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上海微电子,我想问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

上海微电子,我想问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2:59:41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我想问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

应该是中上游吧,主要是比较稳定,我印象里是微电子所改制过来的

我想问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

2,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是工信部下属的国企。做微电子及相关产业。 主要光刻技术
是国企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3,你好我想问问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待遇中上,福利较好,是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如果管理更好的话就是好公司了。
同问。。。

你好我想问问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4,上海微系统所的微电子怎么样就业前景如何

当然好啦,中科院出来,年薪10万是有的。 复试分数线每年几乎都是350以上 祝你好运
搜一下:上海微系统所的微电子怎么样?就业前景如何?

5,中科院北京的电子所和上海微电子所有什么区别

上海没有微电子所,只有微系统所,北京有微电子所和电子所
电子学研究所(报名数/录取数) 06年:478/101 07年:454/93 08年:359/93 09年:428/106 微电子学研究所(报名数/录取数) 06年:199/47 07年:158/53 08年:133/54 09年:198/83 中科院官方权威数据 本人有一些中科院电子所、微电子所、统一命题 信号与系统真题及复习资料 qq:819983591

6,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如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7361837.html?si=2

这个公司在张江,国有性质,待遇偏低。号称是要搞光刻机,专心做国家项目。但是上次的光刻机就失败了,历时N年,连偷带抄,最后做出来的“光刻机”通过了验收就闲置在那里沦为废铁,因为根本没有使用价值。
目前主要的“卖点”是下一轮国家拨款,号称国家会重视微电子装备产业,会投巨资云云。但是细心人只要注意一下中央乃至上海政府发布的新闻公报就会发现,其中的微电子装备产业在几个重点行业中排名靠后,且根本没有该公司的名。要知道以中国的实力,想集中精力搞好一个重点行业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排名靠后的行业。
公司的H总号称是最珍惜技术人员的,其实都是几个领导在瞎指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别指望机械设计人员有什么地位。
工作环境方面,硬件一般,软件下流。
最后的建议:进去以后,开会少说话,不要乖乖地加班,否则领导会认为你很“跳”,或者认为你好欺负,那就完了。

参考资料:亲身经历

7,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怎么样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共同创建的一个致力于微电子核心技术研发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独立事业法人实体。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内,有建筑用房10000平方米,2007年4月开始正式运营。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任理事长,著名微电子 学家、中科院院士王阳元教授任首席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IEEE Fellow程玉华教授任院长。 研究院目前正在筹建4个研究所(纳米CMOS技术研究所、先进特殊器件技术和应用研究所、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研究所、集成电路和系统技术研究所)、一个公共平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分中心)和一个培训中心。 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凭借上海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微电子产业 战略、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应用开发四个层面上展开工作。以“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核心竞争力”为开办宗旨;以“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为主要任务;以“建设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的微电子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发展目标。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 的微电子企业的积极互动以求共 同发展,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国际一流、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微电子技术研发基地。 (才思)教育

8,光刻机中国能造吗

暂时不能

光刻机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现代各项高科技技术的集成,成品背后需要无数的产业链支持,以中国现在的科技水平暂时还不能造出。

当中国专家去荷兰阿斯麦尔公司参观光刻机的时候,阿斯麦尔的高管直接对中国的专家说:就算给你全套图纸,你们中国也造不出光刻机。 很多中国人听到这句话都非常的气愤,凭什么中国就造不出光刻机?

近年来关于国产光刻机弯道超车的新闻频繁在各类媒体中出现,国人想要在光刻机技术上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爱国情怀可以理解,但部分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对国产光刻机过分的吹捧,不尊重事实的报道对普通大众而言其实是一件特别不负责任的事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中国现在的科技水平确实造不出光刻机,光刻机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现代各项高科技技术的集成,光刻机的内部十分复杂,可以说是人类知识集大成的产物之一,光刻机就像手机和汽车一样,是由无数的零配件组装合成的,最终实现某种功能,成品背后需要无数的产业链支持,各式各样的零配件都是行业内顶级的技术体现,没有长时间的深耕运作,国产光刻机在单一的某项技术上实现领先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在整体上实现弯道超车,基本上不现实。

举个例子:比如马拉松长跑比赛,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差距相差3公里,在某一个时间段,第二名选手的速度超过了第一名选手,这仅仅代表着第二名选手最终有超越第一名选手的可能,但是3公里路程的巨大差距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赶上的,想要超越,时间跨度将非常大,因为你在努力向前跑的同时对手也在努力向前跑。

