后的那座院落建筑格局颇为独特,据说是按八卦的方位而建,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也是整个纯阳宫的精华所在。纯阳宫的建筑占地不大,它以巧思入神的布局为世人称道。后面两院为楼阁式建筑,错落有致,曲折回旋,徜徉此间,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后院巍阁为观中最高建筑,登阁环眺,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上,独具匠心的布局在宫观祠宇中实属少见。

除了以上这些建筑,乐活山西觉得来太原必看之外,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石窟群龙山石窟、盛唐时曾为“三京”之一的晋阳古城遗址、太山龙泉寺、大关帝庙、天主教堂、窦大夫祠、唱经楼等众多国宝也非常值得一看。除了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动旧址、赵树理故居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庙、南十方院(白云寺)、藏经楼、燃灯塔、蒙山大佛等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非常值得去看看。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乐活山西重点推荐两家,蒙山大佛和南十方院(白云寺)。蒙山大佛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蒙山景区内的一尊摩崖大佛。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

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唐代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

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南十方院(白云寺)白云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南十方街,距离建南汽车站不远。始建于唐,原为名相狄仁杰为母还愿所建之观音堂。历代多次增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建净业庵,后更名清凉寺,清康熙二年(1663)天泽和尚建大雄宝殿,落成后取名“白云寺”,命名乃取自飘浮在狄仁杰头上的白云停在红土沟上空的传说。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老建筑,它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太原有哪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老建筑?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载体,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在其上面都会有所体现。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太原,自然也保留了不少老建筑,而这些老建筑无一不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准确来说,能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而且还较好保存下来至今,这些老建筑,几乎都已是宝贝了——要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么也是省市一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太原目前为止的33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历史功效与价值,简直就是无价之宝!而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老建筑,多数至今保存完好,古人高超的技艺,还有传承的历史文化, 都是值得我们今人发扬光大的。综合来看,太原10区县市中,晋源区和迎泽最多,分别有8处;阳曲县有5处;尖草坪区有4处;清徐县有3处;古交市和杏花岭区各有2处;娄烦县1有处;小店区和万柏林区至今没有。

其中,有一些大家熟知的老建筑,比如天龙山石窟、太原文庙、崇善寺大悲殿、永柞寺、山西大学堂旧址等。其中,像太原地标永柞寺双塔,已有400多岁高龄。其高度在中国所有双塔中列首位,而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南塔边用琉璃,色彩绚丽;北塔用的是素砖,豪放朴实。但不少地方因为各种原因,大家并不太清楚,比如阳曲县的前斧柯悬泉寺、娄烦县的娄烦古城遗址、清徐县的清源文庙等。

文章TAG:文庙片区区有省城太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