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知识 > 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古代加急军令有哪些

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古代加急军令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3:45:31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至于说为什么没人敢抢劫?前面已经说了,驿马在送信途中撞死人都是可以不负责的,我想,没有哪个毛贼强盗昏了头,敢去抢劫朝廷的信件。而且,强盗一般抢劫金银财物,驿卒身上只有往来书信,抢这个除了招来官府追剿,没有什么别的意义了。不过,如果是送军务之类的信件,难免会遭到敌方的截杀,但是这个也有办法,就是同时分派几批信使,只要有一批送到了就行。

历史影视或书中的“800里加急”有多快?为何不怕强盗打劫?

古代人传送八百里快急(官书.官方文件),靠的是快马,专设有官道.每隔一段路程还设了官家驿站,并备有良马,传书人二十四小时快马加鞭不停接力的传送,只至送达为止。却匪虽然厉害,一般情况下是不打却官家的,第一传书人为了安全和轻便不会随身带有大量的财物的,因吃喝有驿站提供,第二如果却匪打劫传书人也就是与官家为敌,你坏了朝庭的大事,朝庭将会灭了你九族的,当然也就不会去打劫一个传书人了。

感觉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

题主说的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几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建军九十周年,朱日和阅兵,一万多人,就是图中的这个规模。在这种场景下喊话,如果没有大功率扩音器,站的稍微远点就听不清了。冷兵器时代那种条件,恐怕一场动员做完,几个主将的嗓子全都喊哑了。古代作战,杀声震天,没那个条件去喊话,主要的通讯方式是旗语,根据旗帜的动作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每一面旗帜代表着不同的将领,旗帜的大小代表着将领职务的高低。所以进入战场时都要寻找并占领制高点,一方面是观察战场态势,另一方面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将旗,也就能指挥更多的人从而夺取战场主动权。《三国演义》长坂坡特地提到赵云曾经砍倒大旗两面,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战绩,说明赵云单枪匹马摧毁了至少两支部队的司令部!冷兵器时代,失去了大旗就等于指挥机构被毁,没有指挥士兵就只能各自为战了,再精锐的部队此时也成了散兵游勇。

明清时期,战场最高指挥旗是总兵旗(军级),最低是千总旗(连级),中间可能还有副将(师级),参将(旅级),游击(团级),守备(营级),分别用不同的尺寸和颜色代表,合格的将领都要熟记旗帜(包含敌人)的含义。所以,战前动员,主将布置任务最多到千总一级,因为千总以下没有资格打旗。最重要的一点,有没有全员喊话的必要性,我认为没有。

古代信息相当闭塞,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士兵与将领之间的见识程度相差天壤之别。现在我们跟普通士兵谈保卫国家保卫人民,大家都能理解。要是古代,忠君节义报效朝廷这种话只能针对将领说,底层的士兵应该由千总告诉他们:“兄弟们,将爷说了,打胜仗后每人分两亩地一头牛!”这种更能激励士卒。所以,古代几万人的训话是不可能存在的,没那个必要更没那个条件。

文章TAG:加急八百里军令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古代加急军令有哪些

最近更新