荷兰阿斯麦尔之所以能够垄断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市场,不是因为荷兰人聪明,单纯靠荷兰人也研发不出光刻机,光刻机的研发集合了全球优势资源加上半导体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最终在数以万计的专业的顶尖研发人员不断技术突破下才成功,荷兰的幸运在于目前只有荷兰掌握光刻机最核心的技术“侵入式光刻技术”,所以现在顶级光刻机只有荷兰有能力生产。

技术是研发的外在体现,任何技术的突破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光刻机需要的技术方向特别多,比如机械化层面,自动化层面,系统科学层面等一大堆方向都需要有人去攻关,有些地方是知道技术壁垒的,但是如何突破技术壁垒还没有头绪,有些地方连技术壁垒在什么地方都没找到,更别谈技术突破了,而且任何一项技术的突破都需要长年累月技术投入,资金投入,人员投入。

技术积累并不是钱能够解决的,目前国内在光刻机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微电子装备和中科院的某个研究所,它们目前还停留在90nm研发产品阶段,而荷兰阿斯麦尔7nm的光刻机已经实现量产,当然这并不代表国产光刻机没有超越的机会,目前国内对光刻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资金和顶尖的人才都在光刻机领域深耕研究。

国产光刻机其实只要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就算得上是弯道超车了,就好比荷兰阿斯麦尔在光刻机“侵入式光刻技术”上领先全球一样,没有这项关键性技术,就无法制造更顶级的光刻机,所以目前只有荷兰才有资格制造顶级光刻机。

9,中国芯片制造迈出一大步中科院造出最强紫外超分辨光刻机

编者按:本文来自:“量子位”(ID:QbitAI),作者:问耕、乾明、郭一璞、晓查,36氪经授权转载

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

经过近七年艰苦攻关,“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这意味着,现在中国有了“世界上首台分辨力最高的紫外(即22纳米@365纳米)超分辨光刻装备”。

换句话说,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非常强大的光刻机。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装备。中国一直在芯片行业受制于人,在光刻机领域更是如此,时常遭遇国外掐脖子、禁售等种种制约。

对于这次的突破,验收专家组的意见是:

该光刻机在365纳米光源波长下,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纳米。项目在原理上突破分辨力衍射极限,建立了一条高分辨、大面积的纳米光刻装备研发新路线,绕过国外相关知识产权壁垒。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纷纷称赞,但大多数都是不明觉厉,当然也有人说是吹牛。这个消息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突破亮点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几个点,量子位简单总结如下:

光源:粗刀刻细线

这个国产的光刻机,采用365纳米波长光源,属于近紫外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小的纳米工艺,光刻机厂商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波长越来越短的光源。ASML就是这种思路。

现在国外使用最广泛的光刻机的光源为193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光刻分辨力只有38纳米,约0.27倍曝光波长。

这台国产光刻机,可以做到22纳米。而且,“结合双重曝光技术后,未来还可用于制造10纳米级别的芯片”。

也就是说,中科院光电所研发的这台光刻机,用波长更长(近紫外)、成本更低(汞灯)的光源,实现了更高的光刻分辨力(0.06倍曝光波长)。

项目副总设计师、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打了一个比方:“这相当于我们用很粗的刀,刻出一条很细的线。”这就是所谓的突破分辨力衍射极限。

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上首台分辨力最高的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成本:高端设备“白菜价”

波长越短,成本越高。

为获得更高分辨力,传统上采用缩短光波、增加成像系统数值孔径等技术路径来改进光刻机,但问题在于不仅技术难度极高,装备成本也极高。

ASML最新的第五代光刻机使用波长更短的13.5纳米极紫外光(EUV),用于实现14纳米、10纳米、及7纳米制程的芯片生产。

一台这样的光刻机售价1亿美元以上。

而中科院光电所这台设备,使用波长更长、更普通的紫外光,意味着国产光刻机使用低成本光源,实现了更高分辨力的光刻。

有网友评价称,中国造的光刻机说不定和其他被中国攻克的高科技设备一样,以后也成了白菜价。

突破:破局禁运,弯道超车

这台光刻机的出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引用央广的报道:

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的顺利实施,打破了国外在高端光刻装备领域的垄断,为纳米光学加工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途径,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疗等先进战略技术领域,基础前沿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项目副总设计师、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松介绍:“第一个首先表现于我们现在的水平和国际上已经可以达到持一致的水平。分辨率的指标实际上也是属于国外禁运的一个指标,我们这项目出来之后对打破禁运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如果国外禁运我们也不用怕,因为我们这个技术再走下去,我们认为可以有保证。在芯片未来发展、下一代光机电集成芯片或者我们说的广义芯片(研制领域),有可能弯道超车走在更前面。”

