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民兵训练用什么枪,乌东民兵的新装备

民兵训练用什么枪,乌东民兵的新装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4:25:18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到人武部训练民兵时,民兵仍然清一色五六式,训练、打靶都非常实用。也就是以枪代炮的训练方式。手枪用过54式,64式,59式。一些脑子活络的人,把半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组合在一起,改装成一种训练枪,模拟火箭筒的操作和发射。因为40火箭筒的火箭弹和子弹比起来价格肯定要昂贵的多,民兵训练使用火箭筒,没有那么多的实弹可打。

请问图中的是什么类型的武器?

请问图中的是什么类型的武器

看这张图片应该是老照片了。不过仍然可以分辨出来图中的武器是两种武器组成的一个整体。上面的武器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下面是我军曾经大量装备的40火箭筒。两种不搭界的武器组合在一起,乍看起来确实会让人觉得奇怪。可是看看图片里的人物一本正经的样子,这样的组合肯定有它的道理。虽然我当过兵,使用这两种武器,但是却没有如图组合在一起使用过,那就只好猜测一下了。

有人说这是利用40火箭筒的瞄准镜校验半自动步枪的准确度,我有点不认同这种说法。当过兵打过枪的都知道,拿到枪之后,连队一般会定期对枪支进行校验,校验的方式基本都是采用有依托卧姿100米对胸环靶的精度射击,调教准星的姿态。技术好的话也用不了几发子弹,没必要搞得这样复杂。在看图中的人物的装束,应该是民兵。因为40火箭筒的火箭弹和子弹比起来价格肯定要昂贵的多,民兵训练使用火箭筒,没有那么多的实弹可打。

一些脑子活络的人,把半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组合在一起,改装成一种训练枪,模拟火箭筒的操作和发射。也就是以枪代炮的训练方式。这种脑洞大开的训练方式,在那个相对贫穷的年代,利用普通的子弹取而代之,既节约了成本高昂的火箭弹,又取得了有效的训练效果,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有资料显示,这些年虽然我军的后勤保障大幅提高,仍然有些部队为了压缩训练经费,采取这种以枪代炮的方法进行训练,取得的效果也不错。

今天的战场上半自动步枪还有用吗?

今天的战场上半自动步枪还有用吗

太有用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续装备部队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是一款非常好用的陆军单兵制式武器,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使用装备。本人在部队时,一直使用这一款武器,个人认为它比“AK47”冲锋枪都好使。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具体优势有,重量轻,便于携带;射速快,便于阻击;精确度高,指哪打哪;故障少,便于修理;节省子弹,便于长时间作战。

尤其是最后一条“节省子弹”,很受步兵欢迎。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次可以装入10发子弹,10发子弹刚好一个弹匣,每个步兵腰间挂着的子弹袋一共十格,每格装一个弹匣,一次可携带100发子弹。别小看这100发子弹,作为步兵打狙击,可以坚持一天一夜,如果节省的打,两三天不成问题。如果打穿插,可以坚持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是冲锋枪,打狙击几个小时就打没了。

我们人民军队,从建军起就是“穷人”一个,枪支弹药非常少。红军时期每人配备的子弹不到10发;抗日战争时期,每人配备的弹药也就是二、三十发;解放战争时期稍微宽裕,平均每人能够配备到五六十发。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由于部队大穿插,每人配备弹药可达百余发。中越自卫反击战,穿插部队用上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很多新兵怕弹药不够打,除了腰间子弹袋装的满满的100发子弹,枪支里也压满子弹,军用挎包也装满子弹,甚至口袋里也不浪费,也给子弹留下地方。

很多新兵,宁可不带干粮,也要装上子弹,最多的每人携带200多发,重的路都走不快。毛主席在大比武现场举枪瞄准,使用武器就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事实证明,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确好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到人武部训练民兵时,民兵仍然清一色五六式,训练、打靶都非常实用。我想,将来打仗,半自动步枪还是可以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用的。

自动步枪虽好,但子弹不经打。你不能模仿米国军人,打仗时毫不吝惜子弹,扣着扳机不松手,一梭子子弹一家伙就干完了。他们有强大的后勤支援垫底,汽车、空投、直升飞机等等快速保障,使他们从来不知道要节约弹药。我们国家军队虽说这些年军队后勤保障与当年天壤之别,但战场后期保障仍然不能为所欲为,仍要节省资源。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是节省弹药的最佳选择。

文章TAG:民兵乌东训练装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