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为什么修新青金快速,三条快速路年内开建

为什么修新青金快速,三条快速路年内开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8:18:3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成都国际集装箱中心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自2011年运行以来,集装箱吞吐量(年35万标箱)及经济效益已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已开通运营的八个中心站之首,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2013年4月26日正式开通的成都至波兰罗兹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简称“蓉欧班列),从青白江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始发,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全程运行时间仅为14天(此后,“蓉欧快铁”将每周五一班从青白江稳定开行),使得成都市唯一一个拥有“成都铁路口岸”的青白江区的快速发展如虎添翼,前景广阔。

随着青白江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青白江区又成为成都市产业转移和北改战略的重要承接地,目前,已开业的大港建材、青龙建材、佳飞国际等大型商品市场总投资额为290多亿元,建筑面积达950万平方米,已入驻商家4000余户,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重要聚集地。不容置疑,以青白江现代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将会成为撬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杠杆,必将促使青白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裂变。

二、存在的问题(一)公共交通承载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需求青白江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五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已吸引了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百强工业、物流、商贸企业入驻青白江;容纳3万余师生的四川省建筑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校等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在青白江建成并运行 …… 这些已经使青白江人口规模成几何式增长。

据预测,到2020年,在青白江居住的人口将达近100万人(其中各大产业园区达33万人)。然而与之紧密相联的交通承载能力却是负重前行。物流的聚焦,人口的剧增,市民出行需求大幅提升,市民对公共交通便捷性、舒适性的多样化要求也大幅提高。而目前,青白江区对接成都中心城区的成绵高速公路、 成金(青)快速通道、川陕大件路,因进出川、特别是至成都中心城区的集装箱车辆和大宗散货过多且过于频繁导致通而不畅;公共客运线路 仅有1条公交线路、2条班车线路,不但 道路资源有限,而且公共交通体系承载能力也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二)传统的公路客运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青白江区是全市唯一一个不与中心城区接壤的二圈层区(市)县,目前至成都中心城区仅有的1条公交线路、2条班车线路,均为传统的公路客运方式,由于运行距离长、沿途站点多,市民乘车出行时间长、成本高且不够舒适和快捷。为支撑成都中心城区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转移,以及物流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青白江区迫切需要与成都中心城区核心经济圈构建由公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无缝衔接、便捷高效的区域快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十二五”规划,青白江区将配合省市加快建设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青金城市快铁等轨道交通线路并建成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区内将实施青南大道、成北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大件路东绕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同时加快至成都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发展。但是从公共交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能力分析,一方面,在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和远期规划的成青金城市快铁,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长距离出行的城际客流;另一方面,公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市民生产生活的中短距离出行,受道路路况和通行条件不可预见性的限制,其时效性、舒适性与轨道交通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为什么离成都那么近的新都木兰发展还那么落后?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之前我在泰兴考察房产投资的时候,就注意到过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木兰的地理位置木兰镇的位置并不差,紧挨成都4环路,上有G93成绵高速,下有G42城南高速,两条高速都有巨大的流量,因此这位置不管怎么看,都是个黄金点。木兰镇落后我认为是城市发展趋势和属地原因造成的,木兰虽然就在四环路附近,但它却属于新都。

新都属于成都,但木兰属于新都直管,因此木兰的发展主要还是由新都把握和安排。其次成都北面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北四环路上三分之一段,都处于城乡结合状态,青黄不接。不过从未来发展来说,我认为木兰这位置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距离成都中心天府广场太近,仅仅20公里,这是木兰的天然优势。随着成都城市化速度加快,即使主东进,副南拓,但北上的进程也不会缓慢。

青白江为什么没有地铁?成都地铁23号线能否延长到青白江?

青白江现阶段虽然没有地铁,但不能说青白江就没有资格有地铁,它毕竟是成都市划定的主城区,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青白江应是会有地铁的。理由如下:第一,可能还是与成都的财力有关,现在成都战线拉得太大,在南和东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太多,自然会弱化对北面的投入。第二,与青白江的地理结构和现存的行政壁垒有关,本来“新青广”为同一个板块结构,地铁从新都到青白江,再经广汉回到新都,无论从经济投入、人口总量、旅游开发等方面来看都是极佳的选择,但中间横着一个行政“桥头堡垒”,阻碍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使之还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在成都都市圈获批后,都市圈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成都之后,原有的“新青金大港区”可能会随之调整,新的整体规划可能还不是很成熟。但随着国家新政,在都市圈内户籍一体化、工作缴纳的社保认可一体化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行政一体化”,到时候,地铁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至于是不是23号线到青白江?那到不一定,从“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到“四川三九大”的思路上看,三号线现在仍被省、市留在那里而没有批复新都区的构想,以后三号线延伸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西安的高架桥偏少,为什么不像其他城市多修一些贯穿城市的快速通道?

我想其中原因是由于西安的城市结构、城市历史遗迹保护有关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应该也和西安众多的科研院所有关!去过国内好多城市,我也注意到你说的这个问题。北京、上海就不用说了,相比较武汉、南京等几个城市,西安确实高架桥、快速通道较少!西安高架桥主要分布于二环及其三环,有的路段也可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通道。

首先西安城墙分布于西安主城区中心,沿着城墙形成了西安的一环及通常所说的环城路。一环受城墙保护影响肯定是不能修高架的。当然我认为环城路的确没有休建高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城墙所处的市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也不能修建贯通城墙的南北高架或者高架通道。西安各处遍布各种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和旅游景区。如果修建高架势必会文物古迹,及景区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还有所说的科研院所。

都知道西安的高校多,科研院所多,西安还有一多就是保密性单位多。而且分布范围广。听说当年修建南二环,就因为分割了西电的校区,造成校方及家属的不满,认为对学校的发展完成了影响。有人说既然受影响,某些线路可以绕行,但是我认为,这种所谓的绕行和西安的道路规划是冲突的,西安基本是南北,东西的直线型道路。改道绕行,打乱了西安城市道路的风格。

文章TAG:修新青金快速路开建三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