局限

当然,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

这个设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芯片制造立刻就能突飞猛进。一方面,芯片制造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另一方面中科院光电所的光刻机还有一定的局限。

据介绍,目前这个装备已制备出一系列纳米功能器件,包括大口径薄膜镜、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切伦科夫辐射器件、生化传感芯片、超表面成像器件等,验证了该装备纳米功能器件加工能力,已达到实用化水平。

也就是说,目前主要是一些光学等领域的器件。

不过也有知乎网友表示“以目前的技术能力,只能做周期的线条和点阵,是无法制作复杂的IC需要的图形的”。

这一技术被指“在短期内是无法应用于IC制造领域的,是无法撼动ASML在IC制造领域分毫的……但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长期还是有可能取得更重要的突破的。”

中国光刻机制造落后现状

目前国际上生产光刻机的主要厂商有荷兰的ASML、日本的尼康、佳能。其中,数ASML技术最为先进。

国内也有生产光刻机的公司,比如上海微电子装备,但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ASML。

上海微电子装备目前生产的光刻机仅能加工90纳米工艺制程芯片,这已经是国产光刻机最高水平。而ASML已经量产7纳米制程EUV光刻机,至少存在着十几年的技术差距。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过去一直是中国的技术弱项。光刻机的水平严重制约着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我们一直在被“卡脖子”。

国内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厂商不得不高价从ASML买入光刻机。

今年5月,日经亚洲评论曾报道,中芯国际向国际半导体设备大厂ASML下单了一台1.2亿美元的EUV光刻机,预计将于2019年初交货。

另外,长江存储今年也从ASML买入一台浸润式光刻机,售价高达7200万美元。

那么,所谓的光刻机到底是啥?

光刻机原理

光刻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中科院光电所的胡松、贺晓栋在《中科院之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样介绍它的重要性:

后工业时代包括现在的工业3.0、工业4.0,都以芯片为基础,光刻机作为制造芯片的工具,就相当于工业时代的机床,前工业时代的人手。

但比较特殊的是,光刻机以光为“刀具”。具体来说,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在硅片表面覆盖一层具有高度光敏感性光刻胶,再用光线透过掩模照射在硅片表面,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

此后用特定溶剂洗去被照射/未被照射的光刻胶, 就实现了电路图从掩模到硅片的转移。

引自:《一文看懂光刻机》,华创证券

这只是一个简化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想要用光刻机制造出一个芯片,需要在极其细微的结构上进行上百次套刻和数千道工艺,需要几百种设备才能完成。

这次中科院研制成功的光刻机,能力达到了22纳米。这是什么概念呢?中科院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对比:

头发的直径约为80微米,22纳米是头发直径的1/3600。也就是说,这个光刻机能够在头发表面加工各种复杂的结构。

这台光刻机,是谁研发出来的?

中科院光电所的7年探索

这台光刻机背后的研究机构是中科院光电所。

带头完成这项研发任务的,是中科院光电所所长、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罗先刚研究员。

罗先刚在光电领域的学术地位从他的一长串title中可见一斑: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国际光电子与激光工程学会四大学会成员(Fellow)。

从1995年在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读硕士开始,罗先刚已经从事光电领域20余年了,在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读完硕士和博士后,他去了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

2004年,罗先刚回到了他读书的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开始担任研究员。20余年的光电学术之路上,他不仅发表了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还带出了数十名优秀的硕士博士生。

项目副总师胡松也是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导,在光学投影曝光微纳加工技术、 微细加工光刻技术有丰富的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主持多个国家级、部委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十余项专利技术。

中科院光电所完成这项计划用了7年。

根据经济日报报道,2012年,中科院光电所承担了超分辨光刻装备这一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研制任务,当时并没有任何国外成熟经验可借鉴。

7年来,项目组突破了高均匀性照明、超分辨光刻镜头、纳米级分辨力检焦及间隙测量和超精密、多自由度工件台及控制等关键技术,完成国际上首台分辨力最高的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其采用365纳米波长光源,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纳米(约1/17曝光波长)。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结合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开发的高深宽比刻蚀、多重图形等配套工艺,实现了10纳米以下特征尺寸图形的加工。

另外,这个项目还发表了论文6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2项,其中授权47项,申请国际专利8项,授权4项,为国家培养了一支超分辨光刻技术和装备研发团队。

文章TAG:上海微电子我想问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上海微电子电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